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4 语文天地 ▏北师大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937662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4 语文天地 ▏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4 语文天地 ▏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4 语文天地 ▏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4 语文天地 ▏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4 语文天地 ▏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4 语文天地 ▏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7.4 语文天地 ▏北师大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天地七 主备教师:闫强国 复备教师:张秀兰教学目标:1.积累单元重点字词、句子和名言。2.阅读嗟来之食明白尊严对一个人的重要性。3.交流和体验“尊严”,感受尊严对一个人的重要。4.增强尊严意识。教学重点:阅读嗟来之食明白尊严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增强尊严意识。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一、学习日积月累1.朗读我的摘录笔记2.从这些词语中你发现了那些字词的难点,提出来一同交流。3. 听写摘录笔记词语4. 读一读,想想画线的句子还可以怎样说。(独臂董事长要把妇人全家迁到城里去过好日子。) 妇人说:“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 “为什么?我已经替你们买好了房子。” “因为我们一家人个个都有两只

2、手。”1.我们一家每个人都有两只手,都能劳动,我们不能接受你的照顾。2.我认为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生活是最光荣的。5.读一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经【句解】天(即自然)的运行刚强劲健,运行不息,君子也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懈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句解】富贵不能使他思想迷乱,贫贱不能使他改变操守,威武不能使他屈服。做到这些,才算得上大丈夫。不会尊重别人的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他。 德国席勒【句解】要尊重他人,懂得维护别人的尊严,自己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才能有尊严地活着。6.读一读、背一背学习竹石译文:青竹抱住青山一直都不放松,原来是把根深深地扎入

3、了岩石的缝隙之中。经历狂风千万次的吹打折磨依旧坚硬如铁,任凭你东西南北的狂风。解析:这是一首题在竹石图上的题画诗,作者咏的是竹子,但已不是对自然界竹子的一般描写,而是蕴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作者借物喻人,表面写竹子,赞颂的却是人。诗人以屹立的青山、坚硬的岩石为背景和基础,说竹子“咬定青山”,“立根破岩”,“千磨万击”。“坚劲”则正是对这个历经风吹雨打的竹子和竹子所象征的人的真实写照。因此,可以说,诗歌通过歌咏竹子,塑造了一个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强者的光辉形象。全诗清新流畅,感情真挚,语言虽然通俗但却意味深长。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阅读嗟来之食明白尊严对一个人的重要性。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嗟来之食”的出处和表示的意思。3.对照译文阅读,体会出“饿死”不吃“嗟来之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教学过程:一、学习嗟来之食1.结合词语释义,理解课文意思。【大饥】严重的饥荒。【食(s)】同“饲”,把食物给人吃。 【蒙袂(mi)】用衣袖遮着脸。袂,衣袖。【辑屦(j)】拖着鞋子。屦,古代用麻、葛等制成的鞋。 【贸贸然】昏昏沉沉的样子。 【奉】给予,送。这里是“递给”的意思。【执】 端 。【嗟】打招呼的声音,相当于“喂”,含有轻蔑侮辱的意思。【予】代词,我。【唯】在句中起连接作用,因为。【斯】此,这种地步。【谢】道歉。2.请学生交流课文嗟来之食的意思。3.课文共分为两自然段,每段分别写了什

5、么内容?(1):写齐国发生了饥荒,黔敖在大路边施舍食物给灾民。(2):写一个穷人宁可饿死也不肯接受“嗟来之食”。4.我会说主题:课文表达的主旨是什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课文通过写一个穷人宁可饿死也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说明人的尊严比生命还重要,赞扬了他为维护尊严而斗争的精神。二、畅所欲言评议嗟来之食这个故事1.交际要求(1).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反驳别人的意见,并说明理由。(2).发言态度平和,说话避免绝对化。表述要清楚,语言要衔接连贯。2.交际指导(1)谈谈对这个故事的看法。用事实说话,从多角度证明自己的观点,以理服人。(2)说明理由时使用“因为所以”“首先其次”“总之”等词。3.

6、学生思考整理后发言交流。三、表演课本剧晏子使楚或嗟来之食 1活动要求(1)将晏子使楚或嗟来之食改写为剧本,注意尊重原文的意思。(2)在表演课本剧时,要注意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来表现人物特征。2.简单改写后表演。第三课时笔下生花:一、出示题目题1.把你在“畅所欲言”中的发言写下来,整理成一篇习作。题2.记述一个你见到的或听说的有尊严或没有尊严的故事。二、出示习作要求:选题一1.把你在“畅所欲言”中的发言(评议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写下来,整理成一篇习作。2.把自己的看法表述清楚。3.主题要突出,语句要通顺。选题二:1.记述一个你见到的或听说的有尊严或没有尊严的故事。2.层次要清晰

7、,要把事情的经过交代清楚。3.重点要突出,语句要通顺,要有真情实感。三、写法指导选题一第一步:审题。 评议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发表自己的看法。第二步:立意。 通过对嗟来之食中灾民行为的评议,论述人既要有尊严,又要在“有尊严”的基础上学会宽容大度的道理。第三步:选材。 既要选择正面的、为了维护尊严坚强不屈的人物的例子,还要选择放弃一时的尊严,忍辱负重,能屈能伸的人物事例。第四步:方法。 运用对比、反问等多种表现手法,论据充分,论证有力。选题二第一步:审题。 写一个自己见到的或听说的与尊严有关的小故事,这个故事可以是发生在家庭、学校或社会生活中的。第二步:立意。 通过写生活中的事情,表现出对尊严的维

8、护。第三步:选材。 选取与尊严有关的故事,这个故事是独特的,是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故事。第四步:思路。(以范文为例)第五步:方法。条理清晰,先叙后议。四、例文:举左手的秘密说到“尊严”,我们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一系列故事或人物:不食“嗟来之食”的齐国人,牧羊守节的苏武,宁死不降的文天祥他们流传千古的行为生动地诠释了“尊严”这个词。大义之举固然令人敬佩,但今天我想讲的却是一件平凡的小事,它虽小但也足以让人感动。有一个小男孩天生有点内向,再加上学习成绩不是很好,因此在课堂上很少大胆举手发言。后来班里新调来了一位姓高的女老师,她举止优雅,声音悦耳动听,很快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她上课爱提问,每次提问同学

9、们都高高地举起右手抢着回答。小男孩不好意思每次都不举手,于是怀着侥幸的心理也跟着举起了手。谁知那么不凑巧,高老师那次就偏偏点了他起来回答问题。小男孩只觉得当时脑子一片空白,连怎么站起来的也不知道,只听到旁边同学的窃窃私语:“不会还举手,冒充啊”后面的半堂课,他自然是连头也没敢抬一下。下课后,高老师来到他的桌旁,微笑着俯下身在他耳边轻轻地说:“我们来个约定,以后如果你会回答,就和别的同学一样举右手,如果不会回答就举左手,这样我就能知道你到底会不会了,好不好?”从那以后,小男孩每次都能从容地举手,而且举右手的次数越来越多。总评: 文章中所讲的故事虽然平凡,但却带给我们无限的感动。小作者叙事清楚,语言流畅,将故事娓娓道来,可见小作者的语言功底深厚。五、拟提纲,打草稿(教师巡视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