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课件心理学课件第一二章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0923090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课件心理学课件第一二章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心理学课件心理学课件第一二章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心理学课件心理学课件第一二章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心理学课件心理学课件第一二章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心理学课件心理学课件第一二章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学课件心理学课件第一二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课件心理学课件第一二章(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019/6/20,心理学,温州医学院应用心理学教研室 吴 兰 花 ,2019/6/20,2,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心理学的概念 第二节: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 第三节:心理学的分支 第四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2019/6/20,3,第一节:心理学的概念,一、什么是心理学 二、心理学的科学性质,2019/6/20,4,一、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英文:Psychology Psychology = psyche + logos Psyche = soul(灵魂) Logos = discourse(阐述) 心理学是阐述灵魂的学问,2019/6/20,5,1、心理

2、学定义: 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首先,心理学要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 其次,心理学要研究心理和行为的活动规律 总之,心理学是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2019/6/20,6,二、心理学的科学性质,1、科学心理学诞生标志: 自l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Wundt) 在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使心理学脱离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为标志。(冯特:心理学之父或始祖或心理学第一人) 2、科学的方法衡量重要的标准包括: 客观性 准确性 可检验性 3、心理学的性质

3、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2019/6/20,7,第二节 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流派,一、构造主义心理学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三、 行为主义心理学 四、 格式塔心理学 五、 精神分析学派 六、 人本主义心理学 七、 认知心理学,2019/6/20,8,一、构造主义心理学(1879),创始人为冯特,代表人物还有铁钦纳(冯特学生) 研究意识的结构,意识的内容可分解为基本的要素,把心理分解成这样的一些基本元素后,再逐一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就可以达到理解心理实质的目的。 强调内省法,认为了解人们的直接经验,要靠被试者自己对经验的观察和描述,也

4、就是内省。,2019/6/20,9,二、机能主义心理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始人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代表人物还有杜威。 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 “意识流” 心理学的研究不应局限在实验室内,还要考虑人是如何调整行为以适应环境不断提出的要求的 后来的追随者们走向了心理测量、儿童发展、教育实践的有效性等各种应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2019/6/20,10,三、 行为主义心理学(1913),创始人:华生(1913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代表人物还有斯金纳等 华生认为心理学只能研究可观察的行为 研究路线:“刺激一反应”公式(S一R) 否认心理、意识,强调行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后天

5、环境影响下形成的。 斯金纳(新行为主义)明确指出:任何有机体都倾向于重复那些指向积极后果的行为,而不去重复指向消极后果的行为。 斯金纳与华生的区别在于他并不否认人的内部心理活动的存在,但是他坚信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外部环境决定的。,2019/6/20,11,四、 格式塔心理学(1912),创始人:魏太默、考夫卡、苛勒 研究内容主要是意识体验,著名论点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因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心理、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 格式塔知觉规律,2019/6/20,12,五、精神分析学派(19世纪后期),创始人: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 理论主要源于弗洛伊德治疗精神病的实践,重视对人类

6、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2019/6/20,13,六、 人本主义心理学(20世纪中期 ),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注重人的独特性,主张人是一种自由的、有理性的生物,具有个人发展的潜能,与动物本质上完全不同。 人的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的支配,要想充分了解人的行为,就必须考虑到人们都有一种指向个人成长的基本需要。,2019/6/20,14,七、认知心理学(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是在很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 美国心理学家奈瑟(U.Neisser)于1967年把各种研究成果加以总结,写成认知心理学一书,从而作为认知心理学产生的标志,心理学不只要研究行为,也要研究作为行

7、为基础的内部心理活动规律。 认知 指在获取知识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主要包括知觉、记忆、言语、思维等,即通常所谓的认识过程。 口语报告法,2019/6/20,15,第三节心理学的主要分支,一、心理学的理论领域 二、心理学的应用领域,2019/6/20,16,一、心理学的理论领域,(一)实验与认知心理学 (二)人格与社会心理学 (三)发展心理学 (四)心理测量学 (五)生理心理学,2019/6/20,17,二、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一)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二)教育与学校心理学 (三)工业与组织心理学 (四)广告与消费心理学 (五)法律与犯罪心理学,2019/6/20,18,第四节 心理学的研

8、究方法,一、观察法 二、测验法 三、实验法 四、调查法,2019/6/20,19,一、观察法,定义 在自然情境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并记录,然后对所作记录进行分析,以期发现心理活动变化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 适用条件 研究对象无法控制、不能或不应控制时 优点:保持资料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缺点 只能等待结果出现,不能对研究过程进行控制;易受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 只能解释是什么,不能解释为什么,2019/6/20,20,二、测验法,定义 使用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 研究用途: 了解个体或团体的心理特征 探讨心理特征与外界因素的

9、关系 比较不同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心理差异。,2019/6/20,21,三、实验法,定义 在控制条件下对某种行为或者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 分类 自然实验也叫现场实验,指在实际生活情境中,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些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控制不严密) 实验室实验法是指在实验条件严格控制下,借助于专门的实验设备,引起和记录被试的心理现象。(人为性-易与实际脱节) 三个变量: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2019/6/20,22,四、调查法,定义 就某一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自己的想法或做法,以此来分析、推测群体的态度和心理特征的研究方法。 分类 问卷法是指采用预先拟定好的问题表,由被试自

