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课件心理学第八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0925913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2.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课件心理学第八章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心理学课件心理学第八章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心理学课件心理学第八章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心理学课件心理学第八章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心理学课件心理学第八章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课件心理学第八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课件心理学第八章(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6/20,1,第八章 人格,第一节 人格性质 第二节 人格差异 第三节 人格理论 第四节 人格成因 第五章 人格测量,2019/6/20,2,第一节 人格性质,一、人格的界定 二、人格的结构,2019/6/20,3,一、人格的界定,1、定义 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特征 (一)独特性: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二)稳定性: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 (三)统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四)复杂性: (五)功能性 :“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2019/6/20,4

2、,二、人格的结构,(一)知-情-意系统 心理过程包括知情意三大方面 ,在知、情、意这三大方面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差异,都属人格结构里的成分 (二)心理状态系统 心理状态指某一时刻或某段时间内相对稳定的心理活动背景 ,这些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到心理活动的差异性 (三)人格动力系统 人格动力系统是决定并制约人的心理活动的进行、方向、强度和稳定水平的结构。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和世界观等 (四)心理特征系统 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五)自我调控系统 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系统,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自我调控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和谐。,

3、2019/6/20,5,第二节 人格差异,一、认知方式差异 二、气质差异 三、性格差异,2019/6/20,6,一、认知方式差异,1、定义: 人们在对事物、现象或人进行认识的过程中,个人所偏爱使用的加工信息的方式,也叫认知风格 2、类型: (一)冲动型与沉思型:对问题的思考速度存在显著差异。冲动型认知方式:反应快,但精确性差,整体加工方式 ;沉思型认知方式:反应慢,但精确性高,细节性加工方式 。 (二)系列型与同时型:达斯提出。系列型认知风格,解决问题过程中,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 ;同时型认知风格,解决问题过程中,采取宽视野的方式,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并同时兼顾到各种可能性,才能解决好问题 (三)

4、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场依存性的人则要依赖于外界环境 ,场独立性依据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2019/6/20,7,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各自的优势是什么?,场独立性的优势: 处理问题比较灵活,善于抽象思维,自学能力较强 对自然科学知识更感兴趣 依据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加工信息 场依存性的优势: 善于体察别人,与人相处亲切融合 更喜欢社会定向的学科与知识 依据外在参照加工信息,2019/6/20,8,二、气质差异,1、定义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2、气质类型,2019/6/20,9,多血质,春天里的一阵风 喜形于色,喜怒在展现中,可塑性强 易适应环境变化,性

5、情活泼、热情,兴趣广,但易转移 积极参加活动,但表现散漫,有始无终 工作疲倦时,稍休息一下,便焕发精神 理解问题比别人快,但注意力不易集中 机智地摆脱困境,易生骄傲情绪 易激动,情绪变化迅速,稍不如意的事情绪低落,稍得安慰或遇到高兴的事,马上兴高采烈 善交际,亲切,群体中精神愉快,相处自然,易交上朋友,但友谊常不巩固,缺知心好友,2019/6/20,10,胆汁质,夏天里的一团火 精力旺盛,直率、热情,行动敏捷,情绪易于激动,心境变换剧烈 独立见解,反应迅速,行为果断,表里如一 不愿受人指挥,喜欢指挥别人 喜欢新活动,喜欢倡导一些别出心裁的事,喜欢运动量大和场面热烈的活动 活动效率高,想干的事未

6、完成,饭可不吃,觉可不睡 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很快,但不求甚解 喜欢争辩,总想抢先发表白己的意见,喜欢公开场合表现自己,坚信自己的见解。,2019/6/20,11,抑郁质,秋风的中一片落叶 孤僻,行动迟缓,情感体验深刻,善觉察别人不易觉察到的细小事物 感情细腻、脆弱,常为小事情绪波动 心里话,宁愿自己品味,不愿向别人倾诉 喜独处,与人交往时显腼腆、忸怩,善领会别人意图,在团结友爱的集体中,可能是容易相处的人 遇事三思而行,求稳不求快,对力所能及的工作能认真负责地完成 不爱表现自己,尽量摆脱出头露面的工作 陌生人面前害羞,当众讲话表现出心慌失措 敏感多疑,患得患失 困难面前常怯懦、自卑和优

7、柔寡断,2019/6/20,12,粘液质,冬天里的一场雪,冰冷耐寒 安静、稳重,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注意稳定难转移,善忍耐 反应较迟缓,无论环境如何变化,基本保持心理平衡 深思熟虑,力求稳妥,一般不做无把握的事情,各种情况都表现出较强的自我克制能力 外柔内刚,沉静多思,不愿流露内心真情实感 与人交往时,态度适度,不卑不亢,不爱抛头露面和作空泛清谈 学习、工作有板有眼,踏实肯干,严格恪守既定的生活秩序和制度 过于拘谨,不善随机应变,固定性有余而灵活性不足,有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表现。,2019/6/20,13,气 质 类 型,2019/6/20,14,三、性格差异,1、定义:性格表现了人们对

