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课件1第六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0921132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8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课件1第六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外国文学课件1第六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外国文学课件1第六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外国文学课件1第六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外国文学课件1第六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课件1第六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课件1第六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一、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 社会基础 浪漫主义以鲜明的战斗宣言和气势磅礴的艺术创作著称于世,它是法国大革命这个风云激荡的时代和特定的社会心理的产物。 哲学基础 浪漫主义文学的产生也和德国古典哲学和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密不可分。德国古典哲学本身就是哲学领域中的浪漫运动,其基调是唯心主义的。这种唯心主义哲学对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主观抒情性和强烈的个人主义倾向产生了深刻影响。此外,圣西门、欧文、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也十分投合浪漫主义者不满现实、追求理想的特殊心态,因而助长了浪漫主义思潮的形成与发展。 文化传统 在文学传统上,浪漫主义经过了漫长的发展阶段。1798年,德国的

2、史莱格尔兄弟在雅典娜神殿上,正式把浪漫主义当作一个术语来使用;同年,法国的“法兰西学院”正式承认“浪漫的”这一法文词汇;还是在这一年,英国出版了华滋华斯和柯勒律支的抒情歌谣集。就这样,浪漫主义由此一步一步地发展成了一场颇具世界规模的文学运动。,二、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抒情主义 浪漫主义强调感情的抒发,偏重理想的追求,有很强的主观性,这是浪漫主义最本质的特点。在浪漫主义者看来,文学作品实质上是把内在的情感与思想变为外在物象,是感情冲动时的一种外泄的结果,展示的是作者的知觉、情感和幻想,是表现而不是模仿与再现。总之,浪漫主义作家把个人感情、主观世界诉之于海阔天空的想象,因而被批评家称之为“抒情

3、王子”和“理想主义”。 崇拜自然 赞美自然 浪漫主义作家接受卢梭“回返自然”的主张和泛神论思想, 着力于表现自然景物和乡间的纯朴生活, 歌颂和赞美大自然。在他们看来,在“自然”的境界里,一切物质的、理性的束缚都被解除,人性可以舒展自如,自我情感抒发,个体生命的价值可以得到充分的实现,人类“爱”的理想也在这种境界里变为现实。因此,“自然”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哲学内蕴和美学理想。, 鲜明的个人主义色彩 浪漫主义作家一般都处于与社会现实相对立的地位,注重的是理想世界和在理想世界中活动的人们,这些都是作家头脑中主观想象的产物,是对未来理想世界的诗性重构。浪漫主义作家笔下的人物,也是作家头脑中想象的、理

4、想化了的人物。所以,他们肯定对社会现实的反抗,追求个性的绝对自由,往往用夸张的笔法去描写人物性格。 重视民间文学传统 “回返中古”是浪漫主义的另一个著名的口号。浪漫主义重视民族传统和民间文学,尤其是中世纪的民间文学。欧洲的浪漫主义首先是在整理和发掘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浪漫主义在艺术上的创新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他们对民间文学中优秀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浪漫主义对于民间文学的重视和吸收,增强了文学中的民族和民主因素。,英国:,前驱:罗伯特彭斯和威廉布莱克 开创者: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斯、 柯勒律治、骚塞 抒情歌谣集序言奠定理论基础 高峰:拜伦、雪莱 其他:济慈,雪莱(1792-1822),

5、出生于贵族家庭。1810年入牛津大学,对自然科学与哲学发生极大兴趣。1811年发表第一篇论文无神论的必然性,被学校开除。,1813年发表第一手长诗麦布女王,反映了作者基本的现实态度和政治、哲学观点,被迫离开英国去意大利。,1819年,抒情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给英国人民的歌1819年的英国 ”虐政” 的假面游行,抒情短诗:西风颂云雀,1822年7月8日死于海难。恩格斯“天才的预言家”。,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要是冬天

6、 已经来了,西风呵,春日怎能遥远?,拜伦(1788-1824),生于贵族家庭。童年随母亲在苏格兰度过。天资聪颖,生来微跛。敏感、自尊。10岁承袭爵位和大宗财产。入剑桥大学,酷爱历史、哲学和文学,获硕士学位。他以毕生的精力和史诗的规模创作抒情诗,使之由纤细的抒情小曲一跃而成为文学的正宗,进入了世界一流文学的行列。,1807年,出版处女诗集懒散的时刻,主要爱情诗。遭到粗暴的否定。拜伦回应英格兰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这篇驳论诗成为英国文学思想史上的重大事件。,1809-1811,拜伦游历葡萄牙、西班牙、马耳他、希腊、土耳其等国家,开阔视野,写出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的第一、二章,首次塑造了一个孤独、忧郁、

