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武术教学与能力诊断分析讲稿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90921295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武术教学与能力诊断分析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小学武术教学与能力诊断分析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小学武术教学与能力诊断分析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小学武术教学与能力诊断分析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小学武术教学与能力诊断分析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武术教学与能力诊断分析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武术教学与能力诊断分析讲稿(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武术教学与能力诊断分析,纲 要,一、小学武术的指导思想; 二、如何激发学生习武兴趣; 三、如何有效传授武术技能; 四、在发展体能武术所具有的独到性; 五、如何渗透武德精神;,一、小学武术的指导思想,(1)精简动作,体现功用; (2)突出劲力,丰富手段; (3)激发想象,培养精神。,(1)精简动作,体现功用,精简动作,是指精心筛选典型的、简易的动作。小学动作以10个动作以下为宜,但如作为相对完整的短套也动作也不宜太少,如3、5个动作只能称为一个组合。 体现功用,是指动作应具有较明显的攻防含义,让学生了解动作的用处,练习中可让学生多体会动作的攻与防。这就要求创编动作的人充分考虑选择那些攻防性较

2、强的动作选为教材内容。,(2)突出劲力,丰富手段,突出劲力,是指完成动作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力量和气势,劲力是武术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反应动作技术的掌握情况,如果没有劲力,武术动作就成不了武术,体现不出武术的攻防特性。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开发多种方法和手段让学生体验动作劲力,丰富学生的感官刺激,了解动作发力方法。,(3)激发想象,培养精神,结合学生富于想象的心理特点,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引导他们进行想象和情景再现,让学生去感受一些动画、影视故事中的英雄形象,体会正义、勇敢、不畏强暴的精神和苦练本领的习武过程。 如引用武术谚语:欲学惊人艺,须下苦功夫,深功出巧匠,苦练出真功;文人不武,武人不文,能文

3、能武是全才;少年习武正当时。,因此,在小学武术教学中,要根据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以及影视故事进行游戏创编,结合武术的特点与学生身心特点,游戏设计尽量做到可观测、可量化,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习武”,感受武术的深厚内涵。 真正做到不要就因教武术技术而传授,而要以武术兴趣为导向的教学;不要只苛求动作学练的数量,而要寻求技术掌握的质量;不要过分地强调传统刻板的练习,而要巧设提高兴趣学练的方法;不要笼统地评价结果,而要使评价方法具有可参照性。,二、如何激发学生的习武兴趣,武术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它不受季节、时间、场地和器材的限制,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中也加重了其教学比重。在教学实践中,好的教学方

4、法能使学生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学习兴趣盎然,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一)做好课的导入,恰当的课题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树立学习信心。导入方式可提问学生熟悉的武打片中的影视主人公,德艺高强的武林大侠的事迹,也可以观看一些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教学片。比如:教师自己录制的视频;实用搏击和少林五形八法拳与实战术;春节晚会的武术表演等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从播放中国功夫等威武雄壮的乐曲入手,创设意境,使学生情绪转移到武术教学中来。,(二)辅助手段要多样,比如在体会拳的用力上,采用手靶进行辅助性教学;体会脚的用力时采用脚靶练习,教学效果非常好,到课结束时每位同学都有时间不够用的感觉。,(三)做好示范,

5、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在武术教学中的示范是十分重要的。优美的示范,能让学生感受到武术独特的艺术风格,体会到武术的 “真功夫”,进而产生跃跃欲试之感。,(四)口诀的运用,针对学生的普遍错误,编一些口诀来讲解动作要领。在套路练习中,经常出现“马步”脚尖外掰、“弓步”脚后跟抬起、做“仆步”时两脚没有脚踏实地、做“虚步”时重心过高等错误,据此可以编成“马步看脚尖,弓步看脚踏,仆步踏实地,虚步重心低”的口诀来纠正错误、提醒学生注意。,(五)动作的攻防含义,在教学中每一个动作都要讲它的含义。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才会觉得有意思,练起来才带劲。,(六)攻防实用动作,攻防实用动作:一般都是采

6、用两人一组的实战练习,让学生充分体会学有所用。武术教学不可不讲攻防,攻防教学可设置意境,以所学动作为基础,让学生实际运用,如讲格挡冲拳的攻防,可问对手向你胸前打来怎样应付,在防守同时不能被动挨打,怎样进攻?让学生相互演练,在探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究。,压颈拧摔:甲右掼拳击头部;乙左掌格挡甲右前臂抓握手腕,同时右臂伸过甲的右肩随即向右转体,用右手向斜下方拧拨甲的颈部,将甲向右侧摔倒。动作要点:左手上提,右手向下拨压要同时用力。最好再用右脚上步勾踢甲的左腿。,压颈拧摔,抱腿别腿摔,对手以左腿进攻被我抱住后,我立即左脚垫步,右脚插至对手的支撑脚脚后跟处;同时,向右转腰、转头,以上体和两臂压倒对手。如

