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血小板血浆的临床应用模板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934629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9.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富血小板血浆的临床应用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富血小板血浆的临床应用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富血小板血浆的临床应用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富血小板血浆的临床应用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富血小板血浆的临床应用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富血小板血浆的临床应用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富血小板血浆的临床应用模板(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富血小板血浆的临床应用,唐 都 医 院 穆 士 杰,目 录,2019/6/20,1,概 念,2019/6/20,2,富血小板血浆,富血小板血浆凝胶, Platelet-rich plasma,PRP, Platelet-rich plasma gel,PRG,全血通过梯度离心分层后得到的富含血小板的血浆部分,它含有多种较丰富的生物活性因子。,PRP被凝血酶等激活物激活后形成的胶冻状物,它具有完整的三维结构和良好的组织相容性的纤维蛋白支架。,PRP发展历史,2019/6/20,3,Harkedeng 首次分离制备出PRP,将其用于 心外科手术后患者,取得良好的疗效。,Okuda等发现血浆中提取的

2、富血小板血浆含 多种生长因子。,Hood等在PRP中加入凝血酶和钙离子,提出了 PG概念,将其所形成的凝胶状物质用于组织修复。,Whitman率先将自体PRP用于口腔颌面外科 手术修补骨组织。,PRP制备方法,原理 根据血液成分在离心过程中的沉降速率不同来提取。 制备方法 无统一标准,都需两次离心。 全自动制备法、手工制备法。,2019/6/20,4,影 响 PRP 血小板,抗凝剂 离心力 离心时间 离心次数 凝胶激活剂,PRP制备方法,全自动法(血浆分离置换法) 利用血成分分离耗材分离制备得到血小板血浆。 特点 自动化程度高、血小板纯度浓度高,2019/6/20,5,PRP制备方法,手工制备

3、法 都为两步法,但离心力、离心时间略有不同。 一般认为 初次200g离心10min,二次1200g离心10min,制备PRP中血小板计数约为全血6.17倍,效果较好。 (血液离心后分3层:由下至上-红细胞层、血小板浓缩物层、贫血小板血浆层) 用中间层再次分离。,2019/6/20,6,PRP成分特点,2019/6/20,7,PRP,纤维蛋白,白细胞,高浓度血小板,其它,PRP成分特点,血小板 成人:平均195*109/L,PRP约为全血3-17倍。 血小板结构图 作用 生理性止血-通过黏附反应作用起到初期止血功能。 组织修复-通过黏附于血管壁和插入内皮细胞之间来修复血管内皮,保持其完整性。 调

4、控炎症和免疫反应-通过调节其表面粘附及表面受体的表达来实现,如介导白细胞作用。,2019/6/20,8,PRP成分特点-血小板,2019/6/20,9,凝血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小板,PRP成分特点-血小板,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 一种促细胞分裂蛋白,第一个被发现存在于血小板中,是趋化作用最强的骨生长因子之一。 作用 可促进血管生成、活化巨噬细胞,刺激成纤维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等中胚层细胞的增殖和活性,,2019/6/20,10,PRP成分特点-血小板,转化生长因子- (TGF-)

5、 以旁分泌或自分泌方式作用于成纤维细胞、骨髓干细胞、成骨前体细胞和破骨细胞。 TGF免疫染色图 作用: 参与体内多种炎症反应和组织修复,促进细胞外基质分泌,提高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刺激胶原蛋白1和纤维连接蛋白的生物合成以及骨基质的沉积,抑制破骨细胞形成和骨吸收发生。,2019/6/20,11,PRP成分特点-血小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 作用: 趋化成纤维细胞,刺激蛋白质合成。 刺激骨细胞增殖、分化,促进软骨和骨基质生成。,2019/6/20,12,PRP成分特点-血小板,表皮生长因子(EGF) 作用: 新生血管重要的诱导因子。 可促进创口愈合、参与血管生成。 刺激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和细胞

