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课件第四篇市场理论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0925655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9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课件第四篇市场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微观课件第四篇市场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微观课件第四篇市场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微观课件第四篇市场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微观课件第四篇市场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观课件第四篇市场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课件第四篇市场理论(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市场理论,第一节 市场概述 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 第三节 完全垄断市场 第四节 垄断竞争市场 第五节 寡头垄断市场 第六节 不同市场类型的经济效率,第一节 市场概述,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市场形成的条件 市场参与者:市场活动主体买卖双方; 市场介质:市场活动客体经济联系的物质因素; 市场关系:前两者结合,产生商品交换。 市场的类型 主要根据厂商数量、产品差别程度、厂商对价格的控制和进出行业的难易程度划分。 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 核心问题: 不同市场条件下如何决定价格与产量以获得最大利润,第二节 完全竞争市场,一、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和收益 完全竞争市场的条

2、件 市场上有许多销售者和购买者; 同类商品同质无差别; 各种生产资源在市场中自由流动; 市场信息在市场中不受阻碍地自由流动。 完全竞争市场的本质特点 市场价格完全由供求关系决定,任何个人行为 都不能影响价格,而只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需求曲线,完全竞争下的市场均衡 (行业需求曲线),个别厂商的需求曲线 (厂商需求曲线),收益曲线 总收益(TRtotal revenue) 厂商的销售收入。TR=PQ 平均收益(ARaverage revenue) 单位产品的销售收入,即产品价格。AR=TR/Q 边际收益(MRmarginal revenue) 增加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入。MR=TR/Q,只有

3、在完全竞争条件下,AR=MR=P。,二、短期均衡 厂商的短期均衡 短期内厂商利润最大化时的状态。 短期均衡的条件: 总利润()=总收益(TR)-总成本(TC),d(TR-TC)/dQ=0,最大,d(TR)/dQ - d(TC)/dQ=0,MR=MC,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利润最大,注意:利润最大化并不意味着厂商肯定盈利。,E,E点: MC=MR;,A、B点: AC=MR=AR; TR-TC=0,A、B点区域内0 A、B点区域外0,TR-TC达到最大。,短期均衡的三种状态:,P0 AC 0 厂商利润最大,P0 = AC = 0 厂商利润为零,P0 AC 0 厂商亏损最小,短期均衡时厂商可

4、否随时改变原有的这三种状态?,注意:厂商关闭点或停业点,此时,无论厂商生产与否,只能弥补全部的可变成本。 AVC的最低点为关闭点或停业点。,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和行业短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供给曲线表示的是相对应于每一价格水平下厂商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产品的数量。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位于AVC最低点以上的MC曲线 供给曲线上每一点均为利润最大化的组合。,*思考:厂商对要素价格变动的反应如何?,要素价格上涨, 使得 MC1移动到 MC2 利润最大化的 产量下降到q2.,P,Q,厂商提供产品时实际 接受的总支付与愿意接受 的最小总支付间的差额。,完全竞争市场,只要P高 于

5、MC,厂商就可得到生 产者剩余。,价格线和边际成本线所围 成的面积为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producer surplus),P,资源可以流动,即厂商可以改变规模、数量(进入和退出该市场)。 当行业=AR时,有厂商扩大规模或进入市场; 当行业=AR时,就有可能缩小规模或退出。 结果:市场供给的增加或减少导致价格上升或下降,价格波动最终在min时,稳定下来,实现了该行业厂商的长期均衡。,均衡原则:MR=LMC,三、长期均衡,厂商对最优生产规模的选择,E1:MR1=LMC1=P1,E2:MR2=LMC2=P2,E0:MR=LMC=P,=LAC,厂商进出一个行业,厂商达到长期均衡,不再调整规模和

6、产量。,行业不再有企业进退,也达到长期均衡。,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行业的长期均衡 (产量增加),个别厂商的长期均衡 (产量不变),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行业使用的生产要素价格因购买量增加而增加。,行业均衡产量增加,厂商均衡产量减少,成本递减行业的供给曲线 行业使用的生产要素价格因购买量的增加而下降。 行业与个别厂商的均衡产量都增加,价格下降。,三类供给曲线对照表(如果需求增加):,第三节 完全垄断市场,故事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是有名的美国石油大王。19世纪50 年代,洛克菲勒还是某商行的小职员。一次出差时,他与旅客在 轮船上聊天,听说船上装着大批火油。人们还告

