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学派课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0925586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批判学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批判学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批判学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批判学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批判学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批判学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批判学派课件(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讲 批判理论 (媒介研究),I 总论 II 文本 III 机制 IV 受众,I 总论 一、欧美传播/媒介研究的差异 “媒介研究” vs. “传播学” (Media Studies) (Communication Science),传播学与媒介研究的分野 (1)研究对象,传播学: 微观的传播过程 传播者 讯息 媒介 受众 效果,媒介研究: 宏观的传播问题 文本 制度与组织 受众,(2)研究方法,传播学: 方法论: 社会科学取向 实用主义哲学 量化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 内容分析 实验法,媒介研究: 方法论: 人文主义取向 理性主义哲学 质化研究方法: 文化研究 政治经济学研究 社会批判,(

2、3)研究功能,传播学: 说明、分析 应用、指导 科学性,媒介研究: 批判、思辩 独立、建构 思想性,目的的差异: 传统学派的研究目的是维护现存的社会制度和传播制度,实用性明显;批判学派志在对现存的传播状况进行批判,促进社会变化。 焦点的差异: 传统学派的焦点放在传播效果和受众研究上,而批判学派更关注宏观的传播体制、传播者和传播与社会结构各要素的关系。 方法的差异: 传统学派主要采用来自社会学、心理学的定量研究方法,注重实证、经验、微观;批判学派从哲学、政治经济学、文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领域出发,注重思辩、理论、宏观。,二、批判学派的思想源头 1、西方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3、的关系; 意识形态的概念; 阶级斗争的观点。,(2)阿尔都塞 意识形态是人对于自己与世界的关系的想象。人是意识形态的人。意识形态通过“召唤”使人成为社会结构的主体。 军队、警察、法院、监狱等是国家暴力机器,而教会、学校、政党、媒体等是国家意识形态机器。暴力机器的镇压和意识形态的诱导共同构成了国家权力。,(3)葛兰西 霸权(hegemony,或译为领导权) 霸权不是意识形态,它不是阶级意念的简单再现,也不能由统治阶级强加,而是由大众传媒等通过日常的新闻报道、宣传、广告活动,把支配阶级的利益描述为社会的普遍利益,目的是制造“社会同意”。,(4)伊格尔顿 “占支配地位的意识形态若不在一定程度上如实反

4、映并使人确信它反映了无产阶级、农民阶级或小资产阶级的利益,没有把握这些阶级的经验中某些至关重要的主题并加以改造,是不可能长久存在下去的。”,2、法兰克福学派 1923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成立。 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本雅明等。他们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宏观的广泛的批判性研究。 1934年迁往美国。 1949年回到法兰克福。,“文化工业”(culture industry) vs. 大众文化(mass culture),(1)阿多诺 文化工业千篇一律的产品容纳了包装后的意识形态,造成文艺作品的标准化、模式化和简单化,也带来文化消费的物化。,(2)马尔库

5、塞: 文化工业抹煞了文化的鲜明个性,抹煞了“否定的理性”,造成人们的虚假需要,把他们禁锢成“单向度的人”。,(3)本雅明: 艺术的“机械复制”。技术的进步带来了艺术的可复制性和贴近性,造成神秘感和韵味的消失。,(4) (当代)哈贝马斯: “沟通理性”和“公共领域”。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公共领域遭到了政治领域和商品经济领域的双重侵蚀。,三、批判学派的主要路数 1、政治经济学派 强调从经济基础出发分析社会和传播现状。 四个核心: 历史、社会整体、道德哲学、实践,(1)美国:赫伯特席勒 1969年,大众传播与美利坚帝国 “文化帝国主义”,(2)加拿大:达拉斯斯密塞 传播业的主要商品是受众。,(3)

6、英国:戈尔丁和默多克 大众传播的垄断。 公共商品变为私有商品。,(4)法国:阿芒马特拉 国际传播与文化霸权,2001,中央编译。 以商品原则为唯一驱动力的全球化演进与人权、公民权的维护和捍卫是相左的; 传播是民族空间的结构手段,也应对民族中心主义观念保持足够的理论警惕。,2、文化研究学派 以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为核心,主要观点: 大众传播生产了大众文化,其中容纳了丰富的意识形态内容,反映了斗争之下形成的权力关系;由于符号的多义性以及受众社会背景的多样性,受众可能对文本做出偏好性、妥协性、对抗性等不同的阅读。 分析的关键问题:阶级、性别、种族 方法:文本分析和民族志,(1)

