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的奥妙》详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955552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复”的奥妙》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重复”的奥妙》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重复”的奥妙》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重复”的奥妙》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重复”的奥妙》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复”的奥妙》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复”的奥妙》详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复”的奥妙教学设计深沪镇华海小学 蔡娅纷【教材分析】 “重复”的奥妙是二年级下册“数学好玩”单元“第二部分”的内容,这是本套教科书第一次设置独立的课节引导学生探索规律。本节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体会简单的“重复”规律。教材首先结合现实情境,引导学生体会规律的丰富性及其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然后启发学生从多角度表示“重复”的规律,在自主探索中理解“重复”的规律;紧接着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反思,提升数学思考和应用能力;最后结合“举例”的活动,加深学生对“重复”规律的理解。【学情分析】虽是第一次“正式”探索规律,但学生对于生活中的“重复”现象已有一定的直观经验,借助这样的感性认

2、识,当他们看到按照“重复”规律排列的物品时,会不由自主地逐个“读”出来(如,红红蓝红红蓝)。基于以上认识,本课将从“规律”中突出其中一种“重复”的规律,在引导他们简单又清楚地描述规律并归纳概括共同点的过程中初步体会“重复”的规律。本课内容虽然简单,但将为学生后续探索其他规律积累思考经验,成为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4至85页。【教学目标】1、激活经验,引导学生在“感知规律发现规律表达规律运用规律”的过程中,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模型和数学思想方法。2、在发现、描述重复多次的现象或者事物过程中,初步体会简单的规律。3、通过对不同事物所具有的共

3、同规律的思考和表达,初步发展概括能力,并能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表达,在表达规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4、在引导经历观察、思考、表达等数学化过程中,感受规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美、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良好数学学习情感。【教学重点】观察、发现、表示简单的重复规律。【教学难点】思考和表达不同事物所具有的共同规律。【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学生每人二张学习单。【教学过程】课前活动师: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生:不认识师:没关系,老师做下自我介绍,老师叫蔡娅纷,你们可以叫我蔡老师。能够和你们一起上课老师觉得很荣幸,因为老师听说咱们班的孩子不仅行为习惯好,上课认真听,还特别爱动脑筋,爱举手

4、回答问题,是吧?生:是师:那好,老师来考考你们,我做一组动作,看谁能看得懂并把它重复1遍的?注意看了。(课件出示“金咕噜棒,银咕噜棒,我是学生我最棒”;师示范动作)师:谁来?生:左3圈,右3圈,前3圈,竖大拇指师:把动作重复1遍,你来,你来,全班同学一起来重复2遍!师:你们真的是很棒了!老师希望等下在课堂中也能表现这么棒,好吗?师:那好,我们开始上课!一、游戏中感知规律( 3)师:同学们,有看过“最强大脑”吗?参赛者都很厉害对吧?老师这节课也给你们带来一个男女记忆力PK赛,想玩吗?生:想师:好,看下游戏规则,这边有两串数字,女生记上面的,男生记下面的,5秒后,谁记住了所有数字就获胜,好不好?(

5、课件出示两串数字:女生 123412341234 男生 410121132011)师:准备好了吗?计时开始!好,时间到! 师:女生先说(哇,记得可真牢)!男生说有点乱,男生没记住。那老师直接宣布女生获胜了?师:你有什么想说的?(当男生很有意见时)男生服吗?为什么吗?(当男生不是很有意见时,故意激起他们的不满)生:女生的数字有规律师:有规律?有什么规律?生:1234,1234的,一组一组重复排列师:你的眼睛真尖,女生们你们是不是发现这个规律,所以很快就记下来的?生:是的。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数学世界里也藏着很多这种规律,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好吗?【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喜欢的

6、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唤醒学生生活经验的同时,让学生初步感知重复的规律,丰富感知直观模型。】二、情境中发现规律( 5)师:在我国56个民族中,有一个民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这个民族就是蒙古族,蒙古族有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叫“那达慕节”,这不,一年一度的那达慕节又到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吗?生:好。(课件出示情境图:鼓声+图)师:热闹吗?美吗?哪里美啦?师:哦,好,同学们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这幅图,在这幅图上你发现了什么?先想一想然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生:师:他发现了图上有彩旗,旗子的颜色是按照红色红色蓝色、红色红色蓝色这样的规律排列的。师:听清楚了吗?哇,他不仅发现旗子的颜色有规律,还

7、发现旗子的形状是按照长方形长方形三角形、长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这样的规律排列的。生:【设计意图:活用情境图,让学生有序地观察图上的物品,通过充分的讨论,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描述规律,初步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三、表达中感受规律1、表达灯笼的规律( 3生动手+5+3展示+2对比 13)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这么多的规律,老师最喜欢这些红红的灯笼了,我把单独拿出来,谁再告诉我一遍,这些灯笼有什么规律?生:师:是按照一大一小一大一小的规律排列的。那你能用你喜欢的方式把它的的规律表示出来吗?师:如果你想好了,就可以在答题卡一上写一写、画一画了。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师:同学们,分享交流的时间到了,停下你

