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词三首二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3

上传人:【**** 文档编号:90935864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词三首二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词三首二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词三首二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词三首二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词三首二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5课词三首二课时跟踪检测语文版必修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词三首(二)(时间:40分钟分值:58分)一、基础知识专练(1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淘:淘汰B一时多少豪杰 时:时间C殆天数,非人力 殆:大概D气吞万里如虎 吞:吞灭解析:选AA项,“淘”应解释为“冲洗”。2下列各诗句,没有倒装现象的一项是()A殆天数,非人力。B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C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D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解析:选AA项是一般否定句,B项中“多情应笑我”是“应笑我多情”的倒装,C项中“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是“无觅英雄、孙仲谋处”的倒装,D项中“烽火扬州路”是“扬州路烽火”的倒

2、装。3下列词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小乔初嫁了”:美女衬英雄,表现出周瑜的风姿潇洒、韶华似锦、年轻有为。B“雄姿英发”“羽扇纶巾”:正面描写周瑜的气概风度,表现了周瑜风度翩翩,志气昂扬。C“时易失,心徒壮,岁将零”:直接抒情,表达时机易失、时光易逝、空有报国之心的感慨。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写当年霍去病大败匈奴,封山庆贺之事。解析:选DD项,应是写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因草率出兵而大败的事。4名句默写。(6分)(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达诗人旷达之情的诗句是“,”。(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当年的繁盛景象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句子是“,”。(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两句运用了典故,抒发了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答案:(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3)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二、阅读理解专练(33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56题。(11分)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苏轼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5“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句中的“白头翁”指的是谁?为什么要用“一叶”修饰?(6分)答: 解析:结合词的背景可知“

4、白头翁”是词人自己的代称。“一叶”既显示舟之小,又显示词人轻松愉悦的心境。参考答案:词中的“白头翁”暗指词人自己。“一叶”形容词中老人驾船之小,侧面表现了老人不惧风雨的勇敢精神和愉快心情,也暗指作者虽身处逆境,却泰然处之的心境。6“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含意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5分)答: 解析:这两句可以从假设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等角度理解,具有了“浩然气”,就会感受到“快哉风”。是一种坦荡、旷达的人生态度的体现。参考答案:这句话的含意是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无论在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享受到人生的快乐。这首词是苏轼在逆境中仍保持浩然之气的坦荡的人生态度的表露。(

5、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11分)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张孝祥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徙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注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注沉累:指屈原沉湘,也说“湘累”。7“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一句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感慨?有何作用?(5分)答: 参考答案:两句词从自身落笔,抒发词人湖海漂泊、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这种情感贯穿整首词,为全文定下了沉郁的感情基调。8这首词是如何由登楼过渡到凭吊的?请简要分析。(6分)答: 参考答案:词

6、的上片写登楼所见,从“日落君山”的景物描写,联想到屈原正直和洁身自好的品质,勾起凭吊之情,抒发满腹的忧愤和凄凉之情。(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910题。(11分)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9本篇的写景有什么特色?试加以分析说明。(5分)答: 参考答案:词的上片写景,高远寥廓,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景中寓情,沉郁顿挫,悲凉慷慨,从不同角度描绘出一幅

7、完整的秋意图,渲染了一种凄清萧瑟的气氛,给人一种怨愤、失落、压抑的感觉。并通过所见、所闻、所感、所为展开题旨,不但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由,而且隐隐道出作者的情怀。10本词是辛弃疾的代表作之一,请就作者的词风和情感对本词进行简要赏析。(6分)答: 参考答案:全词慷慨沉郁,唱出了作者赤心报国的雄心壮志和沸腾的激情,表达了作者请缨无路的愤懑怨恨和无限痛苦。上片即景抒情,通过天高水长、浩渺辽阔的无边秋色和日暮渲染的苍茫悲凉气氛,表达他激情满怀又孤寂悲苦的心境;下片通过典故,借古人古事抒写词人的雄心壮志和坚持用世的决心。三、语言表达专练(10分)11请以下面这句话为观点句,续写一段话,要求阐述具体

8、充分。(4分)品读古典诗词,从中汲取生命的营养。答: 解析:能围绕“古典诗词”点出具体的诗词作品,能扣住古典诗词的特点对“生命的营养”准确阐释即可。参考答案:迷茫的时候,去品读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你会从中汲取自信和勇气;消沉的时候,去品读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你会从中汲取超然与力量。12(2016全国乙卷)下面是某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6分)答: 解析:本题以图文转换的形式考查对画面的理解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从构图的分支关系来看,“中华文化体验”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总体分“活动”和“讲座”两个环节,每个环节又包含几项具体内容。要按顺序介绍清楚“活动”和“讲座”的具体内容及实施方式。做到内容全面,表达连贯,语言简洁,不要超过字数要求。参考答案:本次“中华文化体验”计划开设旗袍、围棋、国画三个讲座,并开展三项活动:利用体育课体验太极拳,利用手工课体验中国结和剪纸艺术,年终举行太极拳表演和作品展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