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1201运动生理复习资料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909566 上传时间:2017-05-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1201运动生理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7年整理]1201运动生理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7年整理]1201运动生理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7年整理]1201运动生理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7年整理]1201运动生理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1201运动生理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1201运动生理复习资料(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运动生理一、名词解释1、免疫免疫是机体机体识别“自己”排除“非己”的一种生理功能,包括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2、时间肺活量即在一次尽力吸气之后,再用力并以最快的速度吸气,计算 1s、2s、3s 末的呼出气量的百分数,分别为第 1s、2s、3s 的 TVC。3、运动后过量氧耗运动后恢复期内,为了偿还运动中的氧亏,以及在运动后使处于高水平代谢的机体恢复到安静水平时消耗的氧气量 I4、最大摄氧量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参加的长时间激烈运动中,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所能摄取的最大氧气量5、乳酸阈在递增负荷运动中,运动强度较小时,血乳酸浓度与安静值接近,随运动强度的增加

2、,乳酸浓度逐渐增加,当运动强度超过某一负荷时乳酸浓度急剧上升的开始点称为乳酸阈6、超量恢复在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在运动后一段时间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超量恢复”7、RM最多重复次数,指肌肉收缩所能克服的某一负荷的最大次数。8、体适能人体在应付日常工作之余,身体不会感到过度疲倦,还有余力去享受休闲及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9、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骨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 10、肥胖肥胖是由于人体能量摄入长时间超过人体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累,体重超过一定范围的一种营养障碍性疾病 11、糖尿病 是一组以慢性

3、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引起12、青春期高血压青春发育期后,心脏发育速度增快,血管发育相对处于落后状态,加之内分泌功能的影响,血压明显升高,一些人甚至出现暂时偏高现象,称为青春性高血 压,其特点是收缩压较高,一般不超过 20 kPa(150 mmHg),具有起伏现象,舒张压则在正常范围。二、问答题1、三大供能系统的特点? P16磷酸原供能系统供能总量较多,持续时间较短,功率输出较大,不需要氧,生成乳酸。糖酵解供能系统供能总量少,持续时间短,功率输出最快,不需要氧,不产生乳酸。有氧氧化供能系统ATP 生成总量很大,供能速率最低,持续时间长,需要氧参与,不产生乳酸

4、 2、肌肉收缩的全过程?P37神经末梢 AP轴突末梢上 Ca 离子通道开放Ca 离子内流接头前膜呈量子释放乙酰胆碱ACH 经间隙扩散ACH 与终板膜上的 ACH 受体结合终板膜上化学控道开放 K 离子外流,Na 离子内流终板膜去极化,终板电位邻近肌细胞膜去极化达阈电位肌细胞膜产生 AP机膜 AP 沿横管传至三联管终膜上的钙通道开放,终池内的 Ca 离子进入肌浆Ca 离子与肌钙蛋白结合,肌钙蛋白结构改变原肌球蛋白位移,暴露细肌丝上的结合位点横桥与结合位点分解ATP 释放能量横桥摆动肌节缩短 3、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的三个步骤? P38 电兴奋通过橫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处 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 肌浆

5、网中 Ca 离子释放以及 Ca 离子由肌浆向肌浆网的再聚集4、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 P184答:有氧耐力的好坏,决定于最大吸氧量的大小,即运动时每分钟能吸入并被身体利用的的氧的最大数量。肺通气量是决定最大呼吸量的前提。血液中红细胞所含血红蛋白的含量是最大吸氧量大的保证,担负氧的运输任务。心脏功能的好坏是血液循环速度快慢的根本保证。因而,直接决定最大吸氧量的大小,肌纤维特征也是决定肌肉利用氧的能力的强弱,是保证组织最终利用多少氧的生理学保证。5、无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 P207 肌肉无氧酵解供能的能力 缓冲乳酸的能力 脑细胞耐受乳酸的能力6、力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P1717、运动性蛋白尿的含

6、义,以及该指标在训练中的应用意义? P163答:含义;健康人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含微量的蛋白质,常规方法检测不出来,被视为尿蛋白阴性,但在剧烈运动或长时间大强度运动后,尿中会出现大量蛋白质,即尿蛋白阳性,经一段休息后,尿蛋白自行消失。这种健康人活动后出现的一次性或暂时性的蛋白尿为运动后蛋白尿。意义:评定负荷量和运动强度的大小; 观察运动机体对负荷量的适应能力;反映运动员的训练水平。8、运动后少尿的生理学分析? P162答: 人体活动时,尤其是剧烈运动时,机体代谢活动增强,血液发生重新分配,造成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过滤下降致使尿量减少,运动时动脉血压升高,以及因大量出汗所致的血浆渗透压升高,也会刺

7、激下丘脑释放 ADH,ADH 释放增多,使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即抗利尿作用增强,最终使尿量减少。剧烈运动时,机体还产生许多酸性代谢物,所以运动后,PH 值降低,而尿中肌酐和乳酸等酸性代谢产物含量增加。9、评价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及生理意义? P129答:指标:每搏输出量和射血分数; 每分输出量和心指数; 心力储备。生理意义:正在查找.10、长期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产生哪些影响? P140-141答:长期运动训练使交感-肾上腺系统活动显著增强,心率和搏出量增加,心率低于常人,搏出量高于常人 。长期运动训练刺激小血管和毛细血管的生长,并改善心脏和肌肉的血液循环,使血管弹性更好,收缩能

