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练习卷--氮及其化合物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90958470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63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练习卷--氮及其化合物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年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练习卷--氮及其化合物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年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练习卷--氮及其化合物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年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练习卷--氮及其化合物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9年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练习卷--氮及其化合物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练习卷--氮及其化合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练习卷--氮及其化合物(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 年高中化学第一轮复习练习卷 氮及其化合物 班级 姓名 A 组 考点一 氮的单质、氧化物和硝酸 1.(2018 陕西西安中学摸底,6)从某些性质看,NH3和 H2O,N 和 H3O+,OH-和 N,N3-和 O2-两两相似,据此判断 下列反应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 A.2Na+2NH3 2NaNH2+H2 B.3CaO+4NH4Cl Ca3N2+2NH3+3H2O+4HCl C.3Mg(NH2)2 Mg3N2+4NH3 D.NH4Cl+NaNH2 NaCl+2NH3 答案 B 2.(2017 广东中山一中二测,17)下列物质的制备与工业生产实际相符的是( ) A.N2 NO2 HNO

2、3 B.MnO2 Cl2漂白粉 C.黄铁矿 SO2 SO3 稀硫酸 D.铝土矿 NaAlO2溶液 Al(OH)3 Al2O3 Al 答案 D 3.(2017 辽宁铁岭协作体一联,20)将一定体积的稀硝酸平均分成两份,一份与足量的铜粉反应收集到气体的 体积为 V1,另一份先加入与其等体积的稀硫酸,再投入足量的铜粉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为 V2(V1与 V2都是在 同一条件下测定的)。已知 2V1=V2,则稀硝酸与稀硫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1B.21C.31D.任意比 答案 B 4.(2016 河北衡水中学二调,11)下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不可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 X Y

3、 Z XYZM AFeFeCl2FeCl3Cl2 BMgCCOCO2 CNaOHNa2CO3NaHCO3CO2 DNH3NONO2O2 答案 A 5.(2017 广东七校联合体联考,27)亚硝酸钠(NaNO2)外观似食盐且有咸味,是一种常用的发色剂和防腐剂,食 用过量会使人中毒。某兴趣小组进行下面实验探究,查阅资料知:HNO2为弱酸;2NO+Na2O2 2NaNO2;2NO2+Na2O2 2NaNO3;酸性 KMnO4溶液可将 NO 和 N均氧化为 N,Mn被还原为 Mn2+。 NaNO2的制备方法可有如下 2 种(夹持仪器和加热仪器已略,气密性已检查): 制备方法 1: 制备方法 2: (1

4、)在制备方法 1 中: 如果没有 B 装置,C 中发生的副反应有 ; 甲同学检查装置气密性良好后进行实验,发现制得的 NaNO2中混有较多的 NaNO3杂质,于是在 A 装置与 B 装置间增加了 ,改进后提高了 NaNO2的纯度; D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在制备方法 2 中: B 装置的作用是 ; 写出 A 装置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单线桥标出电子的转移: ; 为避免 B 装置逸出气体中混有的杂质气体与 Na2O2反应,应在 B、C 装置间增加一个装置,则该装置中盛放 的药品名称为 ; 实验经改进后制得较纯亚硝酸钠,下列关于亚硝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亚硝酸钠

5、有咸味,可代替食盐食用 b.常温下,0.1 mol/L 亚硝酸钠溶液的 pH7 c.0.1 mol/L 亚硝酸钠溶液中存在:c(Na+)+c(H+)=c(N)+c(OH-) d.0.1 mol/L 亚硝酸钠溶液中存在:c(N)c(Na+)c(OH-)c(H+) 试设计实验检验 C 装置中 NaNO2的存在(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 。 答案 (1)2Na2O2+2H2O 4NaOH+O2、2NO+O2 2NO2 装有水的洗气瓶 5NO+3Mn+4H+ 5N+3Mn2+2H2O (2)制取 NO CO2+4NO2+2H2O 碱石灰 bc 取少量 C 装置中的产物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滴

6、加少量酸性 KMnO4溶液,若溶液紫色褪去,说 明 C 中产物含有 NaNO2 考点二 氨及铵盐 6.(人教必 1,四-4-4,变式)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 A.B.C.D. 答案 A 7.(2018 河南、河北重点高中一联,9) 下列各组物质中,任意两种物质在常温下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 物质 组别 甲乙丙 ANH3CuO 稀 HNO3 BAl 盐酸 Fe2O3 CSiO2H2 DSO2 NaOH 溶液新制氯水 答案 D 8.(2017 河南开封定位考试,10)为落实“五水共治”,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 N 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 N2、CO2、SO2、NO、

7、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固体 1 中主要含有 Ca(OH)2、CaCO3、CaSO3 B.X 可以是空气,且需过量 C.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 CO D.处理含 N 废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N N2+2H2O 答案 B 9.(2017 山西大同第一次调研,10)下列实验事实所对应的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事实结论 Cl2的水溶液可以导电Cl2是电解质 将燃烧的镁条放入 CO2中能继续燃烧 还原性:MgC NaHCO3溶液与 NaAlO2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 酸性:HCAl(OH) 3 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须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 非

