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人教版历史选修四课后习题:第2单元第3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90936452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94.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秋人教版历史选修四课后习题:第2单元第3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秋人教版历史选修四课后习题:第2单元第3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秋人教版历史选修四课后习题:第2单元第3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秋人教版历史选修四课后习题:第2单元第3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秋人教版历史选修四课后习题:第2单元第3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秋人教版历史选修四课后习题:第2单元第3课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含解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3 课课 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古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 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巩固提升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同柏拉图一样,亚里士多德也努力探寻能够理性地指导人的行为的有效政府形式。与柏拉图不同的是,他并 不谋求一个体现完美正义形式的理想国;他试图通过理性地检视当时政府来找到最好的政府形式。在其政治学 中,他考察了 158 个城邦的制度并且对有组织政府归类。他划分了三种形式的良好政府:君主制、贵族制和制宪政府。 根据他的观察,他警告说,君主制很容易变成僭主制,贵族制容易变成寡头政治,制宪政府容易变成激进的民主或无政 府状态。他最赞赏制宪政府,认为它对大多数人来

2、说是最好的。 摘编自美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政治活动有何明显的共同点,并分析产生这些共同点的社会 背景。 (2)根据材料,指出亚里士多德最赞赏的政府形式,并分析说明其赞赏的形式与柏拉图最赞赏的政府形式明显不同的原 因。 解析回答第(1)问时,要从他们二人都探讨有效的政府形式着手,结合希腊当时的社会状况,分析说明其共同点产生的 社会背景。回答第(2)问时,既要结合材料,也要结合二者哲学观点的不同进而分析二者观点不同的原因。 参考答案(1)共同点:都致力于探讨有效的政府形式。背景:希腊城邦制度衰落,社会动荡。 (2)政府形式:亚里士

3、多德赞赏制宪政府。原因:柏拉图主张由哲学王担任统治者,护国者、守国者和生产者各司 其职。柏拉图的观点源于其哲学上的理念论,仅以斯巴达的社会制度作为原型;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源于其对现实世界 中现有政治制度的哲学思考。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不过亚里士多德后来在许多问题上背离了他的老师而另辟蹊径,并常把柏拉图的思想 作为批判的靶子,甚至有意夸大他与老师的分歧。学习多年之后,他自己创立了一个哲学学派,后世称为逍遥学派。可 以说,在他的思想里既有柏拉图思想的继承,也有自己思想的创新。 时代的交错,历史的动荡,使得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二人的思想必然是两个交集,新与旧、继承

4、与发展,既有相同 点又有不同点。不同的思想,不同的人生经历,都同样成就了两位伟大而经典的哲学家、政治家,同样留给后世丰富的 理论和无尽的思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亚里士多德批判柏拉图的思想,并夸大与老师的分歧,是否意味着他们的师生 关系十分紧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二人的思想必然是两个交集”的理解。 解析回答本题,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地分析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观点的继承与发展。亚里士多德与柏拉 图的分歧,正是建立在他对柏拉图思想发展的基础之上。 参考答案(1)否。因为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之间只是在哲学观点、政治观点上存在分歧,这并

5、不能说明他们之间的师 生关系十分紧张,相反,亚里士多德十分敬重自己的老师柏拉图,柏拉图也很欣赏自己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正如亚里士 多德所说:“吾爱吾师,但更爱真理。” (2)因为亚里士多德继承了柏拉图的许多成果,同时又对其老师的某些哲学观点进行批判,他们的思想既有相同点 又有不同点,因而两人的思想是“两个交集”。 3.导学号 024640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出身贵族,他和他的朋友们引雅典为自豪,可对雅典人民并不信任。当雅典民主政体 判处苏格拉底死刑时,这种不信任由加深而转为仇恨。因此,柏拉图的目标是要实现一个既能维持贵族特权又可为贫 苦阶级接受的社会。柏拉图

