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形考答案网上论述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938293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检索形考答案网上论述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信息检索形考答案网上论述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信息检索形考答案网上论述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信息检索形考答案网上论述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检索形考答案网上论述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检索形考答案网上论述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述题:(共2题 每题20分) 1 什么是位置检索,有什么优点?位置检索主要运用于全文数据库,它是一种对多个检索词在源文献中相对位置进行限定的方法,在现有中文版电子检索系统中,一般都将位置检索固化在检索界面,而且主要位置限定是“同段同现”和“同句同现”。位置检索的优点是:为查找相关概念在局部环境中的同现情况提供方便,而相关概念的同现往往意味着文献信息内容的相关,所以位置检索也是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的有效方法之一。2中国辞书的编纂传统(1)词条的编排组织方法:以字带词(2)词条的释义方式:分条释义(3)书证和例证:引自书面文献的例证,一般称为“书证”,引自当代口头(4)通行语的例证,直接称为“例证

2、” (5)因声求义3创建个人资源管理数据库的好处(1)可以个性化的揭示自己积累的文献信息资源;(2)可以对自己积累的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多角度的检索和查询;(3)利用数据库中的超链接、对象嵌入等功能,可以将文献信息资源的出处链接到数据库记录中,也可以将积累的文献资源已对象包的形式嵌入数据库,使资源利用更方便。4.古籍目录的特点(1)“目”和“录”原本有区别。目指篇目,录指篇目和叙录。(2)“目录”一词在汉代出现,晋代以后目、录、目录的含义向近义甚至同义的方向发展。 (3)在形式上,早期的目录置于一书之末后来才移至卷首。(4)内容上注重“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具有学术史功能,强调学术性而淡化工具性。

3、5. 相关度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相关度”是指检索结果与输入的检索词在内容上关联的疏密程度,由计算机根据词语主题关联分析技术自动处理完成。 影响相关度的因素主要有:在数据库中匹配到的关键词数量的多少;关键词在网页中出现的位置;关键词在网页中出现的频率;关键词本身的词义和系统定义的权值大小等。6.进行二次检索的原因利用电子版检索工具检索文献信息时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当选定一个检索词完成检索后,发现得到的检索结果数量太多,而且有大量文献信息的内涵外延远远大于需要。数量太多,给有效地利用带来了困难。二次检索就是为了进一步准确、精细地选择文献而设计的一种功能。利用这种功能,可以有效地淘汰冗余检索结果,使

4、检索效率最大化。7试述百科全书和百科词典、类书的差异。百科全书和百科词典的差异:从发展流变来看,百科词典是一般词典与百科全书相互影响和渗透的产物。百科词典在内容上向“百科”扩展,但是基本性质和编纂方法仍然坚持词典的形式。百科词典的内容主要是提供语言知识和定义描述;百科全书的内容是对概念或知识主题历史、现状、未来的全面概述,强调基本事实、数据、资料的翔实准确,追求完备性与系统性。百科全书和类书的差异:类书是对已有文献资料的抄录与编辑,“分类”和“陈列”是其明显特征。类书是知识和文献的积累与总结,是体现述而不作观念的资料长篇。百科全书则是对已有知识的时代性理解与概述,反映的是编者所处的时代的认识水

5、平和思维成果。百科全书注重工具性,方便一般人查考;而类书注重体系化,把分散的文献资料归类,检索功能弱。百科全书产生于西方文化背景下,类书则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中。8文献信息检索工具的共同特点。从内容上看,检索工具强调比较全面系统地汇集、记录某一方面的知识或资料,即具有完整性;从编排上看,检索工具强调必须按照特定的方法对内容加以组织、编排,即具有易检性;从编纂目的看,检索工具强调是供人们有目的地检索查考,而不是系统阅读,即具有查考性。9电子版检索工具的特点检索工具和文献信息资源本身二位一体,一次文献和二次文献零距离;强化了对文献信息资源内涵和内在联系的深度揭示;提供全方位、立体化的信息;内容更新周

6、期短、速度快;10网站资源检索策略1)要从整体上了解不同类型的网站容纳的信息资源的不同特点(2)需要了解网站中文献信息资源的组织结构和方法(3)充分利用网站提供的检索功能11规范引证标注方法的原因然它并不反映学术成果的内在学术含量,但却是外化内在学术含量的基本手段;虽然不能反映作者的全部水平,却可以反映作者的研究态度和学术积累;虽然不是学术研究和学术规范的全部内容,却是学术研究的必要条件和学术规范的起点;总而言之,它是接受过基本的学术训练的标志,是具有基本的学术素养的标志,是建立良好的学术道德的程序性制约。12、年鉴的概念及其特点概念:年鉴是一种全面记述事业的年度发展,系统汇集年度重要时事文献

