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记忆实验,OK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0933250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2.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记忆实验,OK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记忆实验,OK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记忆实验,OK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记忆实验,OK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记忆实验,OK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记忆实验,OK》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记忆实验,OK(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心理学 记忆实验,任课教师 陈彩琦,授课提纲,一、记忆实验的一般方法* 记忆研究中的变量;实验材料的选择 实验材料的呈现;记忆效果的检查 二、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及有关实验*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工作记忆);长时记忆 三、记忆实验研究的新进展 内隐记忆* ; 错误记忆; 前瞻记忆 自传体记忆; 元记忆,一、记忆实验的一般方法,(一)记忆研究中的变量,三类变量,自变量:最主要的是刺激材料,其次为材料的呈现速度、间隔时间,学习次数、刺激作用的感觉通道,回忆/再认,指导语等,因变量:回忆类实验(如记忆广度),再认类(再认正确率),控制变量:情境因素;学习与记忆方法策略;个体的意识活动状态、注意、动

2、机与态度、身心状态及神经生理与系列化活动过程等主观因素,(二)实验材料的选择,1、实验材料应符合的标准: 材料对每个被试来说,在熟悉程度上应是相等的,最好是较新颖、都不熟悉的。这样才能保证所有被试从同一基线开始学习,测出的效果才能归之于实验条件的作用。 材料在数量上或意义上可以分为相等的单位。这样既便于记分,又便于对实验结果作数量化的分析。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倘若以掌握全部材料所需要的时间或尝试的次数作为记分标准的话,就无需把材料分成相等的单位。 材料应为被试者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学会和掌握的。若一次使用的材料过多、费时过长,势必会影响实验的效果,同时让被试这么长时间留在实验室中也是不可能的

3、。,(二)实验材料的选择,2、实验材料的分类:,实物、图形和感知动作性的学习工具,如:迷宫、图片、积木、打字、嗅觉记忆材料等,记忆材料,言语材料,非言语材料,有意义材料:短语、句子、诗歌、散文、图形、音乐等,无意义材料:音节、字母、数字等,(三)实验材料的呈现,1、全部呈现法 把需要被试学习和记忆的全部材料一次呈现给被试,让其学习和记忆的刺激呈现方法。 两种形式: (1)限定学习时间,测定掌握程度; (2)不限定学习时间,测定学到规定程度所需的时间; 优点: (1)简便易行;(2)能发挥被试的主动性; 不足:(1)不能控制被试学习材料各部分的时间 (2)不能控制被试的记忆策略 (3)不能显示出

4、被试对材料的学习进程,(三)实验材料的呈现,2、提示法 又称为预测法或系列学习法。把材料的各个项目按一定的速度一次向被试呈现,让被试学习和记忆。第一次呈现时,只要求被试把材料记一遍。从第二次呈现起则要求被试在每个项目出现时,试图说出与其相联系的下一个项目。如此反复呈现,直到被试能完全正确地说出每个音节。 优点:能准确地测得被试学习达到标准程度时,对整个材料各项目所需要的学习时间或学习次数,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总错误次数和每一项目的错误次数。可推知记忆进程和系列位置效应。 缺点:每个项目既是刺激又是反应,这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会产生一定的难度。,(三)实验材料的呈现,3、对偶联合法 即把学习材料

5、匹配成对进行呈现,要求被试在对偶材料之间形成联系的方法。可分为“预期法”和“学习测验法”两种。 预期法(边学习、边测验) 分成两步: 第一步先单独显示剌激项目,要被试预想和说出其对应的反应项目; 第二步,不管被试者能不能报告,间隔一过就将刺激项目和反应项目同时呈现。 如此,一轮一轮做到被试全部记住为止。(在每一轮呈现材料时应注意改变呈现顺序),(三)实验材料的呈现,3、对偶联合法 学习测验法:(先学习、后测验) 可分为两个阶段: 学习阶段是把各对材料按既定速度逐对向被试呈现,让其学习记忆; 测验阶段只呈现刺激项目(呈现速度可以不固定以便被试有充足时间回忆,但具体操作时实验者仍可限定时间,比如3

