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课件第18章外部性杨旭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0921037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18章外部性杨旭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18章外部性杨旭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18章外部性杨旭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18章外部性杨旭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18章外部性杨旭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课件第18章外部性杨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观经济学课件第18章外部性杨旭(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8章:外部性,第18章:外部性,18.1 什么是外部性 18.2 外部性如何导致市场失灵 18.3 纠正外部性的措施,18.1 什么是外部性,外部性:当一个行为主体的某种行为对他人造成了影响,而这种影响又没有给行为者带来任何的收益或成本,那么这种行为就具有外部性。 外部性的划分: 正外部性 、负外部性 具有外部性的生产行为、具有外部性的消费行为,18.1 什么是外部性,正外部性 :给他人带来好的影响,但却并没有因此而获得任何报酬,这样的行为被称为具有正外部性。 负外部性:给他人带来不好的影响,但却并没有因此而付出任何的代价,这样的行为被称为具有负外部性。,18.2 外部性如何导致市场失灵,

2、18.2.1 生产的负外部性导致生产过多: 当某厂商的生产具有负外部性时,意味着该厂商进行生产所引起的私人成本小于由该生产活动引起的社会成本。,18.2 外部性如何导致市场失灵,18.2.1 生产的负外部性导致生产过多: 私人成本”(private cost)是指厂商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真实负担的成本。 因此,以个体利润最大化为特征的企业,在做决策时,只会考虑私人成本。,18.2 外部性如何导致市场失灵,18.2.1 生产的负外部性导致生产过多: “社会成本”(social cost)则是在私人成本的基础上,加上由于对他人产生的不利影响而给别人带来的成本。,具有负外部性的生产,图18.1:具有负

3、外部性的生产活动,18.2 外部性如何导致市场失灵,18.2.1 生产的负外部性导致生产过多: “负外部性”的本质,就是社会成本大于私人成本。由此产生的市场失灵就是因为私人企业在确定产量时,只考虑私人成本,从而造成生产过多。,18.2 外部性如何导致市场失灵,18.2.2 生产的正外部性导致生产过少 当某厂商的生产具有正外部性时,意味着该厂商进行生产所引起的私人收益小于由该生产活动所产生的社会收益。,18.2 外部性如何导致市场失灵,18.2.2 生产的正外部性导致生产过少 所谓“私人收益”(private benefit)是指厂商通过生产某种产品,而实际得到的收益。 因此,以个体利润最大化为

4、特征的企业,在做决策时,只能考虑私人收益。,18.2 外部性如何导致市场失灵,18.2.2 生产的正外部性导致生产过少 “社会收益”(social benefit)则是指在私人收益的基础上,加上由于对他人产生的有利影响而给别人带来的收益。,18.2 外部性如何导致市场失灵,18.2.2 生产的正外部性导致生产过少 “正外部性”的本质,就是社会收益大于私人收益。而私人企业做生产决策时,只能考虑私人收益,从而使得产出过少。,具有正外部性的生产,图18.2:具有正外部性的生产活动,18.2 外部性如何导致市场失灵,图18.2中的MC为企业生产的边际成本(在这里等同于社会的边际成本),而MB是企业生产

5、的边际收益,即“私人边际收益”(private marginal benefit),而MSB为企业生产所引起的“社会边际收益”(social marginal benefit),,18.2 外部性如何导致市场失灵,18.2.3 其他导致市场失灵的方式 消费的负外部性导致消费量过多; 消费的正外部性导致消费量过少。,18.3 纠正外部性的措施,18.3.1 通过政府进行干预 (1) 纠正“负外部性”的手段 庇古税 收取排污费与制定排污标准 发放可转让的排污许可证 (2)政府弥补“正外部性”的手段补贴和优惠券,18.3 纠正外部性的措施,庇古税(Pigou Tax) 用于纠正外部效应影响的税收被称

6、为庇古税。这是为了纪念最早提出这种方法的英国经济学家阿瑟. 庇古(A. C. Pigou)。 制定这种税收的具体内容是:对造成负外部性的企业,国家应该征税,其数额应该等于该企业给社会其他成员造成的损失,也就是边际外部影响,从而使该企业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庇古税,图18.3:庇古税,18.3 纠正外部性的措施,收取排污费与制定排污标准 当排污数量被事先确定下来后,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有两种:制定排污标准和收取排污费。 制定排污标准(emissions standard)是指政府首先设定一个“排污目标量”(设其为A),然后规定每个企业的排污量不能超过A/n(n是企业数目)。,18.3 纠正外部

