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科版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201709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939089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科版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201709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华科版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201709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华科版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201709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华科版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201709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华科版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201709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科版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20170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科版五年级信息技术教案201709(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课信息处理方法多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处理的发展过程,能够正确处理信息。2、认识信息的多种表现形式,能够根据需要恰当地选择信息表现的形式。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信息的多种表现形式,能够根据需要恰当地选择信息表现的形式。难点:能够根据需要恰当地选择信息表现的形式。教学准备: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和动画等。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石往今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处理的工具不断更新,处理的方法和途径也变得、多种多样。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信息处理的多样化。二、轻松学1、感受信息处理的方法。让学生观察P1-2页的内容,想一想还有其它的处理方法吗?2、指名说一说同

2、一种信息不同的处理方法,其同学补充。3、讨论:每一幅图中信息处理的方法、信息的主要表现形式各有哪些,同时完成P3页的表格。三、快乐做1、2013年5月,全国妇联发布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调研报告。请以:“全社会都来关注留守儿童”为主题,策划一次宣传活动。2、选择信息的表现形式: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和动画都是常见的表现形式,请你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来进行展示。3、读一读:了解板报、宣传画、幻灯片和网页等各自不同的优势,选择你的宣传内容及宣传形式。四、互动评通过本课的学习,对照评价内容,看你能得几面红旗。课后反思:第二课电脑病毒处处防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自主交流、讨论交流、动手操作以及教

3、师总结的方法,使学生掌握病毒产生和预防的过程。2、通过安装计算机病毒软件、计算机杀毒软件的实际操作,让学生懂得并掌握查杀病毒的方法。3、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计算机病毒防范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防范病毒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计算机病毒的几个基本特点,计算机杀毒软件的安装,养成良好的防范病毒意识。教学难点:杀毒软件的安装及使用。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在网上搜集计算机病毒的相关知识,了解各种杀毒软件及自己家中电脑使用的杀毒软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教师找一个带有病毒的U盘,开机演示给学生进行观察。2、播放自制的flash动画:第一种QQ大盗:教师的电脑开机后,像往常一样登录QQ,可

4、是当输入完帐号和密码后,就弹出一个“此帐号已在别处登了陆”的对方框;第二种敲诈者:老师开机以后就自动弹出“拯救磁盘.TXT”的文件;第三种震荡波:开机后没多久就自动弹出一个60秒自重启的对话框,到了时间电脑就自动重启。3、学生讨论看到的现象。教师导入新课:在我们的计算机里,经常有不速之客到处游走,搞破坏,“他”就是计算机病毒。二、轻松学,认识计算机病毒。活动一:通过百度搜索认识计算机病毒。搜索后学生回答什么是计算机病毒。活动二、教学支持网站测一测自己对计算机病毒的了解程度。教学支持网站:http:/学生讨论说一说:东东刚刚学会上网,特别高兴。他打开一个个网页,感到什么都新鲜,哪个网站都想进入,

5、哪一项内容都想看,每个软件和游戏都想打开玩玩。说说他的做法对不对,有什么后果?学生讨论后回答问题。在这些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如何疏导学生利用百度搜索找到什么是计算机病毒的准确答案。活动三:玩一玩,在教学网站上有一个打地鼠的小游戏,看谁最会打击病毒。三、快乐做,参加“计算机病毒我了解”活动。1、问:计算机病毒有哪些危害、特点、传播途径?在使用计算机的时候,我们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以有效防范病毒?2学生讨论完成P8的试一试。四、试一试为计算机安装杀毒软件。1、提问学生你所了解的杀毒软件种类,学生利用百度搜索各种杀毒软件。2、学生动手安装杀毒软件。3、学生尝试用所安装的杀毒软件对电脑进行杀毒。五

6、、互动评,对照评价。教材第十页的评价表。六、总结1、对于外来U盘、光盘等移动设备要严格检查,确认无毒后方可使用和。2、要养成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的习惯,并对重要数据所在的磁盘进行保护,以防止数据丢失。3、杀毒,同时一旦发现病毒要立即查杀。4、提高警惕,不下载或运行神似的明的程序,对于不明来历的邮件附件也不要随意打开。课后反思:第三课文件安全需备份教学目标:1、认识信息的安全重要性。2、懂得保护我们的文件。3、学会整理文件的方法。教学难点:1、 理解信息的安全性。2、 分类整理自己的文件。3、 会用专业的软件来备份文件。教学策略:讨论交流、小组合作教学过程:师:同学你们有自己的重要文件吗?有哪些重

7、要的信息?你平时是怎么存储这些信息的?学生:在电脑上建立一个自己的文件夹;放在C盘里;放在U盘里.师:好现在大家来听听这个故事有一天,某市一栋大楼发生火灾,上千家公司的重要数据随着大楼一同葬身火海。又的公司就从此消失,又的公司却能在第二天就回复了业务,因为这些公司做了完整的异地灾备。就如一句谚语所说的那样,别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对企业来说,做好数据备份是确保业务连续的重要手段。1、我们需要平时对我们重要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2、爱护计算机的好习惯有什么作用。师:那么我们又什么专业软件的软件来备份这些重要的信息吗?常见的备份软件有爱数据备份卫士,FileGee个人文件同步备份系统等。3、备

