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导学案.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913084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化学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初中化学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初中化学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初中化学导学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初中化学导学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导学案.doc(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化学导学案篇一:上(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年级: 九年级教师: 廖锦军、陈朝安、梁华英绪言学习目标: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评价设计: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3,达标率100%。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什么?。2化学有什么用?你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化学无关的实例吗?3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史是短暂的吗?怎样学化学?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律思考一下如何学化学?填空:物质是由 构成的, 的破裂和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这

2、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 会破裂,而 不会破裂,但会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6记住如下物质的化学式碳:C 氧气:O2 二氧化碳:CO2 铁:Fe 水:H2O 过氧化氢:H2O2学习研讨:1. 什么是化学?【演示1】:向白纸上喷溶液,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了?【演示2】在一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再向牛奶里加入稀盐酸溶液,观察现象。要解释以上实验及生产生活中的很多现象,我们必须走进化学世界,用化学知识来解答。 用15分时间阅读课题1的内容,并讨论交流信息。思考以下内容:(1).什么是化学?(2).化

3、学的简单发展史。(3).化学与工业、农业、医疗、生活等方面的关系,化学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影响。(4).怎样学习化学?小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2. 化学的发展历史古代:火的发现和使用使人类接触到化学,但并没有建立这门科学。原子、分子论:人类建立了化学这门科学。(道尔顿、阿附加的罗)元素周期律(表):完善了化学,使化学研究有规律可循。(门捷列夫)纳米技术:标志化学已发展到较高阶段。绿色化学:化学发展的趋势、方向。(其核心就是利用化学从源头上消除污染)3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以及能源、信息、材料、国防、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资源利用等方面有密切关系,它是一门社会迫切需

4、要的实用科学。如果没有了化学,彩图中的猫、小鸟、汽车等将怎样变化?归纳总结:化学的发展确实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点出课题1)但是化学、化工的生产也给人类环境带来了一些危害,因此我们现在提倡和研究绿色化学。目前同学们要做的是学好化学,为未来研究化学、为人类造福打好基础。那么,如何能学好化学呢?1、勤思考、敢提问、善交流、常总结。2. 讲规范、勤动手、细观察、务求真。评价样题:1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物质的运动规律 生物体生命活动的规律A、 B、 C、 D、2到20世纪末,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已超过3000万种,

5、但组成纸屑物质的基本元素只有()多种 多种 多种多种31896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化学成为一门科学史于4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 ( )A开发新的能源B合成新的物质C研究物体运动规律 D防治环境污染教学后记: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习目标:1、说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说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教学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

6、判断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评价设计: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达标率98%。学习过程:预习导学:1.物理变化是指 变化。如水的三态变化,铝压成铝箔、抽成铝线等。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化学变化常伴有 、 、 、 等现象。3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是什么?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要在中才能表现出来。例如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等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 即能表现出来。例如、 、 、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传热性等。4记住如下元素的符号:碳C 氢H 氧O 氮N 氯Cl 硫S 磷P 钾K 钙Ca 钠Na 镁

7、Mg 铝Al 锌Zn 铁Fe 学习研讨:一、物质的变化实验,填写记录。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物理变化 1、概念:叫做物理变化。2.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实验,填写记录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这两个变化都有 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1概念: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2特征: ,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讨论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二、 物质的性质、化学性质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蜡烛

8、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例如: 木柴燃烧化学变化;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 铁生锈化学变化;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二)物理性质物质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二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那么你能列举出的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有:你能理解下面几个重要的物理性质吗?1、熔点 2、沸点3、密度讨论与交流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评价样题:1化学变化的主要特征是()A有颜色变化 B生成其它物

9、质C有发光发热现象D有气、液、固三态变化2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汽油易燃烧 B钢铁生锈 C木材燃烧 D水结成冰3成语被誉为中华民族语言的瑰宝。下列成语中,其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A磨杵成针 B死灰复燃 C木已成舟 D积土成山4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5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用来防蛀的卫生球消失B生米煮成熟饭C敞口久置的白酒没有酒味 D自行车胎炸裂6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用木柴

10、燃烧取暖,就是把 能转化为 能和 能。7蜡烛燃烧之所以是化学变化,是由于蜡烛在燃烧时( )A先熔化 B再发出黄光 C放出大量的热D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8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镁带能在氧气中燃烧,也能在空气中燃烧B加热碱式碳酸铜生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C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它不易溶于水D面粉在燃烧匙中点燃时也会燃烧9有关物质性质的下列叙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1 A. 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LB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碱式碳酸铜受热后,绿色粉末会变成黑色D液氧降温加压能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态氧10下列是对物质的一些性质和变化的描述:铜在空气中加热能跟氧

11、气反应;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的固体;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的固体;铁矿石被粉碎;胆矾是蓝色的固体。 其中,描述物理性质的是 ,描述物理变化的是 ,描述化学变化的是 ,描述化学性质的是 (用序号填写)。11如何利用物质的性质鉴别下列物质(写出利用的具体性质)篇二:新人教版初三化学全册导学案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学习目标】1.从丰富具体的事例中感知化学是一门有用的科学,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2.通过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意识,体会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的价值。3.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

12、主学习】阅读教材P1-4,填空1.人类学会和利用 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人类在逐步了解和利用物质变化的过程中制得了对人类生存具有实用价值的产品、如青铜器、纸、火药酒染料等其中属于我国古代四大发明。2.英国科学家和意大利科学家研究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物质是由 和 构成的,分子中是 化学变化的基础 3.化学是 的科学。4.利用食盐水的水溶液可以制造 并进而生产 等【共同建构】活动一:化学是什么? 知识回顾:1.小学自然中学过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有许多性质;2.日常生活中我们熟悉的现象,如蜡烛可以燃烧,钢铁会生锈; 3.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引入课题:通过“烧不坏的手帕”

13、 “白水变牛奶” 等“魔术”引入, 想一想:用已学过的知识能否解决上面的问题? 交流讨论:提到化学,同学们会想到什么?1、化学是什么?对我们的生活、生产、社会进步起到什么作用? 讨论交流: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小结:化学能使人们进一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典型例题】下例叙述中,不属于化学研究的问题是 ( ) A煤炭是由什么组成的 B铁矿石是如炼铁的C地球是怎样围绕太阳运动的 D用粮食酿造白酒【当堂演练】1.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研究物质的 ( ) 组成结构 性质变化规律 AB C D 2.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 ( ) A原子分子论学说 B火的利用 C元素周期表 D中国的四大发明3下列新技术与其试图解决问题的连线不正确的是( ) A海水淡化膜的研制 -水资源问题 B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污染问题1C纳米玻璃的开发使用-材料问题 D应用计算机领域的导电材料-能源问题4人类认识化学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物质能反映这一过程的排列顺利序是() 石器 瓷器 青铜器 铁器 塑料A B C D 【课后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