上海市长宁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961508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02.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长宁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上海市长宁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上海市长宁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上海市长宁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上海市长宁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市长宁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市长宁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4-2015学年上海市长宁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1必然事件的概率是() A 0 B 0.5 C 1 D 不能确定2下列方程中,有实数根的方程是() A B C D 3若是非零向量,则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A |=| B = C +0 D |+|=04已知梯形ABCD中,ADBC,则A:B:C:D不可能是() A 3:7:5:5 B 5:4:5:4 C 4:5:6:3 D 8:1:4:55如果菱形的边长是a,一个内角是60,那么菱形较短的对角线长等于() A a B a C a D a6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有()有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

2、等腰梯形;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一组对角互补的梯形是等腰梯形;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7如图所示,函数y=mx+m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8甲、乙两同学同时从学校出发,步行10千米到某博物馆,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走1千米,结果乙比甲晚20分钟设乙每小时走x千米,则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9方程2x316=0的根是10在分式方程+=1中,令y=,则原方程可化为关于y的方程是11方程的解是12直线y=2x6在y轴上的截距是13过点(1,3)且与直线y=x平行的直线

3、表达式为14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若=(用和表示)15由四条线段,长度分别为1,3,5,7,从这四条线段中任取三条,则所取三条线段能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概率为16若十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相等,则该十边形每个内角度数为17顺次连结三角形三边的中点所构成的三角形周长为16,那么原来的三角形周长是18已知梯形的中位线长为10cm,高为5cm,则此梯形的面积为cm219如果ABCD成为一个矩形,需要添加一个条件,那么你添加的条件是20如图,四边形ABCD为矩形纸片把纸片ABCD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CD边的中点E处,折痕为AF若CD=6,则AF等于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题,满分30分)21解关于x的方程:(a

4、1)x=322解方程:=123解方程组:24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E,交AD于F,求证:四边形AECF的菱形25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已知AD=2,BD=6,AC=BC=8,求证:ACBD四、综合题(本大题共2题,26题8分,27题10分,满分18分)26如图,一个梯子AB长为2.5米,顶端A靠在墙AC上,这时梯子下端B与墙面C的距离为1.5米,梯子顶端A沿着墙以1米/秒的速度向下滑行,t秒后梯子顶端A滑行到E点,同时B沿地面滑行到D点,请分别以AC与BC所在的直线为坐标轴(以1米为长度单位)建立直角坐标系(1)试直接写出E点的坐标(用t的代数式表示);

5、(2)当BD=0.5米时,求梯子顶端A滑行道E点所用的时间;求直线ED的函数解析式27(10分)(2015春长宁区期末)如图,ABC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已知G是边AB上的一个动点(G点不与A,B点重合),且GEAC,GFBC,若AG=x,SGEF=y(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函数定义域;(2)点G在运动过程总,能否使GEF成为直角三角形?若能,请求出AG长度;若不能,请说明理由;(3)点G在运动过程中,能否使四边形GFEB构成平行四边形?若能,直接写出SGEF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2014-2015学年上海市长宁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6、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1必然事件的概率是() A 0 B 0.5 C 1 D 不能确定考点: 概率的意义 分析: 根据必然事件就是一定发生的事件,即发生的概率是1的事件即可解答解答: 解:必然事件就是一定发生的事件,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是1故选:C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必然事件的概率;事件分为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确定事件又分为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其中,必然事件发生的概率为1,即P(必然事件)=1;不可能事件发生的概率为0,即P(不可能事件)=0;如果A为不确定事件(随机事件),那么0P(A)12下列方程中,有实数根的方程是() A B C D 考点: 无理方程 分析: 先

