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 第十课 学会倾听 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934773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 第十课 学会倾听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一年级 第十课 学会倾听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一年级 第十课 学会倾听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一年级 第十课 学会倾听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 第十课 学会倾听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 第十课 学会倾听 教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心理健康教育(鄂科版)一年级 第十课 学会倾听【主题说明】上课听讲是学生学习的一种主要方式,课堂上能否倾听老师讲课、同学们的发言是确保学生学习收效好坏的关键。本课旨在通过对学生上课听讲状态的观察,引导学生了解听讲的要领,并通过游戏检验学生听讲的专注度,让学生感受到专心听与不专心听的差异,从而提高自己专心倾听的能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倾听的要领。2情感目标:学会专心倾听他人的讲话,知道这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自己学习的关键。3行为目标:能专心倾听他人的讲话,并加深记忆,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倾听的要领,学会专心倾听。难点:将倾听的事情,记忆后进行讲解。【

2、课前准备】游戏传递悄悄话中的悄悄话,开始第一次游戏时,传递的语句可稍短些,给予学生信心,再继续游戏时可适当增加难度。【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环 节目 标过 程建 议观察岛(热身暖心)通过观察,了解倾听的形态和神态。1.开始上课时,老师先请一位同学上到讲台,观察其他同学此时的神态,说一说谁在认真听讲,谁没有认真听讲。并说出判断的理由。2.老师请同学们观察课本中的图片,找出没有认真听讲的同学,说一说他们在做什么?1.老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在观察的基础上能说出同学们具体的形态和神态,让学生对倾听有一个具体的了解。2.本环节用时5分钟活动营(体验分享)通过游戏,感受专心倾听的效果。活动一:传递悄悄话1.老师

3、创设情景讲解游戏:老师这儿有一封信,信中的内容需要送达到最后一位同学耳中,现在请每组第一排同学看信的内容,然后以“悄悄话”的形式依次向后传递,传到最后一位同学后请上来讲述听到的内容。1.为确保公平公正,先将信放在每组第一位同学手中,待宣布活动开始时,才能看信,并开始传递。2.每组信的内容可以完全一样,也可以不一样,但是字数应相同,内容记忆度相当。3.本环节用时10 分钟活动二:萝卜蹲2.邀请五至六位同学上来示范,每位同学先选择一种颜色来命名,如白萝卜、红萝卜等。3.游戏开始:白萝卜蹲,白萝卜蹲、白萝卜蹲完红萝卜蹲。4.游戏继续,一个接一个说,并配上与语言相关的动作。5.游戏中出现错误中止游戏,

4、出现错误者接受惩罚。1.在游戏中可根据学生接受能力适当增加游戏难度。如将名称改为自己的姓名、旅游景点或体育项目名称等,与学生学习生活有关的内容都可以。2.惩罚的形式在游戏前就商定好,惩罚形式以增加游戏趣味性为主,不要出现伤害学生现象。3.本环节用时10分钟分享屋(总结提升)概括总结专心倾听的要领1.教师讲课专心听:坐姿端正、眼睛注视讲课的老师,听清楚每句话,在理解记忆每句话的意思,千万不可东张西望。2.同学发言耐心听:同学发言时也要专心倾听,记住同学发言的内容,听一听同学的发言与自己想说的有什么不同,如果一样,老师给予同学的评价就是对自己的评价,则不用再举手发言,如果不一样,则说出不同之处或是

5、需要补充的内容就好。1.此环节老师要引导学生掌握专心倾听的细节要求,这样才能确保学生学会倾听。2.本环节用时10分钟拓展园(拓展延伸)检验倾听的效果这是倾听的一个延伸,只有专心倾听了,才能保证留下记忆。可以让学生准备一个小本子用来记录每天自己听到的有趣事情,回家后讲给爸爸妈妈听,爸爸妈妈在后面记录下自己听到后对孩子的肯定与鼓励的话语,激励孩子更加专心倾听。1.记录每天有趣的事情,这个记录可以放在讲述前,也可以放在讲述后,可以是孩子写,也可以是父母写,特别是一年级识字较少时,父母可帮助记录,这个记录主要是见证学生倾听的效果。2.本环节用时5分钟【活动反馈】上课听讲是学生特别熟悉的一件事情,因此在

6、陈述听讲时学生的形态及神态时,同学们都能及时反馈,但更为关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好倾听的要领,感受到专心倾听与不专心倾听的巨大区别,从而学会专心倾听,并要求自己专心倾听。因此,在课堂上一定要讲清楚倾听各环节的细节要求,这个要求要直观,便于操作。【练习题】年 月 日 星期 天气今天我给爸爸妈妈讲述我在学校听到的有趣事情是 。【心理学背景知识】一、 持续性注意持续性注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认识的客体或活动上,也叫注意的稳定性。例如,学生在45分钟的上课时间内,使自己的注意保持在与教学活动有关的对象上;外科医生在连续几小时的手术中聚精会神地工作;雷达观察站的观测员长时间地注视雷达荧光屏上可能出现的

7、光信号,这些都是持续性注意的表现。注意的持续性是衡量注意品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必须具有持续的注意,才能有效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二、 有意注意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的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注意可以分为两类: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本质上是以内部言语形式实现的对行为的调节和控制。从个体发展来讲,初生婴儿只有无意注意,他们能将感官朝向声源或者光源方向。此后,随着儿童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对语言的掌握和使用,有意注意才逐渐发展起来。小学低年级儿童的无意注意已经获得了较

8、好的发展,而有意注意正在逐步形成中。他们很容易被新异事物所吸引,注意常常会不集中。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儿童不能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听教师讲课。他们的注意集中了一段时间后,就要开始分散:看看这儿,瞧瞧那儿,做点小动作,低声说话等。到了小学高年级,有意注意就已经获得了比较好的发展。儿童能长时间地保持有意注意。观察材料表明:710岁的儿童可以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1012岁的儿童约为25钟,12岁以上的儿童约为30分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量调动小学儿童的无意注意。对于小学儿童来说,新颖奇异的、运动变化的、生动形象的对象都比较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引发无意注意。引人入胜的故事、色彩鲜艳的教具、抑扬顿

9、挫的语调、丰富多彩的游戏都能产生这种效果。而教室环境的布置、教师本人的穿戴则应以简单和雅致为主,尽量避免儿童注意力指向这些对象。小学儿童,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儿童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教师要根据这一特点来设计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力图丰富多样,避免让儿童长时间地把注意集中在一项活动上。人在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主要依靠有意注意。培养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激发儿童的责任感,使他们明确具体学习目的和任务,养成良好的注意习惯,促进有意注意的发展。参考文献1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修订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刘电芝.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