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高一地理(鲁教版)合格考试、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汇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940324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山东高一地理(鲁教版)合格考试、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年山东高一地理(鲁教版)合格考试、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年山东高一地理(鲁教版)合格考试、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年山东高一地理(鲁教版)合格考试、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年山东高一地理(鲁教版)合格考试、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山东高一地理(鲁教版)合格考试、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山东高一地理(鲁教版)合格考试、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汇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年山东高一地理(鲁教版)合格考试、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汇总 1天体:宇宙间物质存在形式的统称。包括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其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距离地球最近的卫星(自然天体)是月球,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总星系河外星系银河系恒星系统太阳系行星系统地月系地球月球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构成的系统。3八大行星分类分类特点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巨行星木星、土星远日行星天王星、海王星4. 太阳:是一颗炽热的气体球,太阳大气从里向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其中肉眼可见的是光球层。能量

2、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 主要成分:氢和氦 表面温度:6000K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提供光热资源;维持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太阳能可再生、稳定、廉价、无污染。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青藏高原成为高值中心的原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大气中尘埃含量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四川

3、盆地成为低值中心的原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5.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层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光球黑子,暗黑斑点,温度低于周围地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色球耀斑,周期11年,能量的强烈释放导致突然的增亮,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日冕太阳风太阳活动的影响:对无线电短波通信的影响:干扰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通信出现暂时中断;磁暴现象:干扰地球磁场,使指南针摇摆不定;对气候的影响:太阳黑子相对数与降水量的多少具有相关性,有的地方是正相关,有的地方是负相关,有的地方有时正相关、有时负相关。两极地区产生极光;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

4、生与太阳活动有关。6.地球上有生命存在:一安全、一稳定、三个适中地球特殊性:有生命的存在 原因:安全的宇宙环境(三个共同性)稳定的日照条件(太阳的稳定性)宇宙环境条件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液态水的形成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地表温度日变化和年变化不大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臭氧削弱紫外线线减少小天体撞击地表昼夜温差不大体积与质量适中大气圈7.地球内部圈层根据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的变化划分三个圈层。圈层名称位置厚度特点地壳莫霍界面以上厚度约17千米由岩石组成,大陆厚,大洋薄地幔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2800多千米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地核古登堡界面以下3400多千米外核接近液态,横波不能穿

5、过8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由岩石组成的圈层,包括地壳的全部和软流层以上的上地幔顶部(不含软流层)。岩石有三类:岩浆岩(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岩石成因常见岩石主要特征岩浆岩岩浆活动花岗岩、玄武岩侵入岩:结构细密,喷出岩:具有气孔沉积岩外力作用石灰岩、砂岩、 页岩层理构造、含有化石变质岩变质作用大理岩、板岩、片麻岩片理构造地壳内部物质循环:从岩浆到各类岩石,再从各类岩石到新的岩浆的物质循环过程。如右图。根据右图判断各类岩石和岩浆的方法是:先判断岩浆岩,即来向只有一个箭头三出一进的是岩浆岩,因为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凝而成;而沉积岩可以由岩浆岩和变质岩转化而来,变质岩可以由岩浆岩和沉积岩转化而来,三进一

6、出是岩浆,可以由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转化而来。9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引起岩层的变形和变位。主要有褶皱和断层。常见的地质构造及构造地貌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背斜向斜岩层破裂且发生明显位移判断方法岩层弯曲形态岩层上拱岩层向下弯曲岩层新老关系中心老两翼新中心新两翼老图示地貌类型未侵蚀地貌山岭谷地水平位移:形成裂谷;垂直位移:上升的岩体形成山岭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汾河谷地、渭河平原侵蚀后地貌及成因背斜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图示8.外力作用:包括风化、侵蚀及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分布能量来源风化作用在温度、水、

