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复习资料大全(1)

上传人:猪子****y 文档编号:90956792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43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复习资料大全(1)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初中生物复习资料大全(1)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初中生物复习资料大全(1)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初中生物复习资料大全(1)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初中生物复习资料大全(1)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复习资料大全(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复习资料大全(1)(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复习中考复习 初中生物资料大全初中生物资料大全 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1.科学探究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 流。 2.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 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3. 生物圈的含义:地球表面全部生物及其生活领域的总称。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 11000 米和海平面以上约 10000 米之间。 4.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5. 生态系统。 (1)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

2、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比如一片草原、一条河流、一 个池塘,甚至一片农田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个生态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组成:一个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应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 6.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7.生物的特征: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 8.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因素: (1)非生物因素: 主要指水、光、温度、空气和土壤等。 (2)生物因素: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生物之间主要有捕食、竞争、合作等关系。 捕食关系:指一种动物以另一种动物为食的现象。如蜜蜂采花蜜等。 竞争关系:比如水稻与稗草之间互相争夺阳光、养料、生存空间等。 9.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3、生物的生活、生存受环境的影响。但生物能够适应环境,也影响着环境,甚至改变环境。 生物与环境之间是互相影响的,生物与环境是一个整体。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一、显微镜的使用。 1、 显微镜的构造。 2、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取镜和安放: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安装目镜和物镜。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一只眼注 视目镜内,另一只眼睁开。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 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3)观察:把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中心;转 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

4、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以免物镜压破玻片标本) 。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 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清晰。 3、 显微镜的使用原理: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与物镜放 大倍数的乘积。 二、临时装片的制作与观察 1、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擦滴撕浸展盖染” 。 擦:用纱布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滴: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撕:撕取一小片洋葱上表皮。 浸:将表皮浸入清水滴中。 展:用镊子将表皮展平。 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盖在水滴上。 染:即染色,在

5、盖玻片一侧边缘滴一滴稀碘液,然后用吸水纸在盖玻片另一侧吸引,使碘液 浸润玻片标本。 3、人体口腔上皮临时装片的制作:与洋葱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一样,但是在“滴”这一步骤 时要用生理盐水。 三、生物图的画法和注意事项: 1、 一般要用 3H 铅笔画图。2、图中比较暗的地方,用铅笔点上细点来表示( 四、动、植物细胞的比较 1、 生物大多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3、植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细胞膜:能保护细胞,控制细胞物质的进出,是一层具有选择半透过性膜。 细胞质:有能量转换

6、器叶绿体和线粒体;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 液泡:含有细胞液。 4、动物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有能量转换器线粒体;细胞核。 5、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相同点是: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质中都有线粒体等;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是: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外有细胞壁,细胞质中有液泡和叶绿 体等,动物细胞则没有。 6、植物细胞的细胞质中有两个能量转换器: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细胞的细胞质中有一个能 量转换器:线粒体。 7、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8、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9、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进行物质交换) 五、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1、生物之所以能由小长大,是细胞分裂和生

7、长的结果。 2、细胞分裂的过程:先是细胞核一分为二,随后是细胞质分为二份,每份中出现一个新的细 胞核,中间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外出现新的细胞壁。一个细胞分裂成了两个 子细胞。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3、细胞的生长是新形成的细胞不断从外界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使细胞长大的过程。细胞生长 使细胞体积增大。 4、细胞核中有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先复制使数量倍增,再平均分到两个子细 胞中。从而维持子代细胞与亲代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六、生物的结构层次 1、多细胞的生物体 (1)细胞分裂及细胞分化 大多数生物的生长发育都是由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形成了新细胞,新细 胞

8、的形态、结构、功能基本功能相同,都有细胞分裂能力,但在后来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大 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它们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就是细胞的分 化。细胞分化的结果,形成了组织。 (2)植物的组织:主要有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等。 (4)多细胞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 、叶、花、果实、种子。 动物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和肌肉组织。 动物的八大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生殖系统和运动系统。 高等动物或人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或人体) 。 2、 单

9、细胞的生物体:单细胞的生物体是一个由一个细胞构成的,这个细胞能够完成生物体 所有的生命活动,如草履虫、变形虫等。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五章 绿色植物的生活方式 第一节 植物光合作用的发现 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 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发现 (1)范海尔蒙特的柳树栽培实验说明植物生长需要水。 (2)普利斯特莱的实验说明光合作用可以释放氧气。 (3)萨克斯实验验证了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 3、叶片的结构 表皮:两层,分上表皮和下表皮。上表皮 气孔较多,下表皮气孔较少。保护作用。 叶肉:主