6、0秒),让被试说出反应项目。如此反复直到被试能全部正确反应为止。(每一轮项目呈现的顺序都要改变),(四)记忆效果的检查,1、回忆法 又称再现法,即在被试识记了某种材料后,经过一定时间,要求被试再现识记材料的方法。 三种分类: 第一种:根据回忆是否有提示,可分为无凭借回忆和有凭借回忆 第二种:根据对回忆是否作顺序要求,可分为系列回忆法和自由回忆法 第三种:根据加忆再现是报告全部内容还是部分内容,可分为全部报告法和部分报告法,2、再认法 把被试识记过的材料和没有识记过的材料混合在一起要求被试进行区分的方法。 混入的新材料数量越多,相似程度越大,呈现的时间越短,再认的难度就越大。 由于再认比回忆容易

7、,因此,再认法比回忆法更为广泛地用于记忆效果的测量。 保持量的计算: 当原识记的项目与混入的新项目数量相等时: 当原识记的项目与混入的新项目数量不相等时:,保持量,正确再认数错误再认数,原识记项目数新混入项目数,100%,3、信号检测论的方法 该法实际操作同再认法,即把被试识记过的材料和没有识记过的材料混合在一起要求被试进行区分。其不同之处在于,信号检测论用于再认实验时,把正确反应分为“击中”和“正确否定”,把错误反应分为“漏报”和“虚报”。 传统的再认法所得的分数是被试的再认辨别力和其猜测成分二者的混合体,而信号检测论方法由于采用两个独立的指标d和, d 标示着被试区分新旧材料的辨别力; 指

8、标是被试受主观因素(如猜测)的影响。正是由于信号检测论用于再认实验中,可以把被试对新旧材料的辨别力和猜测成分分别处理,使再认实验的结果更精确,更可靠。,4、节省法 又称重学法,要求被试学习一种材料,达到一定标准之后,经过一段时间,再以同样的程序重新学习这些材料直到达到初次学习的标准为止。再学习与初学习两次学习所需要的练习次数之差,即代表初学习之后所保持的记忆。 记忆保持量计算公式: 节省的百分数既是保持量的指标又是遗忘程度的指标,是一个极灵敏的尺度。,5、重建法 即让被试复现刺激项目的次序或排列的方法。 重建法的实验程序: 先由实验者向被试者呈现有一定次序或位置的剌激系列;将原刺激系列打乱后,

9、交给被试,要求按照剌激呈现的次序或位置复原。 重建法的记分,是以被试重建的模式同原来的模式之间相符合的程度为依据。可以用等差相关系数公式或被试达到成功的标准所需要的时间或尝试的次数来衡量。,二、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及有关实验,Atkinson & Shiffrin (1968) 提出记忆的多储存模型(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按信息储存时间的不同把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者在信息的储存量、保持时间、储存形式、提取方式、遗忘规律、在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位置均不相同。,瞬时记忆,外部刺激,短时记忆,长时记忆,遗忘,复述和编码,提 取,遗忘,遗忘,注意,复述,(一)瞬时记忆,瞬时记忆(sens

10、ory memory),又称为“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是记忆形成的第一阶段,一般是指在刺激作用终止后,对信息的保持不超过一秒钟的记忆。如视觉后象 瞬时记忆的研究方法: 1、全部报告法 2、部分报告法 3、延迟部分报告法,1、全部报告法 1859年,哈密尔顿测得人在一瞬间只能辨认大约6个物体; 1898年,B.ErdmaR.Dodge进一步发现在呈现时间为100毫秒时,人们对视觉刺激只能报告出45个不连贯的字母。 1960年,Sperling采用传统的全部报告法对瞬时记忆的保持量进行研究。在他的研究中,他同时给被试呈现3、4、6、9个字母,呈现时间是50毫秒,字母呈现后,立即要求被试尽量多地

11、把字母再现出来。结果表明,当呈现的字母个数少于4个时,被试可以全部正确地报告出来,当字母数量大于5个以上时,报告开始出现错误,其平均正确报告的个数为4.5个。斯波灵发现许多被试声称他们在短时内保持的印象,比他们所能报告的要多。由此,斯波灵认为,在瞬时记忆中所保持的信息可能比采用全部报告法报告的要多些,只是由于全部报告法的局限而未能检查出来。由此,精心设计出瞬时记忆新的实验方法:部分报告法。,2、部分报告法 Sperling在50ms的时间里向被试呈现排列成矩阵(如34矩阵)的字母 ,在刺激消失的同时,某一声音信号立即出现。事前已与被试约定,听到高、中、低音分别对应报告第一、二、三行字母。结果表

