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各单元复习提纲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932036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各单元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各单元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各单元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各单元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各单元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各单元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各单元复习提纲(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学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我们熟悉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2、不同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种皮等各不相同。3、播种的方法是选种(饱满和没有受过损伤的)、放土、下种、浇水。播种植物时要注意: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要将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处;种子放在深度(约1厘米)的小坑后再用土盖上;之后浇上适量水放温暖处;已经成株的植物要等土壤差不多干时再浇花,要浇就要要浇透。4、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根向下生长,生

2、长速度快每天约5毫米。5、种子萌发时第一对“叶子”是子叶,和以后长出的叶子是不同的;凤仙花的叶子都是平展的,在植株上交叉生长,是为了吸收更多的阳光。6、种子萌发的条件是水分、温度和空气。植物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水分、温度和空气等。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7、实验研究植物根的作用:一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二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三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并在水面做好标记。 四观察发现试管中的水减少了。实验说明: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在做研究根的作用这个实验时,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是为了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

3、气中。根的作用实验:在水面滴些植物油,减少水分的蒸发,并在水面处做好观察水慢慢减少的标记。结论是: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8、植物的叶子和幼小的植物的茎大部分是(绿)色的。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叶子能为植物提供“食物”养料。植物的养料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了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光合作用是绿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养料,释放出氧气。(碳+水

4、氧气+养料)9、茎有运输水分、养料和支撑植物的作用,茎内有许多小管子,水从下向上运输,养料从上向下运输;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茎初期生长较快,中期生长最快,后期较慢,最后几乎停滞不前。10,花凋谢后会结果。花包括花萼、花瓣、花蕊(雄蕊,雌蕊)等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授粉后的雌蕊)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11、凤仙花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组成,果实呈纺锤形,颜色由绿色变成黄褐色;种子是球形的,呈黑褐色。凤仙花能结出二十多个果实,每个果实有十七八粒种子。凤仙花的果实是椭圆形,开始绿色

5、后变成黄色,外面有白色小毛。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 种子 发芽 生长 出现花蕾开花 果实成熟 这几个阶段。凤仙花生长到一定阶段会出现花与果实同株的现象我学会了用 (测量、 记录、画折线图)等方法来观察一株植物的生长。12、植物要经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果和枯萎死亡等生命周期。13、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节在有些植物上很明显,有些不明显。叶子是长在节上的14、凤仙花等植物的茎是垂直地面向上生长,叫(直立茎);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它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缠绕茎);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攀缘茎);红薯的茎平卧在地面蔓延生长,这样的茎叫(匍匐茎)。15、三个密闭透

6、明的玻璃钟罩内放入一些生物:一号钟罩内是一盆不缺水的绿叶植物。观察结果:植物不久死了,分析原因:里面没有供植物生长所需的二氧化碳。二号钟罩内是提供了充足食物和水的小老鼠。观察结果:小老鼠不久也死了,分析原因:里面没有供小老鼠呼吸所需的氧气。三号钟罩内是一盆不缺水的绿叶植物和有充足食物、水的小老鼠。观察结果:小老鼠和植物都生活的很好,分析原因:植物为小老鼠提供呼吸的氧气,小老鼠能为植物提供生长的二氧化碳。16、怎样看到种子的变化过程?1.在透明玻璃杯的内侧垫几层纸,装进一些土壤,使纸巾贴住杯壁。2.把种子放在杯壁和纸中间。 3.往土壤中浇适量的水,不要让种子浸在水里。17、怎样证明水在植物体内是

7、如何被运输的。一、取一段新鲜芹菜和装有红色水的烧杯。二、将芹菜放入烧杯中。三、观察芹菜的变化,发现一段时间后芹菜茎变红了。四、将芹菜横切开,发现芹菜茎中有很多管道,里面有红色的液体。实验发现,植物的茎具有运输水分的作用。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1、自然界中的动物有很多种,它们的身体的外形、结构以及生活习性千差万别,但所有的动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到死亡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它们的(生命周期)。2、蚕的生命从卵开始,卵是有生命的,扁圆形,卵的颜色是淡黄色淡红色灰绿色紫黑色,以后都是紫黑色。蚕卵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才能孵出小蚕,刚孵出的小蚕像黑色小蚂蚁一样(蚁蚕),要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蚕生命周

8、期为4956天。小蚕爱吃桑叶,桑叶要新鲜并保持(干燥),要保持小蚕“房间”的(清洁),把小蚕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蚕宝宝吐丝前(不再吃桑叶了),躯体(发黄发亮),吐丝时(身体运动,头来回晃动,吐丝后身体变小,潜伏在内。)3、养蚕窍门四步骤.轻轻用羽毛等柔软工具移动蚁蚕,桑叶新鲜干燥,“房间”扎小孔(氧气),通风清洁,不喷杀虫剂。4、蚕要蜕5次皮,其中幼虫期蜕4次皮,在蚕茧里变化成蛹之前要蜕1次皮。5、蚕一生经历蚕卵、幼虫、蚕蛹、蚕蛾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蚕是周期中的幼虫,蛾是周期中的成虫,从卵开始又产生一个新的循环。6、蚕宝宝为圆筒形,身上有环节,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两侧各分布着6只黑褐色的单眼