6、曾希望叙拉古的统治者能接受他的学说,付诸实践,以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但未能如愿,他 只好回到雅典,给一批批弟子讲学,达 40 年之久。他教导弟子们说,世界上存在的每一样事物都是相应的理念的不完 善的摹本,所以,整个现实世界是完善的理念世界的不完善的摹本。柏拉图认为,善不是变动不尽的现实世界的知识, 而是真实的理念世界的知识。 材料二 这一历史时期的另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是亚里士多德(公元前 384公元前 322 年)。他开始时是柏拉图的弟 子,但是,老师去世后,他创办了莱森学院。他的卓越贡献主要在逻辑学、物理学、生物学和人文学科诸领域,他实际 上是这些学科的创始人。他说:“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服从,

7、另有些人生来就注定应该统治战争的艺术是一门 关于获取的自然艺术,因为它包括狩猎;是一门用来对付野兽和那些生来应该受统治、却不愿服从的人的艺术。这种 战争当然是正义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活动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关于建立理想国家的途径有何明显的不同,并说明应如何认识这种 不同。 参考答案(1)都兴办学园,从事教育活动;都开展学术研究。 (2)不同:前者希望通过哲学王担任统治者来建立理想国;后者希望通过暴力建立合理的社会秩序。认识:导致二 者认识不同的因素在于二者哲学观的不同,柏拉图的

8、理念论建立在虚无的基础之上,亚里士多德思考的更多的是理性。 因此,柏拉图的理想国是无法在现实中建立起来的,而亚里士多德的途径更具有现实性。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一个儿童从小受了好的教育,节奏与和谐浸入了他的心灵深处,在那里牢牢地生了根,他就会变得温文有礼; 如果受了坏的教育,结果就会相反。我们的护卫者有必要像终宵不眠的警犬;他们在战斗的生活中,各种饮水和 各种食物都能下咽;烈日骄阳狂风暴雨都能处之若泰。 柏拉图理想国 材料二 邦国如果忽视教育,其政制必将毁损。一个城邦应常常教导公民们使能适应本邦的政治体系。同某些目的 相符的性格原来为当初建立政体的动因,亦即为随后维护这个政体

9、的实力那么,他们在作为一个城邦的分子以前, 也必须先行训练和适应而后才能从事公民所应实践的善业。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1)根据材料一,指出柏拉图重视教育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说明亚里士多德所倡导的教育目标。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教育与政治关系的共同认识。 解析回答第(1)问时,从材料一中柏拉图对护卫者的品德与教育养成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中可以得出答案。回答第(2)问 时,材料二中的“城邦应常常教导公民们使能适应本邦的政治体系”是关键的信息。在回答前两问的基础上,很容易归 纳出二人都主张教育为现实政治服务的结论。据此,回答第(3)问。 参考答案(1)培养公民的良好品格,

10、适应社会的需要。 (2)培养高素质的公民,适应城邦的政治生活。 (3)都主张通过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教育为现实政治服务。 5.导学号 024640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柏拉图和他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共同打下了思辨和自然哲学的大多数分支的基础。柏拉图的学园和亚里士多 德的吕克昂学园是古代世界的牛津和剑桥(或哈佛和耶鲁)。记住他们,有人说:“希腊人给予西方哲学的遗产是西方哲 学。”就是在这两个人当中,柏拉图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创造了第一个想象中的乌托邦,有关共相和不朽的基本理论,有 影响的宇宙起源论,一种范围深广的知识批评,一种著名的爱的分析。与之相反,亚里士多德则是“富有灵感的常识的 实

11、践者”,一个分类者。他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的范围从形而上学和伦理学到政治学、文学批评、逻辑、物理学、生 物学和天文学。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两人历史贡献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亚里士多德在欧洲文化史上的历史地位。 解析回答第(1)问时,要结合材料从两人研究与实践所涉及的领域进行比较说明。虽然两人都关注对哲学的研究,都 从事教育活动,但柏拉图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亚里士多德注重实践,涉猎的领域更为广泛。回答第(2)问时,再认再现教 材的相关结论即可。 参考答案(1)相同点:共同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都从事教育活动,创办了著名的学校。不同点:柏拉图是理想主义者, 其提出的理论具有空想性;亚里士多德重视实践,其做出贡献的领域更加宽广。 (2)亚里士多德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博学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