7、诉他,这批火油 将在爱克斯城卸下,那里的居民正等着火油点灯。 轮船快抵达某港口时,突然在海上爆炸了。死里逃生的旅客忙 着晾干衣服,或寻找吃饭和住宿的地方。洛克菲勒却租了匹马, 长途跋涉来到爱克斯城。当时没有电话和电报,爱克斯城无人知 道轮船失事的消息。 洛克菲勒走进一家杂货店买下了库存的全部火油,老板想到两 天后轮船就会把火油运来,如此干脆地清理掉库存,实在是求之 不得。洛克菲勒把城里所有的火油全都买下,都存放在店里。 第二天中午,传来了轮船失事的消息。居民闻讯后,立即去杂货 店抢购火油。但是杂货店的火油全都卖出去了。这时,洛克菲勒 说:“我的火油可以不拿走,但要付双倍的钱。”所有的老板都同

8、意了。洛克菲勒辞去了商行的工作,拿赚来的大笔利润开始从事 石油交易。,一、完全垄断厂商的市场需求与收益 完全垄断:市场受一个厂商控制(行业中唯一)。 完全垄断市场的特点: 市场上只有一家厂商独家销售; 该厂商销售的商品没有非常类似的替代品; 新厂商不能进入。 完全垄断市场形成的原因: 某厂商控制原材料的来源;拥有专利权;,市场有限; 政府特许; 自然垄断: 产业适度规模大,一般厂商无法问津。,完全垄断条件下的需求与收益曲线:,TR曲线是先上升后下降, MR=0时达到最高。,厂商需求曲线就是市场需求曲线,曲线斜率为负。 (设曲线为P=a-bQ)。,MR=a-2bQ,TR=P*Q=aQ-bQ2,边

9、际收益、价格与需求价格弹性,MR=P(1-1/e),e1,MR0,TR随Q的增加而增加;,e=1,MR=0,TR不随Q的增加而变化;,e1,MR0,TR随Q的增加而减少。,完全垄断的厂商不会在e1的部分生产。,二、厂商均衡(MR=MC) 短期均衡,P0 SAC 厂商利润最大,P0 =SAC 厂商利润为零,P0 SAC 厂商亏损,同一产量,不同需求,定价不同,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需求变动,可以不变定价,只调整产量,垄断企业的产出数量和价格,取决于边际成本曲线和它所面临的需求曲线。 垄断企业没有同它的产品的需求曲线无关的供给曲线,不存在短期供给曲线。,MR=LMC=MC AC=LAC P=ARLA

10、C,长期中,垄断厂商可以调整规模,按照MR=LMC生产,经济利润0。,垄断厂商的长、短期均衡价格与产量决策,就是垄断市场的长、短期均衡价格与产量的决策。,长期均衡,三、价格歧视(价格差异) 厂商销售同一产品时索取不同的价格,而且 价格的差异并不反映成本的差异。 实行价格歧视的条件: 各个市场相互分离; 各个市场或消费者有不同的偏好。 如:两个市场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 价格歧视的三个等级: 一级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一级价格歧视 厂商制定的价格正好 等于消费者的需求价格, 取得全部消费者剩余。,二级价格歧视 厂商对不同的购买数 量采取不同的价格。,三级价格歧视 厂商把消费者分成两

11、个或两个以上的类型,分 别收取不同的价格。,完全竞争市场效率大于完全垄断市场。,消费者剩余和生产 者剩余总和最大时是 有效率的资源配置。,四、完全垄断与完全竞争的比较,垄断厂商的产量小于完全竞争厂商的产量总和,垄断市场价格高于完全竞争市场。,第四节 垄断竞争市场,一、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垄断竞争的含义:许多厂商在市场上销售近似但 不完全相同的产品,市场既有竞争又有垄断。 垄断竞争的特征: 各厂商的产品存在一定差别: 产品本身差别、销售条件差别; 市场上有许多厂商,进出该产业较容易(规模小); 企业数量很多,厂商认为自己行为的影响很小。 厂商竞争的手段包括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厂商的需求曲

