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站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915028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充电站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充电站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充电站管理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充电站管理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充电站管理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充电站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充电站管理制度.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充电站管理制度篇一:充换电站现场管理制度第一章 总则第1条 为规范充换电站的现场管理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保证生产秩序的正常运行,制定本制度。第2条 本制度适用于充换电站所属员工。第二章 员工现场纪律第3条 员工必须遵守上下班休息时间、不迟到、不早退,严格按照充电站规定进行考勤记录。第4条 员工操作现场必须穿着规定工作服。第5条 员工因特殊情况需请假,应严格按请假程序逐级请假,待批准后方能离开。第6条 提倡文明礼貌,现场作业严禁使用侮辱性字眼、不讲脏话。第7条 现场员工必须专心作业,严禁嬉闹聊天、偷闲怠工。第8条 现场各岗位做好本职工作,严禁脱岗、串岗、溜岗、睡岗等,工作需要例外。第9条

2、员工必须服从合理工作安排、尽职尽责做好本岗位工作,坚决反对故意刁难、拒绝服从上级命令或工作分配。第10条 现场人员在工作期间不得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工作现场禁止吃东西、吸烟、看小说及报刊等。第11条 严禁在现场打架、聚众闹事。第三章 充电站卫生第12条 现场卫生。1现场必须经常清理、整顿,保持地面无积水、杂物和油污。2保持现场通道顺畅、无卫生死角。3必须对作业区域内的卫生负责,及时对区域内设备、地面及其他进行清理卫生。4现场门窗、桌凳、工作台面上物品堆放整齐、保持干净。5员工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现场严禁随地吐痰、乱扔杂物。6现场应做好卫生宣传教育工作,员工应自觉配合遵守。第四章 现场安全第

3、13条 现场应该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安全防范保障工作。第14条 员工必须时刻谨记“安全第一”观念,时刻注意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对于安全规定必须无条件服从。第15条 员工必须掌握本岗位安全操作规范、熟悉设备性能特点、按操作规范作业。第16条 岗位员工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减少安全事故隐患,发现设备异常应立即上报维修。第17条 保养、维修设备时,必须挂警示牌,作业时禁止其他人员触动设备开关。第18条 员工在操作设备时需集中精神,不得说笑或在疲倦、不清醒状态下工作,不得在现场嬉戏、逗闹,无紧急情况,禁止在车间现场跑动。第19条 员工需熟悉消防器材的位置和掌握其使用方法,熟悉安全通道和疏散线路。第20条

4、 非岗位员工不得操作其他工序的设备,除主管和管理人员指定代操作外。第21条 工作时员工应时刻防止撞伤、触电、电池意外坠落等伤害。第22条 车间现场地面应时刻保持清洁,随时注意滑倒。第23条 现场严禁踩、踏、敲、打机器设备,及将生产器具未按规定挪为他用。第24条 消防器材1米以内不得摆放任何东西,且消防通道、安全通道时刻保持通畅。充电站安全管理制度一充电站站内管理1员工进入充电站内工作必须穿好劳动防护用品(工装、工作鞋等)。2与充电站内不相干的人员严禁进入工作场地。3站内设备维修时,该区域须挂醒目安全标识。4整车充电时,在充电设备区域应用“禁示带”隔离。5严禁在站内吸烟,严禁在车间内打闹嬉戏。二

5、设备、工具的安全使用1换电操作操作人员须认真检查电池位,电池送入充电架,应检查电池锁扣是否锁止牢固,确认无误,以免由于锁止机构锁止不到位而发生的电池触点烧蚀的事故发生。2人工更换电池21操作人员应该严格执行操作流程,两人一组电池下架,电池装上电池手推车运输时应检查电池车保险锁是否在锁止状态,确认无误方能运送。22运送电池时应将电池手推车上下定位杆下降到的最低位置,以防运输过程中由于重心不稳而导致电瓶车产生侧翻。23对准车位电池箱将电池推入电池箱时,手应放在电池正面凹槽处推入,以防电池箱与电池之间挤手伤人。24将电池推入电池箱后应确认电池锁止机构锁牢有效。25电池送入充电架时,同样注意23、24

6、条事项。3电池手推车使用电池手推车时,应检查液压起落架灵活,阀门锁止有效。电池手推车各部位连接牢靠,方向轮子转动灵活,必要时可添加润滑油润滑,液压油不够时须添加。设备如发生意外情况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严禁带故障操作,严禁野蛮操作。三、安全员管理1充电站设一名安全管理员总负责。2每组设一名安全管理员,配合总安全员管理。3安全管理员应佩带“安全员”管理标识或袖章,每天将不定期巡视,及时检查、监督施工安全。4班组安全员发现问题、安全隐患时应及时上报安全主管,并提出整改方案。由总安全管理员上报相关部门解决,杜绝事故的发生。5每一名员工应该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如有违反,将根据充电站规定进行考核。篇二:

7、充电站管理规范1、作业人员应主动引导车辆进入充电位置,当车辆停稳,切断电动汽车动力电源和辅助电源,拉紧手刹,人员离车后,方可进行充电作业。用户自觉服从站点工作人员的安排。2、充电前,作业人员应检查充电接口是否正常完好,并督促用户对车辆进行充电前检查,对充电设备与电动汽车连接和充电参数的设置进行确认。3、充电启动后,确认充电正常,并定期巡视充电状态。发生安全事故,应快速按下红色急停按钮,切断电源。4、充电过程中,车辆严禁启动或移动,严禁带电插拔充电插头。5、充电结束后、行车前,作业人员应确认充电终止以及充电设备与电动汽车物理分离。 服务人员要求1、一般要求 服务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祖国