7、悲观的“拜伦式英雄”。“旅人的心是冰冷的,旅人的眼是漠然的。”获得巨大成功,4天7版。,拜伦后期最重要的创作是唐璜。唐璜以史诗的宏大篇幅展示了欧洲社会的讽刺画卷,深刻揭露了18世纪后期欧洲社会的黑暗,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罪恶。 唐璜的精华部分莫过于其中众多的抒情和讽刺性的插语,它们无比地扩充了小说的容量,造成了一种色彩斑斓的诗风。这些插话的主旋律是对于自由的歌颂和向往。 唐璜在文体上别具一格。它将博大丰富的内容、诡谲多变的情节规范在“8行5音步”的英雄史诗体中,挥洒自如地表现了包罗万象的社会生活。它在气势磅礴、奔放流畅,如珠玉般轻快地泻出的交响乐中,广泛采用了散文句式、格言谚语、名人警句乃至同义词

8、、双关语,从而把散文中的口语的力量带进了小说体诗。,代表作:长篇叙事诗唐璜,取材于四百年前西班牙传说中的一个色鬼恶棍,屡见于西方文学史。拜伦进行全新的处理,18世纪的一个贵族青年。,具有传奇性、抒情性、讽刺性、音乐性等艺术特点。“潇洒风格的大师!”,他们抬头看天,那火烧的流云 像一片赤红的海,广阔而灿烂, 他们俯视着海,映得波光粼粼, 圆圆的一轮明月正升出海面, 他们聆听浪花的泼溅和细风, 他们还看到含情脉脉的视线 从每人的黑眼睛照射对方的心, 于是嘴唇相挨,接了一个蜜吻。,一八六 呵,一个长长的吻,是爱情、青春 和美所赐的,它们都倾力以注, 好似太阳光集中于一个焦点, 这种吻只有年轻时才吻得

9、出; 那时灵魂、心和感官和谐共鸣, 血是熔岩,脉搏是火,每一爱抚、 每一吻都震撼心灵:这种力量 我认为必须以其长度来衡量。,一八七 我说的长度指时间;他们一吻 天知道多久! 当然他们没计算; 即使算过了,恐怕也计算不出 一秒钟内那多么丰富的美感; 谁都不说话,只感到彼此吸引, 仿佛心魂和嘴唇在互相召唤, 一旦汇合了,就像蜜蜂胶在一起, 他们的心是花朵,向外酿着蜜。,一八八 他们远离了世界,但不像斗室中 一个人所感到的那种孤独滋味, 海是静默的,海湾上闪出星星, 红色的晚霞暗了,天越来越黑, 四周无声的沙石,滴水的岩洞, 使他们不由得更紧紧地依偎; 好像普天之下再也没有生命, 只有他们两人,而他

10、们将永生。,恰尔德.哈罗尔德游记 1、基本内容 长诗第一章的重点是歌咏西班牙的解放斗争,诗人从三个方面完成了自己的主题:其一、强烈谴责侵略战争;其二、深刻批判西班牙统治阶级的卖国政策;其三、热情地歌颂劳动人民的解放斗争。 第二章的重点是希腊和阿尔巴尼亚人民的解放斗争,当时这两个国家都处在土耳其的统治之下。然而,尽管这里的封建专制和异族统治是这样凶狠,可是自由之神并没有被暴君的铁腕扼死,“勇敢的山民却要跟他捣乱”,公然在隐蔽的山林里高举叛旗并坚持斗争达18年之久。 拜伦笔下的“希腊之歌”是全诗最动人的诗章之一。可是,当时的希腊还在土耳其人的铁蹄下苟延残喘。诗人在千年古国的废墟上抚今追昔,不胜感慨

11、,引吭高歌,热情讴歌他们的祖先抵抗波斯侵略的英雄业绩,歌咏气壮山河的马拉松精神和斯巴达精神,表现出澎湃的自由激情和自己解放自己的思想。,“游记”第三章的重点为“滑铁卢抒怀”和“日内瓦怀古”。在“滑铁卢抒怀”中,拜伦基于拿破仑失败后神圣同盟的反动这样的现实,重评了拿破仑,同时将神圣同盟描绘为人类自由的死敌。 日内瓦怀古是通过对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伏尔泰的歌颂来正面阐述诗人的自由观的,具体表现为: 其一、对启蒙哲人的歌颂与崇拜;其二、强烈的反封建、反暴政的思想;其三、对自由的向往与赞美; 其四、回返自然的思想,长诗第四章于1817年完成于意大利,写哈罗尔德游历意大利的历史名城威尼斯、佛罗伦萨和罗马