7、抱住右腿后则上右步向左别腿摔。 要点:抱腿后上步要迅速,注意“掀、别、靠、整”四个字:掀指上掀其腿;别指别住对手的支撑脚;靠指上体要靠压其被抱之腿;整是最后的发力要整体一致。,游戏:“抓握”,要想快速摔倒对方,准确抓住对方是前提条件,下面的练习可以提高快速抓我的准确性力度。两人一组,最好能多人练习。不断交换对手。,自我保护的方法,在练习时经常会出现倒地的现象。如果不会倒地的自我保护技术,就会出现手臂或身体的伤害。学练下面几种倒地时的自我保护动作,会使学生免受伤害。,团身滚动,当身体的正面或侧面受到攻击或对手使用摔法时,你就会向后或侧向摔倒。这时你首先要想到的就是迅速团身,以缓冲倒地的力量。,下

8、蹲后倒,当身体正面受到攻击或对手使用向后的摔法时,你就会向后摔倒。背对垫子站立,屈膝下蹲,再顺势后倒,使臀、腰、背、肩依次着地。最后双手臂拍击地面缓冲。双手的指尖一定要向前。,前滚翻,(七)相互表演,个人或小组(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出列表演,完善动作,又可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形成竞争局面,也可用照相留影的形式促使学生追求动作的完美。,(八)“前置”理论的运用,把具有难度的动作放在准备活动中讲授、练习,等学生基本掌握后,再按顺序教这个段落的其他动作,当教到这个较难的动作时,可以顺势往下教。形神拳当中最后一段中的仆步抡拍动作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先准备1,抡臂2、转腰3,拍地4,学会这个动作,后边的

9、动作就可以顺利进行。,(九)示范点的位置,示范点的选择主要是让每个学生都能看清楚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般说来,示范点应在队伍的最前面或在队伍的左上角上。至于在哪个角上,则要看动作的运动方向来决定,如果运动方向向左,则站在左上角;如果运动方向向右,则站在右上角;如果运动方向向后或向后转身,则应放在队伍的最前面或转身后队伍的最前面。如有可能,应将点放在一个适当高度的台子上。还可以选择一些做的好的同学作为示范点,效果会更好。,(十)口令方法的妙用,(1)分解性口令:此口令适合于一个组合和整个套路中教为复杂的动作分解运用。为了使动作间连接不受复杂动作、方向多变之影响。使学生尽快掌握动作,可将一动的节拍按动

10、作分解的程序,分为二至四拍完成。如抡臂砸拳“ 抡臂1,砸拳2”即在原来的基础上呼附加口令,然后在按正常顺序呼下面的口令。,提示性口令: 这种口令是由预令与动令组合而成,它的预令是动作名称或要求,动令是呼号,如“钩手推掌2,弹踢推掌3,弓步冲拳4”,预令具有提示性,给学生短暂的思维间歇,以帮助学生对动作的回忆,然后再呼动令做动作,这对部分遗忘或要求混淆不清的动作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具有唤起记忆之作用,适用于学生初学时运用。,(十一)及时评价,及时评价:对学生来说,最渴望老师给自己的动作一个公正的评价,有时教师一个眼神、手势就能使学生练习兴趣倍增。老师应该不见断地运用表扬式、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体验

11、成功带来的喜悦。实践证明语言评价是一种省时、省力、高效的评价手段。一定要多表扬,多鼓励,好的学生都是老师表扬出来的。,二、如何有效传授武术技能,【问题1】怎样把握小学基本功、基本动作 在小学武术教学中基本功(基础)学练注重内容,变换练习形式;同时多注重在武术的基本动作上下功夫,如手型、步型、手法、步法、腿法等。,(一)拳 要点:挺胸、收腹、直腰、出拳要快速用力,做好拧腰、顺肩、急旋前臂的动作。 【拳如卷饼紧又牢,四指并卷拇指压】 拳的进攻用法:冲拳、劈拳、砸拳、抄拳 拳的防守用法:如格、架、挡、压等各种方法,冲拳为例: 重点:肘贴肋行,急旋前臂用力(研究教材) 难点:拧腰顺肩,动作协调用力(研