7、生物等的影响下使地表的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形成许多碎屑物质。如石蛋地形、棒槌山普遍侵蚀作用流水侵蚀喀斯特地貌、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河流流经的高原、山地太阳辐射风力侵蚀风蚀蘑菇、风蚀柱、干旱、半干旱的沙漠地区堆积作用流水堆积冲积平原(洪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沉积物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具有一定的分选性山口处,河流中下游 风力堆积黄土高原、沙丘干旱的内陆及临近地区大气的垂直分层:高度温度大气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层大气2000-3000千米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平流50-55千米随高度的增加而上升水平运动臭氧吸收紫外线升温;有利于高空飞行对流层低纬厚:17-18千米,中纬:10-

8、12千米,高纬薄:8-9千米随高度增加而递减对流运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关系最密切9.大气的受热过程 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臭氧吸收紫外线。 反射作用:无选择性,云层、尘埃越多,反射作用越强。散射作用:具有选择性,对于波长较短的篮紫光易被散射。大气逆辐射:大气受热后以大气辐射(红外线)的形式向四面八方释放能量,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效应:。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一是二氧化碳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储存能量;二是大气逆辐射将能量传给地面,对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起到补偿作用。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

9、的形式。 温度:同一水平面上,盛行上升气流的近地面温度最高;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气压值:同一水平面上看高低压;对同一地点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值越低。如下图 气压值由大到小依次是 DABC,温度由高到低是 ADBC 等压面的变化规律:同一水平面,形成高压的地方等压面上凸,形成低压的地方等压面下凹。水循环类型海陆间循环(大循环)海陆之间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形成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其中内陆循环包含植物的蒸腾作用)最重要的水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地表径流(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影响方式是植树造林和修建水利工程);蒸发、降水、下渗陆地内循环陆地内部补充陆地水数

10、量很少海上内循环海洋内部携带水量最大的水循环10.主要气象灾害的比较: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寒潮时间夏秋季节夏秋季节夏秋季节华北地区春旱3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78月冬半年,春秋季危害大分布东南沿海主要集中在中、东部主要集中在中、东部我国西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地区除青藏、滇南以外的广大地区成因热带、副热带海区热带气旋锋面、气压系统降水过程暴雨、大暴雨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降温11.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7%。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增长阶段及特点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

11、增长率原始低增长阶段:农业社会,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规模小,且波动大;高增长阶段(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化初期;出生率仍然较高,死亡率明显下降,自然增长率提高;如东非的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增长减速阶段:20世纪50年代;出生率开始下降,死亡率降至低水平,人口增长减缓;原因:生活水平提高,观念的转变,保险福利发展,国家人口政策的实施;低速增长阶段:现代发达国家;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出现零或负增长;如德国、英国和法国等西欧发达国家。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 措施:计划生育 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

12、措施:鼓励生育和推迟退休,并接纳来自海外的移民和外籍劳工人口迁移效应迁入地积极提供廉价劳动力,节约教育费用,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消极造成不安定因素,加剧人地矛盾迁出地积极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环境,增加收入,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消极人才外流其它效应改变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人口群体基因交流和融合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报政府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

13、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 城市人口增加12.城市化的表现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城市数量增加及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水平的标志是城市数量增加及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国家起步时间速度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比重所处阶段发达国家早(英国)趋缓 (停滞)高高(70%以上)成熟阶段发展中国家晚速度加快低低(不到40%)加速阶段现象出现阶段人口流向郊区城市化中期加速阶段城市向郊区逆城市化后期成熟阶段(不是城市衰败)城市向乡镇再城市化后期复兴阶段郊区向城市三种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功能区形态特征位置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分区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域沿主要交通干线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住宅区占地面积大,是城市主要功能分区,工业化后出现分化建筑质量上,高级于低级住宅分化;位置上,高级于低级住宅分区背向发展高级城市外缘与高地、文化区联系、环境优美低级内城与低地、工业区联系不同地区地租水平不同: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某一块特定土地,只有支付能力最高的功能活动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