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教材的特点分析与主要变化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90909627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71 大小:3.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科学教材的特点分析与主要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初中科学教材的特点分析与主要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初中科学教材的特点分析与主要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初中科学教材的特点分析与主要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初中科学教材的特点分析与主要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科学教材的特点分析与主要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科学教材的特点分析与主要变化(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科学教材的 特点分析与主要变化,请分析各类马的生活环境?,一、修订背景与原则,二、教材的主要特点,三、教材的主要变化,提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科学教材使用已十年,一、教材修订背景与原则,修订背景,教材存在的主要问题: 知识编排缺乏逻辑性。 少数活动、探究缺乏可操作性。 有些章节重、难点过于集中。 文字量略少,不利于学生自学 内容设计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不够。 有的内容相对滞后。 存在着一些小的差错。,修订背景,更好符合初中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更好地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 增强时代性。增加科学 技术 社会 环境的栏目。 增强教材的可读性。 增强活动与探究的可操作性。,修订原则,继

2、承与发展,分散学习难点,降低过高、过难的内容,减轻学生 过重的课业负担。,1.落实课程理念,提高科学素养,二、教材的主要特点,2.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探究欲望,3.注重科学探究,认识科学本质,4.注重知识整合,实现学科综合,5.注重生活经验,顺应认知发展,6.加强STSE教育,渗透人文精神,7.注重时代特性,反映科学成果,以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为基础 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一门综合性的科学课程,初中科学课程是:,1.落实课程理念,提高科学素养,科学素养: 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 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 并具备一定的应用科学的能力,知识,方法,能力,1.落实课程理念,提高

3、科学素养,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能力,科学素养,生命科学 物质科学 地球宇宙,章节 内容,实验方法 思维方法 抽象方法,观察、实验、模拟,归纳演绎 分析综合,概念与符号、模型数学方法,兴趣与责任 态度与精神 科学与社会,识别科学问题 解释科学现象 探究科学问题,设计科学素养路线图,1.落实课程理念,提高科学素养,(2)内容(如:第1章“科学入门”;STSE; 阅读:海市蜃楼、鱿鱼的运动 ),2.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探究欲望,(1)“章图”的设计与“章首语”的编写,(3)活动、实验、探究、调查等,3.注重科学探究,认识科学本质,认识,1.结合核心知识设计探究活动,科学探究活动设计,2.

4、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3.活动的可行性与形式的多样性,3.注重科学探究,认识科学本质,“对环境的察觉”,“平面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3.注重科学探究,认识科学本质,“为什么要用两只耳听” “阳光下树荫中的圆形光斑是怎样形成的”,整合的方式,(1)科学探究活动,4.注重知识整合,实现学科综合,(2)主题形式,(3)核心科学概念渗透相关的学习内容,“科学入门”,“对环境的察觉” 、“空气与生命”,在“电流的测量”中介绍“心电图”“干扰电流疗法”等 在“磁场”中介绍“地磁场方向的改变”“生物体与磁场”等,(1)从生活实际引出科学概念和规律,5.注重生活经验,顺应认知发展,(2)知识的学习与

5、实际相联系,(3)安排了实践类的问题,(4)“阅读”“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等栏目,看不见的光:从遥控器引入;凸透镜:从眼睛片引入,超声波与次声波:介绍“蝙蝠利用超声波捕食、大象用次声波交流、用次声波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用次声波清洗眼镜”等,制作土电话、测量眼睛的近点和盲点,电冰箱的工作原理、车速不同时的停车距离、衣服干洗、自来水厂的水净化、天气预报与农业、PM2.5与人体健康、,(1)增加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栏目,6.加强STSE教育,渗透人文精神,(2)注重渗透科学发展的历程,氧气的发现史、电与磁的发展历程,(3)在具体内容上渗透STSE,(1)一些学习内容本身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知识,7.注重

