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2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90930537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2.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2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病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2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病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2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病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2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病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2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 病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 病理学第八章消化系统-2(9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食管癌(Carcinoma of esophagus),食管癌由食管粘膜上皮或腺体发生的恶性肿瘤。 我国的太行山南段(河南林县)、四川盐亭等为高发区。 男性多于女性 好发年龄40-60岁 主要症状进行性吞咽困难,病因与发病机制,1 饮食因素:进食过热,过硬,粗糙,刺 激性食物,酗酒,吸烟。 2 化学因素:亚硝胺及霉菌毒素,微量 元素的缺乏如钼。 3 遗传因素:高发区有明显家族史 4 与Barrett食管有关,(一)病理变化,好发部位:中段-下段-上段 1:早期癌:癌组织局限于粘膜下层以上,未侵犯肌层,无淋巴结转移。 G:无明显变化或粘膜粗糙 粘膜浅表糜烂或斑块状隆起 M:局限于粘膜下层以上

2、- 早期Ca 局限于上皮内-原位Ca或粘膜内Ca 结局:良好,及时手术五年存活率90%,原位癌,轻-中度不典型增生,食道鳞状上皮原位癌,2.中晚期癌:,侵入肌层-中期癌 侵入外膜-晚期癌 G:髓样型:侵犯食管壁各层及全周管壁弥漫增厚, 管 腔狭窄(弥漫浸润) 蕈伞型:蘑菇样突出 溃疡型:不规则溃疡 缩窄型:侵犯食管壁各层及全周, 形成环型狭窄 (局部浸润),镜下:,鳞状细胞癌 90% 腺癌 腺棘皮癌 未分化癌 小细胞癌,高分化鳞癌,高分化鳞癌,鳞癌:男、74岁、癌巢细胞层次部分分明,见核分裂和角化,腺癌:女性,60岁,腺样癌细胞团,有粘液、杯状细胞,(二)扩散,1 直接浸润: 上段Ca-喉,气

3、管,甲状腺。 中段Ca-大血管,气管,肺,脊柱。 下段Ca-贲门,横膈,心包。 2 淋巴道转移: 上段Ca-锁骨上,纵隔淋巴结。 中段Ca-食管旁,肺门淋巴结。 下段Ca-食管旁,贲门,腹腔淋巴结。 3 血道转移-多为晚期 肝,肺等。,(三)临床联系,1 早期无明显表现 2 进行性吞咽困难 固体食物-半固体-流质 3 并发症 膈N -打呃 喉返N-嘶哑 气管-支气管-咳嗽 血管-大出血 4 恶病质,二、胃癌Carcinoma of stomach,胃黏膜上皮和腺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 常见病。男性大于女性(3:1) 40-60岁高发 好发部位:胃窦部尤其小弯侧(75%) 食欲不振,胃酸缺乏,贫血

4、,上腹肿块。,(一)病因,与各国家、民族的饮食习惯,各地土壤地质因素有关。 1 有一定的地理分布 2 化学因素: 亚硝基呱类化合物,黄曲霉素,亚硝胺(熏制食品,腌咸猪肉) 3 生物因素:幽门螺杆菌 4 慢性胃病 5 遗传因素,(二)病理变化 1 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rcinoma,早期胃癌:early gastric carcinoma 局限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早期胃癌 局限于腺体上皮-原位癌 局限于粘膜肌层-粘膜癌 直径0.5cm以下-微小癌 直径0.6-1.0cm-小胃癌 内镜可疑,病理确诊,手术阴性-一点癌 早期胃癌5年存活率54.8%-72.8%,肉眼形态分三型,

5、隆起型型 浅表型 a型浅表隆起型 b型浅表平坦型 c型浅表凹陷型 凹陷型 型,隆 起 型,表浅隆起型,表浅平 坦 型,表浅凹陷型,凹 陷 型,组织学分型,管状腺癌63.5%(最多) 乳头状腺癌 低分化腺癌 印戒细胞癌 粘液癌 未分化癌2.4%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12.4%,2 进展期胃癌或中晚期胃癌 advanced gastric carcinoma,肉眼分型: 蕈伞型或息肉型 溃疡型: 浸润型:局部浸润型 弥漫浸润型-革囊胃, 乳头状腺癌 管状腺癌 低分化腺癌 粘液腺癌 粘液细胞癌又称印戒细胞癌 未分化癌 特殊腺癌:类Ca鳞Ca腺鳞Ca,组织学分型:,(三)扩散,1 直接蔓延-大网膜 ,

6、肝,胰,横结肠。 2 淋巴道转移-顺序转移,跳跃转移。 3血道转移- 肝,肺,脑,骨,脾,胰,肾等。 4 种植转移-癌性腹膜炎 卵巢Krukenberg瘤。,(四)发病机理(组织发生)(1),胃腺颈部胃小凹底部未分化多潜能的干细胞 1 肠上皮化生与胃癌 小肠型肠化:无直接关系 大肠型肠化:有密切关系 2 异型增生与胃癌 轻度-中度-重度-癌 重度不典型增生-12.5%消退、75%发展Ca,发病机理(组织发生)(2),3 胃息肉与胃癌 腺瘤性息肉(胃腺瘤)-3%-4%癌变 增生性息肉-无癌变 4 胃溃疡与胃癌 胃溃疡癌变率1.96%,三、大肠癌,大肠黏膜上皮和腺体发生的恶性肿瘤 结肠癌,直肠癌,

