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快乐》ppt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936386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4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快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论快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论快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论快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论快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快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快乐》ppt(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快乐,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假如人生是一本大书,那么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看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了好多空间。” 钱钟书,钱钟书散文风格特点,博杂、幽默而深邃。 写在人生的边上不仅内容,而且表现手法也非常博杂,举凡嬉笑、讥讽、幽默、夸张、拟人、引经据典、类比取譬、小说笔法等各种手法都会被他熟练而和谐地融汇在一起,显示了惊人的博学和才力。 而作为一位智者,他的思想和洞见又是那样的深邃,这使得他的幽默和调侃超越了自身的限度,而且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成为人生之书。,论快乐是写在人生边上中的一篇。,钱钟书的文章,须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阅读,仔仔细细地把玩,

2、方能领悟到其中的妙处。 本文是一篇哲理意味浓厚、政论性亦很强的随笔。思路奔放开阔,文意层层见深。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反复阐说了对快乐的种种理解。,快速阅读课文,思考文章从哪些方面论述了快乐 ?请概括每段内容,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1)从多种民族语言、心理和文化的角度论说快乐的飘瞥难留。 列举法语、汉语、德语以及西游记酉阳杂俎广异记等事例,反复论证,更有说服力。 (2)“永远快乐”,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 用了比喻论证和事例论证,语言幽默带讽刺。,(3)快乐是人生永远存在的一种诱惑。 用了比喻论证和事例论证。语言幽默带讽刺。 (4)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 因为“

3、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用了大量的事例,反复论证,更有说服力。语言幽默带讽刺。 (5)指出“发现了快乐由精神来决定,人类文化又进一步”。,文章的结构,一)快乐是短暂的,痛苦是长久的。 二)人生虽然痛苦,但是并不悲观。 三)一切快乐享受,都取决于精神。 四)发现乐由心造,是文化的进步。 小结: 本文思路开阔(所举事例包括古今中外、天上地下、人间鬼蜮,纵横捭阖,令人目不暇接),文章层层见深(由词语的解释到论断的生发再到观点的延伸,文意不断地向更深层推进)。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反复阐说对快乐的种种理解。,思考:下列比喻有何含义?作者借此分别表明了什么

4、观点? “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 比喻“快乐是忍受痛苦的希望”,作者借此表明的观点是人生虽痛苦却不悲观。 “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 比喻“心情不快乐时难以体会美好的东西”,作者借此表明的观点是快乐属于精神。,思考:作者为什么说“人生虽不快乐,而仍能乐观”? 人生虽痛苦,但它始终使人抱着快乐的希望; 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 思考:文中引用穆勒的话,将苏格拉底和猪进行比较,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为了阐发“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观点; 寓庄于谐,以幽默启发读者深思。,揣摩语言 人生虽痛苦,却不悲观。 现实生活中,尽管有很多不如意,甚或是痛苦,但人终

5、究抱有快乐的希望,故虽痛苦却不悲观。 精神的炼金术能使肉体痛苦都变成快乐的资料。 快乐自精神来决定(精神是一切快乐的根据),因而肉体的痛苦由于内在精神的作用变得并不可怕了,于是,人可以苦中作乐,从病痛里滤出快乐来 。,我们说永远快乐,正好像说四方的圆形,静止的动作同样地自相矛盾。 因为“快乐”是短暂的,所以“永远”与“快乐”是矛盾的,就好像“四方”和“圆形”、“静止”和“动作”是矛盾的一样。 现在的账,我们预支了将来去付。 我们现在受苦,是为了换取将来的快乐。,思考: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它”是指什么?全句如何理解? “它”指“快乐”,人类努力奋

6、斗的历史就是人类渴望和不断追求快乐的历史。 思考: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的筵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什么观点? 精神状态不好,再好的物质刺激也不能使人快乐。 思考:有最洁白的良心,跟全没有良心或有最漆黑的良心,效果是相等的。这句话中的“效果”具体指什么? 是指正邪两种人从自己所做的事情中得到的快乐是相同的。,思考:肉体减少了专制。这句话中的“专制”有什么含义?全句是什么意思? “专制”肉体上的物质刺激决定人的快乐,全句意思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不能决定人是否快乐。 思考:能一贯抱这种态度的人,当然是大哲学家,但是谁知道他不也是个大傻子?“一贯抱这种态度的人”是指什么人? 指把忍受变为享受的人,能苦中作乐的人。,主旨概括: 我们要辩证的对待生活,我们既要拥有对快乐的希望,但又不能为了快活而快活。日子都是平凡的,快乐只是短暂的,我们只有充实的生活着,那才叫真正的快乐。”,有关快乐的名言:,1、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本身这种理论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 (爱因斯坦) 2、生命短促,怎能自寻烦恼? (尼采) 3、悲观的人,先被自己打败,然后才被生活打败;乐观的人,先战胜自己,然后才战胜生活(汪国真) 4、假如世上一切事物都是快乐美好的,我们将永远无法学会勇敢与忍耐。 (海伦凯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