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业务考试通识部分复习题(附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945936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5.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业务考试通识部分复习题(附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师业务考试通识部分复习题(附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师业务考试通识部分复习题(附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师业务考试通识部分复习题(附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师业务考试通识部分复习题(附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业务考试通识部分复习题(附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业务考试通识部分复习题(附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业务考试通识部分复习题(附答案)一、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是什么?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指导学生进行倡导探究性学习。2、 十项教学技能是什么?从教学信息传播的过程出发分析教学信息交流过程中教师行为方式的构成要素,十项教学技能总结归纳如下:1、 导入技能;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动机、明确意图、进入交流。2、 语言技能;用准确的语言,恰当的语调、语义交流信息。3、 板书技能;提纲挈领、突出重点、辅助口头语言交流。4、 教态变化技能;活跃气氛、增强情感、辅助口头语言交流。5、 演示技能;促进感知、变换信息通道,增强交流效果。6、 讲解技能;了解事实、形成概念、掌握原理和规律,认识交

2、流本质。7、 提问技能;检查学习、促进思维、获得反馈、改善交流过程。8、 反馈强化技能;调控教学、强化学习,巩固交流成果。9、 结束技能;总结归纳、拓展延伸、形成系统,结束交流。10、 教学组织技能;教育学生、指导学习,保证交流顺利进行。3、 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4、 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求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

3、法制意识,遵守社会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5、 基础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什么?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

4、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时间的功能。6、 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学生观?1、 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

5、的人。7、 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师观?1、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师是教育科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4、教师应该成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8、 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什么要求?1、 服务。2、调控。3、反思。4、合作。9、 新课程下如何备课?1、 备教材的利用价值。2、备课程资源的开发。3、备教学过程的设计。 4、备学习方式的选择。5、备师生问题的生成。6、备教学活动的开展。10、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学习?“发现”,不只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的说,它是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发现”,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比较高的境

6、界。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教师应该有长期的、自觉的意识。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表达个体在自学中所产生的观点或存在的问题。作为教师,哪怕学生只发现一点点,也应予以鼓励,同时要尊重学生,增强其信心。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必强求标准答案。即使学生的观点是错误的,也不要全盘否定,要对敢于表白自己观点的勇气予以肯定。学生自学发现后,还要继续鼓励他们“讨论再发现”。因为通过讨论,学生有辨析,有补充,发挥了群体力量,达到了更高层次的发现,促进了集体智慧的发展。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一次又一次的补充和辩论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越来越深入了。学生在经历了多次

7、的锻炼后,也会逐渐地掌握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11、 如何实施作业个性化?1 留因材施教的作业。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因此留作业应做到因材施教,做到客观看待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采取按能力分组、分层,适度布置作业。2 留落实训练目标的作业。留作业是检验教与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注意给学生留落实训练点的作业,做到训练到“点”,落实到“点”,减轻学生因重复训练而带来的心理、生理负担,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学习

8、、发展,更好地发展其个性。3 留谈学习方法的作业。当学生领会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后,可试着布置一些谈学习方法的作业。第二天,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以小组交流的形式,鼓励学生议一议。这样,能做到举一反三,相互启发,教学生会学,使学生终身受用。减少学生不必要的“写”,增多学生的“说”,更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4 留想象作业。当今课改,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培养想象能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课文中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地方,鼓励学生发散、变通,培养想象力。12、 学生评价改革的重点是什么?1、 注重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给予评

9、价和反馈,能有效地改变评价过分偏向终结性的现象,也有助于实现评价的个体化,是实现评价发展性功能的重要途径。(1) 、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2) 、利用成长记录等方法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学生通过成长记录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加强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3) 、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学生日常表现和作业、单元测验、期末考试在期末成绩中各占一定比例,使学生和家长不再只关注期末考试的结果,体现形成性评价。2、 重视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关注对非学业内容的评价。3、 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4

10、、 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将评价与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环节。5、 注重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6、 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13、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时应关注哪些方面?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时应注意八个“关注点”:1、 关注学生的潜能。2、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3、关注弱势群体。4、关注评价中的“无法量化”或“不确定”的内容,尤其要关注德育中的道德评价和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5、关注“违规事件”。6、关注对学生的“无意伤害”。7、关注教师自身的行为效应。8、关注学生生活中的反评价因素。14、 激励性评价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1、 客观性原则。2、指导

11、性原则。3、探究性原则。4、情感性原则。15、 在新课程评价理念下,什么样的课算是一堂好课?新课程倡导“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作为好课应体现以下六个方面:1、 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2、 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交流是单向的。新课程倡导学生学习中的交流应是多向的,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应包括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是学生学

12、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3、 应该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和充足的时间。教师要用好教材,但不是只教教材,必须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一定的与教材中的问题相联系的学习材料,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材料中提供的各种信息去进行分析、思考、展开探索。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小组中交流的时间,交流后整合的时间,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学生的主动学习,师生的互动常常会流于形式。4、 应该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学生是否形成了深层次的理解大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学的知识;能否基于这一知识作出推论和预

13、测,从而解释相关的现象,解决有关的问题;能否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变化了的问题;能否综合几方面的相关知识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能否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这些方面,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和练习是可以判断学生对知识真正理解和掌握情况的。5、 应该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中获得兴奋和快乐,而积极的体验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建立在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之上,建立在不断的成功与进步之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错误应该得到允许和理解,而不是排斥和打击,学生的创造性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而不是忽略和抹杀。6、 应

14、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即培养反省认知的意识,引导学生思考:“我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我的解题途径是否最佳?”“是否还有更好的解题途径?”“今天学的这些知识之间有何联系?”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教师还应重视学生生成性问题的思维过程,不惜打乱、突破原有的课堂教学设计,及时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方式。16、 教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1、 引导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2、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3、提供必要的资料支持;4、组织协调各方面关系;6、指导运用多种手段

15、,真实记录活动过程情况;7、指导做好原始资料的保存积累工作;8、拓宽思维,将活动引向深入。注:通识部分试题及答案:1、 选择题(请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1、 新课程提出教学的“三维目标”指的是:( C )。A、 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综合实践与信息技术B、智力与能力、知识与技能、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德育与智育、体育与美育、劳动技术与实践力2、 教育要求应控制在( B )的程度上,才能促进儿童更好的发展。A、 对儿童来说感觉很容易 B、对儿童来说有难度但努力能达到C、对儿童来说感觉很难 D、对儿童来说没有特定要求3、 教育改革新的要求强调使( C )。A、 每个学生都得到同样的发展B、每个学生都达到高素质要求C、不同的学生个性得到不同的发展D、不同学生的个性得到相同的发展4、 启发性教学的实质在于( D )。A、 教师问学生答B、学生问教师答 C、教师讲学生听D、促进学生主动思维5、 因材施教的原则要求教学要针对( D )进行教学。A、 后进生 B、 优秀生 C、中等生 D、 每一个学生的具体实际 6、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正确的是:(B)。A、 学生喜欢什么,教师就教什么B、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其能动学习C、对学生多表扬,不能批评学生D、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跟着学生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