10、要由营养组织构成,包括海绵 组织(下层,叶绿体较少)和栅栏组织 (上层,叶绿体较多) , 因此叶片上表面比下表面颜色更深。 表皮细胞外壁是一层透明而不易透水的角质层。 叶脉:内含导管和筛管,输导水、无机盐和有机物,支持叶片。 2、气孔 组成:由两个成对的保卫细胞组成。 作用:是叶片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3、叶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素能吸收光能,为光合作用提 供能量。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是叶片呈现绿色的原因。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 叶绿素只有在光下才能形成(韭菜遮光生长生产韭黄) 。 4、光合作用制造淀粉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实验步骤:取材暗处

11、理遮光取叶脱色漂洗滴碘液冲洗观 察 注意事项: (1)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储存的有机物耗尽。 (2)脱色是使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 实验结果:遮光部分不变蓝,未遮光部分变蓝。 实验结论: (1)绿叶只有在光下才能制造有机物。 (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淀粉。 2、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实验结果:带火星的细木条插入试管内能重新燃烧 起来,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地球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3、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光.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叶绿体 第二节 植物的呼吸作用 1、呼吸作用的实质 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

12、放出来,供给 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共同特征。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二氧化碳+水+能量 2、呼吸作用的意义: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当空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到 0.5%0.6%时,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会显著增强,产量就会 有较大的提高。给大田、温室里的农作物施用二氧化碳的方法称为气肥法,二氧化碳又被称 为“空中肥料” 。 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 减低环境温度、适当减少氧气供给和植物细胞的含水量,可以减弱农作物的呼吸作用,减少 有机物的消耗,使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增加。 在贮藏农作物产品时,常采用降低温度、减少氧气含量的方法,延长种子、果实和

13、蔬菜的贮 藏时间。 第三节 吸收作用 1、植物生长需要水 (1)不同植物需水量不同;同一植物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需水量也有很大差异。 (2)根吸收水的主要部位是根尖,根尖成熟区的吸水能力最大。 植物有大量的根毛可以扩大吸收面积。 (3)当土壤溶液浓度小于根细胞细胞液浓度时,根细胞吸水; 当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细胞细胞液浓度时,根细胞失水。 (4)解释“烧苗”现象。 2、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 植物生活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氮 磷 钾三种。 3.无土栽培:根据植物体生活所需要的无机盐的种类、数量和比例来配制营养液。用这个营 养液来栽培植物就叫无土栽培。 蒸腾作用 1.蒸腾作用: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

14、式通过气孔散失到体外的过程。 2.意义:散失热烈。蒸腾作用是植物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拉力。 运输作用 2、茎的基本结构和输导功能 (1)树皮:外侧保护作用,内侧为韧皮部。 (2)木质部:内含导管,导管是死细胞,可以由下到上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具有很强的支持 力。 (3)形成层:分布于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的分生组织,向内形成新的木质部,向外形成新的 韧皮部。木本植物有形成层,茎可逐年增粗;草本植物无形成层,茎不可逐年增粗。 (4)韧皮部:内含筛管,筛管是活细胞,可以由上到下运输有机物。 第六章 绿色植物的生活史 第一节 植物种子的萌发 种子的结构(大豆等双子叶植物) 种皮(保护) 子叶(贮藏营养)

15、胚(新植株的幼体) 胚芽 胚轴 胚根 玉米、小麦、水稻等单子叶植物(子叶一片) , 还有贮藏营养的胚乳。 2、种子萌发的条件 自身条件:具有完整的、有生命力的胚;储存丰富的营养物质;度过休眠期。 外界条件:足够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3、种子萌发的过程 吸收水分营养物质的转运胚根发育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第二节 营养器官的生长 1、根尖的结构 根具有固着、支持、吸收、输导、贮藏等功能。 根尖由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组成。 根冠:保护 分生区:分裂形成新细胞。 伸长区:伸长最快的部位。 成熟区:具有根毛,增大了吸水的表面积,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2、根的生长 (1)根之

16、所以能生长,主要是因为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增加和伸长区细胞的生长, 关键部位是分生区。 (2)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伸长区。 (3)根具有向地生长、向肥生长、向水生长的特性。 3.根系的不同:直根系和须根系。 4、枝芽发育成茎 (1)叶原基幼叶叶 (2)芽原基侧芽侧枝 (3)芽轴茎 第三节 生殖器官的生长 花的结构 一朵完全的花由花柄、花托、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构成。 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 雌蕊:柱头分泌黏液,刺激花粉萌发 花柱花粉萌发后形成的花粉管,由柱头进入子房的通道 子房内含胚珠,胚珠内有卵细胞 雄蕊:花药内含花粉,花粉内含精子 花丝支持花药 2.花的类型: 两性花、单性花、无性花。 3.传粉和受精 传粉:花药里散出的花粉以一定方式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受精:花粉管进入胚珠内部时,释放精子,胚珠里的卵细胞与一个精子结合的过程。 4、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子房果实;子房壁果皮;胚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