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心得体会.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926492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菜根谭心得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菜根谭心得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菜根谭心得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菜根谭心得体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菜根谭心得体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菜根谭心得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菜根谭心得体会.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菜根谭心得体会篇一:菜根谭读后心得体会菜根谭读后心得体会笔者闲暇的时候喜欢翻翻书,或是在网站上读读书,特别是喜欢读些有关修身立业的书。修身,在专业上增进知识是立业的基础;而立业又为修身增进专业知识提供可靠的保障。菜根谭是一本关于修身立业的书,借这次谈读书心得体会的机会,笔者想说说自己读过这本书后的一些个人感受。菜根谭的作者是明朝洪应明,字自诚,号还初道人。菜根谭是一本格言体写成的集子,关于书名的由来,有人认为语出“性定菜根香”,有人认为由宋代儒者汪信民“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这句话化用出来,另外也还有一种说法,明朝孔兼为菜根谭所作的题词中有这么一句话:“谭以菜根名,固自清历练中来,亦自栽培

2、灌溉里得,其颠顿风波,备尝险阻可想矣。”这句话大概意思说:这本书以“菜根”命名,是因为作者在人生清苦历练中悟出道理来,而且悟出的这道理是作者经历风波、坎坷的体现。“菜根”是一种清苦的东西,而菜叶的苦味却全由菜根提供、生长出来,可见人生的乐境由苦境出来。菜根谭这本书包含儒家、道教、佛教三家的思想,但主要还是儒家思想,特别是儒家的中庸思想。所谓中庸思想,就是要提倡中正平和、通融豁达的精神。比如其中说道“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以。”就是要求我们要有理解包容的精神。再比如“家人有过,不宜暴怒,不宜轻弃。此事难言,借他隐讽之;今日不悟,候来日再警之,如春风解冻,如和气消

3、冰,才是家庭的型范。”也是要求我们要有豁达、大度、平和的精神。菜根谭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日本影响深远。因为在中华民国时,日本就有对这本书不断刊刻的先例。到了20世纪80年代,伴随经济的发展,日本企业界人士认为,在企业管理、用人制度、业务销售、市场开发、员工自律诸多方面,菜根谭都有很大鞭策、警示作用。当你在苦恼郁闷事业不得意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读一读菜根谭。它会让你有豁达开朗的感觉,苦恼烦闷的感觉也伴随着你领略体会书中内容时而消散。当你随心所欲放纵自己的时候,不妨静下心来读一读菜根谭。它会让你对事业前途有更清醒的认识,伴随你走向人生更辉煌的一个台阶。菜根谭让你乐观豁达,正如有

4、句格言所形容:闲看庭前花开花落,静观天上云卷云舒。总的说来,菜根谭在本质上是一本有关安身立命的书。正如菜根谭序文里头讲的一个故事:乾隆年间,有一个处于官宦仕途的人,在朝廷里边居于要职。他经历了许多人生世象,在不断的升迁与贬官过程中,得了一场重病。在病难中,回想往事,无论是人生险境,还是人生乐境,世事总是匆匆忙忙,最后悟通自己在人生追逐当中,总是随着外在事情的变化或高兴或愁闷,心事总被外物牵拌,不免心神疲劳,所以导致重病一场。这说明我们需要有一种达观甚至有些超脱的思想,常言说“计划总赶不上变化”。我们要做好计划,但当计划无法在经过努力后实现,我们当然需要反省;同时,我们还应有一种豁达从容的态度。

5、读一本好书,虽不花多少钱,也不花多少时间,但书读过之后,我们对于人生、事业、家庭会有更多独到见解,因而生活也更丰富多彩。篇二:读菜根谭心得体会修身立德,敬廉守廉以古鉴今守廉洁学文知礼修自身- -读菜根谭有感培根曾说过:“历史使人明智、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知书达理是每一个文明人一生的追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不断地冲刷、洗礼中留下了一颗颗璀璨无比的明珠。时时采撷、俯拾、把玩、品味这些明珠,定能使人修身养性、志存高远,明白做人、扎实做事。菜根谭就是其中之一,犹如滴水穿石,持久而有力,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人们的心灵,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