7、信息,逐年编辑、连续出版的资料工具书。特点:(1)整体构成容纳了多种类型的工具书要素,内容体系多元互补,集知识、数据、资料于一身;(2)逐年编辑,连续出版;(3)以栏目作为容纳内容的基本单元,以条目作为表现内容的主要手段。13、百科全书的发展历程一般认为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1)古代百科全书(5世纪前):编者是个人,内容是汇编通过讲学阐述的全面知识,具有教科书色彩。(2)中世纪百科全书(5世纪-18世纪初期):编者是修道院神职人员,内容是知识分类成果被广泛用于百科全书,具有宗教色彩。(3)现代百科全书(18世纪以后):编者一般是多学科合作,尤其是跨国合作,内容是以现代科学观念系统概述知识为主,

8、兼及教育作用。14中国辞书体系形成的标志 (1)基础性、权威性汉语语文辞书已经形成系列;(2)汉外对照的双语辞书基本覆盖了所有实用语种;(3)学科性辞书基本覆盖了所有主要学科;(4)辞书的品种、类型多样化;(5)辞书的功能、效用特定化;(6)辞书的社会认知程度明显提高。15试述古籍资源的分类方法。我国最早对古籍资源整体而系统的分类,出现在汉代,标志是我国最早的系统目录七略的完成。 七略原书已亡轶,但其分类体系被完整地保留在汉书?艺文志中,史称“六分法”,包括: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中古时期,南朝梁国的阮孝绪编纂了总结性书目七录,但一般认为它把典籍分为五大类,史称“五分

9、法”。其分类为:经典录、纪传录、子兵录、文集录、术伎录、佛法录、仙道录。唐代初年,又一部划时代的总结性的书目问世,它就是隋书?经籍志,直到今天,它依然是我国古籍资源最主要的分类方法。分为:经儒家经典以及阐释儒家经典的著作。史历史著作。子传统学术中的“杂学”。主要包括诸子、 兵书、数术、方技、佛教、道教等类别的典籍。集文学及文学评论作品。16界定“善本”的原则(1)宋明时期,一般把精加校勘的书本称为善本 。(2)晚清,张之洞的界定:“善本之义有三:一,足本,无缺卷,未删削;二,精本,一精校,一精注;三,旧本,一旧刻,一旧抄。” 丁丙的界定:旧刻、精本、旧抄、旧校。 (3)当今学术界规定“三性九条

10、”原则 :历史文物性、 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九条”是对三性原则的解释性规定。1. 利用搜索2008年10月12日到10月13日有关次贷危机的新闻,列举其中两条新闻的题目、发布网站和具体发布时间(注意,新闻标题中必须包含“次贷危机”)。次贷危机让英超提前进入寒冬 纽卡老板身家暴跌10亿!新浪 2008-10-13 17:53朱民:次贷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红网 2008-10-13 17:31四川汶川7.8级地震现场工作简报QQ 2008-5-13 23:55洛杉矶主要媒体突出报道汶川大地震中国交通广播网 2008-5-13 23:49汶川地震:这次,真相跑在了谣言前面北方网 2008-5

11、-13 23:485.13-5.23:前指的十一个日日夜夜-汶川大地震新华社前中国网 2008-5-13 23:47国际足坛关注汶川地震 谢联主席全力支援灾区QQ 2008-5-13 23:452、登陆http:/ 【拼音】bi gng sh yngZDIC.NET 汉 典 網【解释】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出处】汉应劭风俗通义世间多有见怪:“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形如蛇。宣畏恶之,然不敢不饮。”【示例】金玦厖凉含隐痛,负奇冤。 清黄遵宪感事诗【近义词】草木皆兵、疑神疑鬼、风声鹤唳【反义词】处之泰然、安之若泰、谈笑自若【语法】复句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把虚幻误

12、作真实,形容人神经过敏3、利用汉籍瀚典全文检索系统(http:/www.sinica.edu.tw/tdbproj/handy1/)的二十五史检索工具检索有关王昭君的信息,列举其中的2条。类书的结构:中国古代类书采用的分类体系,从总体上说,是一个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万事万物区分为“天、地、人、事、物”的模式。 这一分类体系,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古代儒家文化中“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哲学观念。如唐代类书艺文类聚的分类体系。分类体系中陈列资料的方法:“事居于前,文列于后” 。性质相同的资料,大体依时代先后为序 ,所抄录资料注明出处。 最早采用按韵目编排方法的类书是唐代颜真卿的韵海镜源,此书已亡佚,明代永乐大典是按韵目编排的类书的代表作。 所谓按韵目编排,就是“以韵统字,以字隶事”。 以韵统字,说的是类书的整体架构不是一个分类系统,而是一个按古韵目的既定成规统摄同韵单字的韵目系统。以字隶事,说的是类书汇聚的具体资料,不是隶属于分类系统的类目之下,而是隶属于韵目系统中由韵脚字构成的语词之下。 类书的特点:类书的内容是抄录资料,整合形式是分门别类。 “区分胪列,靡所不载” 。 “事以类聚,事类相从” 。 “分类”和“陈列”,是中国古代类书的核心要义。类书的作用:系统收集参考资料。 查考语词和典故出处。 校勘考证古籍,辑录古籍佚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