10、行填写来搜集资料进行研究的方法。比较节省人力物力,但是问卷回收率可能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被调查者有时可能不认真合作,而使问卷的真实性受到影响。 谈话法是指研究者根据预先拟定好的问题向被调查者提出,在面对面的一问一答中搜集资料,然后对群体的心理特点及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和推测。比较容易掌握,但是由于访谈对象有限,加上被试可能受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有可能会影响到资料的真实性。,2019/6/20,23,第五节 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一、认识内外世界 二、调整和控制行为 三、直接应用在实际工作上,2019/6/20,24,第二章 意识与注意,第一节 意识的性质 第二节 注意 第三节 生物节律、睡眠与

11、梦 第四节 意识的特殊现象,2019/6/20,25,第一节 意识的性质,一、什么是意识 二、意识的状态,2019/6/20,26,一、什么是意识,定义 人类所独有的一种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内容 (1)对外部事物的觉知 (2)对内部剌激的觉知 (3)对自身的觉知。,2019/6/20,27,二、意识的状态,在正常条件下,意识具有四种不同的状态: (一)可控制的意识状态 (二)自动化的意识状态 (三)自日梦状态 (四)睡眠状态,2019/6/20,28,第二节注意,一、什么是注意 二、注意与意识的

12、关系 三、 注意的种类,哇!那个好像不错!贺伯,把探测针刺在我所指的大脑位置上吧。,数学家和心理学家的故事,卡米洛先生是著名的心算家,不管多么复杂的难题,他都能立即得出正确答案,其心算史上从未有人难倒他。一年青心理学家慕名而来,微笑着和心算家打招呼,心算家客气地请其随便出题。 “一辆载有283名旅客的火车驶进加站,下来35人上去85人”年青心理学家不紧不慢开始出题,卡米洛轻轻一笑。 “在下一站下去25人上来76人”题越出起快,“再下一站下去61人上来69人,”年青心理学家说得几乎喘不过气来了,“还有吗”卡米洛非常同情地问。 “还有”,年青心理学家透了口气说“请您接着算”,他又变换着出题速度继续

13、出题。 “火车继续往前开,到下一站又下去141人,上来111人;再下一站下去22人,上来78人;再下一站下去5人,上来6人。这时他突然说“完了,卡洛米先生。” 卡米洛轻蔑地笑着说“您马上就想知道结果吗?”“那当然”,年青心理学家说,“不过我现在并不想知道车上还有多少人,我想知道的是这趟车停靠了多少站?”这时,心算家一下呆住了。,2019/6/20,30,一、什么是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在某一时刻所处状态,表现为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 注意的特点 指向、集中 注意的功能 选择功能 维持功能 调节功能,2019/6/20,31,二、注意与意识的关系,注意和意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注意不等同于

14、意识 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主要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注意提供了一种机制,决定什么东西可以成为意识的内容。只有被注意到的内外刺激,才能被个体所觉察,进而产生意识 注意和意识密不可分 注意的分配和紧张程度显示了个体处在什么样的意识状态 可控制意识状态:注意集中在当前有意义的内容上,得到比较清晰和深刻的认识。 自动化意识状态:要求很少的注意,意识参与成分相对较少。 白日梦状态:意识内容不断变化,在这些内容上分配的注意极少 睡眠状态:注意基本停止了活动,2019/6/20,32,三、 注意的种类,不随意注意 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注意 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

15、力的注意 在不随意注意基础上发展起来,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 随意后注意 事先有预定目的、但是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2019/6/20,33,第三节生物节律、睡眠与梦,一、生物节律 二、睡眠与失眠 三、梦,2019/6/20,34,一、生物节律,生物节律 有机体生理功能的周期性变化,它表明有机体内部存在一个“生物钟”,随时监视着时间的进程。(人的生物节律) 日节律 存在于动物和人身上, 主要表现为睡与醒的周期性循环, 以及一些生理方面的节律变化,如血压、排尿、荷尔蒙分泌等。,2019/6/20,35,二、睡眠与失眠,(一) 睡眠 (二) 失眠,2019/6/20,36,(一) 睡眠,脑电波形态

16、 频率(cps) 典型的意识状态 Beta() 13-24 正常清醒的状态,思考,灵敏地解决问题Alpha() 8-12 深度放松,脑内空白,冥想状态 Theta() 4-7 轻度睡眠 Delta() 2-4 深度睡眠 人的整个睡眠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过渡期, 朦胧状态,通常持续17分钟, 脑电波为频率较慢但振幅较大的波 第二阶段为轻睡期,大约持续1025分钟,这时出现频率更慢的(theta)波 第三、四阶段是沉睡期,以频率慢振幅极大的波为主 最后一个阶段,称为“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眼球有快速跳动现象,呼吸和心跳变得不规则,肌肉完全瘫痪,并且很难唤醒。 一般一个晚上要经过46次循环,2019/6/20,37,(二) 失眠,1、睡眠的作用理论 恢复论:认为人经过白天的活动,消耗了精力和体力,需要通过晚间的睡眠来恢复 演化论: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认为在生物的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