6、力量。常念贪欲之祸。菜根谭有言“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智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所以度越一世。”就是说,人只要一有贪欲私心,也就没了骨气、失去智慧、变得无情、丑陋,败坏了一生的人品。所以,古人认为没有贪欲是最可贵的,可以平安、幸福、快乐地度过一生。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到处充斥着欲望和诱惑。欲念一现,利令智昏。正如当我们习惯了美酒佳肴之后,却吃不出粗茶淡饭的真味了;当我们习惯了宝马香车之后,却寻不到脚踏实地的稳重了;当我们习惯了阿谀奉承之后,却想不起忠言利耳的警示了;当我们习惯了灯红酒绿之后,却受不了清贫淡泊的考验了。到那时,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声叹息吧!?在

7、这一次比一次更高的欲望追求中,一些人成了一只可怜的摇头乞尾的哈巴狗,一个会说话的奴隶。诚如菜根谭所述“人生只为欲字所累,便如马如牛,听人羁络;为鹰为犬,任物鞭笞。若果一念清明,淡然无欲,天地也不能转动我,鬼神也不能役使我,况一切区区事物乎!”其实,人生真正的滋味,是平淡,在粗茶淡饭中,体会淡泊的美妙;在精神生活中,得到极大的满足,真切的享受人生。人生在世,不妨学学颜回。颜回是孔子最得意弟子。论语中记载他为“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安贫乐道才解人生真味,淡泊从容方为幸福源泉。常存敬畏之心。常修为业之德菜根谭里说得好,“自天子以至于庶人,未有无所畏惧

8、而不亡者也。上畏天,下畏民,畏言官于一时,畏史官于后世,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古今同理,只有心存畏惧的人,才会始终不敢稍越雷池一步。我们作为一名基层领导,手上或多或少掌握着一点权力、管理着一些财物,如果心无畏惧、恣意妄为,迟早后深陷泥淖、无法自拔的。还是菜根谭言:“欲路上事,毋乐其便而姑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万仞。”就是说,关于欲念上的事,绝不要依靠职务之便,而苟且占为己有,一旦贪图非分的享乐就会坠入万丈深渊。据明太祖实录载: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告诫群臣,为官老实本分,方能守着俸禄过安稳日子,这好比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天天汲取,用之不竭

9、。自家的“井水”清澈甘甜,喝在嘴里爽口,咽进肚里放心;喝自家的“井水”,日子过得踏实舒坦,“夜半不怕鬼敲门”。白居易也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但是,有人见自家“井”中水不如人家的满,心里就不平衡,总想“捞一把”、“加满井”,铤而走险,一意孤行,结果却连自己那口“井”也未能保住。因此,面对各种诱惑和各种“好处”,党员干部在张嘴时,要想想该不该吃,迈腿时要想想该不该去,伸手时要想想该不该拿。千万不要以为吃点、玩点、拿点没关系。要知道,只要触犯党纪国法,终究难逃法网。有的人即使侥幸隐藏一时,但做贼终究心虚,想想惶惶不可终日,这样活

10、着,有什么意义和快乐?所以说,守住自家那口“井”,至关重要。菜根谭警语:“纤尘不染,方解开地网天罗。”常保自律之态。常怀律己之心菜根谭提示我们:“居官有二语曰,惟公则生明,惟廉则生威。”身为一级领导,必须洁身自好,严于律己。还是菜根谭有言“人生祸区福境,皆念想造成。故释氏云:利欲炽然,即是火坑。”“非分之福,无故之获,非造物之钓饵,即人世之机阱。此处著眼不高,鲜不堕彼术中矣。”这就是菜根谭告诉我们,对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假如为官者不能做到自律自省、拒腐防变,就会一时糊涂、作茧自缚,相反,倒可以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从而安然度日。诚如“一念过差,足丧生平之善。”淮南子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楚国的

11、相国公议休很喜欢吃鱼,于是很多人投其所好,送鱼给他,但都被一一回绝。别人不解,他说:“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敢接受别人送的鱼,如果因为接受贿赂而被免职,我虽然爱吃鱼,也就无法弄到鱼了。不接受别人送的鱼,就永远有鱼吃。”公议休嗜鱼,但不贪鱼,他知道吃贿赂的鱼要“哽喉”的道理。他嗜鱼有度,嗜鱼有方,嗜而不乱。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士大夫,能知其理,慎其行,说到做到,的确也是不容易的了。这也是菜根谭中说的“贪得者身富而心贫,知足者身贫而心富”的道理。古人尚能自觉廉洁自律,拒腐防变,我们共产党人理应比他们做得更好。毛泽东主席曾说过:“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最后,让我们以菜根谭中的一句名言共勉吧,“宠

