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之子》优秀教学设计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934645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氏之子》优秀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杨氏之子》优秀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杨氏之子》优秀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杨氏之子》优秀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氏之子》优秀教学设计(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杨氏之子教学设计常琳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字词,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的意思。2、品味词句,感受杨氏子的聪慧过人。3、感悟古文韵味,初步培养学生喜爱古文的情感。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朗读并读懂故事,了解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难点 味杨氏之子语言的精妙。教学准备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教师准备:了解背景知识,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课前国学经典诵读:描写古代儿童的诗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一、谈话导入讲周总理的故事。有一天,周总理在接见来访的美国外交家基辛格时,基辛格故意发难说:“为什么你们中国人走路都是那么低头弯腰的,不像我们美国人走路抬头挺胸的。周恩来总理回答

2、说“那是因为你们美国走的是下坡路,我们中国走的是上坡路。”这位以语言尖刻而著称的美国外交家当时哑口无言,一时说不出话来。同学们,周总理的回答巧妙吗?周总理的智慧体现在语言的交流上,这就是语言的艺术。同学们,像这样体现语言艺术的经典故事古今流传的很多,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九课杨氏之子去领会语言的魅力【齐读课题:杨氏之子】二、揭题入学,解读文言1、解释课题意思(姓杨的人家的儿子)2、这样说,我该是“常氏之女”,你该是什么呢?你爸?你妈?3、从题目上我们就可以知道,这是用古代语言写成的文章,我们把它叫做古文或者文言文。三、初步感知,读出韵味 1、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谁能来读一读这篇古文注意

3、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相机指导多音字“为”和“应”的正确读法3、你们觉得朗读古文特别要注意什么?(停顿)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读出古文的韵味,我们读的时候尽量做到字断音连 ,音断意连。4、学生看着大屏幕上划分好节奏的课文,自由练读。5、指名读四理解字词,读懂故事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1)读第一句话从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国籍 姓氏 性别9岁 聪慧)10个字就把他的国籍、姓氏、性别、年龄、特点说的特别清楚,说明文言文具有什么特点?(板书:语言简洁)(2)请你用这种方式夸一夸你的同桌。(中国在古代也称华夏、九州)(3)如果杨氏子是主角,配角是谁?(孔君平)板书:杨氏子 孔君平(4)谁能在文

4、中把对杨氏子、孔君平称呼的词语找出来?其、儿、君指的杨氏之子 孔、夫子指孔君平老师顺便介绍一下,孔君平,是孔子的第26代后人,他学识渊博,“夫子”是古代对老师或学者的尊称。我们发现文言文还有什么特点?板书:称呼甚多(5)文中的主角有什么特点呢?哪个词告诉你非常聪明?板书:甚聪惠这个惠字通智慧的慧也就是我们说的通假字。2、 课文通过一件什么事写出了他的甚聪惠?请同学们对照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注意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提示)自学后到小组中讨论讨论。谁来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表现他的甚聪慧?预设: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

5、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看来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是理解文言文的好方法3、文中说杨氏之子甚聪惠,那他第一点聪惠在哪呢?(1)预设(第三句):为设果,果有杨梅,杨氏子为他摆设了水果,水果中有杨梅。看出他很懂礼节,热情招待客人。谁为谁设果?但这里没写,我们的作文能这样写吗?我们发现文言文有何特点?(板书:主语省略)(2)(第四句):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孔君平指着杨梅让杨氏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子马上回答说“我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啊。”从哪个词看出杨氏子聪慧?应声什么是“应声”? (

6、脱口而出、飞快地、接着声音,不假思索)体会杨氏子反应敏捷。还从哪看出杨氏子聪慧?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1) 两人都在姓上做文章总结:是啊,孔君平拿杨梅开孩子的玩笑,孩子也由孔姓想到了孔雀 板书:杨氏子 杨梅 孔君平 孔雀(2) 未闻师生角色练读,师扮杨氏子,学生扮孔君平。生:此是君家果。 师:孔雀是夫子家禽。 (生愕然)生:此是君家果。 师: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一部分学生开始思考)师趁机出示“比一比”,从这两个句子中,你品味出了什么?(生说,大部分学生从老师的语气中体会到加上“未闻”的句子,语气更委婉。)总结:是啊,杨氏子没有生硬地直接说“孔雀

7、是夫子家禽”,而是采用了否定的方式,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那杨梅又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多巧妙的回答!五、想象拓展 、感悟人物引读中心句面对如此机智的回答,孔君平不得不承认:梁国杨氏子,。面对如此巧妙的回答,我们也不得不赞叹:梁国杨氏子,。那如果来的不是孔君平,来的是姓黄的,姓柳的,该怎么应对?学到这我们不禁感慨语言的艺术真是巧妙,让我们一起试着背出杨氏之子的甚聪惠(齐背课文)六、拓展阅读杨氏之子这个故事出自南朝刘义庆写的世说新语。在这部书中,共有一千多个有趣的故事,记载了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轶事。推荐口中狗窦。结合注释自己读读,争取读懂,然后讲给别人听,与他人分享你阅读的快乐。口中狗窦:张吴兴,年八岁,口中缺一齿。人因戏之曰:“君口中何为开狗窦?”张曰:“正使君辈从此中出入耳!”人莫能答。【注释】1张吴兴:即张玄之。字希祖,东晋人。曾做过吴兴太守,故被称为张吴兴。2因:因此。3窦:孔,洞。4耳:语气词。顾长康咬甘蔗,先食尾。人问所以,云:渐至佳境”。总结:语言的艺术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增添许多乐趣。也希望同学们能在生活中恰当的把握语言,远离粗俗的字眼,唇齿间流露魅力语言,让它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份美丽与精彩!板书设计 10、杨氏之子甚聪惠 语言简练 杨氏子 杨梅 称呼甚多 孔君平 孔雀 主语省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