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第四节物理因素及其危害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90908189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69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卫生学第四节物理因素及其危害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卫生学第四节物理因素及其危害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卫生学第四节物理因素及其危害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卫生学第四节物理因素及其危害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卫生学第四节物理因素及其危害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卫生学第四节物理因素及其危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卫生学第四节物理因素及其危害(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节,物理因素及其危害,常见物理性因素,气象条件:气温、气湿、气流、热辐射 噪声和振动 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高 温,高温作业:指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等于或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计算温度2或2以上的作业,或其散热量大于23W/m3.h(或84KJ/m3.h) 夏季室外通风计算温度: 是指当地历年(常采用近30年)最热月份14点钟的平均温度的平均值 高温作业(work in hot environment):是指有高气温、或有强烈的热辐射、或伴有高气湿(相对湿度80%RH)相结合的异常作业条件、且平均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指数)超过规定限值(25 )的作业,常见的物理性因素,湿球

2、黑球温度(WBGT)指数,WBGT指数是用来评价高温车间气象条件的,它综合考虑空气温度、风速、空气湿度和辐射热四个因素。 WBGT是由黑球、自然湿球、干球三个部分温度构成的。 其中黑球温度读数受空气温度、辐射热和风速的影响, 自然湿球温度受空气温度、风速、辐射热和空气湿度的影响。 经过长期实验研究,认为这三个读数如按下列方法综合计算时,所得的结果可以比较正确地反映工作地点的气象条件。 WBGT指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在室内和室外无太阳辐射热时: WBGT0.7tnw+0.3tg 在室外有太阳辐射热时: WBGT0.7tnw+0.2tg+0.1ta 计算各参数时,还应考虑到随时间和空气变化而采取其

3、平均值。,气象条件,气温:受大气温度、生产热源、太阳辐射和人体产热的影响 气湿:80%为高气湿,30%为低气湿 气流:受外界风力和室内热源影响 热辐射:高温物体以电磁辐射的形式向外发射能量,高 温,类型及其特点,干热作业(高温、强辐射作业):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相对湿度较低,形成干热环境 湿热作业(高温、高湿作业):高温、高湿、低气流、热辐射强度不大,形成湿热环境 夏季露天作业:特点是高温、高辐射,高 温,对机体的影响,机体生理功能调节 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 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 热适应:是指人体在热环境工作一段时间后,对热负荷产生的适应反应,高 温,高温作业,气 温,体 表 体 温

4、 ,热辐射,深部组织温度,代谢产热,机体中心温度升高,体温调节 代 谢 率 出 汗 蒸发散热,产热 散热,维持体温 (热适应),下丘脑调节,热适应过程,高温作业,气 温,体 表 体 温 ,热辐射,深部组织温度,代谢产热,机体中心温度持续升高,产热远大于散热,机体处于高热应急状态,T39,蓄热过量,中 暑 热射病、日射病,超过机体体温调节能力,热 蓄 积 过 程,湿热风小的环境中,出汗多不易蒸发,水盐代谢障碍,水电解质紊乱,醛固酮分泌 钠、氯离子重吸收,热痉挛,热适应,水盐代谢,热蓄积,循环系统,高温 作 业,血液流向皮肤,心脏负荷 心 跳 每搏输出量,向工作肌输送血液,维持血压,心肌代偿性肥大

5、,脑供血不足,热衰竭,消化系统,高温 作 业,消化腺分泌,消化酶活性,胃酸酸度,胃肠蠕动,消化道血供,消化吸收不良, 消化道疾病患病率,高温,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肌肉工作能力下降,热负荷产热,注意力 准确性 协调性 发应性,神经系统,工伤事故,高温,排汗增多,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尿量血液浓缩,肾负担过重 肾功能不全,泌尿系统,中暑(heat stroke),定义:指高温或强辐射热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失衡和水盐代谢紊乱产生的以心血管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综合征 致病因素 环境温度过高,湿度大、风速小 劳动时间过长,强度过大 过度疲劳,睡眠不足,体弱、肥胖,高 温,临床分型,先