6、时代特性,反映当代科学成果,现代宇宙学说、恒星的演化、生命的起源、遗传物质DNA,(2)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注重体现内容的时代性,在“透镜”中介绍“数码相机”,在“电磁铁的应用”中介绍“信息的磁记录”,在“同位素”中介绍“同位素原子的应用”,(3)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注重体现现代科学思想与方法,“平面镜”:像与物相对镜面具有对称性,(4) 知识的拓展来体现学习内容的时代性,(5)“科学技术社会环境”“阅读”等栏目,7.注重时代特性,反映当代科学成果,导航与数字地图 克隆技术 深海载人潜水器 利用碳-14测定年代 喷气发动机 核电站的安全性 基因组改变未来 记忆合金 超导现象与超导体中子星 光纤通信

7、 磁悬浮列车 纳米技术,1.调整教材的结构,(三)教材的主要变化,3.遵循认知的特点,2.调整教材的内容,5.调整栏目、插图,4.增强教材可读性,(三)教材的主要变化,总结构没有变化,1.调整教材的结构,章顺序适当调整,节顺序较大调整,存在的自然,演化的自然,人与自然,主题1,总体结构没有变化,教材的体系结构,物质系统的层次,运动 与 变化,相互作用,结构 与 功能,转化 与 平衡,自然界的演化,发展 与 和谐,静态,动态,主题2,总体结构没有变化,教材的体系结构,章顺序适当调整,节的调整,七年级下,节的调整,节的调整,节的调整,2.调整教材的内容,(三)教材的主要变化,每节内容作了调整、改写

8、,增、减部分内容,七年级上册,科学就在身边,科学 实验室,科学 观察,科学 测量,科学 探究,科学科学技能科学探究,发现问题,寻找证据,解决问题,生活中的探究,科学家的探究,学生的探究,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细菌和真菌”内容移到七年级下,“生物的适应性” 与九年级下整合,强化了检索表的内容,删掉 “是什么将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探究活动,新增 “组成地壳的岩石”。,增加“海底扩张学说”。,新增“泥石流的发生及危害” 。,海底扩张说,现象: 发现海底岩石的年龄很轻(2亿年),离海岭(大洋中脊)愈近,岩石年龄愈轻,两侧呈对称分布。,海底扩张说,验证: 洋中脊两边地壳岩石的地磁场极性呈带状

9、、平行中脊、周期性倒转,与地磁反向年表一致。 扩张速率与消减速率相等。,增加:分子的引力和斥力,质量的测量,物质的密度,物质的比热,物质的比热,热量的概念及单位 定性给出比热概念 比热的定义、单位、 计算在九年级上),七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上册,增加“细菌和真菌的繁殖”一节,活动:观察精子和卵细胞的永久装片换成“读图”,删除“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和“完全变态发育”等专业名词,人动物植物细菌和真菌,七年级下册,删:为什么用两只耳听、阳光下树阴中的圆型光斑是怎样形成的,皮肤的感觉(触觉、温度觉、痛觉)、嗅觉、味觉、听觉、视觉,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和凸透镜成像规律,信息的获取和利用

10、整合到其他内容中,增加了弹簧测力计规范使用,安排了“力和运动的关系”这一内容,将“力的图示”改为“力的示意图”,增加了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应用 ,删:平均速度,“水的压强”一节移到本章,专设了“太阳系”一节,地球绕日运动降低了难度,删除了“地球上的五带”。,删除了“北京的时间和北京时间”、“日历上的科学”两节内容,降低历法有关内容的要求,“观测太空”、“探索宇宙”整合成 “探索宇宙”一节,增加探究活动“寻找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证据”。,太阳和月球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月相、日食和月食探索宇宙,“结晶”放入 “物质的分离”一节(结晶也是分离混合物的一种方法),“水资源的分布”调到第1节“地球上的水

