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队伍应知应会基本知识题库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935853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队伍应知应会基本知识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教师队伍应知应会基本知识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教师队伍应知应会基本知识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教师队伍应知应会基本知识题库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教师队伍应知应会基本知识题库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队伍应知应会基本知识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队伍应知应会基本知识题库(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教师队伍“应知应会”基本知识题库1.根据闽政文2008344号文规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测算,城市、县镇、农村初中学校统一按员生113.5配备教职工,小学在校生200人以上的学校按员生119.5配备教职工,在校生31200人的学校按班师11.7配备教师,在校生1030人的学校至少配备2名教师,在校生在10人以内的配备1名教师。2.校长按规定,五年内参加一轮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取得相应证书。3.继续教育经费按教职工年度工资总额1.52.5%标准核拔。4.农村中小学要按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用于教师参加培训所需的差旅费、伙食补助、资料费和住宿费等开支。5.中小学

2、教师继续教育原则上五年为一周期,一个周期内,中、高职务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少于360学时;初级职务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累计不少至240学时。6.按照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和层次继续教育学时分一类学时,二类学时和三类学时三类,三类学时之间原则上不可相互替代但在远程培训网络教育暂时无法进行的地方,经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允许二类继续教育学时暂时替代一类继续教育学时。7.在同一周期内,高中二级以上达标中学,省(部)级以上重点职业中专学校、省级示范初中、示范小学、省优质幼儿园,一类学时须达50学时以上,二类学时不低于70学时,三类学时不低于240学时。8.在同一周期内,其他中小学校、中等职业技术

3、学校,一类学时须达40学时以上,二类学时不低于94学时,三类学时不低于226学时。9.国家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10.凡申报晋升高一级教师职务或续聘教师职务者,须完成近五年继续教育年平均学时的规定。11.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应当为人师表,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教师应当取得国家规定的教师资格。12.幼儿园、小学和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申县教育局认定;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由县教育局审查后,报市教育局认定。13.中国公民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具备教师法规定的相当学历。14.学校应加强对教师队

4、伍的管理,凡未经教育界主管部门同意,离开教育教学工作岗位的教师按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处理。15.教师擅自离开工作岗位,自离开之日起停发工资。16.教师擅离岗位后一个月内,本人承认错误返回原单位,可继续安排工作,但应予以批评教育以至给予高职低聘;超过一个月的,即按解除聘约合同处理。17.未经教育行政部门的批准,任何单位不得借用教师从事教育系统外的工作;未经批准,学校擅自允许教师离开工作岗位的,教师按擅离岗位处理,同时,对校长予以行政处分。18.教师请事假7天内(含7天),请病假一个月内(含一个月)由所在学校校长批准(农村小学由中心小学校长批准)。教师请事假7天以上,请病假一个月以上,由所在学校校长签

5、署意见后,报教育局审批。19.学校校长(园长)凡请假或出差,均须报教育局批准。20.教师因故请假应办理有关手续,须批准后执行并按期销假。21.对于既无正当理由,又未办理续假手续而无故超假的,学校应敦促本人及时返回工作岗位,如本人坚持不归的,从超假之日起即扣发工资。一年内累计超三个月的即按解除聘用合同或自动离职处理。对隐瞒真相,知情不报,不及时停发工资的,要追究学校相关人员和领导的责任。22.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五周岁,参加工作满十年的应当办理退休手续。中小学教师专职从教男满30年、女满25年,从教学岗位上退休的教师,退休基本费可按100%发放。23.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参加

6、工作满十年经县级以上医院证明、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应当办理退休手续。24.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5.学校的教学及其他行政管理,归校长负责,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26.中小学校长培训以在职或短期离岗的非学历培训为主。任职资格培训时间累计不少于300学时,提高培训每五年累计不少于240学时。27.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28.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

7、主任倾斜。29.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30.专业技术岗位包括高级岗位、中级岗位和初级岗位。共分为13个等级。31.县(市、区)各部门所属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总体控制目标为0.83.55.7。32.高级、中级、初级岗位内部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总体控制目标,县事业单位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八级、九级、十岗位之间的比例均为343,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的比例均为55。33.“两免一补”政策指的是全面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在校寄宿的中小学生实施最低生活补助。34.在教育收费中,服装和社会实践的食

8、宿两项代办费用,要按照“即时收取、按时结算、事毕结清、多退少补、不得盈利”的原则进行。35.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实行限人数、限钱数、限分数的“三限”政策。36.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的比例应控制在本校当年招收高中学生计划数的30%以内。37.中小学征订教辅材料工作要按照“设区市审读推荐、县(市、区)责任管理、学校确定版本、学生自行购买、发行单位上门服务”的模式运行。38.按照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监察厅省教育厅关于违反教育收费管理政策法规行为纪律处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闽政办200534号)的要求,凡是违反教育收费规定乱收费的,坚决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负有违纪领导责任的校长一律撤职,情

