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后题答案--交大2015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922581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778.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后题答案--交大2015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后题答案--交大2015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后题答案--交大2015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后题答案--交大2015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后题答案--交大2015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后题答案--交大2015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后题答案--交大2015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导论 1、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纵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准确判断重 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请结合这一论断, 谈谈 20 世纪人类所经历的深刻变化和新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答案概要:20 世界人类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化。一是科技革命和生产力获得巨大发展。20 世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 技创新推动者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推动着各国经济联系和现代化进程在全球范围内以前所未有 的规模展开。20 世纪上半叶,以相对论、量子力学等为代表的物理学革命推动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兴起和

2、新兴产业的发 展;20 世纪下半叶,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利用、航天技术、生命科学,特别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极大 的促进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根本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社会面貌,加速推进了世界各国现代化的进程。二是 社会主义的探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20 世纪初,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人民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建立了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出现,打破了资本主 义一统天下的国际格局, 有力动摇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 尽管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

3、动遭受了重大挫折。但是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在曲折中继续向前发展。尤其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世所瞩目的重大成就,以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丰硕成果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展 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三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全面崩溃。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帝国主义殖民 体系形成。在社会主义国家和其他人类进步力量的共同推动下,世界范围内的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沉重打击了帝 国主义的统治。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亚非拉国家逐步取得了民族独立,开始自主探索实现现代化的道路。虽 然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仍然存在,阻碍亚非拉国家的自身发展,但 20 世纪民族解放运动的巨大进步

4、意义 是毋庸置疑。它取得了打破资本主义统治体系的重大进展,发展和壮大了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潮流。四是和平与发展 逐步成为时代主题。20 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世界各国人民渴望和平,追求发展的愿望日益强烈。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了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人心,科技革命加速 推进,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舞台上的作用和影响迅速上升,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 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方向演变。世纪和平与发展虽然仍充满变数,但大局总体稳定。五是人类文明程度和生活质 量空前提高。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极大改善,人类

5、社会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公民的民主法治意 识、公平正义意识、和谐包容意识普遍增强,文明多样性获得广泛承认;国民教育、医疗保障、居住条件、社会福利、 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进步,极大的促进了人类生活质量的改善。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仍然极不 平衡,一些国家和地区社会矛盾激化。进入 21 世纪,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变的局势,随着许多国家特别是 大批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强力推进,各国自身问题总在不同程度上与全球问题交织在一起,给人类社会带 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第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 必然结果,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

6、范围的优化配置,有利于各国各地区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为世界各国发展特别是发 展中国家发挥后优势、加快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经济全球化也给所有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国家特别 是发展中国家带来了许多风险和挑战。在长期形成的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政治秩 序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遭到威胁,经济安全受到挑战,同时国际资本加速流动,加大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风险。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资本、转移落后产业,给许多国家带来了环境污染,产业发展长期处于低端,经济社会发 展严重依附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后果。第二,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和发展中国家力 量的

7、壮大,由少数国家决定世界命运的状况已经发生了改变,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 越来越强烈。但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 增多,传统安全面临的威胁依旧严重,非传统安全问题不断凸显,维护世界和平仍面临诸多挑战;世界经济发展不平 衡加剧,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国际精湛日趋激烈,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明显增多,发达国家的经济科技优 势对发展中国家的压力将长期存在。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各国争取发展权的的国际竞争将日趋激烈。第 三,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锋交融的机遇和挑战。文明的多样性是当代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8、。维护文明多样性, 反对文化霸权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公式。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锋交融已经成为信息化时代人类发展的客观趋 势,对于增进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互相理解、促进人类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这种全球范围内的交 流交锋和交融,也带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西方一些政治势力,借助其在传播手段上所具有的优势,极力推 销其意识形态,以图“塑造”其他国家的政治和文化,给世界带来新的不安定。第四,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机遇和 挑战。21 世纪以来,科技创新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科技的迅猛发展增强了人类认识自然 和控制人与社会自身的能力,但如果人类缺乏对科技的全面认

9、识,缺乏对其产生的多种后果的有效制度制约和伦理约 束,也会对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造成极大危害,带来诸如生态环境恶化、发展失衡、科技伦理失范等严 重问题。在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克服科技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 2、列宁在我们的纲领中指出,“我们完全以马克思的理论为依据”,但是,“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做某种一 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因为它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的说,在英国不同 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又不同于俄国。”请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谈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如何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答案概要:在中国革命

10、、建设和改革的各国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 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系统的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 问题,并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以独创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的宝库增添 了新的财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一理论体系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

11、发展规 律的认识,深化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深化了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以下两大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第一,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的基本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等。第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明确规定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 各项重大任务。经济建设必须坚持喝完善社会和足以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巩固和发

12、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 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 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政 治建设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 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文化建设必须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坚持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

13、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新高潮。社会建设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 为重点,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的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尊 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党的建设必须把加强和改善 党的领导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始终,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还在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外交和国家战略等 方面进行了深化和发展。 3、随着中国

14、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的出色表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都发生了重要 的变化。对此,国际上既有对中国经验和中国道路的称赞,也有所谓“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中国责任论”等非 议。请谈谈如何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科学的看待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全球影响力。 答案概要: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评价和改造世界,必须善于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问 题,增强世界眼光,增强战略思维。增强世界眼光,要善于从全球视野来观察和认识问题。深刻把握当今世界各种力 量、各个要素、各方面动因的内在根据、相互联系和发展趋势,准确地透视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的各种现象的本质,

15、把 握时代发展的基本规律。要善于从历史纵深观察和认识问题。增强战略思维,就是要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 布局、发展战略来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对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长远的根本性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前瞻谋 划、科学把握和正确决策。一直以来,在中国所面对的国际舆论环境中都存在着四种基本论调:“中国威胁论”、“中国 责任论”、“中国崩溃论”和“中国机遇论”,其中后两者一直比较边缘化。“中国威胁论”在世界范围内最有市场,“中国责 任论”次之。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西方发达国家对华策略的转变,“中国责任论”开始持续在国际国内舆论界升 温。“中国责任论”是在“中国崩溃论”和“中国威胁论”在现实

16、中不断碰壁、破产的情况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际社会面 对日益崛起的中国,不得不重新调整对华策略的新思维。这种新思维表达了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社会在无法遏制中国 崛起的背景下,希望通过“责任论”来影响或约束中国这个新兴大国运用权力的方式,进而规范中国未来的国际角色。美 国、欧盟、日本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都在不同语境下,表达其赋予“中国责任论”的不同内涵,隐含各个主体不尽相同 的利益诉求。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责任论”的兴起是中国力量上升和参与国际生活深化的必然产物。当今中国经济总 量处于世界第二位,人口占据世界的五分之一,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处理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成功 举办世博会、奥运会等一系列重大国际事件上,都体现了中国在发展模式、制度优势上的独特魅力、作用和效果,中 国的世界影响力正在与日俱增。但是“中国责任论”,尤其是美国语境下的“中国责任论”,其实质是:中国正在崛起,但 还不是个充分负责的国家。在承认中国的大国地位、承认中国发展的前提下,把“责任”变成束缚中国独立自主发展, 盛装按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意志主导世界发展的“大筐”。 “中国责任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