8、金属性:PN 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 石蕊试纸变蓝 该溶液中一定有 N A.B. C.D.全部 答案 B 10.(2018 河南、河北重点高中一联,15)磷化铝(AlP)通常可作为一种广谱性熏蒸杀虫剂,吸水后会立即产生 高毒的 PH3气体(熔点为-132 ,还原性强)。卫生安全标准规定:当粮食中磷化物(以 PH3计)的含量不超过 0.05 mgkg-1时,粮食质量合格;反之,粮食质量不合格。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下列方法对粮食中残 留的磷化物含量进行了研究。 【操作流程】 安装吸收装置PH3的产生与吸收转移 KMnO4吸收溶液亚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实验

9、装置】 已知 C 中盛有 100 g 原粮,E 中盛有 20.00 mL 1.1310-3 molL-1 KMnO4溶液(H2SO4酸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 D 的名称是 。 (2)B 中盛装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其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 O2,防止氧化装置 C 中生成的 PH3,则 A 中盛 装 KMnO4溶液的作用是 。 (3)通入空气的作用是 。 (4)已知 PH3被氧化成磷酸,则 E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收集 E 中吸收液,加水稀释至 250 mL,取 25.00 mL 于锥形瓶中,用 5.010-4 molL-1的 Na2SO3标准溶液 滴定剩余的 KMn

10、O4溶液,消耗 Na2SO3标准溶液 11.00 mL,则该原粮中磷化物(以 PH3计)的含量为 mgkg-1,该原粮质量是否合格? (填“合格”或“不合格”)。 答案 (1)直形冷凝管(或冷凝管) (2)除去空气中的还原性气体,避免影响实验结果 (3)保证生成的 PH3全部被酸性 KMnO4溶液吸收 (4)5PH3+8Mn+24H+ 5H3PO4+8Mn2+12H2O (5)0.13(或 0.127 5) 不合格 11.(2016 安徽六安一中一模,26)氨氧化法是工业生产中制取硝酸的主要途径,某同学用该原理在实验室探 究硝酸的制备和性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若分液漏斗中氨水的浓度

11、为 9.0 molL-1,配制该浓度的氨水 100 mL,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100 mL 容量瓶、 烧杯、量筒、玻璃棒、 。 (2)甲装置不需要加热即能同时产生氨气和氧气,烧瓶内固体 X 为 。 (3)乙装置的作用是 ;写出受热时丙装置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当戊中观察到 的现象,则说明已制得硝酸。某同学按上图组装仪器并检验气密 性后进行实验,没有观察到此现象,请分析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 ,如何改进装 置: 。 (5)改进后待反应结束,将丁装置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会观察到的现象是 。 答案 (1)胶头滴管 (2)过氧化钠 (3)干燥氧气和氨气的混合气体 4NH3+5O2 4NO+6H

12、2O (4)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过量的氨气致使戊中溶液不一定呈酸性 在丙和丁之间连接盛有无水氯化钙的干 燥管或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5)试管丁内水面慢慢上升,上升到一定高度不再变化,试管内气体颜色由红棕色逐渐变淡至无色 B 组 (满分 65 分 时间:30 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 6 分,共 24 分) 1.(人教必 1,四-3-7,变式)对反应 3NO2+H2O 2HNO3+NO 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21 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 C.NO2是氧化剂,H2O 是还原剂 D.反应中若有 6 mol NO2参与反应,则有 3 mol

13、电子发生转移 答案 A 2.(2017 山东省实验中学一诊,8)下列有关非金属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氯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B.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 C.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D.硅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常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答案 C 3.(2017 湖南五校联考,18)将 9 g 铜和铁的混合物投入 100 mL 稀硝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标准状况下 1.12 L NO,剩余 4.8 g 金属;继续加入 100 mL 等浓度的稀硝酸,金属完全溶解,又得到标准状况下 1.12 L NO。若向反 应后的溶液中加入 KSCN 溶液,溶液不变红,则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混合物中铜和铁各 0.075 mol B.稀硝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5 molL-1 C.第一次剩余的 4.8 g 金属为铜和铁 D.再加入上述 100 mL 稀硝酸,又得到标准状况下 1.12 L NO 答案 A 4.(2017 河南百校联盟 3 月联考,13)短周期主族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在如图所示的物质 转化关系中,p、q、m、n 分别是元素 Z、W、X、Y 的气体单质,p 和 s 均为有色气体,v 的水溶液呈碱性。常 温下,0.1 mol/L t 溶液与 0.1 mol/L u 溶液的 pH 均为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5、A.原子半径:XYW C.v 能分别与 u、t 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 D.Z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共 41 分) 5.(2018 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联考,17)(13 分)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影响。 (1)氨的制备与利用。 工业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是 。 氨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氨的定量检测。 水体中氨气和铵根离子(统称氨氮)总量的检测备受关注。利用氨气传感器检测水体中氨氮含量的示意图如 下: 利用平衡原理分析含氨氮水样中加入 NaOH 溶液的作用: 。 若利用氨气传感器将 1 L 水样中的氨氮完全转化为 N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610-4mol,则水样中氨 氮(以氨气计)含量为 mgL-1。 (3)氨的转化与去除。 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是一种现代化氨氮去除技术。下图为 MFC 碳氮联合同时去除氨氮转化系统原理示意 图。 已知 A、B 两极生成 CO2和 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52,写出 A 极的电极反应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