7、性的措施,收取排污费与制定排污标准 排污标准(emissions standard) 在污染较为严重的时候,这样的措施往往见效较快。 但是该方法也有很明显的缺陷:当厂商数目较多,且各自的规模差异较大时,这样一种“一刀切”的政策往往会使单个企业无法达到有效率的状态。,18.3 纠正外部性的措施,收取排污费与制定排污标准 排污费(emissions fees)是指对企业每单位排污量收取一定的费用。 该方法的好处是“有效率”每个企业都达到了自身的最优 但坏处是:政策的实施者不容易控制污染效果。,18.3 纠正外部性的措施,发放可转让的排污许可证 发放可转让的排污许可证(transferable em

8、issions permit)制度是指,政府首先设定一个“排污目标量”(设其为A),然后按照排污目标量发行等量的排污许可证。 其次,按照一定的规则1将许可证发放给企业,企业只有持有许可证方能排污,且排污量不能高于许可证上所表明的数量。,18.3 纠正外部性的措施,发放可转让的排污许可证 最后,许可证可以交易,那些减排能力高的企业可能不需要那么多许可证,因此它可以将许可证以出售;与此同时,那些减排能力差的企业可能会觉得手中的许可证不够用,此时就需要从别人那里购买。 最终,每个企业的排污量也都是对自身而言的最优排污数量。此时,许可证的价格等于所有企业的“减排边际成本” 。,18.3 纠正外部性的措

9、施,18.3.1 通过政府进行干预 (2)政府弥补“正外部性”的手段补贴和优惠券 对造成正外部性的企业,国家则可以采取 补贴(Subsidy)的办法,使得企业的边际私人 收益与边际社会收益相等。,补贴,图18.2:具有正外部性的生产活动,18.3 纠正外部性的措施,18.3.1 通过政府进行干预 (2)政府弥补“正外部性”的手段补贴和优惠券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补贴的形式是多样的,可 以直接发放货币,也可以是免税,还有一种形式 叫做优惠券(voucher)。,18.3 纠正外部性的措施,18.3.2 通过市场自行解决 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在1960年社会成本的问题一文中提出了这样的论点:如

10、果资源的产权是清晰的、可交易的,且交易成本很低,那么由外部性造成的市场失灵就可以通过相关各方的私人协议来解决。 原因是:如果资源的配置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那么就存在着帕累托改进的余地。 因此相关社会成员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共同分享帕累托改进带来的好处,最终实现这样的改进。,18.3 纠正外部性的措施,18.3.2 通过市场自行解决 所谓“帕累托改进”是指这样一种改变,它能使起码一个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因此而得到改善,同时又不会使任何一个社会成员的利益因此而受损。 而所谓“帕累托最优”就是指不存在帕累托改进余地的资源分配状态。,18.3 纠正外部性的措施,18.3.2 通过市场自行解决 (1)用

11、科斯定理纠正负外部性 (2)用科斯定理弥补正外部性,18.3 纠正外部性的措施,(1)用科斯定理纠正负外部性 以“一条河,上游有家造纸厂,下游有个养鱼场”为例,造纸厂根据自己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比较将产量确定在Q1(见图18.3)。 根据前述分析,此时由于存在着负外部性,使得造纸厂生产得过多,污染得过于严重,显然这会给下游养鱼场带来很大损失,设该损失大小为A元。如果让造纸厂减少排污,即减少造纸产量致Q*,那么肯定会给造纸厂带来损失,设该损失大小为B元。由于此时的状态不是帕累托最优的,存在帕累托改进,因此一定有:AB(为什么?)。,18.3 纠正外部性的措施,(1)用科斯定理纠正负外部性 于是

12、养鱼场可以拿出B元交给造纸厂,条件是:造纸厂必须将产量降低到Q*。如果造纸厂接受这一条件,那么对于造纸厂而言,它的利益不变,而养鱼场的利益增加了(A B)。显然,这是一种帕累托改进。并且改进后,资源的分配重新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18.3 纠正外部性的措施,(2)用科斯定理弥补正外部性 最典型,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具有正外部性的生产是知识的生产。 首先,一个人生产出某种知识后,对于周围人的正向影响往往是巨大的。 其次,由于知识产品有一个重要特征,即,很容易被复制,因此知识的生产者所获得收益远远小于知识所产生的价值,以至于知识产品的生产远没有达到最优的水平。,18.3 纠正外部性的措施,(2)用科斯定理弥补正外部性 对于这类问题,使用科斯定理的具体方法就是建立专利与版权制度以明晰、保护产权。,18.3 纠正外部性的措施,(2)用科斯定理弥补正外部性 专利(patent)与版权(copyright) 制度是政府认可并授予产品、服务、生产工艺的发明者在一定时间之内,可以享有排他的生产、使用与出售发明的权利。从而避免其他人在一定时间内免费从该发明中受益。 当然,专利制度也可能会形成另一种市场失灵的现象垄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