8、份系统防止计算机中毒4、认识深度一键还原工具五、同学学习后又什么收获,下节课我们在微机室进行操作。课后反思:第四课网络世界不沉迷【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沉迷于网络有哪些危害。2、能正确认识和面对网络的诱惑。3、引导学生了解如何正确上网。保障学生能在文明、健康的网络环境下学习,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学重点】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课前板书:网络)看黑板上的词语,读一读:“网络”。如今,网络走进了千家万户,给人们带来了快捷与方便。2、同学们喜欢上网吗?为什么?这么说,网络有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你,这就是网络的“利”。(板书:利)3、家长支持你们无限制的上网吗?为什么?也

9、就是家长认为网络有很多的弊处。(板书“弊”)二、小组辩论:网络既有利,也有弊,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请同学们根据材料进行整理,准备发言。男同学正方,观点:“利大于弊”;女同学反方,观点:“弊大于利”。请双方同学展开辩论。(教师将“正方”“反方”的牌子放好)(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当板书)小结: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创造了精彩的娱乐时空。成为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增强了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但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其中一些不良内容也极易对学生造成伤害,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如果沉迷网络,对学生的身心都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危害。(板书:沉迷)三、情景剧表演:六年级

10、有一名同学小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网迷,除了睡觉,恨不得24小时坐在电脑前。请你劝说她离开电脑,离开网络。四、小组讨论:1、怎样才能从沉迷的网络中解脱出来?让我们不沉迷网络,合理健康的使用网络,让网络所有的弊端转化为对我们有利的因素呢?(板书:不合理使用网络)(同时擦掉弊端)2、请同学们认真思考,写出自己想到的一些方法,提供给沉迷网络的同学,让他们免受网络之害。看谁的方法最切合实际,最实用。3、展示。4、教师出示:法国著名心理学家马克瓦勒尔为我们提供了走出网络的方法。(1)同学们读一读。(2)说一说你准备从哪些方面做起,文明上网、健康上网。五、拓展阅读: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

11、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学生读一读,记一记。六、座右铭共勉:“遵守网络文明公约,倡导绿色健康上网”。课后反思:第五课文明上网好少年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对网络资源正确地加以取舍应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增强上网的文明意识和安全意识,自觉构筑抵制不良信息冲击的“防火墙”。3、正确认识网络环境对自身生活的意义及影响,呼吁学生文明上网,健康上网,使他们具有较强的独立性和适应性,促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网毒的危害及如何拒绝网毒。教学过程:一、导入: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新的

12、变化,有了网络,信息传播更快了,人们的生活更丰富多采了。可是,网络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带来了许多问题和困惑,给老师、家长们带来了许多的困扰和无奈。这节让我们来了解上网的语文明礼仪,认真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学习如何正确上网,健康上网,做一个文明上网的好少年。二、轻松学:1、上网的文明礼仪上网过程中的最基本文明礼仪有哪些?网络十大不文明行为是什么?学生通过自觉P22-23页,回答这些问题。2、分组讨论:网络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24页中哪些是符合网络道德规范的,哪些不是?说说你的理由。3、快乐做(1)帮小军做出正确的判断,最好能说明原因。(P25页)(2)说一说自己平时上网都做些什么?哪次

13、上网的经历印象最深?(3)齐唱“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拍手歌”。三、互动评: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如何做一个文明上网的好少年,请大家对照P26页的表格,将得到的红旗涂成红色。课后反思:综合实践一探究“如何保护个人隐私”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一了解个人隐私的含义及认识个人隐私的重要性。2、学会保护个人隐私不会在网络上泄露、不侵犯他人隐私。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学会运用学习过的计算机知识保护个人隐私:通过认识隐私权对“个人及社会的重要性来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隐私意识,认识隐私权对于个人、他人及社会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培养学生现代

14、公民意识。二、教学重、难点:个人隐私和隐私权的具体内容及隐私权在现代网络生活中的意义。三、教法和学法教法:问题导学、情景创设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学法:合作学习,体验学习,互动质疑。四、教学过程:环节一:创设情景,问题导入(3分钟)中窑小学某班学生李某有写日记的习惯,在日记中记录了很多他在老师、家长面前想说而不敢说的话。为此,他总是把日记藏在家里的某个地方,但是某天放学回家,他看到妈妈正在看自己的日记。大家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导入新课“如何保护个人隐私”。环节二:自主合作,问题导学。活动一:阅读教材P27-一28(15分钟)在问题:(1)什么是个人隐私及隐私权?(2)个人隐私重要吗?(3)在网络条件下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以书本P27“轻松学”的“了解个人隐私和隐私权”作为本环节的活动载体,认真仔细阅读,并在同桌讨论交流和举例中学习知识。活动二:小组合作学习(15分钟)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社会阅历等影响,对于本课时提出的学习目标3网络条件下如何保护个人隐私?不能完全独立解决,书中得来也终觉浅,因此,需要在同伴互相讨沦中找到解决办法。同时也可让学生利用网络搜寻来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