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足常乐”最终辩论稿

上传人:L** 文档编号:909151 上传时间:2017-05-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知足常乐”最终辩论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不知足常乐”最终辩论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不知足常乐”最终辩论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不知足常乐”最终辩论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知足常乐”最终辩论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知足常乐”最终辩论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知足常乐(辩词)自我介绍:主席、各位评委、各位观众,你们好,我们是反方辩友,首先由我来介绍一下我方的队友:一辩是 XXX、二辩是 XXX、三辩是 XXX、四辩是 XXX。今天我们将就“不知足者常乐”进行论述,我方的观点是:不知足,方能常乐。开篇陈词: 感 谢 主 席 、 各 位 评 委 、 各 位 观 众 , 也 感 谢 对 方 辩 友 刚 刚 的 精 彩 陈 词 。首 先 我 方 不 可 否 认 的 是 : 知 足 是 一 种 精 神 面 貌 , 但 是 这 种 精 神 面 貌 却 未必 会 达 到 常 乐 的 结 果 。首 先 在 此 明 确 几 个 概 念 , 不 知 足 的 定 义

2、是 不 满 足 现 有 的 成 就 , 而 常 的 定义 是 一 般 、 长 久 不 变 和 时 常 。 我 方 认 为 : 不 知 足 者 方 可 常 乐 。接 下 来 我 们 将 从 以 下 几 点 阐 释 我 方 观 点 :第一,只有不满足于现状,才能挑战新的目标,实现自我价值,由此“常乐” 。因为知足,所以安于现状, “知足”在对待物质享受的态度上,不失为一种优秀品质,从某种意义上讲, “不知足者常乐”更是一种值得提倡的精神,在事业上“不知足”是奋斗者的哲学,开拓者的写照,只有不安于现状的人,才会在奋斗中尝到创造的乐趣,才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第 二 , 不 知 足 比 知 足 的 思

3、想 更 加 适 合 当 今 社 会 的 潮 流 。封 建 社 会 , 清 王 朝 一 再 唯 我 独 尊 , 夜 郎 自 大 , 闭 关 锁 国 。 做 着 知 足 常 乐 的美 梦 , 结 果 被 列 强 侵 略 , 亡 国 殃 民 。 反 观 现 在 , 中 国 男 足 这 个 敏 感 话 题 , 我 们亦 可 以 发 现 , 很 多 情 况 下 正 是 他 们 满 足 于 现 有 待 遇 , 不 思 进 取 才 导 致 国 足 成为 了 亚 洲 足 坛 内 三 流 球 队 的 水 平 , 请 问 对 方 辩 友 , 中 国 男 足 这 种 不 思 进 取 的乐 能 够 “常 乐 ”吗 ?

4、第三, 物质生活上要想常乐就必须“不知足” 。试想,如果原始人对生活都那么知足,就只能停留在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水平,何乐之有?如果人们都有满足于现状,油灯就不会被电灯代替,折扇也不会被电扇代替,生活得不到改善,社会将停滞不前,快乐从何而来?然而,正是有了不知足的精神,才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社会财富的日益积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不断飞跃,使得人们常乐! 第四,对于人生的奋斗目标,则更是不知足者常乐。一个不断进取的人在工作、学习上永不知足,才能不断前进,取得成就,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而这些,不都是一个人真正常乐的基本条件吗?不知足的精神,这无形的动力,推动人类进步,

5、推动文明前进,推动社会发展,使每个不知足者常乐。因此,综 上 所 述 , 我 方 坚 持 认 为 : 不 知 足 者 常 乐 。攻辩:1、反驳 对方辩友认为, “知足常乐不是不进取 ”,换句话说, “不知足常乐”是一种进取的人生态度,是积极向上的,是催人奋发的,是实实在在的。为了奔赴更好的生活,为了获得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我们唯有脚踏实地,勤勤恳恳,不满足于现状,尽我们最大的可能去创造我们想要的生活和人生。当我们取得了一个个阶段性胜利的时候,我们又会有新的奋斗目标并为之不懈的奋斗。这就是“不知足常乐 ”。 “不知足常乐”未必就不能获得快乐,但这种快乐和 “知足常乐”的“常乐”不是在一个高度上

6、的。这种快乐是得来不易的,所以不会“常乐” ,甚至常常伴随着痛苦和煎熬。但这不正是我们真实的人生和历史的写照么?2、反驳 不知足所带来的无比的热情让不知足者有更多的机会享受知足者无法享受到的快乐。虽然发生了“焚书坑儒”这一惨案,但是你能否认他们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得到的快乐吗?这不也是一种不知足常乐的表现吗?3、对方几位辩友洋洋洒洒地站起坐下来论证问题,其实不也正是辩论中“不知足”的一种表现,是对我方“不知足常乐”观点的具体实践吗?4、请问对方辩友,人一生中的追求应该是什么?攻辩小结:首先为对方辩友澄清两点概念:1满意和知足可否等同?1949年三大战役全面胜利,革命果实遍地开花。毛泽东满意吗?满

