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面试读稿子.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911329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6.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播音面试读稿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播音面试读稿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播音面试读稿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播音面试读稿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播音面试读稿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播音面试读稿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播音面试读稿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播音面试读稿子篇一:播音主持专业面试题解-指定稿件朗读播音主持专业面试题解:第一章朗读指定稿件第一章朗读指定稿件朗读指定稿件是播音主持专业初试的一个主要项目。稿件内容包括新闻消息、散文、故事等。通过让考生朗读这些不同的文体样式主要考察:(1)语音面貌普通话标准程度如何?有无方音?如有方音,主要问题是什么?问题严重与否?(2)声音条件嗓音条件如何?是否受听?男声是否宽厚?女声是否柔美?圆润还是沙哑?有无鼻音、喉音等。(3)吐字归音发出的字音是否清楚?字音的清晰度与声音的响度是否匹配?字音的饱满程度如何?力度如何?(4)语言表达有声语言是否有表现力?语流是否顺畅、明晰?层次是否清楚?全篇是否完整?

2、有无感染力?(5)形象气质外形是否端庄、大气、质朴、干练?是否适合出镜、上像?是否热情、爽朗?是否理性、睿智?初试所考察的这些条件并不是需要考生必须样样具备,这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如果在某一方面特点突出,考官也会综合你的条件,全面去衡量、考察。因为这只是考察是否具备了一定的播音主持的先决条件,还要待进校后进行雕琢。因为是指定稿件朗读,考试时会给一定的准备时间,然后才进入考场。考生要注意的是:(1)准备稿件仔细阅读。学生先进入备稿室,待拿到稿件后,不必急于朗读,先看一下是什么样的文体样式,稿件内容是什么,亮点在什么地方,思考自己谈如何去表现,有无不认识的字或发不准的字音,并对其进行标注、改正

3、、记忆。考题前一般会有一提示说:“有感情地朗读”。出声朗读的时候,验证一下自己感受到了稿件中的人和事吗?表现出来了吗?读得层次清楚吗?(2)进入考场镇定自若。开始朗读时,备稿中易出现的一些读音错误、声音如何表现等问题就不要想了。你的思想要全部集中在稿件内容里,但你思维的外缘要有一个意识,那就是我在考试,考官在听。你会感到压力,但不要太紧张。适度的紧张会让你动员全部潜力,会有更好、更加出色的发挥。播稿中如出现念出错别字、不正确的发音等问题,感觉到后,继续往下播,不必停下来。出现了磕绊儿,语流出现了断续,看错了行等情况同样如此。(3)面对考官旁若无人。不必去看考官。有时候同学为了引起考官的注意,在

4、稿件的间歇处有意识地去和考官做无声的交流,这是不必要的。因为这样一来你的思想也会游离于稿件之外,反而弄巧成拙。不受干扰。在考试过程中,考官的任务就是对每个学生进行评判。他们有的在写,有的在思考,有的在使用计算器,还有的在窃窃私语或耳语,这是他们的正常工作,考生应不受他们干扰。第一节新闻稿件播读一、稿件播读的准备这里说的新闻稿件,涵盖了新闻消息、新闻评论以及新闻故事。考试中出现样式最多的是新闻消息以及新闻故事,新闻评论一般都会结合即兴评述考察,应该说不会出现新闻评论的播报。下面就新闻消息的播报提出一些要求和注意事项。消息应该理解为在最短的时间里、用最简洁的语言、用最快的速度把真实的事情传播出去。

5、因此它要求:(1)准确无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都不许出现事实上的差错,只有认真才能准确。(2)层次清楚一般消息都是由导语、主体、结尾构成的,层次之间要留出停顿的时间,以避免播成一片。(3)节奏明快什么样的稿子就有什么样的形式,播的是新闻,就得像新闻。节奏不完全是快慢的问题,但它有快慢的问题。句子与句子之间紧凑,句段之间要明白晓畅。(4)朴实大气以第三人称叙述事件,没有任何夸张、渲染。正确传达,直接面陈。举手投足、言谈举止让考官看到的是一种内心的真实流露。新闻播报不是念稿子,字里行间渗透着播者对新闻的理解,播报就是把这种理解、感受真切地传达给受众。因此还要注意:(1)播稿过程也是传