6、兆中暑: 体温略高,全身疲乏,有轻度头昏、头痛,脉搏加快,尚能工作 轻症中暑: 体温38.5以上,出现循环衰竭或体热发散障碍的早期症状,患者被迫停止工作 重症中暑 热痉挛、热衰竭 、热射病,高温中暑,重症中暑,热痉挛 大量失水、失盐,常发生于干热型高温作业 肌肉痉挛、疼痛,神志清楚,体温正常 热衰竭 大量失水、脑供血不足,常见于高温高湿环境 头痛、头昏、心悸、恶心,体温不高,血压下降 热射病(日射病) 常见于强干热型或湿热型高温作业 突然发病,头痛、头昏,恶心、呕吐,体温高于40, “汗闭”,脉搏微弱,呼吸急促,高温中暑,治 疗,中暑先兆与轻症中暑 脱离高温作业环境,到阴凉通风处休息 补充清凉

7、含盐饮料 药物治疗: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丸 轻症中暑或有循环衰竭倾向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滴注,并可注射升压中枢兴奋剂如新福林等 刮痧,高温中暑,重症中暑,治疗原则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防治休克、脑水肿 适当补充维生素B1、C及钙 高热昏迷者,迅速降低体温至3840以下,中暑治疗,物理降温:冷水浴或冰浴可促使外周冷却的血流到达脑部及内脏而降温 药物降温:首选氯丙嗪 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使产热减少; 扩张周围血管,加速散热; 松弛肌肉,减少肌肉震颤,防止产热过多 降低细胞的氧消耗,使身体更好地耐受缺氧,重症中暑,中暑治疗,氯 丙 嗪,2550mg+NS 500ml静脉滴注,12h内滴注完毕

8、25mg+非那根25mg+5%GS或NS100200ml静脉滴注,1020分钟内滴注完毕 若在2小时后体温没有下降趋势,可重复给药 密切注意血压 与赐他静、氨基比林或阿司匹林等药物协同使用 赐他静24ml肌肉注射 赐他静0.5ml双侧曲池穴小剂量注射 赐他静14ml+5%葡萄糖盐水静脉滴注,重症中暑治疗药物降温,纠正电解质平衡紊乱 根据水、盐的损失情况而酌量补充 24小时内以5%葡萄糖盐水10002000ml为宜,一般不超过3000ml 同时补充适当水溶性维生素B1、C 热痉挛患者,补充生理盐水,给予维生素B1和钙、钾,适当应用镇静剂,如苯巴比妥钠0.2g,肌肉注射,或10%水合氯醛灌肠。针刺

9、合谷、足三里、承山、内关等穴位。重症热痉挛应慎用镇静剂,以防麻痹呼吸中枢 防止休克:中枢兴奋剂、升压药物,重症中暑治疗,防暑降温措施,技术措施:合理设计,疏散、隔离热源,通风降温 卫生保健措施: 合理饮水、饮食,每人每天供水3L5L、盐20g,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膳食为主 加强个人防护 医疗预防 组织措施:,高 温,空气传导 空气鼓膜听骨链前庭膜外淋巴液震荡内淋巴液震荡听毛细胞振动神经纤维兴奋位听神经听中枢 骨传导 颅骨耳蜗骨壁内耳,二、噪声(noise),常见的物理性因素,二、噪声(noise),基本概念 声音:振动物体的振动能量在弹性介质中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传到人耳引起的音响感觉

10、噪声:无规则、非周期性振动所产生的声音。从卫生学角度讲,凡是使人烦恼的、讨厌的不需要的声音 生产性噪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常见的物理性因素,基本概念,国际上评价生产性噪声多用A声级。以dB(A)表示 正常青年人的听阈声级是0dB(A) 10 dB(A) 平时语言交谈的声级一般在60dB(A)70dB(A),噪 声,听阈,痛阈,听域,分 类,根据噪声的来源分 生产噪声 机械性噪声:机械的撞击、摩擦、转动所产生的噪声 流体动力性噪声:气体压力或体积的突然变化或流体流动所产生的声音 电磁性噪声:电机中交变力相互作用而发生 交通噪声 生活噪声 军事噪声,噪 声,分 类,根据噪声的作用特点 连续性噪