6、迁移。 还可增加血管通透性。,2019/6/20,13,PRP成分特点-血小板,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 是高度保守的同源二聚体糖蛋白。二条分子量各为24kDa的单链以二硫键组成二聚体。 作用: 能直接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增加血管通透性。 诱导内皮细胞的增生和迁移,启动血管生成反应。,2019/6/20,14,PRP成分特点-血小板,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s) 作用: 参与血管形成、损伤愈合和胚胎发育等过程,是关节软骨细胞最具显著效应的有丝分裂刺激原和形态原之一。,2019/6/20,15,PRP成分特点-白细胞,白细胞:参与机体免疫和防御功能 帮助机体清除局部

7、病原体、增强抗感染能力;帮助机体清除局部坏死组织,加快组织修复。 受血小板分泌生长因子趋化,本身可分泌生长因子直接参与组织修复。,2019/6/20,16,PRP成分特点-其它,其它成分如: 纤维连接蛋白(FN) 血小板反应蛋白(TSP) 骨连接蛋白(ON) 玻璃体连接蛋白(VN) 作用: 对伤口感染、促进组织修复及增加新生血管内膜的形成发挥重要作用。,2019/6/20,17,PRP,2019/6/20,18,优点一,优点二,来源丰富、取材方便、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具有自源性,不会出现免疫排斥反应,没有异体移植 传播疾病风险,PRP,2019/6/20,19,优点三,优点四,含高浓度多种生长

8、因子,且比例接近正常人,具备最佳 协同效应,(避免单一因子不能良好诱导创面愈合),PRP凝胶具有极好粘附性,使用时可较好的黏附在创面 上而不流失,避免损失,保证局部较高的生长因子浓度。,PRP,2019/6/20,20,优点五,优点六,因含有较多的白细胞和单核细胞,可起到防止感染作用。,避免了异体和人工合成组织的致畸危险,同时各种因子 表达良好,避免了诱导肿瘤形成的可能。,PRP临床应用及研究,2019/6/20,21,骨缺损修复 软骨损伤修复 预防骨感染,急性创面 慢性难愈合伤口 皮肤脂肪组织液化,急性运动损伤 慢性运动损伤,颌骨相关疾病 牙周病 上颌窦手术,烧伤创面 脂肪移植 皮肤组织再生

9、,骨科,运动 损伤,普外科,口腔颌 面外科,2019/6/20,22,2019/6/20,23,实验方法: 将患者因正畸拔出的患牙传代培养,取第5代细胞作为试验用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来源; 人病牙制成1mm厚根片;2次离心法制备PRP;观察不同浓度PRP(A组10%、B组15%、C组20%、D组30%、对照组无PRP) 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在脱矿的病变牙根表面附着情况及胶原形成情况。,研究一,研究一,2019/6/20,24,结论: PRP可促进牙周细胞在病变牙根表面的附着,其中20%浓度最佳。 PRP可促进牙周细胞外基质胶原的形成。,口腔颌面外科相关研究,2019/6/20,25,Whitman

10、用PRP联合骨移植治疗骨缺损获得成功。 Suba等应用磷酸三钙复合PRP治疗犬牙槽骨缺损,发现PRP可明显促进骨再生。,Lekovic研究发现PRP能促进牙槽骨再生。 张丽等的研究证实PRP联合植骨术治疗牙周邻面骨缺损效果优于单纯植骨术。,Philippart等将PRP混合物充填于上颌窦中,6个月组织学观察显示有活跃的骨新生活动。 Rodrignez等在上颌窦区植入PRP及种植体,移植成功率达92.9%,表明PRP可加快骨再生速度,提高骨再生质量。,颌骨相关 研究,牙周病,上颌窦 手术,2019/6/20,26,2019/6/20,27,研究二,方法: 选择股骨干骨不连、骨缺损2需行骨移植治疗

11、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脱蛋白牛松质骨+PRP)及对照组(脱蛋白牛松质骨),每组20例。 术后7和1、2、3、6、12个月定期摄线片检查,参照Lane-Sandhu的线评分标准评分,并比较两组骨痂灰度、愈合情况及愈合速度。,2019/6/20,28,研究二,结果: 如表1(线评分标准)评分,在伤口愈合天数及伤口引流量上,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 如表2、3在术后实验组的成骨率、成骨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PRP有较好的促进骨缺损修复的作用。,骨科相关研究,2019/6/20,29,Marx等发现复合PRP的移植骨修复速度比单纯用移植骨修复快1.62-2.16倍。 Bielecki等用PRP

