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与归化关系分析_以_傲慢与偏见_两个中译本为例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930510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2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异化与归化关系分析_以_傲慢与偏见_两个中译本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异化与归化关系分析_以_傲慢与偏见_两个中译本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异化与归化关系分析_以_傲慢与偏见_两个中译本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异化与归化关系分析_以_傲慢与偏见_两个中译本为例(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异化与归化关系分析 以 傲慢与偏见 两个中译本为例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南商学院 施 波 摘 要在翻译实践中,异化和归化的矛盾一直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文选择了 傲慢与偏见 具有代表性的两个中译 本即以异化为主要翻译策略的孙致礼译本和以归化为主的张经浩译本,通过对这两种译本的分析比较,论证了异化为 主归化为辅的文学翻译策略。 关键词异化 归化 傲慢与偏见 翻译是语言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语言是文化 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和符号,并受文化的制约,文化传 递是翻译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随着各国文化交 流的日益频繁,文化翻译在翻译研究中的地位也受到国内外学 者的广泛关

2、注。刘宓庆先生指出:“文化翻译的理论研究之所以 特别重要,还由于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差异很大,忽视这种 差异,必然有损于文化的双向交流” 1。归化和异化是解决翻译 中文化传递问题的两种主要策略,而在翻译实践中如何处理二 者关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通过对 傲慢与偏见 的两 个中译本2、 3进行对照分析, 探索异化与归化在文学作品翻译的 辨证关系及选用原则,结果表明文学翻译中异化为主,归化为辅 的翻译策略将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一、 异化与归化关系的争议 异化归化这两种翻译策略如何选用,在翻译界一直存在争 议,并产生了两种翻译派别,一种是异化派,一种是归化派。 异化派4、 5认为译文应保留源

3、语文化, 让译文读者了解异国 文化,同时让原文中的内容丰富目的语文化及表达方式,让翻译 真正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 归化派6、 7则认为译文应适合目的语文化, 符合读者的阅读 习惯,保持文章的顺畅通达,易于理解。 译者是 “传播者”,他要消 除隔阂,将原文意义传递给读者,为了避免文化冲突及其导致的 误解,译者要仔细权衡文化中思想意识的内涵,将原文转化为目 的语文化内容。 实际上在翻译实践中,异化和归化往往是两者并用,处理好 两者关系是翻译成败的关键。 二、 异化与归化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关系分析 笔者选取了 傲慢与偏见 的两个中译本进行了异化与归化 的对照研究,其一是以归化为主的张经浩译本(下文简

4、称张译 本 ), 其二是以异化为主的孙致礼译本(下文简称孙译本)。 1、 文学作品中多用异化法翻译 韦努蒂指出:英美文化长期被归化理论所统治,提倡 “流畅 的翻译”,实际上是不尊重源语文化的 “文化帝国主义” 1。 (V enuti, 1995: 20- 21)这一说法批评了 “归化派” 的做法,认为 过多的归化抹杀了原作的民族特色。翻译的根本任务是忠实地 再现原作的思想和风格,而文学原作的思想和风格都带有浓厚 的异国情调,因此翻译中异化是必不可少的。 (1)由于异域文化的特殊性,部分内容无法归化,只能异化 法翻译 以 傲慢与偏见 的中译文为例: Yes; these four evening

5、s have enabled them to ascertain that they both like V ingt- un better than Commerce. 张译本:没错,有四个夜晚,但四个夜晚只能使两人知道他 们都喜爱打二十一点,科默斯在其次。(注释:二十一点是一种扑 克游戏。 参加者依次向庄家索牌,以其总点数达到或尽量接近二 十一点,但不超过二十一点;科默斯,一种法国牌,每人发牌三 张,可互换,直至换到有人赢牌为止。) ( P. 17) 孙译本:是呀。 这四个晚上使他们摸透了彼此都喜欢玩二十 一点,不喜欢玩科默斯。(注释:科默斯是一种牌戏,玩牌者可以 互相换牌。) ( P.

6、22) 上文中 “二十一点” 和 “ 科默斯” 都是外国的玩牌法,在汉语 中找不到对应的表述,无法使用归化法,异化是唯一的选择。译 文中采用异化加注的方法,保留了源语文化特色,体现了与众不 同的异域风情,让读者产生新鲜和好奇感,同时也对源语文化有 所了解。 (2)盲目采用以译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译法,有时会损害原 文意思,或使译文费解 He walked here, and walked there, fancying hi m self so very great! 张译本:他东走走,西荡荡,老鼠上秤自称自。( P. 10) 孙译本:他一会走到这,一会走到那,自以为非常了不起! ( P. 13

7、) 张译本对于这句话用了汉语歇后语 “老鼠上秤自(称)自”, 采用了汉语中 “称” 的一语双关,意为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自己 称赞自己。 虽然这样的归化译法有自认为了不起之意,但让读者 有些费解,不能清楚地理解原作的意思,而孙译本采用异化法, 既贴近原文的句式结构,又忠实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达到了 “形神皆似” 的效果。 A fter amusing hi m self some ti me w ith their curiosity, he thus explained. 张译本:他把母女几个在闷葫芦里又闷了一阵,这才解释 道 : (P. 50) 孙译本:他拿她们的好奇心打趣了一阵之后,便解