7、病因与发病机制,1. 饮食习惯 2. 遗传因素 3. 某些伴有肠黏膜增生的慢性肠疾病:肠息肉性腺瘤,增生性息肉病,幼年性息肉病,绒毛状腺瘤,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4. 黏膜上皮逐步癌变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病理变化 隆起型 溃疡型 浸润型 胶样型,组织学类型 乳头状腺癌 管状腺癌 粘液腺癌或印戒细胞癌 未分化癌 腺鳞癌 鳞状细胞癌,上皮内瘤变:大肠肿瘤组织侵犯不超过黏膜肌层,扩散: 1. 直接蔓延 2. 转移 淋巴道转移 血道转移 种植性转移,四、原发性肝癌 primary carcinoma of liver,原发性肝癌 -起源于肝C或胆管上皮C 肝细胞癌90% 胆管细胞癌10%,继发性肝癌-转移性

8、肝癌,肝转移性肠癌,这里有大小不同的众多肿物损害。一些大的肿瘤具有中心坏死。这些肿物为肝脏转移瘤。肿瘤的阻塞通常升高碱性磷酸酶水平,但它们并未阻塞所有的胆道,所以不存在高胆红素血症。同样,一般没有转氨酶的明显升高。,转移性肝癌,最好发地区:东南亚,中国,朝鲜,非洲黑人 其次:中东,日本、 低发地区:美,欧,奥州 男性大于女性(4:1) 40-60岁高峰,1 病因:,肝炎病毒:HBV HCV 肝硬变:大结节型为主占40-50% 黄曲霉素:发霉玉米大米花生米 酒精-肝硬变-肝癌 遗传因素等,2 病理变化,肉眼分型: 结节型: =5cm如=10cm 称巨块型 弥漫型: 无明显的结节形成 小肝癌型:单

9、个或双个=3cm 组织学类型: 1:肝细胞癌 80% 2:胆管上皮癌 3:混合性肝癌,这是一例肝细胞癌。肝硬化时可发生这些肝癌。病毒性肝炎是全世界最常见的原因,但在美国,最常见的原因为慢性酒精中毒。肿瘤体积巨大,且因含有胆汁而呈绿色。瘤体的右方为小的卫星结节。,肝细胞癌的卫星结节为肿瘤的肝内传播或肿瘤的多中心起源。,这是另一份呈黄绿色的肝细胞癌。发生肝细胞癌的表现之一为血清甲胎蛋白升高。这些肿物还能够阻塞胆道,导致碱性磷酸酶升高。,肝细胞性肝癌:肝癌细胞移行于肝组织,癌细胞小,核深染,排列成梁索状。,肝细胞性肝癌:梁状结构,中央部变性坏死,可见瘤细胞,肝细胞性肝癌:癌细胞较小,排列成梁索状,核

10、分列易见,胆管细胞癌:男, 60岁,癌细胞排列为不完整腺样,粘液腺癌,胆管细胞癌:男,55岁乳头状、腺管状结构、二级胆管癌,混合性肝癌;,3 蔓延与扩散,肝内蔓延和转移-多发性转移灶、卫星灶 肝门静脉癌栓形成。 肝外转移- 淋巴道- 肝门、腹主A旁、腹腔淋巴结。 血 道-肺、脑、骨等 种 植-腹膜、卵巢等。,4 临床病理联系,进行性消瘦 肝区肿块,肿大、疼痛 门静脉高压症:腹水等 肝功能不全:黄疸等 肝细胞癌则有甲胎蛋白升高(-fetoprotein) AFP400-2000ug/L,自然生存期仅3个月左右。 主要死因: 肝Ca结节破裂出血 食道V破裂出血 肝性脑病 恶病质 脑肺转移灶,病 例

11、 讨 论,男性患者,72岁。主因“反复高热、寒战,怀疑伤寒”入院。治疗无效转北京治疗。 患者三个月来反复高热、咳喘,经消炎对症治疗好转。两周前无诱因出现高热、精神差、乏力,住院治疗。曾考虑伤寒、肺部感染,但治疗效果不理想。辅助检查:B 超发现肝内包块,怀疑肝血管瘤,转北京住院治疗。 既往史:患者 55年在北京友谊医院诊为急性肝炎,后诊断为肝功能不全,预测生存5年。40多年来以身体不佳,经常休息、治疗。,体检:T37,P90次/分,R20次/分,Bp110/65mmHg。平卧,略有气喘。全身皮肤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口唇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胸廓呈桶状,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湿罗音。心界叩诊左侧稍大。心率90次/分,律齐, 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无移动性浊音。 辅助检查:血 AFP1230pg/ml, B超示肝内包块,疑为血管瘤。CT 示肝内占位,疑为肝癌(巨块型)。,诊 断,原发性肝癌,巨块型 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治疗方案,手术切除 化学药物治疗 介入治疗,出院诊断,肝癌介入化疗及栓塞术后 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思考题,1. 慢性胃炎的病理类型,和特点 2.良恶性溃疡的鉴别 3.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变和临床病理联系 4.门脉性肝硬化的临床病理联系 5.胃癌的肉眼和组织学类型,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