12、经皮注射治疗骨不连取得良好疗效。,Drengk等研究显示PRG作为细胞支架能明显促进软骨细胞遇见充质干细胞的增生和向软骨细胞分化。 Wu等认为PRP可以作为软骨细胞的载体,治疗关节软骨缺损。,Bielecki的研究显示血小板-白细胞凝胶在体外可抑制金葡、大肠杆菌生长,提示PRP可作为“生物抗菌制剂”。,骨缺损 修复,软骨损伤 修复,预防骨 感染,2019/6/20,30,运动医学,2019/6/20,31,研究三,方法: 患者11例跟腱有炎症19处,每次制备患者自体PRP2ml行跟键周围注射。 每周1次,5次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患者停用一切药物及其他的药物辅助治疗。 患者随访3一8个月,平均6

1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跟腱有炎症的地方19处,治疗后痊愈5处,显效13处,治疗有效率94.74%。 结论: PRP对跟腱炎疗效肯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运动损伤相关研究,2019/6/20,32,运动损伤相关研究,2019/6/20,33,2019/6/20,34,普外科,2019/6/20,35,研究四,方法: 抽取难愈合伤口患者静脉血,与氯化钙、凝血酶混合后制成PRP凝胶敷于患者创面,凡士林纱布填塞。 每7天换1次,3次一疗程。 评估治疗后伤口变化情况。,2019/6/20,36,研究四,结果: 29例患者在三次使用PRP后伤口明显缩小,大部分坏死组织清除,组织色泽红润血供良好,无

14、明显渗液和脓液。3例效果不明显。 治疗3个月:10例伤口完全愈合,形成瘢痕组织;11例创面覆盖率75%,9例50%-75%,2例50%;治愈率31.2%,显效率93.8%。 结论: PRP修复慢性难愈合伤口是一种有效、实用的治疗方法。,普外科相关研究,2019/6/20,37,Bhanot S的研究指出,PRP可加速表皮化生长,减轻创伤后局部肿胀和疼痛,减少术后伤口渗出。 Man D将PRP凝胶用于皮瓣移植术,发现血管创出血被凝胶封闭,提高了手术成功率。,Carter CA等用PRP修复马小腿伤口发现,PRP加快上皮细胞增殖,促进伤口胶原合成以及血管再生。 郭彦杰等应用PRP创面内注射治疗下肢

15、慢性难愈合伤口,疗效显著。 夏江霓等对慢性溃疡患者应用PRP凝胶治疗,发现PRP能更好的促进伤口处肉芽组织形成。,Giorgio研究认为PRP可激发细胞增殖分化和微血管的形成,增强局部组织自我修复能力,从而有利于切口愈合。 刘晓韬的研究显示,应用PRP注入脂肪液化切口深部的患者愈合时间明显减少,提示PRP可以减轻疼痛、术后出血,减少术后并发症。,急性创面,慢性难 愈合伤口,手术切口脂肪液化,2019/6/20,38,烧伤整形科,2019/6/20,39,研究五,方法: 10只裸鼠随机选择一侧背部皮下组织作为PRP组(0.5 mL人颗粒脂肪+0.1 mLPRP)受区,一侧作为对照组(0.5 mL

16、 人颗粒脂肪+0.1 mL 磷酸盐缓冲液)受区。 于植入后10、90d处死后取出移植物进行大体形态观察、体积测定及组织学检测。,2019/6/20,40,研究五,结果: 术后90dPRP组移植物存留量明显多于对照组,且周围血供更丰富,触之质地较柔软,更接近正常脂肪组织。 在术后10、90d,PRP组存留体积均大于对照组。,2019/6/20,41,研究五,脂肪移植物组织结构观察(苏木精-伊红染色,X100) 对照组 PRP组,10d,90d,结果: 术后10、90d PRP组脂肪细胞均维持较好形态,细胞间隙保持较好,仅有少量脂肪空泡形成。 对照组移植90d后组织结构较混乱,大量结缔组织及脂肪空泡形成,部分出现坏死,仅少量细胞能够维持正常的形态。,2019/6/20,42,研究五,结果:定量比较发现,在各时间点,PRP组均比对照组具有更多正常脂肪细胞面积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