7、斯图亚特霍尔 电视话语的编码与解码 受众的三种态度: 偏好性、妥协性、对抗性,(2)大卫莫利 的观众 由于文化条件分配的不平等,受众使用的话语方式影响其电视文本的解读过程。,(3)洪美恩 解读 受众从文本中获得快感。大众意识形态驻扎在感性层面而不是理性层面。,(4)约翰费斯克 大众媒介进行了双重消费过程。受众在第二重对“多义的”文本生产出自己的快感,进行了创造性和抵抗性的消费。,II 文本 文化研究主要描述并介入“文本”和“话语”(即文化实践)在人类日常生活和社会构成之内产生、插入和运作的方式,以复制、抗争乃至改造现存的权力结构。 劳伦斯格罗斯伯格,文化研究的流通,一、文本分析的方法 1、构成

8、文本的要素 2、如何构成文本 3、文本与文本的关系 4、文本背后的意识形态,1、构成文本的要素 “符号分析”:索绪尔罗兰巴特费斯克,2、如何构成文本 “场面调度”:如何将主体事物放置在背景中? “人物再现”:刻板印象 “叙事”:结构主义 列维斯特劳斯的神话与二元对立 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 普洛普的7种角色和31种叙事功能,3、文本与文本的关系 “类型”:可归类划分媒体产物的一组可辨识组成。 “互文性”:类型、角色、内容,4、文本背后的意识形态 一层层剥掉符号的洋葱皮,露出其中坚硬的意识形态内核。,二、应用研究的实例 “商务通广告”的文本分析 其他: 1、历史叙事及其建构中的秩序以我国媒体报道香港

9、回归为例,潘忠党,见文化研究第1辑,天津社科院出版社2000。 2、大众市场的罗曼司:女人的色情文学是不同的,斯尼陶,见视点1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2001。 3、对于电视新闻、游戏节目、肥皂剧、情景喜剧等的文本分析实例,见电视的真相,中央编译2001。 4、对于照片、展览、种族文本、性别文本、以及肥皂剧等的文本分析实例,见表征,商务印书馆2003。,III 机制 描述与解释媒介的商业利益,不是旨在假设具有一种决定性的关系,而是旨在对媒介文化生产过程中的界限做一概述。 默多克与戈尔丁,大众传播的政治经济学,一、何谓机制(Institution) 1、狭义:媒体的组织 2、广义:社会传播体制,二

10、、传播领域的商品化进程 商品化,即“把使用价值转化为交换价值的过程。” 1、历时性分析 2、共时性分析,1、历时性分析 政党报刊之后的廉价报刊 传播体制:私有、公有、国有 20世纪80年代,解除管制(deregulation) 20世纪末,商品化推进到全球,2、共时性分析 传媒业的主要商品是什么? 内容商品? 受众商品? 广告时间与空间商品? 控制论商品?,2、共时性分析 媒体组织的形式 “大型的、跨国的、多重结构的媒介集团” 规模大,降低风险,利用规模经济。 使用同一文化资源制作多重产品。 占有生产、发行、广告各个环节。 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廉价文化资源、劳动 力和较低管制。,三、替代性进程 1

11、、专业主义 2、公共广播/公共新闻业/公共领域 3、独立/非主流媒体,1、专业主义 理想与现实 “北爱尔兰报道研究”揭示专业主义背后的利益控制。 专业主义的含义: “专家”对于“业余者” “服务”伦理 与组织道德规范相符,2、公共广播/公共新闻业/公共领域 赛莫尔:公共广播的六项规则 独占经营。 置于政府规制之下。 由管理委员会运作。 国家利益的受托人。 以执照费作为基金。 是一种普及服务。 实例:英国的BBC,日本的NHK。,3、独立/非主流媒体 所有权独立。 商业利益不占据核心位置。 媒体内容更具独特创造性。 服务于公众或小型群体。,IV 受众 第一,研究媒介产品的产制; 第二,研究产品本

12、身研究电视节目被建构成为成套的符号单位,内含了讯息; 第三,阅听人所积极涉入的解码或诠释这些符号的过程。 大卫莫利,电视,观众与文化研究,一、何谓受众(Audience) “受众”与“阅听人”,二、大众社会理论 大众:孤立的、分散的、均质的、原子式的 1、托克维尔 2、曼海姆 3、里斯曼 4、法兰克福学派与伯明翰学派,三、传统学派的转向与忧思 靶子论顽固的受众主动的受众 使用与满足理论 传播效果研究:电视暴力研究 模仿说 净化说 免除抑制说,四、文化研究对于受众的思考 1、霍尔:三种解码方式 2、莫利:举国上下观众的民族志研究 3、洪美恩:解读达拉斯 4、费斯克:为大众欢呼 “民族志”的方法,五、受众与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Identity) 小众群体 阶级/阶层 性别/性少数团体 种族/民族/地域种群 “迷”,总结 “马达”与“刹车”的比喻(李彬) 文化研究学派与政治经济学派的对话与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