8、,遵纪守法、坚持原则、诚实守信、文明有礼、爱岗敬业。自觉维护顾客利益,自觉维护城市文明窗口形象。服从监管人员和服务质量社会监督员的监督检查。 服务人员应佩戴或在服务点内的醒目位置悬挂标明个人姓名、工号、岗位的服务标志。应配备工作服和安全防护用具。 电动汽车进、出充电站时,充电站应提供车辆进场、停车入位和离场等引导服务。 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应接受安全教育和岗位技能培训,经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作业人员应按照操作流程和岗位规范进行操作。2、岗位技能要求 管理人员应了解电动汽车的构造和充电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充电服务流程。 安全员应了解电动汽车的构造、充电站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充电操作规程、安全知识和

9、应急处理方法。 充电作业人员应了解动力蓄电池应用的基础知识,掌握电动汽车充电安全知识、本岗位操作规程和紧急情况的处理方法。 设备维护人员应掌握充电设备的工作原理,动力蓄电池的基本知识。电动汽车构造,掌握本岗位操作规程,充电设备检测、故障判断和处理。 标志与公告1、充电站应明显位置设置公示牌,明示运营机构的名称、运营时间、服务范围、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和计算方式、服务热线、站点地图指示、求援电话、监督举报电话以及当前站内充电设备可供使用情况等。2、充电站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应符合GB/T 的要求。3、因城市道路等建设需要而改变服务点位置的,应提前一周在现场或相关媒体公告。4、新增服务点应定期提前通过

10、媒体、网络及现场进行公告。 设施设备维护保养1、充电桩硬件维护保养作业人员应按照充电桩生产厂家的顾客手册和附录A进行定期保养与例行检查,保持其安全、清洁、完好,并做好相关检查保养记录。1 安全与应急 组织管理 充电站运营机构应设置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并配备专职或兼职的安全员,要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建设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并负责制、修订充电站安全工作指导书,负责指导、监督、评估充电站安全管理工作。 充电站管理人员是充电站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对充电站安全进行管理。应建立运行值班制度,包括日常巡检、运行交接班、值班日志等。要落实、贯彻安全工作的相关规定及要求,组织开展充电站安全实施工作,落实各级

11、人员的应急职责。 安全员应对充电站进行巡查,纠正违规操作,发现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 安全管理 日常安全管理 充电站应按值进行日常巡视检查,分散充电桩应定期进行日常巡视检查。 充电站每日应做好站内日查,当班管理人员应对作业现场进行监督,发现违章行为和不安全因素,有权制止并向上级反映情况。充电作业人员应定期或根据工作需要随时进行巡视。 充电站每周组织一次安全检查。充电站运营机构每月对所辖充电站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并应根据季节特点和重大节日对充电站站进行专项检查。 设备安全管理 按国家及厂家设备技术规范等规定要求对充电设施进行定期维护。 专业设备安全管理由专业服务机构或厂家售后负责,要求定期进行例

12、行设备安全检查,具体检查项目可参考附录A要求。对于偶发故障则要求相关充电桩生产厂家在故障发生后及时进行维修,对于重大故障要求一个工作日内到现场进行处理,对于常规故障要求三个工作日内到现场进行处理,对于轻微故障可电话指导充电站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电气设备在使用期间的检修、测试及维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非专业人员不应从事电气设备和电气装置的维修,设备维修前应切断电源。 各充电设备生产企业应按国家要求确保充电设备在各种场景中的应用安全,提供经过相关国家安全质量检测部门安全检测合格的产品。 露天设置的充电桩应有安全防护措施,保证雷雨等特殊天气的充电安全。 各相关充电设备生产企业应该提供一套设备安全维护检

13、查保养的要求,供各充电站管理人员使用。 消防安全 充电站运营机构应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消防设施和监控器材应由专人定期进行维护与保养,灭火和监控系统应处于完好状态。 充电站运营机构应定期进行消防培训和应急演练,全体人员应掌握消防知识,熟知消防器材的位置、性能和使用方法。1. 充电站内各紧急出口通道应保持畅通。发生火灾时,应能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置措施,及时疏散人员,并报告有关部门。 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 充电站运营机构应设置应急组织,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包括火灾、车辆故障、电池破损燃烧爆炸、供电系统故障、人员触电、设备故障、停电和断网等。 应急预案应满足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组织机构健全;人员和物资

14、配备充足;通信畅通;行动迅速、准确等基本要求。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组织机构、人员、物资、事件等级、报告程序、事故处置方法、快速疏散方法、紧急救护措施、现场保护、清理和善后工作等。 应急预案中涉及的应急设备应在指定场所存放,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应急预案所需物资的有效性。 每半年应至少进行一次应急预案的全员培训和演练,针对演练中的问题,修改和完善应急预案。 突发事件的处置应按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充电桩例行检查项目见表。表 充电桩例行检查项目一览表篇三:电车充电管理规定电动车充电站管理规定为了规范香水湾小区电动车辆管理,给业主电动车充电提供方便,结合实际,特制定以下管理规定,望共同遵守执行。1、充电站仅限于香水湾小区业主电动车充电使用,外单位及其他人员不得使用;充电车位免费使用,车位只提供充电,使用人自行看管好自已的车辆。2、充电设备 一台主机可以同时提供10辆电动车充电,充电时需自带充电器,在主机上按下某一路的控制按键,刷卡后,系统就会给对应通道的插座供电,同时屏幕会显示工作状态及时间,找到对应的插座后可充电;3、充电站实行刷卡充电管理,售卡压金50元,卡内电费可依据需求充值,两轮电动车刷卡一次1元,三轮电动车刷卡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