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题(pdf版) (1)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916869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971.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七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题(pdf版) (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成都七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题(pdf版) (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成都七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题(pdf版) (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成都七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题(pdf版) (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成都七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题(pdf版) (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七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题(pdf版)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七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半期考试化学试题(pdf版) (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共 8 页 第 1 页 共 8 页 第 1 页 成都七中成都七中 20162017 学年度下期高学年度下期高 19 届期中考试届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K39 Br80 第卷第卷 选择题选择题(共共 42 分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42 分)分) 1核磁共振(NM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复杂分子结构的测定和医学论断等领域。已知只有 质子数或中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核才有 NMR 现象。下列原子均可产生 NM

2、R 现象的是( ) A18O、31P、131I B元素周期表中第 15 列所有元素的原子 C27Al、12C、137Cs D元素周期表中第一周期所有元素的原子 2化学对工业、 农业及人们的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有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煤和石油等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B石蜡油加热生成烯烃的实验中,需加入碎瓷片,其目的是防止石蜡油暴沸 C用于食品包装的聚乙烯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点 D工业上常用乙烯水化法制取乙醇,即在一定条件下乙烯与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了乙醇 3正确掌握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次氯酸的结构式:HOCl B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3、示意图: C氟化铵的电子式: D丙烯的结构简式:CH2CHCH3 4碱金属在电池、催化剂等领域有着广泛的用途,关于碱金属单质的性质叙述错误的是 ( ) A都是电和热的良导体 B从 Li 至 Cs,熔点逐渐降低 C都是柔软的银白色金属(铯略带金色) D都可以保存在煤油中 5下列各物质同分异构体最多的是( ) A戊烷 BC3H6Cl2 C邻二甲苯 D2 丁烯 6关于 F、Cl、Br、I 性质的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加深 B沸点:I2 Mg(OH)2 Al(OH)3 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通常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 水分子很稳定,是

4、因为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作用 金属性:BeMgCaK A B C D全部都不正确 9下列对一些客观事实和理论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事实 理论解释 A Na 与水反应失去 1 个电子, Mg 与 水反应失去 2 个电子 Na 的金属性比 Mg 强 B H2S 的还原性比 HCl 强 S 的非金属性比 Cl 强 C K3C60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 K3C60中含有离子键 D Si 是半导体材料,同主族的 Ge 也 是半导体材料 A 元素形成的单质都是半导体材料 10下列有关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 mol 庚烷分子中含共价键 23 NA B所有烷烃分子中均存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5、CC2H4、C2H4Br2、CH2Cl2均只能代表一种物质 DA、B两种烃,它们含碳质量分数相同,则 A 和 B最简式一定相同 11下列有关物质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71 g KO2中所含离子数为 1.806 1024 B标准状况下,22.4 L 环己烷分子中含 7.224 1024个 CH 键 CC2H4分子中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比值为 2:1 DCOCl2和 BF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 共 8 页 第 3 页 共 8 页 第 3 页 12X、Y 为短周期元素,已知aXn 比 bYm 多两个电子层,则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AY 元素为 Na 元素 BX

6、只能位于第 3 周期 Canbm10 DY 可能位于第 2 周期 13下列关于物质的制备、鉴别与除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烷中混有少量乙烯:通入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使乙烯转化为乙烷 B氯气与甲烷按照比例 2:1 在光照条件下反应制备纯净的二氯甲烷 C只用溴水就能将苯、己烯、四氯化碳、淀粉碘化钾溶液区分开来 D苯与溴水混合后加入 FeBr3,发生放热反应,制备密度大于水的溴苯 14砷(As)是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非金属元素,其化合物用于制造农药、防腐剂等。已知 它位于第四周期,与 N 同主族。关于砷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为 33 B稳定性:AsH3 NH3 C与 Se 单质相比

7、,As 更难与氢气化合 D半径:砷原子磷原子 15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钾的燃烧实验需用到的实验仪器除镊子、坩埚外,还需 2 种仪器即:三脚架和酒精灯 B向盛 Na2Si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 1 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褪去。2 min 后,试管里出现凝胶,则说明非金属性:ClSi C金属性 KNa,则钾可将 NaCl 溶液中的 Na 置换出来 D欲鉴别乙烯和乙烷,可将二者分别通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16短周期元素 X、Y、Z 在周期表中位置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X 通过共用三对电子可形成 X2分子,Z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族 B若 X、Y、Z 都

