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ynrbsaa2010私募证券投资公司调查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920891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Aynrbsaa2010私募证券投资公司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Aynrbsaa2010私募证券投资公司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Aynrbsaa2010私募证券投资公司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Aynrbsaa2010私募证券投资公司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Aynrbsaa2010私募证券投资公司调查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Aynrbsaa2010私募证券投资公司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Aynrbsaa2010私募证券投资公司调查(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_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 私募基金公司调查 2010年,是阳光私募飞速发展的一年,业绩大幅跑赢公募和大盘,受到了市场的肯定,也受到了信托、银行和券商的追捧,成为了资本市场的新宠,信托产品发行不断创出新高,全年新发行非结构化信托产品达312只。优秀的老私募当仁不让,新成立私募如雨后春笋,如新价值凭借2009年的神话,规模在快速扩张,新秀瀚信更是来势汹汹产品发行一气呵成,孙建冬成就18亿的单期募集新记录。 那么,经过一年快速发展后的私募公司,具体情况如何呢?规模有多大的扩张,人员有多少的

2、增加,2011年有着怎样的规划?针对私募公司的具体情况,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对全国68家私募公司进行了调查问卷。 私募多条腿走路 规模快速扩大? 经过2010年的扩张后,目前我国私募基金公司管理的资产规模分布区间如何呢? 从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的调查看,我国54.17%私募公司的管理规模处于15亿之间,介于1030亿规模的中型私募公司有16.67%,而规模超过30亿的私募有4.17%,但规模在1亿以下的私募公司也达到了16.67%(如图一)。图一: 在调查的私募中有27.08%有管理专户,说明专户理财在阳光私募中还部分存在,作为一种重要的收入渠道,阳光私募并没有放弃最原始的操作方式。据调查显示,专

3、户规模分布区间和阳光私募相当。53.85%私募管理的专户规模介于15亿之间,15.38%私募专户规模为510亿,1030亿规模的私募达7.69%,专户规模低于1亿的为23.08%(如图二)。图二: 调查的私募中有10.42%公司管理着海外基金,说明我国私募基金已经开始展望海外市场,部分私募对海外市场有着浓厚的兴趣。 调查显示,60%私募管理的海外基金规模为15亿,510亿规模的占20%,1亿以下的私募也占20%(如图三)。图三: 调查私募中有12.5%同时进行股权投资,调查显示,50%私募用于股权投资的资金介于15亿,1亿以下的达到33.33%(如图四)。图四: 阳光私募的投资并没有仅仅局限于

4、信托产品的资金管理,而是多条腿走路,同时,投资的标的也没有局限于A股市场,海外市场和股权投资等也是私募青睐的方式,走向国际也是我国私募需要经历的过程。 1020亿规模适中? 510只产品理想 规模是业绩的杀手,这是业界流行的一种说法,从国际和现实情况来看,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规模扩大后,管理团队和研究能力能否跟得上节奏,投资风格会否发生转变从而影响业绩等是私募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问题。那么,在私募的心中,希望管理多大的规模才是最理想的状态呢? 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调查显示,35.42%私募希望管理的资产规模为1020亿,20.83%希望管理的规模为2030亿,逾56%私募希望管理的规模介于103

5、0亿之间,但也有27.08%私募认为公司可以应付40亿以上的规模(如图五)。图五: 过多的产品会影响基金经理的管理能力,也会降低交易效率,那么,私募认为管理多少只产品最合适呢? 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52.08%私募认为管理510只产品是最理想的状态,20.83%私募认为管理15只产品最易操作,认为能够应付1020只产品规模的私募也占18.76%,没有私募希望管理30个以上的产品(如图六)。图六: 单只产品规模过小,失去资金规模效应,但规模过大,容易出现流动性风险,配置上更加复杂,对基金经理资产管理水平要求更高。 从私募排排网的数据看,64.58%私募希望单只产品理想规模是15亿,50

6、00万1亿区间的私募为18.75%(如图七)。私募并不希望单只产品规模过大,普遍认为单只产品规模过大会影响操作。图七: 私募公司扩张 灵魂依赖性强 公募基金经理“奔私”是2010年一个热门话题,私募基金的吸引力正日益扩大,而随着私募管理规模的扩大,对管理团队和研究团队的要求也在提高,私募公司的人数规模也在相应的扩张。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到,50%私募公司的总人数在1020人之间,少于10人的私募公司占比27.27%,而规模相对较大的公司偏少(如图八)。私募公司人员的增加,是私募发展的必然趋势。图八: 基金经理是投研团队的灵魂,在很多私募公司中,他的重要性可以说是决定性的,那么,私募公司的基金经理

7、配置情况如何呢? 据私募排排网研究中心的调查,52.27%私募公司只配置了一名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在投资决策中起这举足轻重的作用。配置2、3个基金经理的公司分别为18.18%和22.73%,而超过3个基金经理的私募公司为6.82%(如图九)。图九: 研究团队是私募公司投资的核心环节,研究员在公司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对基金经理的投资决策起着重要的影响。 调查显示,59.09%私募公司配置的研究员为510人,34.09%私募公司研究员少于5人,1020名研究员的公司仅为6.82%(如图十)。这也表明了我国私募公司的规模还处于起步阶段,公司的研究团队规模尚小,对投资决策人的依赖还相对较强。图十: 风险控

8、制是保障投资收益的重要环节,而我国私募基金普遍风险控制体系相对不完善,多为依靠经验性的风控操作。调查显示,中国私募基金公司风控人员配置1人的为50%,13人的为27.28%,还有11.36%私募公司没有配置风控人员(如图十一)。图十一: 在销售人员配置上,中国私募基金公司大多为15人,占比47.73%,只配置了一名销售人员的私募公司更是高达34.09%(如图十二)。销售团队的不强大,和私募需要精英销售人员,主要依靠渠道销售有关。图十二: 在交易人员的配置上,中国私募基金公司的人员配置也相对较少,低于3人的私募公司逾84%,13人私募公司占47.73%,交易员只有1人的私募公司为36.36%(如

9、图十三)。图十三: 私募对员工多有激励措施,对刺激员工的积极性起着重要的作用。据调查显示,私募公司多采取现金分红的形式对员工进行激励,占比47.74%,采用股权激励的私募公司为39.58%(如图十四)。图十四: 近90%私募2011年望发新产品 2010年,私募产品迎来了井喷式的发行,创造了历史新高。2011年,私募能否继续维持迅猛的发展势头呢?调查显示,89.58%私募表示有意在2011年发行新产品,10.42%私募表示视情况而定,没有私募表示不发行新产品(如图十五)。图十五: 信托形式仍是主流 有限合伙期待扩张 2009年7月,信托证券账户暂停,本意味会对私募产品的发行造成巨大的打击,但2

10、010年私募的迅猛发展,表明这一举措并没有对私募造成实质性的打击。那么,私募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发行产品呢? 调查显示,信托形式还是阳光私募发行产品的主要方式,高达95.83%私募通过信托发行产品,有限合伙形式为4.17%(如图十六)。有限合伙由于存在着许多因素的制约,暂时难以大规模发展,但随着创新型的有限合伙形式出现和私募行业的发展,有限合伙制私募会越来越壮大。图十六: 非结构化产品受私募青睐 在调查私募中,发行产品的类型多为非结构化,占据了93.75%,仅有6.25%的私募发行结构化产品(如图十七)。图十七: 2010年,是阳光私募快速壮大的一年,优秀的业绩已经让市场充分认识私募,并开始重视私募,无论是管理规模,还是私募公司的规模,都行驶在快车道上。2011年,期待私募有着更加辉煌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