11、”中;“水的净化”调到第6节“物质的分离”中 。,增加了“水分子的构成”,引出原子的概念,浮力:2个例题,探究“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调整为“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八年级上册,删除 “溶解度曲线”的内容,“中国东部的季风与西部的干旱气候”改为 “我国的气候特征与主要气象灾害”,增加STSE内容:“几种农作物的最适生长温度” “天气预报与农业”。 增加阅读内容:“大气层中的臭氧层” “华氏温度” “天气图上风的表达” “竺可桢” “寒潮对交通和电力的影响”。,增加了“我国近5000年的气候变化”内容,“大气压与人类生活”整合到“大气的压强”中 “风”和 “为什么会降水”合并为 “风和降水”

12、,增加了探究活动“探究植物对水的反应”,原教材中由于动植物激素是合在一起讲的,修订时由于将动植物生命活动分开来讲了,所以增加了植物激素对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内容。,删除: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内容,调整 “内分泌腺和激素”与“胰岛素与血糖含量”的顺序。,增加了探究性:“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删除 “节日小彩灯的连接方法”,“电路的连接” 改成“电路分析与应用” ,增加了串联与并联电路的分析与计算,增加了心电图、脑电波(流);介绍了电动汽车的速度控制原理; “静电除尘”、“干扰电流疗法”、“敏感电阻”“电动汽车的速度控制”,欧姆定律的应用(公式变形),增加:摩擦起电、电荷的相互作用,将探究“影响通电

13、螺旋管磁性强弱的因素”调整为“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增加了STSE内容:“生物体与磁场” 电与磁的发展历程” “地磁场方向的改变” “电吉他”。,直流电动机、换向器、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等做了的删减。,删除探究 “感应电流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和学生实验“安装和研究楼梯灯线路”,“电磁继电器” :设计简单的电磁控制电路,八年级下册,基于学生已学磁现象的知识来引出磁体与磁极的概念,增加学生探究“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和规律”,安排了元素周期表的读图活动,“原子结构的模型”中,将“带电的原子离子”提到“同位素原子的孪生兄弟”之前,删去了实验活动“估算高锰酸钾离子的大小”, “测定硫酸铜晶体中

14、结晶水的含量”(该实验的操作难度大,设计上也不够合理 ),“生物的呼吸和呼吸作用”中增加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实验。,“二氧化碳”:增加探究碳酸性质、co2制取活动及学生实验,更换了氧循环和碳循环这两幅图,“氧化和燃烧”:修改燃烧条件的实验,增加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提了化学能与电能、光能等之间的相互转化。,增加了“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部位”的探究活动,删除探究 “植物根系的分布与地下水位高低的关系”(课标未作要求;实施难 ),更改15节节名:更具体、明确,表达更规范,突出了植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逻辑结构:物质的变化物质的酸碱性常见的酸常见的碱酸和碱之间发生的反应几种重要的盐,常

15、见的酸:重点介绍了盐酸、硫酸的相关性质 。 (先说共性,再说个性),新课标删去了“中和反应”的概念,逻辑结构:金属材料金属的化学性质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物质的分类物质的转化材料的利用与发展,“有机物的存在和变化、有机合成材料”合并成一节“有机物和有机合成材料” “物质的分类和转化”一节分成 “物质的分类”和“物质的转化”两节,删去“非金属材料的内容”,增加“生物体中的有机物 ”,逻辑结构:能量及其利用机械能能量转化的量度简单机械物体的内能电能核能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从分子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观点来建立内能的概念,增加了“斜面”、“比热容的定量的概念” 、“热机 ”,探究:“研究杠杠的平衡” 、“小灯泡的电功率跟哪些因素有关”,原探究:“杠杠能够省力还是费力” “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重力势能的决定因素”,删除:“动物的摄食器官”,将“新陈代谢”改为“代谢”或“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等,三、教材的主要变化,3.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1)关注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2)素材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结合,(4)知识的学习中尽可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眼睛” “检索表”,(3)分散学生学习的难点,看不见的光:用遥控器引入,用红外线探测器、红外线照相机、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制导来说明红外线的作用。,细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