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记数1课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0920600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记数1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记数1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记数1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记数1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记数1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记数1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记数1课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1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专题2 :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点此播放教学视频,微生物包括哪五类:,病毒 细菌 放线菌 真菌 原生动物,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病毒界,一、基础知识: (一)微生物,点此播放教学视频,不管哪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和氮源、 无机盐等营养物质, 另外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例如:生长因子(即细菌生长必需,而自身不能合成的化合物,如维生素、某些氨基酸、嘌呤、嘧啶)以及氧气等的要求。,点此播放教学视频,二、无菌技术,1.无菌技术的概念,无菌操作泛指在培养微生物的操作中,所有防止杂菌污染的方法。,点此播放教学视频,()消毒定义: 指使用较为温

2、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2.消毒与灭菌的概念及两者的区别,点此播放教学视频,(2)灭菌的定义:,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而达到完全无菌之过程。,点此播放教学视频,1计算 2 称量 3溶化 4灭菌 5倒平板,操作步骤,点此播放教学视频,倒平板技术,点此播放教学视频,2、纯化大肠杆菌,接种方法有: 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在数次划线后,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这就是菌落.

3、,微生物的接种技术,点此播放教学视频,微生物的恒温培养,点此播放教学视频,稀释涂布平板法,点此播放教学视频,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记数,点此播放教学视频,两个主要目的: (1)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 (2)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究竟含有多少这样的细菌。,点此播放教学视频,水生耐热细菌Taq ( Thermus aquaticus ) 耐高温的Taq DNA聚合酶 美国微生物学科布鲁克(T.Brock) 1966年发现耐热细菌,研究思路,(一)筛选菌株,点此播放教学视频,尿素分子的立体结构,CO(NH2)2+H2O CO2+2NH3,脲 酶,分解尿素的细菌:,点此播放教学视频,培养

4、基配方,点此播放教学视频,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选择培养基,点此播放教学视频,选择培养基:从微生物群中选择具有特定表型的细胞.使之进行繁殖所用的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 分离酵母菌、霉菌等真菌 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 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 不加氮源的无氮培养基: 分离固氮菌 不加含碳有机物的无碳培养基: 分离自养型微生物,点此播放教学视频,背景知识,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点此播放教学视频,1直接计数法: 最常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背景知识,点此播放教学视频,1直接计数法: 最常用显微

5、镜直接计数法。 先将待测样品制成悬液,然后取一定量的悬液放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生物数目来计算出单位体积内的微生物总数。,测定微生物数量的方法:,背景知识,点此播放教学视频,优点: 设备简单、能观察微生物的形态特征。,点此播放教学视频,优点: 设备简单、能观察微生物的形态特征。 缺点: 难以计数微小量多的细菌。 一般用于纯培养悬浮液中各种单细胞菌体的计数。,点此播放教学视频,2间接计数法: 最常用稀释平板计数法。,点此播放教学视频,(二)统计菌落数目,点此播放教学视频,(二)统计菌落数目,统计菌落数目的理论依据: 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 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

6、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因此,恰当的稀释度是成功地统计菌落数目的关键。为了保证结果准确,通常将几个稀释度下的菌液都涂布在平板上,培养后再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点此播放教学视频,点此播放教学视频,每克样品中的菌株数 = (CV)M,C: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 菌落数 V: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 (ml) M:稀释倍数,点此播放教学视频,统计的菌落往往 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 这是因为当两个或多 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因此结果一般用菌落数而不是活菌数来表示。,注意:,点此播放教学视频,两位同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在对应稀释

7、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两种统计结果。 1.第一位同学在该浓度下涂布了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为230。 2.第二位同学在该深度下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为21、212和256,该同学以这三个平板菌落数的平均值163作为统计结果。,实例1,点此播放教学视频,你认为哪位同学的结果更接近真实值?这两位同学的实验需要改进吗?如果需要,如何改进?,?,点此播放教学视频,你认为哪位同学的结果更接近真实值?这两位同学的实验需要改进吗?如果需要,如何改进?,第一位同学只涂布了一个平板,没有设置重复组,因此结果不具有说服力。第二位同学考虑到设置重复组的问题,涂布了3个平板,但是,其中1个平板的计

8、数结果与另2个相差太远,说明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了错误,因此,不能简单地将3个平板的计数值用来求平均值。,?,点此播放教学视频,因此,这两位同学的实验需要改进,在设计实验时,一定要涂布至少3个平板,作为重复组,才能增强实验的说服力与准确性。在分析实验结果时,一定要考虑所设置的重复组的结果是否一致,结果不一致,意味着操作有误,需要重新实验。,说明设置重复组的重要性。,点此播放教学视频,在做本课题的实验时,A同学从对应106倍稀释的培养基中筛选出大约150个菌落。但是,其它同学在同样的稀释度下只选择出大约50个菌落。 其他同学认为A同学的结果有问题。他们分析可能是A同学的培养基被杂菌污染了,或者培

9、养基中混入了其他含氮物质,因而导致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也能在该培养基上生长。,实例2,点此播放教学视频,但是,A同学确信自己的实验操作准确无误,与其他同学的结果之所以不相同,是因为自己所选用的土壤样品不同。但是,A同学在设计实验的时候并没有设置对照,因而此时也拿不出令同学们信服的证据。 你能通过设置对照,帮助A同学排除上述两个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吗?,点此播放教学视频,一是由于土样不同,二是由于培养基污染或操作失误。究竟是哪个原因,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 一种方案:可以由其他同学用与A同学一样的土样进行实验,如果结果与A同学一致,则证明A无误;如果结果不同,则证明A同学存在操作失误或培养基的配制

10、有问题。,点此播放教学视频,另一种方案: 将A同学配制的培养基在不加土样的情况下进行培养,作为空白对照,以证明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 通过这个事例可以看出,实验结果要有说服力,对照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点此播放教学视频,1要将从土壤中提取的自生固氮菌与其他的细菌分离出来,应将它们接种在( ) A加入氮源和杀菌剂的培养基上 B不加入氮源和加杀菌剂的培养基上 C加入氮源,不加杀菌剂的培养基上 D不含氮源和杀菌剂的培养基上,D,做一做,点此播放教学视频,2将圆褐固氮菌接种到彻底灭菌的固体培养基上,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就能够得到 ( ) A菌丝 B无一定形态的群体 C单个细菌 D菌落,D,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11、,3在接种操作的过程中,不正确的是( ) A要将接种环灼烧灭菌 B取下棉塞后要将试管口灼烧灭菌 C将接种环伸入试管内,先接触长菌多的部位 D接种后还要将管口灭菌加塞,C,点此播放教学视频,4高压蒸气灭菌的原理是( ) A高压使细菌DNA变性 B高温使细菌蛋白质凝固变性 C高温烫死细菌 D高温使细菌DNA变性,B,点此播放教学视频,5、尿素是尿素分解菌的氮源,因此在配制培养基时( ) A葡萄糖在培养基中含量越多越好 B尿素在培养基中含量越少越好 C尿素分解菌有固氮能力,故培养基中尿素为无机氮 D尿素分解菌无固氮能力,故培养基中的尿素为化合态氮,D,点此播放教学视频,1、D 2、D 3、C 4、B 5、D,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