8、正在做的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吗?(有层次的展示:描述语句文字;画图图形;数字,符号)师:老师把这些同学的作品请上台了,我们听听他们是用什么代替什么来表示灯笼的规律的?(生展示作品并解释自己的表示方法)师:他是用一句话表示出来的。(语句描述)师:他用“大”代替大灯笼,“小”代替小灯笼。(文字表示)看看,这两位同学都是用文字表示灯笼的规律的,所以我们就称他们用文字的方法来表示的。师:但是同学们对比一下,同样都有文字,哪种表示方法你更喜欢呢?为什么?生:文字,因为比较简单。师:再来看看,这位的?师:对啊,他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一目了然,我们一看就知道了灯笼是按照一大一小的规律排列的。可是我有问题

9、,这位同学,老师给了那么长的时间你怎么才画几个灯笼?生:师:说明画图还挺费时间的是吧。师:那我们再来看这位同学的。生:用“大圆(长方形、三角形)”代替打灯笼,用“小圆(正方形、圆形)”代替小灯笼。师:这里的大圆、小圆都是?图形?那么就称他是用图形的方法来表示灯笼的规律的。师:对比一下,两种方法都有图,喜欢哪种?生:图形。(预设没出现数字、符号表示)师:老师这其他班同学的表示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谁能说说他是用什么代替什么来表示灯笼的规律的?师:大家都知道灯笼是按照一大一小的规律排列的,那么下一个是?在下一个?在下一个?说不完对吧,如果要表示也写不完对吧?那我们可以用什么表示?(预设没出现省略号

10、)师:你能说说省略号省略了什么?生:省略了前面一大一小一大一小的灯笼的规律师: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么多的表达方式:有用描述语句的、有用文字表示的、有画图的、有用图形表示的,有用数字表示的.你觉得这些表达方式怎么样?(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对比这些方法,总结出哪些方法更简便/简洁/简单/方便)师:文字、图形、数字的表达方式,这样规律的呈现就更加的简洁,我们就追求这种简洁的表达方式。2、表达其他物品的排列规律( 8)师:刚才我们发现了那么多的规律,可是只表示出了灯笼的规律。现在,请你任选一种你喜欢的内容,用你喜欢的方法在最快的时间内表示出他们的规律,听懂了吗?开始吧!学生自主完成,展示结果,交流反馈

11、。师:同学们,分享交流的时间又到了。请放下手中的铅笔,看黑板。老师把同学们的作品请上台,这次我们换你们来猜一猜,猜猜这份作品是用什么代替什么来表示什么的规律?3、归纳概括规律的共同点( 3)师:同学们,我们用这么多不同的方式表达了不同内容的规律,现在老师把个别作品放在一起,仔细观察一下,这些规律有没有什么共同点?(课件出示多种内容的不同表示方法,黑板上有一一对应的板书)生:现了这些物体的规律都是一组一组不断的重复出现的师:我们发现了所有的内容都是按照这样一组一组重复的规律排列的,对不对?哇,同学们真的是有和数学家一样的思想,没错,这节课啊,其实我们探索的就是“重复的奥妙”。(板书课题)4、根据

12、规律继续进行推理( 2)师:同学们,蒙古族人如果想将舞台扩大,那再插小旗子,再挂灯笼,再摆放花盆,接下去应该怎样呢?师:看,我们发现重复的规律以后,就可以根据规律,继续推断出后面是什么了。【设计意图:在发现、描述重复多次的现象或事物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简单的规律,认识到通过文字、图形或符号等表示规律的呈现形式更加简洁,希望学生初步感悟(课标指出):“对于有规律性的事物,无论是用数字、字母还是图形都可以反映相同的规律,只是表达形式不同”。最后,在总结、发现规律特征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规律的认识和体会,发展数学思考和应用规律进行推理的能力。】四、生活中寻找“规律”( 5)1、生活的奥妙师:其实,这种

13、规律在我们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我们一起来看看。(举例3种:比如12生肖,春夏秋冬,星期)师:谁还能来说说生活中哪里还有这种重复的规律?生:师:说得真好,平常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你对大自然的规律掌握得这么透彻2、课堂中的奥妙师:同学们,其实在今天的这节课中也藏着一个重复的规律,不知道有没有谁发现?(课堂中对回答好的同学给予“大拇指”的奖励,其实大拇指的颜色是按照规律来奖励的)(预设有发现的和没发现的)师:那我请这些同学拿着他们的大拇指,按照老师奖励的先后顺序站在前排来。发现了吗?生:发现了,大拇指的颜色是按照重复的。师:你喜欢什么颜色?生:师:如果这堂课继续延续下去,你会第几个来回答?生:【设计意图:在学生感受到重复的规律后,引导学生回到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美,欣赏美使得课堂上探究规律与情感体验并重,学生理性思考与情感流露交替进行。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