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938841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供动物类专业使用) 一、 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动物生物化学是生物化学的一个分支,是关于动物科学的基础课程,它是用化 学的理和方法作为主要手段来研究动物的一门边缘学科。借助其理论和方法,有利 于解决科学实验和生活斗争中所提出的许多问题。其任务是阐述构成生物体的基本 物质的结构,性质及其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为学习后继课程,如生理学、 营养学、病理学、遗传学、育种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新技术等奠定基础。 一、 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动物生物化学是生物化学的一个分支,是关于动物科学的基础课程,它是用化 学的理和方法作为主要手段来研究动物的一门边缘学科

2、。借助其理论和方法,有利 于解决科学实验和生活斗争中所提出的许多问题。其任务是阐述构成生物体的基本 物质的结构,性质及其在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为学习后继课程,如生理学、 营养学、病理学、遗传学、育种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新技术等奠定基础。 二、 教学基本要求和主要教学环节 在全面讲述几大类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功能及其代谢的基础上,重点讲述 糖、脂、蛋白质、核酸的有关内容,并安排相应的实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化 学的基础理论。 二、 教学基本要求和主要教学环节 在全面讲述几大类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功能及其代谢的基础上,重点讲述 糖、脂、蛋白质、核酸的有关内容,并安排相应的实验,使学生

3、掌握一定的生物化 学的基础理论。 通过学习动物生化,掌握动物体内物质代谢,能量转变的过程和基本规律,生 理机能与外界条件的关系,了解生命活动的化学基础,增强对生命本质的认识。通 过实验掌握一些常规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其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动物生化,掌握动物体内物质代谢,能量转变的过程和基本规律,生 理机能与外界条件的关系,了解生命活动的化学基础,增强对生命本质的认识。通 过实验掌握一些常规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其分析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大纲内容 三、 大纲内容 (一) 理论讲授部分 50 学时 第一章 绪论 2 学时

4、(1) 教学目的 了解动物生化研究的内容和生物化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明 确动物生化在生物科学中的地位和学习目的。 (2) 重点难点 重点:生物化学的发展史及当前在生物化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难点: 节第一 生物化学的概念 节第二 生物化学的发展 节第三 生物化学与畜牧和兽医 第二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5 学时 (1)教学目的 掌握蛋白质化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蛋白质的生理功能、结构 及其二者间的相互关系。 (2)重点难点 重点:蛋白质的化学组成、化学结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难点:氨基酸和蛋白质的结构、性质和功能的依存关系 节第一 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节第二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节第三 蛋白

5、质的化学结构 2 节第四 蛋白质的高级结构 节第五 多肽、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节第六 蛋白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分离提纯 节第七 蛋白质的分类 第三章 酶 7 学时 (1)教学目的 掌握或了解酶的概念、分子组成、作用特点、作用机理及影 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掌握辅酶、辅基的概念,维生素与 辅酶或辅基的关系及生理功能。了解酶的命名及分类,酶在 动物科学中的应用。 (2)重点难点 重点:酶的概念、作用特点、作用机理及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维 生素与辅酶或辅基的关系及生理功能。 难点:维生素与辅酶或辅基的关系及生理功能 节第一 酶的一般概念 节第二 酶的组成与辅酶 节第三 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节第

6、四 酶催化机理 节第五 酶活力测定 节第六 酶促反应动力学 节第七 酶活性调节 节第八 酶工程 节第九 酶的命名及分类 第四章 糖类代谢 8 学时 (1)教学目的 掌握糖的生理作用及其在动物体内糖的来源和代谢 (2)重点难点 重点:糖代谢过程,能量计算;糖代谢各途经的联系及调节 难点:糖代谢各途经的联系及调节 节第一 糖在动物体内的一般概况 节第二 糖的分解供能 节第三 磷酸戊糖途径 节第四 葡萄糖异生作用 节第五 糖原 节第六 糖代谢各途径之间的联系 第五章 生物氧化 4 学时 (1)教学目的 掌握生物氧化的特点。ATP 产生的方式及在能量转变过程中 的地位。 (2)重点难点 重点:ATP

7、产生的方式及影响因素 难点:胞中液中 NADH 的氧化;氧化磷酸偶联机理 节第一 自由能 3 节第二 ATP 节第三 氧化磷酸化作用 节第四 其他生物氧化 第六章 脂类代谢 5 学时 (1)教学目的 掌握脂类的生理作用及其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和运转情况。 (2)重点难点 重点:真脂代谢过程,能量计算;脂代谢与糖代谢联系及调节。 难点:脂类代谢过程和运转情况 节第一 脂类的生理功能 节第二 脂肪的分解代谢 节第三 脂肪的合成代谢 节第四 脂肪代谢的调控 节第五 类脂的代谢 节第六 脂类在体内运转的概况 第七章 含氮小分子的分解代谢 7.5 学时 (1)教学目的 掌握重要含氮小分子的生理作用及其在体内