8、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显示在他的行为举止中。它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上和所采取的言行上 2、特征: (一)性格的态度特征: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事物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为人处世 (二)性格的意志特征:意志是一种设定行为目标,自觉地调节自己,努力克服困难,达到目标的心理品质。意志特征是性格结构的一个重要侧面,它是一个人在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方式时表现出来的 (三)性格的情绪特征:每个人都有其稳定而独特的情绪活动方式,这些就构成了性格的情绪特征 (四)性格的理智特征:人们在感知、记忆、思维、想像等方面的差异,就是性格的理智特征,2019/6/20,15,性格与气质的区别,

9、起源 气质是先天的,性格是后天的 可塑性 气质变化较慢,可塑性较小 性格可塑性较大,环境对性格的塑造作用是明显的 有无好坏 气质无好坏 所指典型行为是它的动力特征而与行为内容无关 性格有好坏 指行为内容,表现为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2019/6/20,16,第三节 人格理论,一、人格特质说 二、人格类型说,2019/6/20,17,一、人格特质说,人格特质说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主要的理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G.W.奥尔波特和R.卡特尔。 特质是个体有别于他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人格的测量单位 (一)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三)现代“五

10、因素”特质理论,2019/6/20,18,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同样的火候使黄油融化,使鸡蛋变硬。”,2019/6/20,19,卡特尔的特质理论,2019/6/20,20,卡特尔的特质论,表面特质(surface trait) 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 根源特质(source trait) 内在的、决定表面特质的最基本的人格特质,是那些稳定的、作为人格结构的基本因素的特质。 16PF (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9) 因素分析法找到16种根源特质,2019/6/20,21,“大五模型” (the big five factors mo

11、del),塔佩斯(Tupes&Christal,1961)用词汇学方法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再分析,发现五个相对稳定的人格因素。后进一步验证,形成 “大五因素模型”。 开放性(openness):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能等特质。 责任心(conscientiousness):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质。 外倾性(extraversion):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质。 宜人性(agreeableness):信任、直率、利他、依从、谦虚、移情等。 情绪稳定性(neuroticism):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 “OCEAN”

12、“人格的海洋”,2019/6/20,22,二、人格类型说,人格类型说起源于20世纪3040年代的德国。类型模式主要是用以描述一类人与另一类人之间的心理差异。 (一)单一型模式-T型人格 T型人格是一种好冒险、爱剌激的人格特征 (二)对立型模式-内向与外向人格 把心理活动指向于外部世界的人格特征称之为外向人格 把心理活动指向于内心世界的人格特征称之为内向人格 (三)多元型模式-阴阳五行说 著名医书内经按阴阳强弱,把人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平和五种类型,2019/6/20,23,第四节 人格成因,一、生物遗传因素 双生子的研究 研究表明,同卵双生子的人格特征相关性很高,而非同卵双生子和非

13、双生子的人格特征相关性较低 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异 二、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征,它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而这种相似性又具有一个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 三、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是社会文化的媒介,它对人格具有强大的塑造力;父母的教养方式的恰当性,会直接决定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自己的人格,并有意无意地影响和塑造着孩子的人格,形成家庭中的“社会遗传性“。 四、早期童年经验 其一,人格发展的确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 但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其二,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

14、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来决定人格。其三,早期儿童经验是否对人格造成永久性影响因人而异。,2019/6/20,24,五、自然物理因素 心理学家认为自然环境对人格不起决定性影响作用,更多地表现为一时性影响;自然物理环境对特定行为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 六、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学校是人格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教师对学生人格发展具有导向作用,而同伴群体对人格发展具有“弃恶扬善”的作用 应充分利用课堂内外、校内校外的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完善其人格。,2019/6/20,25,在人格发展与调节中,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遗传是我们

15、不可改变的,我们所应把握的就是环境的因素。父母和社会共同塑造下一代良好的人格。同时,可以说这些因素体现的是人格培养的外因,而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 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是人格发展的内部因素。人格调控系统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方面。它对人格的各个成分进行调控,保证人格的完整统一与和谐。在人格发展与调节中,我们应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就是进行合理的调控,以使人格得到健全的发展。 具有自知的人,能够客观地分析自己,会有效地利用个人资源,发挥个人长处,努力地改善自己和完善自我,这些就是健康人格的四步曲。人是在发展中求生存的。自我调控具有创造的功能,它可以变革自

16、我、塑造自我,不断完善自己,将自我价值扩展到社会中去,并在对社会的贡献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把实现自我的个人价值变为实现自我的社会价值。人的自我塑造伴随着人的一生,需要一个人不懈地努力去完成。,2019/6/20,26,第五节 人格测量,一、测验法 二、投射法,2019/6/20,27,一、测验法,1、测验法是标准化技术条件下,对受测者的行为和内部心理变化进行探察和鉴别的方法。主要形式为自陈问卷法,这是一种纸笔测验方法 2、自陈量表法是被试本人对自己的人格特质予以评价的一种方法。 优点:题目数固定,题目内容具体而清楚,因此施测简单,记分方便。 缺点:因编制时缺乏客观效标,效度不易建立,而且测验内容多属于情绪、态度等方面的问题,每个人对同一问题常常会因时空的改变而选择不同的答案。 (一)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哈萨威和麦克金里所编制的,适用于16岁以上具有小学文化水平以上的群体 (二)爱德华个人兴趣量表 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于1953年编制,是以美国心理学家莫瑞所列举的人类15种需求为基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