9、,下方是咀嚼式口器,下唇中间有1个小孔,为吐丝孔,胸部三对足协助口器把持桑叶,腹部五对足帮助身体运动(蠕动爬行),后端的背侧有一个突起,称尾角,身体两侧小黑点是蚕的呼吸器官(气门)。蜕皮之前,蚕不吃食物,头胸部昂起,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一样,这样的现象叫做“眠”。 7、蚕到了五龄末期出现老熟特征,排出的粪便由硬变软,由墨绿色变成叶绿色。食量下降,胸部呈透明状,继而完全停食。体躯缩短,腹部也趋向透明。蚕体头胸部昂起,口吐丝缕,左右上下摆动寻找做茧场所. (食物、气温、有害气体、疾病)等都会影响蚕的生存8、蚕蛹粗短,呈纺锤形,褐色。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头上长有黑色的复眼,眼睛下面有一对触角的原始

10、体,胸部长有三对胸足,两对翅,胸、腹部有环节,两侧有发达的气门,被茧包裹,茧能起到保护蛹的作用。9、蛹经过1015天变成蛾,蚕蛾白色鳞毛,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长着眼睛和1对触角,胸部长着两对翅和三对足,翅较小,无飞翔能力。末端体节演化为外生殖器。10、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两对翅,三对足,长有眼睛和口器)雌蛾和雄蛾的区别:雌蛾体大,触角灰色,腹部肥大,翅短小,爬行慢;雄蛾体小,触角黑色,腹部狭长,翅大,爬行较快,翅振动快,腹部后端稍突起,翅稍举起。11、蚕茧由一根丝组成,约2000米长,茧用热水浸泡,用竹签把丝头挑出来,抽取蚕丝织成丝绸,养蚕抽丝

11、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之一,我国已有4000多年的养蚕历史。12、昆虫的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13、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变态,常见的昆虫:如蜜蜂、蚂蚁、苍蝇、蚊子、蝴蝶、甲虫、蝗虫、蟋蟀、螳螂、蜻蜓、蝉、蟑螂等都属于变态的,青蛙和蟾蜍也属于变态的。从卵孵化而来的动物叫卵生动物:如蚊子、苍蝇、蝗虫、鱼、青蛙、鸡等。由母亲直接生下来的动物叫胎生动物:如猫、狗、人、牛、猪等。14、动物分类方法两种:一种按变态和不变态分类;另一种按卵生和胎生(由有母亲直接生下)分类。自然界中的动物都有生命周期,都要经历

12、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人也要经历这四个阶段,人和动物一样也具有生命周期。不同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繁殖方式各不相同,寿命的长短也不相同。15、人和其他动物一样也有生命周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四个阶段。15岁以下称为儿童,16岁至35岁称青年,36岁至60岁称中年,60岁以上称老年。第三单元: 温度和温度计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单位摄氏度()来表示。要准确地知道物体的温度,可以借助于温度计,温度计利用了热胀冷缩的性质。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1593年发明的。我仔细观察温度计,发现温度计上有(刻度、标记、数字)。2、温度计由玻璃管、玻

13、璃泡和刻度三部分组成。上面有数字、刻度和液体标志等。我知道的温度计有水温计、室温计、体温计、高温计和数字温度计等。 3、体温计的刻度在3542之间。人的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超出这个范围就是发热,38以下是低热,39以上是高热。4、水温计的刻度在0100之间。水烧开时的温度大致是100,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水温与周围温度相差越大,温度下降或上升越快。5、测量水温时手要拿住温度计的上端。把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6、温度计零摄氏度以上,读数时从0往上数。温度计零摄氏度以下,读数时要从0往下数

14、,写数时前面加“”,表示零下。例如25读作25摄氏度,20摄氏度写成20,6读作零下6摄氏度。7、对物体说,失去热量,温度下降,获得热量,温度上升。8、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加热可以加快冰的融化。9、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10、冰中加入大量的盐,玻璃杯壁上会出现一层冰霜,因为冰中放盐后,冰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0以下的玻璃杯就直接变成了小冰晶。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11、冰和水的共同点:无色、无味(无味道、无气味)、透明。冰和水的不同点:冰有固定形状、水没有固定

15、形状;冰不会流动,水会流动;冰是固体、水是液体。12、水变成冰的过程叫凝固,冰变成水的过程叫融化,水(或冰)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冷却变成水滴(或冰),这种现象叫凝结13水蒸发快的方法有:加热、温度变高,在空气干燥的环境中,用风吹。14水蒸气是气态,水蒸气的微粒太小,用我们的肉眼看不见。蒸锅上出现的“白汽”不是水蒸气,是水蒸气遇冷变成的液态小水滴。15、盛冰的玻璃杯外壁有水珠,是玻璃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杯壁处遇冷,凝结成看得见得小水滴。16、水在自然界同时以液态、固态和气态存在。促进形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热量)的变化。17、固态的水有:冰、雪、霜、冰雹;液态的水有:水、雨、云、雾、露;气态的水有:水蒸气。18、一天中,最容易看到露珠和雾的时间是早晨,霜和雪一般出现在深秋的早晨和寒冷的冬天。云: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飘浮在高空形成云。雨: 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降落下来形成雨。雾: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飘浮在低空形成雾。露: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接触在地面物体上形成露。霜:冬天低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小冰晶,接触在地面物体上形成霜。雪:冬天高空的水蒸气,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