8、的代谢情况。 (2)重点难点 重点:蛋白质的营养作用;氨基酸一般分解代谢及其与糖代谢联系;氨 的代谢;核苷酸的代谢。 难点:糖、脂肪、氨基酸和核苷酸代谢的相互联系 节第一 蛋白质的营养作用 节第二 氨基酸的一般分解代谢 节第三 氨的代谢 节第四 -酮酸的代谢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合成 节第五 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节第六 核苷酸的合成代谢 节第七 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节第八 糖、脂类、氨基酸和核苷酸代谢的联系 第八章 核酸的化学结构 1.5 学时 (1)教学目的 掌握核酸的化学本质、结构和性质。 (2)重点难点 重点:核苷酸的化学结构和化学性质;DNA 和 RNA 在组分、结构和功 能上的差异。 难点:核

9、酸的性质;DNA 高级结构。 节第一 核酸的化学组成与结构 节第二 RNA 分子的结构 第九章 核酸代谢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0 学时 (1)教学目的 掌握核酸的生物学功能;了解核酸、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基本 过程。 4 (2)重点难点 重点:复制、转录、翻译的基本过程;生物大分子的成熟过程。 难点:复制、转录、翻译的酶系统。 节第一 DNA 的生物合成 节第二 RNA 的生物合成 节第三 催化活性 RNA 的发现 节第四 RNA 的翻译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节第五 蛋白质的到位 节第六 中心法则 节第七 基因表达的调控 节第八 分子生物学技术 (二) 实验部分 30 学时 实验一 唾液淀粉酶活性的观

10、察酶学 3 学时 目的:血液是生物化学分析中十分重要的样品之一。血液中个成 分的生化分析结果是了解机体代谢变化的重要指标。 因而, 本实验的目的在于掌握正确处理血液样品的方法 内容: 1、 不同动物的采血方法; 2、 血清、全血及血浆的制备; 3、 血液的量取方法; 4、 无蛋白血滤液的制备; 5、 组织匀浆的制备。 实验二 血清总蛋白、清蛋白及球蛋白的测定 3 学时 目的:血清蛋白水平是机体健康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测量其水 平是一项重要的检测手段,因而,本实验的目的是要求学 生掌握并能独立操作凯氏微量法。 内容: 1、 总蛋白含量的测定; 2、 清蛋白含量的测定; 3、 球蛋白含量的计算。

11、实验三 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及比活性测定 3 学时 目的:碱性磷酸酶是一类同工酶,血清中含有 7 种以上,它们遍 布全身。这种酶具有组织特异性,血清中各种同工酶含量 的变化,将直接反应了各种组织器官的功能状态,所以, 测定血清中同工酶含量的变化,可用于疾病辅助诊断,这 将成为掌握本实验操作方法的主要目的。 内容: 1、 酶液的制备(参见上实验) 5 2、 测定与计算 实验四 碱性磷酸酶的分离制备 3 学时 目的:利用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质的原理,提取碱性磷酸酶,掌握 一般酶制剂的分离技术。 内容: 1、 制备兔肝组织的匀浆; 2、 用正丁醇抽提碱性磷酸酶。 实验五 维生素 C 的提取有含量测定 3 学

12、时 目的:维生素 C 是机体内的强还原剂,很不稳定易被破坏。本实 验旨在掌握维生素 C 的提取与测定方法。 内容: 1、 碱性磷酸酶 Km 值的测定标定标准维生素 C; 2、 标定 2、6-二氯酚靛酚液; 3、 样品中维生素 C 含量的测定。 实验六 血液葡萄糖的测定 3 学时 目的:本实验要求掌握两种不同的血液葡萄糖的测定方法。 内容: 一、 福林吴宪氏法(Folin-Wu) 1、 钨酸法制备 1:10 全血无蛋白滤液; 2、 测定并计算无蛋白滤液中葡萄糖含量; 二、 氧化酶法 1、 制备无蛋白血滤液; 2、 测定并计算无蛋白滤液中葡萄糖含量; 实验七 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 3 学时

13、目的:能熟练操作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技术 内容: 1、 仪器和薄膜的准备 2、 点样 3、 电泳 4、 染色 5、 结果判定 6、 透明 7、 定量分析 实验八 纸层析法鉴定酶促转氨基作用 3 学时 目的:熟练操作上行法和径向法纸层析,掌握酶促转氨基作用和 层析原理。 内容: 1、 肌肉糜提取液的制备; 2、 上行法和径向法层析。 6 实验九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分离乳酸脱氢酶同工酶 3 学时 目的:能熟练操作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 内容: 1、 铺板与做槽 2、 电泳 实验十 动物组织中 DNA 的制备 3 学时 目的:DNA 是遗传的物质基础,基因是具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 DNA 序列, 通过基因的表达

14、能够使上一代的性状准确地在 下一代表现出来。本实验旨在掌握动物组织中 DNA 的制 备方法,为进一步研究现代分子生物学课题打下坚实的基 础。 内容: 1、 制备肝脏组织匀浆; 2、 除去蛋白质提取 DNA; 3、 用紫外吸收法、定磷法或化学法测定 DNA 的含量和纯度。 4、 Folin-酚试剂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四、 四、 教材 动物生物化学周顺五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年 第三版 动物生物化学实验指导周顺五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2 第二版 五、 五、 主要参考书 1.生物化学澳P. W. Kuchel 等著 姜招峰等译 科学出版社 2002 年 第二版 2.普通生物化学 郑集等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年 第三版。 3.生物化学美A. L. 伦宁格 著 任邦哲等译科学出版社 1981 年 第一版。 4.生物化学 沈同等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 年 第二版。 责任撰写人:杨 文 刘华忠 2002.12.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