7、意!知足吗?不知足!所以号令三军: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2不知足就是贪得无厌吗?一个人想挣钱就会抢银行的话,那银行的取款机为什么到今天还是完好无损的呢?人类社会为什么没有被不知足害得自我残杀,天翻地覆,反而法制日益完善,文明日益进步呢?我方继续提出如下论点:1何为知足?人生悲喜,起落无常。当我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你难住我说:亲,知足常乐,请你悬崖勒马!我只能说:人生不止,奋斗不惜,恕我不能领你这个情啊!而当人境遇平平,甚至身处逆境时,知足在你方看来更有奇效。诚然,这种自我疏导以求心理平衡的精神胜利法为自己获得了暂时的开脱,但是,鲁迅笔下的阿 Q将精神胜利法演绎的炉火纯青,为什么他成

8、了经典的悲剧人物,而不是常乐的典范?八个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2何为常乐?所谓常乐,既是自我价值在实现过程中获得肯定的持久的精神愉悦感。我们是要道家的小我之乐,还是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尔乐”呢?3何以“不知足”常乐?叔本华说:快乐最大的本质就在于乐于追求。为什么乐于追求,因为我不知足。人类从茹毛饮血到信息时代,中国从一穷二白到嫦娥探月,不知足是个人到社会的价值体现。无限风光在险峰,非常之观在险远。险峰上那鲜为人知的奇异景观永远属于那些不知足者。人要常乐,就要懂得不断进取,只有不知足的攀登、追求,才会到达那种最美、最令人遐想的高峰,才能获得最大的快乐。所以我说应该是-不知足者常乐。自

9、由辩论:总结陈词: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一句名言,也是千百年来激励无数中国人披荆斩棘、奋勇向前的明灯,其精神内核就是鼓励我们“不知足”而勇敢迈步前行。如果把“不知足常乐”与“知足常乐”作比较,我们会发现,无论从历史与现实来看,还是从社会的宏观层面或个体的微观层面来看, “不知足常乐”总是居于主导,占据多数,表现为一种“常态”。其一,从 30多亿年的自然界生命演化史来看,正是演绎着“不知足”方可“常乐”的进化论。生物界的演化,就是在动植物“不知足”的渐变中得到进化和飞跃,而绝大部分“知足”的生物因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被无情地淘汰出局。其二,从人类社会发展

10、历程来看,同样说明了“不知足常乐”的必须、必然和常态。社会不断进步的关键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之所以能不断得到发展,正是因为人类自身永不知足的努力奋斗,才推动了生产力的向前。试问,若没有这种“不知足”的持续追求与奋斗,我们人类会有今天欣欣向荣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吗?会有安居乐业的“常乐”生活状态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其三,从推动当今信息社会、工业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科技来看,其日新月异的发展动力和源泉正是人类自身的“不知足” 。为了推动科技的发展,无数科学家前赴后继、 “永不知足”地努力钻研,并在“不知足”的努力与科技进步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快乐、幸福以及成就感。例如著名的爱迪生,他也曾为寻

11、找灯丝,试验了数千种材料;为试制一种新的蓄电池,他做了八千次的实验,虽然都失败了,可是他却从这不知足的实验和探索中得到了快乐:“我为什么要沮丧呢?这八千次失败至少使我明白了这八千个实验是行不通的。 ”其四,从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进步来看,同样说明了“不知足常乐”的必须、必然和常态。不断出台、不断推进的发展战略目标,恰好体现了“不知足常乐”的意义和真谛。在西方国家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前,中国一直处在世界文明的前列,但是之后中国逐步落伍了,甚至是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饱受欺凌。中国为何在近代由强转弱?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近代中国的固步自封、安于现状,沾沾自喜于“知足常乐”

12、 。老祖宗吃过的苦头,深刻地教育我们:“知足常乐”不足取,只有永远的积极向上、奋勇拼搏,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才能生生不息、发展壮大。其五,从个人自身的发展来看, “不知足”方可推动学业、事业、生活质素的进步和提升, “不知足”才能“常乐” 。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 ”没有不知足的精神和干劲,我们怎能取得学业的进步、事业的有为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呢?只有以“不知足”的精神,经常为人生之树浇浇灌灌、修修剪剪,我们的生命之树、生活之树才能常青,才能葱郁。综上所述, “不知足”是无庸置疑的社会必然、生活常态以及事物发展的规律。“知足”只是相对的、阶段性的;“不知足”是永恒的、必然和必需的。 “不知足常乐”之美,正在于那“海阔天空,鱼跃鹰翔”的“更高、更快、更强” ,在于那不断地提高与进步!不知足,方可常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