8、力更强。长期运动训练使心体积逐步增大,出现心脏肥大,表现为心室和心房均肥大,但以心室为主。同时其内部的线粒体、氧化酶、毛细血管。肌浆网等微细结构均发生了相适应变化,能量代谢机神经调节随之增强,心肌泵血功能显著提高。11、简述准备活动与整理活动的区别与应用? P228 241 答:区别:准备活动是指正式训练和比赛前为提高身体机能而进行的有组织、有目的、专门的身体练习。整理活动是指在正式练习后所做的一些加速机体功能恢复的较轻松的身体练习。应用:准备活动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水平,增强内分泌腺的活动,促进参与活动的有关中枢之间的协调,以适应机体承受大负荷强度刺激的需要。增强氧运输系统的机能,是肺通气

9、量、摄氧量和心输出量增加,心肌和骨骼肌中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提高工作肌的代谢水平。使体温升高,氧离曲线右移,促进氧血红蛋白的解离,有利于氧供应。降低肌肉的黏滞性,增加弹性,预防肌肉损伤 4增加皮肤血流,利于散热,防止热应激伤害。 5整理活动,可减少肌肉的延迟性酸疼,有助于消除疲劳,使肌肉血流量增加,加速乳酸利用,预防激烈活动骤然停止可能引起的机体功能失调。通过整理活动有利于再从事其他的练习。12、试述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及恢复手段? P233-235 241答:衰竭学说:该学说认为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体内能源物质大量消耗所致。堵塞学说:该学说认为产生运动性疲劳,主要是代谢产物在肌组织中大量

10、堆积所致。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该学说认为运动性疲劳是由于血液 pH 值下降,机体严重脱水导致血浆渗透压及电解质浓度的改变等因素引起的。保护性抑制学说:该学说认为运动性疲劳是由于大脑皮质产生了保护性抑制。 4自由基学说:长期剧烈运动产生过多自由基,由于其化学性活泼,能造成细 5胞功能和结构的损伤和破坏,能影响肌肉、心肌、肝脏和红细胞以及其他脏器的正常功能,使整体运动能力下降。与运动性疲劳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突变理论:该理论认为疲劳是逆动能力的衰退,形如一条链的断裂现象。它 6把疲劳看成是多因素的综合表现。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之间通过一些共同的介 7导物质,对他们自

11、身的功能以及全身各器官系统的功能进行调节,形成了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13、分析“极点”和“第二次呼吸”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减轻剧烈运动时极点的反应? P230答:极点产生的原因:由于内脏器官的机能惰性大,每分吸氧量水平的提高不能适应肌肉活动对氧的需求,造成供氧不足,乳酸积累使血液 PH 向酸性偏移。影响了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还反射的引起呼吸、循环系统活动紊乱,导致机体失调的强烈刺激传入大脑皮质,使运动力定型暂时遭到破坏。第二次呼吸产生的原因:由于运动中内脏器官惰性逐步得到克服,氧供应增加,乳酸得到逐步清除。此外,由于极点出现后运动强度下降,使运动的每分氧量减少,机体内环境得到改善,动力定

12、型得到恢复,出现第二次呼吸。如何减轻:良好的赛前状态和充分的准备活动都能预先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推迟极点的出现或减弱极点的反应。在极点时,应继续坚持运动,注意加深呼吸,以减少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有助于极点反应减轻和促使第二次呼吸的出现。14、运动处方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如何控制运动处方的强度? P302-304答:基本内容:运动目的、运动形式、运动强度、运动频率、运动时间、注意事项及微调整.如何确定强度:正在查找.15、简述运动减肥的可能机制? P293答: 耐力运动消耗脂肪:耐力运动时消耗大量的能量,脂肪氧化供能是主要 1的形式,因此,耐力运动对人体内脂肪代谢的影响最明显。 适度运动降

13、2低食欲:运动对食欲的影响比较复杂,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为保持能量平衡,往往是食欲、摄食量会随着运动量的增家而增加,以弥补运动时的能量消耗。 增加基础代谢率:减肥实践发现,单独依靠减少能量的摄入 3来减肥的效果,往往因人体基础代谢率的降低而抵消;而体育运动能增加瘦体重,RMR与瘦体重呈正相关关系。 抑制脂肪生成:运动可以下调脂 4肪合成酶基因表达,减少或抑制脂肪的合成,特别是高脂饮食后,脂肪生成加强,若进行运动,则可减少脂肪的生成。16、试述儿童少年运动系统的生理特点,并指出在体育教学与训练中应采取的教学手段和注意事项?答:1 生理特点;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的发展儿童少年时期,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

14、的发展不平衡。6-13 岁时,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占明显优势,表现为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和掌握动作较快,但兴奋容易扩散,多动作较多,动作不协调,易疲劳,13 岁后,抑制过程加强,兴奋和抑制逐渐趋于平衡。两个信号系统的特点神经活动中,第一信号系统占主导地位,对形象具体的信号容易建立条件反射,而第二信号系统相对较弱,抽象的语言思维能力差,分析综合能力不完善。青春期神经系统的稳定性在青春期开始的一段时间,由于内分泌腺活动的变化,可能使神经系统的稳定性下降,表现为动作不协调,女生更为明显。2 体育教学与训练应该注意的问题根据儿童少年神经系统的特点,体育项目要注意生动有趣,尽量避免单调和 1静止性运动。不宜做过分精密的难度较大的动作,应多安排游戏和模仿性为主的各种基本 2技能的运动,耐力训练时多变换肌肉的活动方式。教学中,既要注意采用直观形象的教法,又要注意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 3力。青春期神经发育特点,女生动作不协调尤为明显,应区别对待。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