8、释说: ( P. 59) 贝内特家即将到来一位客人,母女都好奇地向贝内特先生 打探,他有意地吊她们胃口。amuse sb. w ith their curiosity这是 原句的主要内容,意思为用她们的好奇来娱乐,张译本采用归化 法将其描述为把她们闷在葫芦里闷了一阵,实际上是 “闷” 住了 读者,不但不好理解而且还损害了原文的意思,没有忠实于原 本;孙译本以原文为依托,采用异化法,和原文十分吻合,更易于 被读者接受。 (3)归化译法有时会使译文失去源语文化的特征,给读者造 成 “文化错觉”,造成误导 A s to M issBennet, he could not conceive an an

9、gelmore beautiful . 张译本:至于贝内特家大小姐,在他眼里美如天仙。( P. 12) 孙译本:至于说到贝内特小姐,他无法想象还有比她更美丽 的天使。( P. 16) angel本意 “天使”,张译本将其归化为中国文化中的 “天 仙”,其实 “天使” 和 “天仙” 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们实际上蕴涵 着强烈的宗教色彩,“天使” 代表了基督教或天主教的一种美丽 而美好的神,而 “天仙” 则是中国道教的说法,采用 “天仙” 的译法 将会导致将中国传统道教文化强加给原本体现西方一贯宗教文 化特征的原著,人为扭曲原著所要表述的社会与宗教环境特征, 也会误导读者,造成混淆;孙译本采用异化法

10、,保留了源语文化 特征,忠实地传递原文之意,使目的语读者自然而然的感受到外 国基督教或天主教在其宗教生活中所占的主导地位,就如同中 国道教这样的宗教观念已经融入到人们的世俗生活之中,随处 可见,密不可分,此译法更为合适。 She w ill do for hi m very well . She w illmake hi m a very proper w ife. 张译本:要嫁给那一位倒好极了,这两个人真是天仙配。 ( P. 124) 孙译本:配他真是再好不过了,可以给他做个十分般配的 太太。( P. 149) 611 科技信息人文社科 “天仙配” 是家喻户晓的中国经典爱情故事,带有浓厚的中

11、 国文化色彩,张译本采用 “天仙配” 的归化翻译方法,并没有忠实 原作,还给译者造成 “文化错觉”,以为外国人也有中国的这个古 老爱情故事,造成所获文化信息上的混淆甚至混乱,这样的归化 不值得推崇;孙译本采用异化法,保持了原文的原汁原味,显得 较为纯正,尽量避免了目的语文化对原著文化特征的扭曲。 通过对两个很有代表性的译本进行比对后,不得不承认,异 化法在大多数情况下比归化法更适用,翻译应该要以异化为主, 遵循 “信达雅” 的原则,忠实原作,保持原作的风格,尽量接近原 文。 2、 文学翻译需以归化做为补充 孙致礼曾讲过一段精辟的论述:“异化和归化是两个相辅相 成的翻译方法,任何人想在翻译上取得

12、成功,都应学会熟练地交 错使用这两种方法。 这是由翻译的基本任务和基本要求决定的, 译文要充分传达原作的 “原貌”,就不能不走异化的途径,而要像 原作一样通顺,也不能完全舍弃归化的译法。 ” 4异化并不是万 能的,也有局限性。译者在转换语言的时候,有时会遇到语言文 化差异而无法逾越,若还是使用异化法,可能读者难以接受,在 这种情况下,译者应该以归化作为辅助的翻译手法,转换表达方 式。 当异化法无法传递或表达原文内容的时候,应该以归化法 作为补充方法,来弥补文化差异,将译文的描述纳入目的语文化 的轨道,不能一味地采用异化而违背翻译的原则,使译文晦涩难 懂,读者难以 “下咽” 。 不妨以 傲慢与偏

13、见 中一封信为例,探讨归化法在文学翻 译中的作用,这封信的归化法译文远远优于牵强地使用异化法 的效果。 Dear Sir, The disagreement subsisting between yourself and my late honoured father always gave me much uneasiness, and since I have had them isfortune to lose hi m I have frequentlyw ished to heal the breach; but for some ti me Iwas kept back by my

14、 own doubts, fearing lest it m ight seem disrespectful to his memory for me to be on good term s w ith any one w ith whom it had al2 ways pleased hi m to be at variance. M y m ind however is now made up on the subject, for having received ordination at East2 er, I have been so fortunate as to be dis

15、tinguished by the pa2 tronage of the R ight Honourable L ady Catherine de Bourgh, w idow of Sir L ew is de Bourgh, whose bounty and beneficence has preferred me to the valuable rectory of this parish,where it shall be my earnest endeavour to demean myself w ith grateful respect towards her L adyship

16、, and be ever ready to perform those rites and ceremonies which are instituted by the Church of England. If you should have no objection to receive me into your house, I propose myself the satisfaction of waiting on you and your fam ily,M onday,November 18th, by four oclock, . I remain, dear sir,w ith respectful compli ments to your la2 dy and daughters, your wellw isher and friend, W I LL I AM COLL I N S. 亲爱的先生: 你与先父之间发生的龃龉,一直使我感到忐忑不安。 自先父 不幸弃世以来,我屡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