11、声 稳态性噪声:声压波动小于5dB 非稳态性噪声:声压波动大于5dB 间断性噪声(脉冲性噪声):声音持续时间0.5秒,时间间隔1秒,声压有效值变化40dB,噪 声,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听觉系统危害 暂时性听阈位移(TTS):是指人或动物接触噪声后引起听阈变化,脱离噪声环境后经过一段时间听力可恢复到原来水平 永久性听阈位移(PTS):是指噪声引起的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的听阈升高 爆震性耳聋:因强烈爆炸所产生的振动波造成急性听觉系统的严重外伤,引起听力丧失,噪 声,暂时性听阈位移,听觉适应:指短时间暴露在强烈噪声环境中,感觉声音刺耳、不适,停止接触后,听觉器官敏感性下降,脱离接触后对外界的声音有“小”

12、或“远”的感觉,听力检查听阈可提高1015dB(A),离开噪声环境1分钟之内可以恢复 听觉疲劳:指较长时间停留在强烈噪声环境中,引起听力明显下降,离开噪声环境后,听阈提高超过1530dB(A),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听力才能恢复,噪声对人体的危害,永久性听阈位移,听力损伤:听力曲线在3000Hz6000Hz出现“V”型下陷。高频听力下降是噪声引起听力损伤的早期特征性改变。此时患者主观无耳聋感觉,交谈和社交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噪声性耳聋: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进行性的感音性听觉损伤。随着损伤程度加重,高频听力下降明显,同时语言频率(500Hz2000Hz)的听力也受到影响,语言交谈能力出现障

13、碍。,噪声对人体的危害,听觉外系统危害,神经系统:神经衰弱症候群 心血管系统: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变化 消化系统:胃肠功能紊乱 对心理的影响:人们感到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易发生工伤事故 其他系统:免疫功能下降;性周期紊乱,生殖功能下降;噪音对其他生物也有不良影响,噪声对人体的危害,职业性听力损伤诊断,强噪声的职业接触史 耳鸣症状和自觉听力下降 电测听的听力下降资料 结合工作现场的卫生学资料 排除其它致聋原因 分级依据职业性听力损伤诊断标准(GBZ49-2007),噪 声,分级标准,观察对象:双耳高频(3000、4000、6000HZ)平均听阈40dB 职业性噪声聋:连续噪声作业工龄3

14、年以上,听力损失为高频下降型,根据耳语频(500、1000、20001HZ)平均听阈作出诊断与分级。 轻度听力损伤:2640dB 中度听力损伤:4155dB 重度听力损伤:5670dB 噪声聋:7190dB,噪 声,噪声对人体作用的影响因素,强度和频谱特性:强度越大、频率越高危害大 接触时间和方式 噪声的性质:脉冲高于稳态,窄频高于宽频 其他有害因素同时存在可加重危害 机体健康状况和个体敏感性 个体防护,噪 声,不同接触噪声级主述症状检出率(%),噪声危害的控制,消除、控制噪声源:根本措施 控制噪声的传播 个人防护 健康监护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7) 工人工作地点噪声容许值为

15、85dB(A) 如果接触时间减半,标准可放宽3dB(A) 最高不能高于115dB(A),噪 声,三、振动 (vibration),基本概念 振动:一个质点或物体在外力作用下沿直线或弧线围绕于一平衡位置的来回重复运动 振幅: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频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振动次数 加速度:振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运动速度变化值,常见的物理性因素,振动频率谱 20Hz以下低频率大幅度的全身振动主要影响前庭及内脏器官; 40-300Hz高频率振动对末梢循环和神经功能的损害较严重 共振频率 与固有频率相同时,易引发共振,人体不同部位的固有频率范围,分类与接触机会,局部振动 又称手传振动或手臂振动,

16、是指手部接触振动工具、机械或加工部件,振动通过手臂传导至全身 接触机会常见于使用风动工具、电动工具、高速旋转工具的作业,振 动,全身振动 是指工作地点或座椅的振动,人体足部或臀部接触振动,通过下肢、躯干传导至全身 接触机会常见于在交通工具上的作业或在作业台上的作业,振动分类与接触机会,振动对人体的危害,局部振动病: 又称手臂振动病 手部的症状:麻、痛、胀、凉、汗、僵、颤 神经衰弱综合征 周围神经功能障碍:多发性周围神经炎 自主神经紊乱:血压、心率不稳、手多汗 心血管系统: 高频率、小振幅引起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 低频率、大振幅则使血管扩张和血压下降; 40-300Hz的振动引起末梢毛细血管和张力发生改变,管袢减少,口径变细,异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