8、是金属,则它们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碱 C若它们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3,则它们均为非金属元素 D若 X、Y、Z 都是非金属,则三者形成的简单氢化物中,Z 的氢化物沸点 最高 17短周期元素 A、B、C、D、E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 定一些文物的年代;B的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C、D 为金属元素,且 D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等于其 K 层电子数;若往 E 单质的水溶液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可观察到先变红后褪色。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X Y Z 共 8 页 第 4 页 共 8 页 第 4 页 A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 E 强 B某物质

9、焰色反应呈黄色,该物质一定是含 C 的盐 C向 D 单质与沸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DA 的氢化物在常温下一定为气态 18下列关于甲烷、乙烷、乙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上述物质完全燃烧时耗氧量最多的是甲烷 B相同状况下,同体积的上述物质完全燃烧时耗氧量最多的是乙烯 C甲烷和乙烷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质量一定,完全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 质量也是定值 D在标准状况下,上述三种物质的混合物和足量氧气混合点燃,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 19X、Y、Z、W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Y 与 W 同主族,物质 A、B、C 均由其中三种元素组成,且为中学常见强电解质,可发生反

10、应 A+2B = C+2H2O。下列推断正 确的是( ) AY 与 Z 位于同一周期 B单质的氧化性:Y Y Z X D物质 D 由上述四种元素构成,1 mol D 中含有的离子数目一定为 3 NA 20关于 CH3CH=CH CH=CHCH3分子结构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除苯环外的其余碳原子有可能在一条直线上 B1 mol 该物质与足量溴水反应,消耗 5 mol Br2 C1 mol 该物质完全燃烧消耗 16 mol 氧气 D该分子最多有 22 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21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该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化合物分子式为 C12H14ON2 B1 mol 该

11、物质可与 5 mol H2加成 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且原理相同 D能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得到多种高聚物 共 8 页 第 5 页 共 8 页 第 5 页 第卷第卷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共共 58 分分) 22(15 分)短周期主族元素 A、B、C、D、E、F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 原子核外最外 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 2 倍,A、B的核电荷数之比为 3:4。C 与 D 均为金属元素,5.8 g D 的氢氧化物恰好能与 100 mL 2 mol L-1盐酸完全反应,D 原子核中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E 与 F 相邻,F 的最外层为 8 电子结构。根据上述条件,用化学用语 回答: (

12、1)D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 (2)B、C 易形成淡黄色化合物,其电子式为_,该物质含有的化学键 类型为_; (3)用电子式表示 DF2的形成过程_; (4)元素 E、F 中非金属性较强的是_,请用一个置换反应证明 _(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5)原子半径:C_E;熔点:DB_CF(填“”“ (1 分) (1 分)) (6)结构式 O=C=S 或 S=C=O(1 分) 碳原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且碳原子之间也能相互 成键(其他合理答案也可)(2 分) 23(13 分)分) (1)He(1 分) H3PO4(1 分) (2)甲基(1 分) Cl2 + H2O2 = 2HCl + O2 (

13、2 分) (3)NH3(2 分) 氨气分子间存在氢键(2 分) (4)Li2O(2 分) (5)Be(OH)2 + 2OH = BeO 2 2+ 2H2O(2 分) 24(17 分)分) (1)2 甲基丁烷(2 分) 4(1 分) C(CH3)4(1 分) (2) (2 分) (3)(2 分) (1)C7H8(2 分) (1 分) (2 分) 取代反应(1 分) (2)CH4:75%和 C3H6:25% (两空共 3 分) 25(13 分)分) (1)MnO2 + 2NaBr + 2H2SO4 Br2 + MnSO4 + 2H2O + Na2SO4 (2 分) (2)连接好装置,将导管 b 下端伸入烧杯水中,打开 K1、K2、K3,用酒精灯微热烧瓶 A,若烧杯中有气 泡产生,且停止加热后导管 b 中形成稳定的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2 分) 反应放热(1 分) (3)C 中产生喷泉现象(2 分) B(2 分) (4)(2 分) (5)蒸馏(2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