12、究学生) 评价: 采用了具有武林特色的方式:争夺“武林称号”。“闪电手”、“快拳手”、“攻击王”三个“武林绰号”。“闪电手”体现的是冲拳的快速、准确;“快拳手”体现了冲拳的迅速、有力;“攻击王”体现了冲拳的技击含义。学生通过比赛形式夺得这些“称号”,显示自己的实力。,冲拳的教学绝招,(二)弓步 要点:挺胸、立腰,前腿弓、后腿绷。 【 前后开立上体正,前脚大腿与地平】 【 脚尖内扣膝部弯,后脚扒地不掀掌】 完成过程:快速蹬腿、转腰(提示固腰的动作) 易犯错误:上体后仰或太松(腰需固定)、后腿脚跟蹬不实、只顶膝不展胯;前面腿撑顶不明显 纠正方法:教师帮助体会感觉、提示关键点和要领。,(三)马步 要

13、点:头正、挺胸、立腰、扣足。 【两腿平行稍肩宽,屈膝半蹲大腿平】 【挺胸直背须塌腰,脚尖微扣向前方】 组织:可采用集体练习,也可采用分散练习,还可以采用自主小组练习或两人进行面对面的练习。练习马步时,第一可采用原地马步学练,强调步要稳、身要正、双脚扒地要深;第二可在地面上画两个圆,进行马步站立;第三可在地面上放砖头进行马步的站立,随时可加高砖的块数;第四可用站桩进行马步练习。,(四)歇步 要点:挺胸、立腰、两腿贴紧。 【双腿交叉要加紧,屈膝下蹲身要稳】 用法:歇步是一种基础性和造型动作,主要要求动作协调、伸缩自然、起蹲自如,架式要稳健。,歇步的练习方法,(五)弹腿 要点:收髋,弹击有寸劲。 【

14、双手抱拳在腰间,左(右)腿站立稳如山】 【右(左)腿抬平绷脚面,弹击有力达脚尖】 用法:当双方距离不在拳所击打的范围时,恰好或者运用步法移动后弹腿能击打到对方的身体时,可以是对手的腰部、肋部、头部等,迅速出击直达技击点。对于踢腿的防守技术同样重要,把握对手进攻时机,当对手用弹腿进攻时,迅速判断之后,最直接的防守方法是身体往侧前移动,躲开进攻点、发力点脚面。,【问题2】:如何怎样进行武术套路学练,学校武术教学中的武术内容 主要以了解方法、提高武术动作能 力为主,其动作构成要素包括外形、 劲力、呼吸、攻防。,(一)外形:定、转、合、成 定:马步、弓步、仆步、虚步、歇步 1.问题: 步法做不到位,特

15、别是两脚之间的距离、重心的高低等;相对应的身法、手法等变形掌握不好。 2.对策 (1)强调学习动作的规格和要求。根据学生自身条件,通过条件限制,规定步距、脚形等(步型步法教学绝招),强化标准动作练习。 (2)强调基本手、眼、身法要求。根据步法练习规格,通过规定的相对应或适宜的躯干动作、上下肢动作、眼睛方向等来强化步法练习的整体性。 (3)强调练习时间、相互合作。根据步法技术掌握的程度,通过教师准确的语言引导和互帮互查来调整练习的时间长短,进一步强化练习。,转:加强弓步与弓步转换、马步与弓步转换、仆步与弓步转换、虚步与弓步转换等。 1.问题:套路演练时,步法动作之间的转换和过渡不流畅,进而导致演

16、练不流畅。 2.对策 (1)强调转换后的动作规格和要求。根据学生自身条件,通过条件限制,控制转换方向、角度、手法、眼法、身法,强化动作的转换练习。 (2)强调转换过程中的重心平稳。根据动作要求,通过条件限制,控制动作转换的重心,进行强化练习。 (3)强调动作转换速度。根据动作要求,通过有力、节奏明快的语言来强化转换速度的练习。,合:马步冲拳与弓步冲拳转换、弓步冲拳与仆步按掌转换、虚步推掌与并步抱拳转换等。 1.问题:套路演练时,身法、手法配合不协调,动作显得僵硬,演练不自然。 2.对策 (1)强调过程中动作组合的协调。通过步法和相应的眼法、手法、身法的优化组合,及时调整、变化,从多角度进行强化练习,提高演练的协调性 (2)强调动作呈现的气与力。根据练习的要求,强化与步法相对应的冲拳、按掌等手法和身法的力度,以及过程的气合(发声等)练习。 (3)强调动作组合的合理性、科学性。根据步法与眼法、手法、身法的关系及各自特点,通过简单、明了、大方、合理的动作优化设计,提高“合”的实效性、观赏性。,成:原地或踏步成马步冲拳、原地或慢跑成仆步按掌、大跃步前穿接搂手冲拳等。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