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课件

上传人:E**** 文档编号:90907061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课件(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走进新时代,总想对你表白我的心情是多么豪迈 总想对你倾诉我对生活是多么热爱 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 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请欣赏,点此播放教学视频,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确立,点此播放讲课视频,动脑筋,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实行改革开放,2、改革开放后四项基本原则,3、十二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4、十三大初级阶段的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和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实质是:否定党的

2、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人民民主专政;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资产阶级自由化:,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四项基本原则是中国的立国之本,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障。,1982年,十二大的召开开幕式上,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点此播放教学视频,中国社会主义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三大改造的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儿童时期!,1987年,邓小平又为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阐明了社会主义

3、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2、实行改革开放后,他提出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十二大上他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观点; 4、十三大上他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及三步走战略。 总之,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因此说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为什么说邓小平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二

4、、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1、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邓小平理论的形成,2、十四大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3、十五大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回答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影响。,邓小平南方视察讲话,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改革开放的步伐要大一点,发展才是硬道理,邓小平语录,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注重效率,摸着石头过河-大胆闯,不要怕犯错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5、,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977年恢复高考,发展才是硬道理-不要争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教兴国,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成功收回香港和澳门主权,连连看:,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系统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揭开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二大,十四大,十三大,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练习题,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包括(),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改革开放,C、经济建设分三步走,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2、下列不属于中共十三大内容的是( ) A、系统阐明社会主义

6、初级阶段理论 B、揭开改革开放的序幕 C、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确立现代化”三步走“的战略部署,B,3、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中共十四大 B、中共十一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五大,D,4、按照党的“十三大”部署的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步骤,到21世纪中叶,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 ) A.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B.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C.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D.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C,1.邓小平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所针对的问题是( ) A.改革开放中出现的资产阶级自由化的问题 B.改革开放中遇到

7、姓“资”姓“社”问题的困扰 C.缺乏敢闯的精神、思想太保守 D.出现贫富差距拉大的现象,2.(2010资阳中考)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的时间是( ) A.19世纪80年代后期 B.20世纪80年代初期 C.20世纪80年代后期 D.20世纪90年代初期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87年中共十三大,邓小平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87年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3.某中学八年级(1)班学生进行题为改革春风的探究性学习,请你帮助他们为图三配一个人物图片。他是( ),A.毛泽东 B.邓小平 C.周恩来 D.孙中山,4.(2010苏州中考)“发展才是硬

8、道理”、“特区姓社不姓资”的观点出自( ) A.马克思主义 B.列宁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5.“南海吹来改革风,九天降下开放雨”,这是一副广为流传的对联。它反映的史实包括( ) 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 我国在沿海地区设立经济特区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A. B. C. D.,学习目标:1. 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过程,6.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 A.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深化了改革开放 C.巩固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 D.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点此播放讲解视频,7.邓小平

9、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这面伟大旗帜的指引下,中国人民思想大解放,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理论的精髓是( ) A.发展才是硬道理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其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8.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多年来的奋斗历程。下列年代尺中与1997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 A.党的诞生 B.打开国门 C.南方谈话 D.高举旗帜,学习目标:2. 了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请阅读春天的故

10、事部分歌词,回答相关问题。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1)歌词中“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是指什么历史事件?,(2)歌词中“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又是什么?,答:指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实行改革开放。,答:指邓小平“南巡讲话”,上面这首歌歌颂的是谁?人们怎样称誉他?人们这样称誉他的原因是什么?(6分)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春天”指当时的什么事?(2分)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

11、般崛起座座城”指什么?(2分)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哪一事件?它有何重要意义?(4分),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因为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改革开放,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个文艺作品艺术地表现历史,在春天的故事中的歌词讲述了“一位老人”的历史活动,也是历史事件。请回答:,走进新时代歌词(节选):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 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 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这段歌词包含了从建国到现在,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及功绩.,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十一届三中全会、十四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这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各是谁?(3分) 第二代、第三代领导集体各形成于党的哪次大会上?(2分) 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的开始事件各是什么?(4分)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报告是什么?(2分),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