6、达过程,把一件刚刚发生的事播报出去,播音者要有新鲜感,除了在备稿过程中找到新鲜点之外,播报时要有精气神,还要使这精气神分寸得当。明快晓畅的语流,加上热情洋溢的状态,足以让考官另眼看待。(2)消息要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听的人知道,句与句的衔接在清楚的基础上要紧密,因此要格式正确、轻重恰当、逻辑严密、不涩不粘、不浓不淡、语势平稳。在播稿过程中,语流要紧凑,以避免散乱。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一个劲儿”,不紧不慢,无理解,不经心,缺少变化。(3)新闻稿件播读或播报,有的叫朗读新闻稿件,其实是一个意思 。无论干什么事都得像那么回事,所以播报新闻得像播报新闻的样子。播报的榜样就是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整点新闻

7、以及各级电视台的新闻播报节目。切忌“说新闻”,使它变得拉杂、拖沓,不像新闻的样子。二、新闻稿件播读实例1澳大利亚悉尼市数万户商家和居民3月31日晚7时30分(北京时间17时30分)开始集体断电一小时,以引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的关注。天黑之后,悉尼歌剧院等标志性建筑纷纷熄灯。这一活动名为“地球时间”,由世界自然保护基金和澳大利亚最大报纸之一的悉尼先驱晨报联合发起。大约20XX家企业和53万户居民报名参加了“地球时间”活动,自觉断电一小时。除标志性建筑外,悉尼城区许多高楼也纷纷熄灯,整个城市变黑了不少。不过路灯和紧急照明装置仍没有熄灭,港口的照明也一切如常。“熄灯”对悉尼人的生活并无太

8、大影响。除此之外,还有人利用全城不少地方熄灯的便利观看星空。几百个市民提前预约,在熄灯期间前往悉尼天文台,利用这一小时更好地观看星空。天文台负责人说,很多市民都为有在黑暗中观察地平线的机会感到激动。播读提示这条消息的标题是悉尼全城熄灯一小时,副题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看过这条消息后要确定重点在什么地方。在标题中我们已经了解了消息的新鲜点所在,这就是受众所关注的新闻事实的要点。再看消息的层次,三个段落自然成为三个层次,三个层次为我们播读时脉络的清晰提供了基础,三个层次之间要做短暂的停顿处理,切忌不要一气呵成。一片的结果会使受众听得茫然。第一个层次是消息的导语,播得要醒目。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

9、人,什么事,什么原因,原文交代得很清楚。一般来说,消息要素中的发生了什么事是重点。其他的新闻要素并不是不重要,同样要求依次交代清楚。这条消息导语交代事件的先后顺序应该是这样的:集体断电一小时;澳大利亚悉尼市数万户商家和居民;以引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的关注;3月31日晚7时30分;天黑之后,悉尼歌剧院等标志性建筑等纷纷熄灯。可以用声音的高低、吐字力度的强弱来区分。第二层次把新闻事实稍加梳理后,弱强调 “熄灯对悉尼人的生活并无太大影响”。第三个层次是新闻的结尾段,也是对新闻事实的补充,播清楚即可,声音运用可在中声区稍下部分,稍偏低些。实例2所罗门群岛2日发生里氏8级地震,强烈地震在引发

10、海啸造成人员伤亡的同时,将当地一座名为拉农加的岛屿突然“拔高”了约3米。岛屿周围的珊瑚礁受此影响露出海面,附近的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当地村民还因此发现了一艘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日本沉船。小岛上升使岛屿周围的珊瑚礁暴露在空气中,大量珊瑚虫以及搁浅在珊瑚礁上的海洋生物死亡,弥漫出一股难闻的腐烂气味。村民哈里松?加戈边做手势边说,地震造成的裂缝甚至将整个岛屿一分为二,部分裂缝有50厘米宽。在拉农加岛北部,当地村民在海岸上发现了一艘沉船,那是二战时期沉没的一艘日军巡逻艇。当地渔民亨德罩克?凯加拉下海探视了新的海底景象,发现了一道与海岸线平行延伸的裂缝,长度至少500米。凯加拉说,当地村民认为小岛