12、。1817年的意大利,还在奥地利的统治之下俯首贴耳:威尼斯是一个带着镣铐的万神之母,佛罗伦萨是一座不能再生天才的历史名城。在罗马,诗人到达了游程的终点,他的积极浪漫主义的激情也达到了高潮。拜伦凭吊古罗马的繁荣强大,从古代的征战、帝国的盛衰,联想到当代的暴政,目击番邦大王在罗马的凯旋大道上纵马驰骋,最后在98节高奏起自由的颂歌。长诗最后在高昂的大海颂歌中结束。,艺术形象 长诗首先诗化的是一个当代“世纪病”患者的个人的神话。哈罗尔德,这个19世纪的流浪汉,“永恒之海上的漂泊者”,是一个崭新的、独特的浪漫主义主人公。这个既不说话又不行动的山水冥想者,是一个跟周围的现实绝对对立的个人主义者,他对生活的

13、失望是无法消除的,他与现实的对立是无法解决的。 他生活在阿尔比温岛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年方20,就遍尝了上流社会的一切狂欢。最后,他感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苦闷忧郁和孤傲。出于对人类的恐惧和憎恶,这个把生命当作一种苦难的青年贵族悄悄的离开了祖国,希望和异国的大自然作感情上的交流,以医治自己的精神创伤。,哈罗尔德对生活的失望是无法以消除的,他与现实的对立也是无法调和的。在第三章,他也曾想与上流社会虚以周旋。然而他实在无法忍受平庸的生活,只好作为一个成年人,永远地离开了英国,背着沉重的十字架,“渐渐沉入那死灭的大群”,“永不回返人间”。 哈罗尔德这个具有崭新性格的神秘形象一问世,就震动了欧洲。这是因为,

14、拜伦通过他高度概括出了黑暗岁月中一代人的爱与生的苦恼。他的形象,为文艺复兴以来的资产阶级“世纪病”形象作了艺术的总结; 他为19世纪上半期具有普遍意义的资产阶级青年“世纪病”患者提供了生动而深刻的写照。 他的形象反映了法国革命失败之后,西欧整整一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悲观失望和消极反抗。 哈罗尔德还有一种高度的象征意义,即对欧洲现存社会压抑、扼杀天才人物的现实提出了强烈的抗议。,拜伦创作的艺术特色 抒情主义 其一、作为抒情主义的本质特点,“游记”中始终存在着一个凌驾在一切之上的自我,一个在任何感情中都没有失去它本身、在任何场合下都没有忘却他本身的自我。 其二、“游记”不仅喷射着诗人火一样的激情,

15、而且汇集着时代风云,从而使抒情诗摆脱了传统的山水冥想和浪漫情思而突进现实生活之中。 其三、“游记”只所以具有凌厉无前的思想力量,主要在于它那抒情与政论的结合。长诗这种磅礴的气势和惊涛拍岸般的声调,是无与伦比的。 其四、抒情与讽刺的结合,给“游记”带来了亦庄亦谐的独特风格。,大自然的圣殿 其一、“游记”的景物描写具有空前的广泛性。 其二、长诗中的大自然,带有鲜明的社会性。 其三、 浓郁的民族性,是“游记”景物描写的又一特点。 其四、在“游记”中,大自然是永恒的、有生命的,因而具有深刻的象征性。,法国浪漫主义文学: 夏多布里昂(1768-1848),生于贵族家庭。1797年发表革命论,1801年发

16、表基督教真谛,颇受拿破仑赏识。1813年开始从政。晚年完成墓中回忆录 1801年出版中篇小说阿达拉,轰动法国文坛,和另一本小说勒内开创了法国的“浪漫主义世纪”。阿达拉之新,在与展示了一种蛮荒之美和孤独之美。 在基督教真谛中,他主张:“在一切现今存在的宗教中,基督教是最富于诗意的,最有人性的,最利于自由和文艺的;现在的世界一切都得之于它,从农业到抽象科学。”,斯达尔夫人: 出生于银行家家庭。重要贡献是向法国公众介绍了德国哲学和文学的发展,即德意志论,另一论著论文学与社会结构的关系是法国浪漫主义的奠基作,探讨文学和社会形态的关系,首次提出了北方文学和南方文学的区别。 小说黛尔芬和柯丽娜是法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探讨妇女问题的作品。 其他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乔治桑、大仲马、缪塞等,维克多雨果(1802-1885),1802年2月26日诞生在贝尚松,父亲共和党人,母亲保王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