12、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咀嚼菜根,品味人生读菜根谭有感发布单位:人文学院 | 发布时间:20XX/6/17 10:04:40古人云:性定菜根香,静心沉玩,乃得其旨。读菜根谭须静静地读,细细的品,用心感悟,方能领略到它的哲学和智慧。毛泽东曾说: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读懂一部菜根谭体味人生的百种滋味,方能做到“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回得头早”。我读菜根谭的最大感悟是平和的心境,超脱万物的逍遥精神。它是一缕清风,扫除你脸庞上的阴郁;它是一场甘霖,润醒了干渴难耐的浮躁。愉悦时,它是一首清脆婉转的歌,让你心悦飞翔;沉郁时,它是一首悠远而又

13、有力的笛声,让你重整旗鼓,走出阴影。菜根谭是一坛久经酝酿的老酒,值得我们去品味、享受。一、平和生境”心地上无风涛 ,随在皆青山绿树;性天中有化育,触处见鱼跃鸢飞。”的确,当我们心情舒畅时,眼前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万籁寂寥时的一声鸟鸣,便会唤起许多幽趣,万卉摧剥后的一枝擢秀,便又触动无限生机。境由心生,用平和的心去审视万物,那么你将收获一份超值快乐。“云白山青,川行石立,花迎鸟笑,谷答樵讴。”皆人间圣境,但惟有内心平和的人才能发现它,欣赏它。二、淡欲求真“茶不求精而壶也不燥,酒不求冽而樽亦不空。素琴天弦而常调,短笛无呛而自适。纵难超越羲皇,亦可匹俦稽阮。”只要有茶,有酒,纵使无弦之琴,短笛也能使淡

14、欲者快活。这是朴实淡泊的生活,是飘逸洒脱的人生。“孤云出岫,去留一无所系;朗镜悬空,静躁两不相干”,淡欲者像孤云、朗镜一般自由自在,无所顾忌,独享一份宁静。“芦花被下,卧雪眠云”,“竹叶杯中,吟风弄月”,不是神仙胜似神仙。用一颗淡泊的心去领略“风花之潇洒,雪月之空清,水木之荣枯,竹石之消长”,岂不快哉!“心无物欲,即是秋空霁海;坐有琴书,便成石室丹丘。”正如我们常说的“知足常乐”,这当然不是否定进取,否定欲望,而是要坚持适度原则,让过分膨胀的物欲在淡泊三、宽容、豁达心旷,则万钟如瓦缶;心隘,则一发似车轮。荀子曰:“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放宽心胸,包容别人,不求全责备,方能在生活的海洋钟

15、扬帆,否则将会被搁浅。“地之秽者多生物,水至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所以,立身处世不可过于清高,应气量宽厚,兼容并包。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让,山高水长。“此心常看得圆满,天下自无缺陷之世界;此心常放得宽平,天下自无险侧之人情”。用一颗宽容、豁达之心为人处世,你的世界将充满欢声笑语,快乐地生活,在生活中享受快乐。四、宠辱不惊;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咀嚼菜根,用一颗平和、淡欲之心去发现生活的美和真,能做到宽容、豁达,宠辱不惊,方能真正地享受生活的快乐。咀嚼菜根,让我们汲取智慧的营养,品味百味人生,发现生活的真谛。常修为业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从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让我们一起修德、自省、笃行、慎独,做一名廉洁的教师!( 菜根谭是明朝万历年间洪应明写的一本语录体著作,被后世誉为修身准则和处世大全,对于人们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着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书中许多至理名言,至今读来,仍值得领导干部品味深思。感悟之一:要常修为政之德。菜根谭中有言:“德者事业之基,未有基不固而栋宇坚久者;心者修行之根,未有根不植而枝叶荣茂者。”意思是说,一个人的高尚品德就是他一生事业的基础,这就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