7、变形得出=k的形式,再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逐个进行判断即可解答: 解:A、x2+1=0,此时方程无解,故本选项错误;B、+=0,=,算术平方根是非负数,此时方程无解,故本选项错误;C、=2,x+1=4,x=3,故本选项正确;D、+=2,x10且1x0,解得:x=1,代入得:0+0=2,此时不成立,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 本题考查了无理方程的应用,能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判断是解此题的关键3若是非零向量,则下列等式正确的是() A |=| B = C +0 D |+|=0考点: *平面向量 分析: 长度不为0的向量叫做非零向量,本题根据向量的长度及方向易得结果解答: 解:是非零向量,|=|故选

8、A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非零向量的长度及方向的性质4已知梯形ABCD中,ADBC,则A:B:C:D不可能是() A 3:7:5:5 B 5:4:5:4 C 4:5:6:3 D 8:1:4:5考点: 梯形 分析: 由梯形的性质得出同旁内角互补,得出A、C、D有可能;由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得出B不可能解答: 解:ADBC,A+B=180,C+D=180,即A+B=C+D,A、C、D选项有可能;B选项不可能;若A:B:C:D=5:4:5:4,则A=C,B=D,则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不可能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了梯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熟练掌握梯形的性质,并能进行推理论证是解决问题

9、的关键5如果菱形的边长是a,一个内角是60,那么菱形较短的对角线长等于() A a B a C a D a考点: 菱形的性质 分析: 由四边形ABCD是菱形,即可求得ABC是等边三角形,则可求得菱形较短的对角线长等于菱形的边长解答: 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B=BC,B=60,ABC是等边三角形,AC=AB=BC=a菱形较短的对角线长等于a故选C点评: 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注意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6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有()有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一组对角互补的梯形是等腰梯形;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 A 1个 B 2个

10、 C 3个 D 4个考点: 命题与定理 分析: 根据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对进行判断;根据等腰梯形的定义对进行判断;根据等腰梯形的性质对进行判断解答: 解: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所以错误;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所以错误;一组对角互补的梯形是等腰梯形,所以正确;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所以正确故选B点评: 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 2、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7如图所示,函数y=mx+m的图

11、象可能是() A B C D 考点: 一次函数的图象 专题: 分类讨论分析: 根据题意,当m0时,函数y=mx+m是一次函数,结合一次函数的性质,分m0与m0两种情况讨论,可得答案解答: 解:根据题意,当m0时,函数y=mx+m是一次函数,m0时,其图象过一二三象限,D选项符合,m0时,其图象过二三四象限,没有选项的图象符合,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的性质,利用图象假设m的符号,分别分析是解题关键8甲、乙两同学同时从学校出发,步行10千米到某博物馆,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走1千米,结果乙比甲晚20分钟设乙每小时走x千米,则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B C D 考点: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

12、式方程 分析: 设乙每小时走x千米,则甲每小时走(x+1)千米,根据题意可得:走10千米,乙比甲多用20分钟,据此列方程解答: 解:设乙每小时走x千米,则甲每小时走(x+1)千米,由题意得=故选D点评: 本题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分式方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9方程2x316=0的根是x=2考点: 高次方程 分析: 求出x3=8,两边开立方根,即可求出x解答: 解:2x316=0,2x3=16,x3=8,x=2,故答案为:2点评: 本题考查了高次方程的解法和立方根,关键是能由x3=8求出x10在分式

13、方程+=1中,令y=,则原方程可化为关于y的方程是y2y+2=0考点: 换元法解分式方程 分析: 设y=,则=,原方程可化为y+=1,求出即可解答: 解:设y=,则原方程可化为y+=1,即y2y+2=0,故答案为:y2y+2=0点评: 本题考查了解分式方程的应用,能正确换元是解此题的关键,难度适中11方程的解是x=1考点: 无理方程 分析: 把方程两边平方后求解,注意检验解答: 解:把方程两边平方得x+2=x2,整理得(x2)(x+1)=0,解得:x=2或1,经检验,x=1是原方程的解故本题答案为:x=1点评: 本题考查无理方程的求法,注意无理方程需验根12直线y=2x6在y轴上的截距是6考点: 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分析: 根据直线的斜截式方程即可求得结果解答: 解:因为直线y=2x6,b=6,所以直线y=2x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