11、上升是因为海平面降了下去,担心海啸可能再次袭来,因此大多数居民拒绝从高地上搬回原来的住处。“噪音相当大”,凯加拉描述小岛上升时的情景,“水退了下去,然后没有再升上来。”他同时指出水位下降和地震是同时发生的。拉农加岛是世界知名的旅游潜水胜地之一。这次地震给当地的旅游业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严重破坏了海底珊瑚礁景观。小岛上升导致大量珊瑚礁露出海面,许多珊瑚虫因为曝晒在阳光下死亡,原先在海底呈现美妙景观的珊瑚礁变得如同月球表面般荒瘠。在所罗门群岛西部省首府吉佐岛从事潜水业的丹尼?肯尼迪说,地震破坏了大量珊瑚礁,对潜水爱好者而言,这个曾经闻名于世的潜水胜地不再具有吸引力。除了影响旅游业外,小岛上升导

12、致珊瑚礁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当地以捕鱼为生的渔民因此受到严重影响。播读提示地震在地球上时有发生。一般的报道中经常涉及的是伤亡人员及其财产损失,但这条新闻没有过多地从这方面进行叙述,而是变换了一个角度,集中报道了自然生态的变化。看过了之后会有一种新奇的感觉,当然这也是受众所关注的。在第一层次中的导语部分新闻事实只是一句话所罗门群岛2日发生了里氏8级地震,接下来的五句话全部是地震造成的结果,其中四句是生态被破坏的情况,表述的着眼点依次是记者说的结果,一个岛屿拔高了3米,珊瑚礁露了出来,海洋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甚至发现了二战时期的日本沉船。播读时声音控制在中声区,语流简洁明快。在新闻的第二部分,又详

13、细描述了地震所造成的后果的样态,由于小岛上升了3米,海岸线延伸了,珊瑚礁暴露在空气中,海洋生物死亡,有一股难闻的腐烂味道,整个岛屿一分为二,还发现了日本的沉船,村民们不愿意回来住,担心海啸再次袭来。这些原文所叙述的场景,在播读时不应太客观,要有感情的流露,但注意分寸的把握。第三部分虽然是结尾部分但也有新闻价值,如介绍了新闻的背景,播读时要注意的句子是:它是世界知名的旅游潜水胜地之一,由于珊瑚礁没了,景观被破坏了,不再具有吸引力。另外一句很形象的描写“原先在海底呈现美妙景观的珊瑚礁变得如同月球表面般荒瘠”播读时要有凄凉的感受。实例3“我没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上周六下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

14、同几十家媒体记者见面。对待自己不清楚的领域,他用这句话做了回答。“我始终认为,在一个领域的成功,不能代表对所有领域都了解。”丁教授回答记者的问题,始终都遵循着他说的这句话,“在我的实验室,我要求跟随我做实验的百余名各国科学家都能做到不随便回答自己不了解的问题”。当有记者问“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时,丁肇中教授回答了“我没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他认为,所谓的考试只是在考别人做过的东西,而科学进展正是要推翻别人做过的东西。丁教授认为,他能回答的只是觉得应该把“考第一名,念好书”这种观念改变。播读提示这是一条观点性消息,它会给受众以思想认识的启迪。消息由三个自然段组成,实际上只有两个部分,导

15、语部分及主体部分,应该说没有结尾,第一段就是导语部分,其余两段就是消息的主体部分。在导语部分“丁肇中”三字,是响当当的,当然要把它当成主要重音来处理。“我没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是他的主要思想观点,是播读的醒目部分。另外也不能忽视下面这句“对待自己不清楚的领域,他用这句话做了回答”。“不清楚”也要成为次重音进行处理,让受众进一步了解丁肇中的思想境界。主体的两个段落,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播读前思路要清楚。第二段的表述重点应该是“在一个领域的成功,不能代表对所有领域的了解”及“不随便回答自己不了解的问题”,这里的“不能”和“不随便”要作为重音来处理。下面一段“所谓的考试只是在考别人做过的东西,而科学的进展正是要推翻别人做过的东西”,播读时要把它的逻辑关系清楚地表述出来,“推翻”应该作为主要重音加以强调。实例4据纽约时报北京时间今晨报道,欧洲天文学家宣布,他们首次在太阳系之外发现了一颗篇二:广播站面试朗读文稿一广播站面试朗读文稿(一)一、 单音字雨 影 讯 字 缺 沓 式 功 混 滚 峰 祀 平 溁 绿 北 请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