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急救中心管理制度.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912121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科急救中心管理制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产科急救中心管理制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产科急救中心管理制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产科急救中心管理制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产科急救中心管理制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科急救中心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科急救中心管理制度.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科急救中心管理制度篇一:XX医院产科急救中心制度汇编产科急救中心制度汇编XX人民医院二一二年目录一、妇产科急危重症管理制度和孕产妇急救小组工作制度孕产妇急危重症管理制度1 危重孕产妇的急救、转运制度2 高危妊娠管理制度3 重症监护制度4会诊制度.5 新生儿窒息复苏制度5 产科危重症病例评审制度6急危重症及死亡病例讨论制度.7 急救药品管理制度7 危重病人抢救报告制度8 抢救用血管理制度8 孕产妇急救小组工作制度9二、产科各项工作制度消毒灭菌与隔离制度.10 产科门诊工作制度.12 高危妊娠门诊工作制度.13 门诊手术室工作制度.14 产科宣教室工作制度.14 待产室工作制度.15 产房工作制

2、度.16 产科抢救室工作制度.17 爱婴医院工作制度.17三级医师查房制度.18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20 手术审批制度.22 转诊制度.22 病历书写制度.23 疑难病历讨论制度.26 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讨论制度.26 孕产妇、围产儿死亡及出生缺陷报告制度.27 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28 新生儿疾病筛查制度.28 产科医疗质量管理制度.29 产科急救中心年度医疗质量指标.30 产科医疗安全制度.31 产科急救中心培训制度.32 产科急救中心信息上报制度.32 产科急救中心接受转诊和反馈转诊病人情况制度.33 产科急救中心院内和辖区内沟通机制.34三、各级工作人员职责产科主任职责.35 产科主

3、治医师职责.36 产科住院医师职责.37 妇产科护士各班职责.38 母婴同室儿科医师职责.42一、妇产科急危重症管理制度和孕产妇急救小组工作制度孕产妇急危重症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急危重症孕产妇的抢救质量,保障母婴安全,达到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率的目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其实施办法,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我院孕产妇急危重症管理制度。第一条 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坚持首诊负责及就地就近抢救原则,尊重病人知情选择的原则。第二条 建立急危重症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凡有急危重症孕产妇急救优先安排。第三条 急危重症孕产妇院内抢救由我院孕产妇急救小组组长或科主任主持,急救小组成员担任。第四条 抢

4、救人员应严密观察孕产妇病情,详细记录病情变化、治疗经过及效果,对于病情中出现的新问题难以处理时应及时通知急救专家组成员进行院内、院外会诊,同时继续采用各种有效措施进一步诊治。第五条 其他相关科室如:药剂、辅检、后勤等应全力配合抢救,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第六条 对病情危重,我院无条件抢救,且病人可以运送时应尽早转院。第七条 对推委急危重症孕产妇,或不掌握病情,耽误了抢救时间,导致孕产妇、围产儿死亡或发生严重并发症者,经院内孕产妇、围产儿死亡评审小组确认后,严肃处理。危重孕产妇的急救、转运制度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急危重症孕产妇的抢救质量,保障母婴安全,达到降低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的目的,结合我院实际,

5、制定本制度。第一条 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坚持单位首诊负责、就地就近抢救、尊重病人知情选择的原则。第二条 急救中心须具备各种难产诊疗技术、产科及新生儿危重症的抢救、麻醉等技术和相应设备以及急救药品,而且急救物品随时处于功能状态。医院成立急救小组,负责疑难重症孕产妇的会诊和抢救和指导等。第三条 产科急救中心急救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制,并向全社会公布急救电话,在接到急救电话后急救人员应5分钟内出车,危重孕产妇到达医院后5分钟内处置。第四条 在偏远地区或交通不便的地区,应动员社区力量来解决转诊所需要的交通工具和人力,必要时一面用人力转运产妇,同时由医院派出救护车,两种方法相结合,尽量缩短转运时间。第五条

6、 转诊、接诊的医务人员在转运途中进行院前急救。并根据病情需要,保持与医院联系,以便更好地做好抢救准备工作。第六条 建立急危重症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凡有急危重症孕产妇急救应予优先安排。篇二:产科急救中心设置标准“降消项目”县级产科急救中心设置标准为切实加强“降消项目”县产科急救中心规范化管理,确保孕产妇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标准。一、中心设置1项目县按人口服务半径合理选择12个县级医疗保健机构作为产科急救中心。2产科急救中心所在医疗保健机构应具备综合抢救能力。除妇产科外,内科、外科、儿科、急诊科、麻醉科及检验科等均须具备与中心相适应的急诊急救能力。3产科急救中心所在医疗保健机构应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

