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7月考试《护理心理学》考查课试题答题解析

上传人:奋斗 文档编号:90913522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7月考试《护理心理学》考查课试题答题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7月考试《护理心理学》考查课试题答题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7月考试《护理心理学》考查课试题答题解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7月考试护理心理学考查课试题1.单选题Lazarus认为应激过程最关键的因素是A.认知评价B.应对方式C.个性特征D.社会支持答题解析:A2.单选题认为未解决的潜意识冲突是导致心身疾病的主要原因的理论是A.心理动力理论B.学习理论C.行为学习理论D.心理生理学理论答题解析:A3.单选题下列哪项不属于C型人格特点A.竞争意识强B.过分与他人合作C.回避冲突D.屈从于权威答题解析:A4.单选题心理治疗的主要适应症A.神经症B.重性抑郁症C.躁狂症D.精神分裂症答题解析:A5.单选题一般适应综合征(GAS)分以下三期A.警戒期、阻抗期、衰竭期B.觉醒期、阻抗期、适应期C.警戒期

2、、阻抗期、适应期D.觉醒期、阻抗期、衰竭期答题解析:A6.单选题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是遗忘的进程不均衡,表现为A.先慢后快B.先快后慢C.时快时慢D.均匀递减答题解析:B7.单选题传染病的患者患病后,故意将疾病播散到外界人群当中。属于A.期待心理B.报复心理C.主观感觉异常D.依赖心理答题解析:B8.单选题感受性是A.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B.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C.感觉阈限的大小D.最小可觉差的大小答题解析:B9.单选题合理化机制(rationalization)又称A.合理应对B.文饰作用C.白日梦D.矫枉过正答题解析:B10.单选题患者对所患疾病认识不足,或因病痛的折磨而感到悲

3、观失望,出现较严重的抑郁,甚至产生轻生念头和自杀行为属于A.患者角色行为缺如B.患者角色行为异常C.患者角色冲突D.患者角色强化答题解析:B11.单选题记忆过程包括A.识记、保持和遗忘B.识记、再认和回忆C.识记、保持和联想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访答题解析:B12.单选题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A.情感过程B.认识过程C.意志过程D.个性答题解析:B13.单选题下列哪项不是患者心理A.孤独心理B.自豪心理C.期待心理D.焦虑、恐惧心理答题解析:B14.单选题下列哪一项不是应激相关障碍的心理特点A.患者的心理特点与心理社会因素直接相关B.患者受刺激后的临床表现与精神刺激因素无关

4、C.病因消除后,症状可随之消失D.一般预后良好,无人格障碍答题解析:B15.单选题对情绪、思维和行为的控制程度进行调节的能力被称为A.心理活动强度B.心理活动耐受力C.心理康复能力D.心理自控力答题解析:D16.单选题对于人的举止行为是否合乎一定的道德准则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A.理智感B.美感C.激情D.道德感答题解析:D17.单选题患者角色的行为超过了与其疾病严重程度相应的行为强度属于A.患者角色行为缺如B.患者角色冲突C.患者角色减退D.患者角色强化答题解析:D18.单选题联觉是指A.同一分析器由于受不同刺激物的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B.由于感受器受到刺激物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

5、的现象C.刺激作用停止后依然保留的感觉D.一个刺激引起一种感觉的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答题解析:D19.单选题能作为应激源的是A.高温B.惊恐C.中毒D.以上都是答题解析:D20.单选题应激过程中的认知评价受以下因素的影响A.生活事件的性质B.个性特征C.社会支持D.以上均是答题解析:D21.判断题1977年,欧瑞姆(Orem)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A.对B.错答题解析:B22.判断题心理防御机制是精神分析学说的一个基本概念,是一种有意识的心理保护机制。A.对B.错答题解析:B23.判断题感觉反映的是事物的个别属性。A.对B.错答题解析:A24.判断题感觉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人们认

6、识客观事物的基础。A.对B.错答题解析:A25.判断题没有坚强的意志行动,就不会有深刻的认知活动。A.对B.错答题解析:A26.判断题气质主要是先天的,较多地受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制约,无所谓好坏。A.对B.错答题解析:A27.判断题情绪通过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传递着交际的信息。A.对B.错答题解析:A28.判断题神经活动的灵活性是指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速度。A.对B.错答题解析:A29.判断题心境具有弥散性A.对B.错答题解析:A30.判断题一个事物对人们有吸引力的同时又是人们极力想回避的,此时的矛盾状态叫趋避冲突。A.对B.错答题解析:A31.主观填空题兴奋和抑制过程有三个基

7、本特性,即神经活动的#、#和#。答题解析:(强度),平衡性),(灵活性)32.主观填空题应激的心理中介因素由#、#、#和#组成。答题解析:(认知评价),(应对能力),(人格特征),(社会支持)组成。33.主观填空题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需要是按层次发展的,由低级向高级分为五层,即#、#、#、#和#。答题解析:(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34.主观填空题遗忘的进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和#。答题解析:(时间),(记忆材料的性质),(学习程度),(记忆材料的意义),(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记忆材料的序列

8、位置)。35.名词解释情绪答题解析: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要的态度反映。36.名词解释需要答题解析:是人对内外环境有某种需求的主观状态,是个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37.名词解释性格答题解析:是一个人在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行为倾向。38.名词解释人格答题解析:是指具有不同遗传素质的人,在适应生活的成长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39.名词解释观察法答题解析:是指有计划地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科学仪器与装置,对所要研究的对象进行系统地观测和考察获取研究资料的方法。40.问答题面临死亡的患者心理活动变化分为哪几个阶段?答题解析:面临死亡的患者心理

9、活动变化分为五个阶段:否认期、愤怒期、妥协期、抑郁期、接受期。41.问答题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答题解析: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逐渐形成的。生物遗传因素:遗传素质决定了一个人的身体素质,是人格发展的自然前提条件。父母的容貌、体质和体态都有可能遗传给儿女。遗传因素的作用,在生命历程的早期比环境作用大。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塑造功能,使其社会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方向发展。家庭环境因素: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作用,主要集中在家庭的差异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的影响。童年经历: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发展健康的人格,不幸的童年也会使儿童形成不良的人格。但二者不存

10、在一一对应的关系。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作用,他与其他因素共同决定者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自然物理因素: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物理因素都会影响到人格的形成和发展。42.问答题心理护理的程序有哪些?答题解析:心理护理的程序由心理调查,心理诊断、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效果评价五个步骤组成。43.问答题什么是心理护理?答题解析: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实践过程中,护士以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为指导,以心身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机制为依据,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通过心理护理,满足患者心理上的需求,积极影响和改变护理对象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消除其紧张消极情绪,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疾病的康复以及健康维护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