12、线 需求曲线为负斜率曲线,同时MRP(AR),主观需求曲线,实际需求曲线,不同市场条件厂商对价格的影响,完全竞争市场的厂商 垄断竞争市场的厂商 完全垄断市场的厂商,三者的需求曲线斜率绝对值依 次递增,价格弹性依次递减。,Qe,Pe,条件: MR=SMC d=D; 利润: 三种可能。,二、厂商均衡,短期均衡,与完全竞争相同,经济利润为零; 但是需求曲线不是水平的,而是向下倾斜的。即:P=LAC=SAC MR=LMC=SMC,长期均衡,三、超额能力 理想产量:厂商在LAC最低点生产出的产量。 超额能力:厂商实际产量与理想产量的差额。,Q1-Q2:最佳规模的生产 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现有资源没有

13、合理使用;,Q0-Q1:厂商最佳规模的潜 力比社会最佳规模要小。,与完全竞争相比,该类企业也没有经济利润,产量稍少,价格稍高。同时也表明,这一类产业必然存在生产能力的过剩(Q0Q2) -多样化的代价。,垄断竞争的效率:从经济效率的角度看,垄断竞争 是不经济的,但其商品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却大受欢迎。 四、非价格竞争 产品变异:使产品特征多样化(改变产品自身); 如改变质量、包装、份量、设计、造型、样式等。 产品促销:强化宣传,扩大影响(改善推销方式)。 如商标、广告、品牌、服务等。,第五节 寡头垄断市场,寡头垄断的含义: 指市场上只有少数厂商控制产品生产和销售。 寡头垄断的形成的原因: 生产资源控

14、制;规模经济;政府扶持;市场规模较小。 寡头垄断市场中的价格决定:不完全是由市场供求 关系决定,而是由厂商通过有形或无形的协议或相互间 的影响决定。,寡头垄 断模型,一、卡特尔模型* 同一行业内各个独立企业就产品的价格、产量 和销售地区或利润分配等事项达成协议。,二、古诺模型 假设:两个矿泉相邻、完全相同,分别为A、B商占有; 除掘井时的固定成本别无成本; MC=0,A:均衡量1/2Q03/8Q0(递减),B:均衡量1/4Q05/16Q0(递增),结果:两条需求曲线重 合,均衡量均为1/3Q0。,推论一:每个厂商均衡量 为市场容量的1/(n+1)。,推论二:行业均衡产量为 市场容量的n/(n+

15、1)。,三、斯威齐模型 价格刚性:寡头厂商相互依存,轻易不会改变价格。 假设:一个厂商提价,其余厂商不会仿效; 一个厂商降价,其余厂商会降价。,只要厂商的边际成本位于A、B点之间,厂商就不敢随意改变价格。,第六节 不同市场类型的经济效率*,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P:,Q:,寡头垄断市场 介于两者之间,长期:,博弈论,一、概述 博弈论(game theory):研究决策者之间相互作用 的学科,它把决策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数学化、理论化, 以便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决策提供指导。 发展过程: 1944年,纽曼,摩根斯顿,经济行为和博弈论; 1950-1954年,纳什,奠基人; 70年代

16、中期后发展,逐渐成为微观经济学基础;,要素构成:参加者、策略和报酬。,二、双头博弈 博弈中有两个参加者。,B的策略,A 的 策 略,纳什均衡:指这样一种对策组合,这种组合由所有参 加者的最优策略组成,即在一方对策既定的条件下, 另一方无法做得更好。它是一种稳定状态。,*智猪博弈,猪圈里有两头猪,一头大猪,一头小猪。猪圈的一边有一个踏板,每踩一下踏板,在远离踏板的猪圈的另一边的投食口就会落下少量的食物。如果有一只猪去踩踏板,另一只猪就有机会抢先吃到另一边落下的食物。当小猪踩动踏板时,大猪会在小猪跑到食槽之前刚好吃光所有的食物;若是大猪踩动了踏板,则它还有机会在小猪吃完落下的食物之前跑到食槽,争吃到剩余的残羹。 设: 踩一次踏板,得食物10单位, 大猪一次吃10单位, 小猪一次吃2单位, 踩踏板-5单位,,踩踏板,等待,小猪,等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