12、明,被试能够正确报告出任意一行指定字母的平均数是3.04个,由此推算,在被试脑中保持的总的字母数应该是3.043(行)9.12个。 实验演示,X G O K J M R I C U T S,3、延迟部分报告实验 Sperling后来用部分报告法研究了延迟时间对瞬时记忆容量的影响。发现结果如下: 无延迟时间时,正确回忆比率为80%。 当声音信号延迟到150ms时,回忆率下降到75%。 信号延迟到300ms时,回忆成绩下降到55%。 当延迟超过0.5秒时,部分报告法的成绩与整体报告法的成绩基本相同。,9.2,4.5,听觉的瞬时记忆: Moray(1965)和Darwin(1972)等对听觉通道的瞬

13、时记忆也进行了研究。在一个房间的四个角放置了四个扬声器,被试坐在中间可以从四个不同的声源听到声音,并且能区分出声音发出的位置。实验时可以通过两个、三个或四个声源同时呈现14个字母,刺激呈现后,被试根据视觉提示报告出他听到的字母。回忆方法也采取全部报告法和部分报告法,结果表明,部分报告法的成绩优于整体报告法。 视觉和听觉的瞬时记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声像记忆的容量比图像记忆小,平均只有5个左右; 声像记忆的保持时间要比图像记忆长,可达到4秒之久,而图像记忆只能保持0.251秒。,(二)短时记忆(工作记忆),短时记忆(short-time memory) ,是指在刺激作用终止后,对信息的保持时间在

14、十几秒到一分钟左右的记忆,它是信息从感觉记忆通往长时记忆的一个中间环节或过渡阶段。Miller研究发现,短时记忆的依存量是72个组块。 1、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 2、短时记忆的容量 3、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4、短时记忆的遗忘,1、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 有关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最有影响的是英国人康拉德(Conrad,1964)提出的听觉编码理论。随后的研究又发现,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还有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等。,在康拉德的字母回忆实验中,他以视觉或听觉方式向被试呈现由6个字母(从10个字母从随机选出6个)组成的一个字母序列,要求被试依顺序进行回忆。结果发现,在两种实验情境中(视觉或听觉呈现字母)均表现为

15、发音相近的字母会较多地发生混淆。 实验演示,在视觉的短时记忆中, 字母之间的回忆混乱,2、短时记忆的容量 通过全部报告法,研究者发现短时记忆的储存量是72个组块。 米勒(Miller.1956)将在记忆过程中,把分散孤立的材料加工组成的单位称之为“组块”,并把组块作为记忆的单位。 在识记复杂的材料时,能否形成组块和形成组块的大小,取决于一个人的知识经验和对材料的熟悉程度。(如下棋新手与高手对有意义棋局与无意义棋局摆放的记忆) 有关工作记忆容量的研究进展:视觉34个(Luck,Nature);意识极限颜色1个,位置2个(Huang, Science)。 经典的工作记忆容量测量演示,3、短时记忆的

16、信息提取 将短时记忆中的项目回忆出来,或者当该项目再度呈现时能够再认,都是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斯滕伯格(Sternberg,1966)最早对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进行研究,他发展出一种新的反应时实验方法,即相加因素法。 Sternberg提出同步扫描和系列扫描两个假设。 同步扫描是指从短时记忆提取信息时,要将测试项目与当前记忆中的所有项目同时进行比较,那么被试的反应时将不会随着识记项目数量的大小而发生变化; 系列扫描是指进行提取时,要将测试项目与当前记忆中的项目逐个相继进行比较,这样被试的反应时就将随着识记项目增多而增加。 结果他发现第二个假设在实验中得到证实,即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是逐个进行比较的系列扫描。,4、短时记忆的遗忘 导致短时记忆遗忘的原因有缺乏复述和干扰的影响。,缺乏复述导致短时记忆的遗忘: LR Peterson & MJ Peterson (1959)三音串的研究 实验过程:向被试呈现由三个辅音字母组成的三音连串材料,如:J-Q-B, X-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