9、节严重的开除公职并移交司法部门处理。39.按照省教育厅严格执行中小学校历和作息时间有关规定精神,高三年段可在周六组织适当的培优补差,高二年段升高三的学生可在暑期组织补课2周,但均不得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除此之外,一律实行5天工作制。40.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从2007年秋季开始免费提供教科书,2008年春季起全部免除学杂费并对在校寄宿的中小学生实施最低生活补助。41.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在校寄宿生最低生活补助时,小学生每生每天补助1元,对享受农村“低保”的小学生每生每天补助2元;初中生每生每天补助3元。42.教育收费公示的内容包含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收费依据三项。43.实行“教育收费校长公告制度”

10、时要统一按照校长公告格式标准(即规格不小于6080厘米)制作校长公告书并在校园醒目位置张贴。44.凡纳入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的项目,一律要按照招、拍、挂的运作方式进行租赁、承包或拍卖。协议租赁承包的项目要报县教育局审批。45.中小学校务公开工作要严格按照目录范本做好XX学年度校务公开目录编制工作,使校务公开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经常化轨道。46.我县教育局提出的“五个一”(即说好每一句话、接好每一个电话、办好每一件事、接待好每一个服务对象、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和“五个不让”(即不让领导布置的工作在我这里延误、不让需办理的文件在我手里积压、不让差错在我这里发生、不让来办事的同志在我这里受到

11、冷落、不让教育的形象在我这里受到影响)。47.凡属于预算外资金、经营服务性收入以及代办费等资金,均要如实上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严禁设立“小金库”。48.开展学生平安保险业务要严格遵循学生自主自愿的原则,任何学校或教师不得强制要求学生投保,也不得参与保险的收费工作。49.校务公开工作在时间上要按照“经常性工作定期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重大事项及时公开”的原则进行公开。50.福建省教育系统工作人员“十条禁令”中的第一条内容是严禁截留、侵占、挪用、挤占、平调教育经费。第八条内容是严禁组织有偿办班补课。51.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预算内生均教育事业

12、费逐年增长;预算内生均公用费逐年增长。52.近几年公用经费标准:2006年农村小学190元/年、生,农村初中270元/年、生;2007年农村小学220元/年、生,农村初中305元/年、生;2008年农村小学280元/年、生,农村初中420元/年、生,城区小学小学310元/年、生,城区初中410元/年、生;2009年所有小学350元/年、生,所有初中550元/年、生。53.“两免一补”政策执行的具体时间:从2005年秋季开始,实行对公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主要指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和特教学校学生)免收杂费、免费发放教科书。资金由省财政逐级下拨至“两免一补”专户。从2006年春季开始,对所有公办

13、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杂费实行减免,资金由省财政直接下拨至县财政“特设专户”;对公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继续实行免费发放教科书。从2007年春季开始,对公办城区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减免杂费、免费发放教科书。从2007年秋季开始,对所有公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免费发放教科书(2007年底省下拨资金将秋季的收费退回学生)。对所有公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补助生活费。补助生活费资金由省财政直接下拨至县财政“特设专户”。从2008年春季开始,对所有城区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杂费,资金由省财政直接下拨至县财政“特设专户”;并实行免费发放教科书(2008年底省下拨资金将春、秋两季的收费退回学生)

14、。义务教育阶段免费发放教科书的资金开始由省财政与省新华集团直接结算。同时对特殊学校学生“两免一补”实行专项拨款,资金由省财政直接下拨至县财政“特设专户”。此外,从2009年春季开始,取消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借读费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住宿费的收取。54.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一般学生每生每年300元,小学贫困学生每生每年600元,初中贫困学生每生每年900元。55.免费营养早餐工程:从2008年秋季入学开始,我省农村初中和农村小学食堂一律取消承包经营,要求各地加强寄宿制学校食堂管理,确保寄宿生生活补助专项经费“到校、到人、到肚子”,专款专用。2009年秋季,全省农村寄宿制学校

15、全面实施“免费营养早餐工程”,省统一配备了浆渣分离型磨浆机。要求早餐由一个蛋、一杯豆浆、二至三两馒头构成。56.农村税费改革教育转移支付资金:从2003年开始,根据当时各县农村教育费附加征收使用情况,安排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我县教育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资金为607万元。57.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提高农村义务教

16、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 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58.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从2001年开始,全国在农村中小学实施危房改造。其中:20012002年为第一期,20032005年为第二期,2007-2008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59.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从2008年开始,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投入长效机制。60.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从2009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对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七度以上地震高烈度区、洪涝灾害易发地区、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地区的各级各类城乡中小学存在安全隐患的校舍进行抗震加固、迁移避险,提高综合防灾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