7、务许可证。 二、组织管理产科急救中心设立急救小组,急救小组成员由医务科、妇产科、儿科、内科、外科、急诊科、麻醉科、辅助科室等相关人员组成,组长由业务院长担任。急救小组承担现场抢救及转运任务。三、制度建设1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及工作制度:建立妇产科急危重症管理制度和孕产妇急救小组工作制度,包括孕产妇急危重症管理、孕产妇转运急救、高危妊娠管理、重症监护、会诊、新生儿窒息复苏、产儿科合作、急危重症及死亡病例讨论、急救药品管理、危重病人抢救报告、抢救用血管理、接受转诊和反馈转诊病人情况、孕产妇急救工作流程图及业务培训等内容。2建立基础信息登记:设立孕产妇急危重症接诊及出诊登记本、孕产妇急危重症抢救登记本,

8、转运与反馈登记本、急危重症及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本、业务培训登记本等。四、知识技能1. 基础理论:熟练掌握高危妊娠的基础理论,重点掌握妊娠及分娩并发症(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晚期出血、胎儿宫内窘迫、产科出血、休克、DIC、羊水栓塞、严重感染等)、妊娠合并症(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多脏器功能衰竭、外科合并症等)、妊娠合并性传播疾病/艾滋病以及新生儿急救的基础理论。2. 基本知识:重点掌握高危孕产妇的识别及急危重症抢救知识,抢救药物药理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等抢救原则和基本知识。3. 基本技能:掌握危重孕产妇急救的基本技能,具有识别和处理异常分娩的能力,掌握静脉穿刺切开技术,心

9、肺脑复苏,各种监护技术及其结果的识别,合理的输血输液,抢救药物合理应用,新生儿窒息复苏技能,转运途中抢救及监护技能等。五、人员资质1急救小组医护人员须具备国家认可的医学专业学历、相应专业的执业资格。助产人员须具有国家认可妇产科执业医师或助产士资格,并取得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考核合格证。2急救中心的产科人员配备应与所承担的业务量相适应。人数不得少于8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不得少于4名,产科主任应从事妇产科专业10年以上,并具有妇产科中级以上职称。六、房屋设备1房屋、设备与药品要符合县级医疗保健机构建设的基本标准,并设有适合危重孕产妇抢救的重症抢救室。抢救室应备有孕产妇急危重症抢救流程图。2急

10、救中心必备设备:救护车、麻醉机、多参数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生化仪、影像诊断设备、供氧、输血、呼吸机、负压吸引器、除颤仪、静脉切开包、综合性抢救箱等相应设备。3妇产科必备的设备:胎儿监护仪、妊高征监护仪、开口器、舌钳、压舌板、产钳、胎头吸引器、阴道拉钩、宫颈钳、产包、缝合包、清宫包、宫纱、辐射式新生儿抢救台、新生儿喉镜、气管插管、新生儿复苏囊、新生儿暖箱等,并保持抢救物品处于功能状态。4急救药品和血液制品:缩宫素、前列腺素类制剂、地塞米松、西地兰、罂粟碱、氨茶碱、阿托品、肾上腺素、多巴胺、速尿、纳洛酮、硫酸镁、维生素K1、纤维蛋白原、止血芳酸、肝素、甘露醇、碳酸氢钠、哌替啶、地西泮、晶体液、胶

11、体液、库存血等。七、病历书写1门诊病历记录:应当由接诊医师在患者就诊时及时完成。抢救危重患者时,应当书写抢救记录。对收入急诊观察室的患者,应当书写留观期间的观察记录。2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患者入院不足24小时出院的,可以书写24小时内入出院记录,应当于患者出院后24小时内完成;24小时内入院死亡记录应当于患者死亡后24小时内完成。3. 抢救记录:在患者病情危重抢救过程随时完成,记录抢救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4死亡记录:应当在患者死亡后24小时内完成。记录死亡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5死亡病例讨论记录:应在

12、患者死亡一周内完成,做好相应的登记。6一般情况下,医师不得下达口头医嘱。因抢救急危患者需要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诵一遍。抢救结束后,医师应当即刻据实补记医嘱。八、绿色通道1建立与辖区转诊单位的网络联系,有明确、通畅的联系电话及联系人,建立登记本。2在辖区内公布专用的孕产妇急救电话。急救中心内设有醒目的急救通道和抢救地点标识。3备有处于功能状态的救护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4急救中心接到急救电话后,了解病情,迅速启动抢救小组,携带急救设备与药品,5分钟内出诊,迅速赶赴现场,实施抢救或转运。5危重孕产妇到达急救中心,5分钟内由当班产科最高职称的医师到场负责组织抢救,报告急救小组组长。6抢救过程中要保存全部药品的安瓿、资料,以备核对。7产科急救中心对每例抢救病人均应进行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和教训。将抢救结局反馈转诊单位,填写高危孕产妇转诊与反馈通知单(见“降消项目”孕产妇急救转诊网络管理规范)。九、信息管理1孕产妇急救中心应建立信息上报制度。2每季度填报一次转运抢救危重孕产妇统计表(见附表1),上报县级项目管理办公室。十、质量控制1.产科急救中心应将加强产科服务和技术质量,提高急诊急救能力,减少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的发生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