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腕带管理制度的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903448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科腕带管理制度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儿科腕带管理制度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儿科腕带管理制度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儿科腕带管理制度的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儿科腕带管理制度的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科腕带管理制度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腕带管理制度的ppt(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儿科腕带管理制度的ppt篇一:儿科制度儿科医疗质量检查管理制度一、规范临床医疗质量检查程序及职责,保证临床医疗过程的安全、有效。二、由科主任、副主任、护士长负责本科室的科内医疗质量检查、计划的实施。三、由上级医师负责本科内下级医生的日常临床医疗质量过程控制。四、科主任、主治医师及时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对下级医师做出的诊断和治疗提出指导和修改意见,审签出(转)院病历。五、主治医师、护士长要经常检查本病房的医疗护理质量,严防医疗差错、事故发生。六、科主任要督促各级医师认真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医疗操作规程。技术操作规程,按照国家卫生部的有关技术操作常规与规程,以及高等医学院教科书编印

2、的技术操作规程执行。七、科主任和质控员按照科室医疗质量考核评分表,每个月对本科室的医疗质量进行检查一次,并将检查结果进行反馈、总结、改进。八、主治医师负责项目病历的检查、统计、审阅工作,李俊华负责单病种病例的检查、统计、报表工作,卢星负责临床路径病例的执行、完成及报表工作,科主任监督检查、落实、及实施情况。九、病例书写标准:按照卫生部印发的病例书写规范执行。十、主班(值班)医师审阅前一天住院病人的化验结果,如有异常及时给予相应处理,并及时交班。十一、定期组织学习规章、职责及各种操作规程和专业基础知识。 十二、对质量观念弱者要强化教育。十三、医疗质量主要标准与指标1医疗质量主要标准诊断质量标准正

3、确性:确诊要符合诊断要点,病史、体征、实验室及特殊检查具有特性,拟诊要基本符合诊断要点。诊断性治疗。全面性:主病,并发症,伴发症依次列出:诊断疾病名称以国际疾病为准。及时性:对急、危、应力争在24小时内确诊,疑难复杂病症应及时组织科内会诊,需要其他科室会诊要及时和书面记录,必要时请示分管院长组织全院会诊或及时转入上级医院。疗效判别标准治愈:病人症状消失,器官功能恢复正常。好转:病人症状好转,器官功能明显好转。2护理质量标准按照国家卫生部护理质量评定标准执行。 十四强化并组织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儿科患者病情评估管理制度为了保障医疗质量,使患者得到客观科学的评估,以便做出适宜的治疗计划,得到科学

4、、有效的治疗,特制定本制度。一、对患者进行评估工作是医务人员的职责,是重要的质量管理监控环节。对患者进行评估的卫生专业人员应当具备在本院注册的执业资质。二、患者评估是通过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临床实验室检查、医技辅助检查等途径,对患者的全身状况、疾病、严重程度、心理、生理及社会、经济支付能力等做出综合评估,以指导对患者的诊疗活动。三、对患者的评估应当贯穿于整个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通过对患者评估,全面把握患者基本的现状和对治疗服务的要求,为制定适宜于患者的治疗(手术)方案(计划)、护理计划提供依据和支持。四、患者评估的重点范围,包括:门诊评估、住院时再评估、手术前后评估、麻醉前后评估、疑难危重

5、患者评估、病情变化时评估、转院前评估、护理对患者安全风险评估、出院前评估等。(一)医师对门诊患者进行评估时,严格按照评估结果拟定全面的治疗方案,严格掌握入院指征。假如门诊医生决定需要住院的患者拒绝入院治疗,医生必须做好必要的知情告知,详细告知患者可能面临的风险,并由患者或其近亲属签字。(二)患者入院后,主管医师、护士应对患者进行准确全面的评估,做出正确的诊断,并依据疾病诊治、护理规范,及时制定出经济、合理、有效的治疗、护理方案并告知患者或其委托人。(三)对疑难、病情变化等特殊情况的患者,应及时向上级医师请示,与科主任共同再次评估。必要时申请会诊、病例讨论,再集体评估。对本院不能治疗或治疗效果不

6、能肯定的,应及时与家属沟通、协商确定治疗方案,并做好必要的知情告知。(四)手术前麻醉科、手术科室对患者进行手术风险评估,要求在术前小结、术前讨论、麻醉前访视记录中体现手术风险评估情况。手术医师、麻醉师、巡回护士共同遵照“手术风险评估”制定规定的流程实施再次核对手术类型与切口清洁程度、麻醉分级和手术时间等内容,并正确记录。(五)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实行病情危重程度评估,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评估,调整治疗方案,组织会诊、抢救等。(六)副主任以上医师对患者病情恢复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后确定出院。患者出院时,主管医师、护士应对患者全面评估,提供出院指导和康复训练、安全用药、随访时间等。需要住院的患者拒绝入院

7、治疗,医生必须做好必要的知情告五、医务人员除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正确科学的评估,还应该对患者的心理状况、经济支付能力进行客观评估,全面了解患者的心理、经济状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六、患者评估的结果必须记录在住院病历中,所有的评估结果应告知患者或其委托人,对不能知晓或无法知晓的,必须告知患者委托的家属或其直系亲属,并履行签字认可。七、医院职能部门定期实施检查、评价和监管患者评估工作,对考核结果定期分析,及时反馈,落实整改。科室工作制度一、实行科主任负责制,开展目标管理,建立健全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二、认真执行医护人员岗位职责制度医护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建立科内医德医风的约束机制。三、加强科

8、室门诊、急诊管理,严格执行负责制度。针对儿童疾病的发病急、病情变化快、症状不典型、易发生交叉感染,而且缺乏自诉病情的能力,检查不合作等特点,对门诊患儿做到诊断耐心、细致治疗及时、恰当、有效。四、坚持首诊负责制、危重病人抢救制、急诊病人转诊制,对急、危重病人保持绿色通道,对危重病员做到随叫随到,不推诿病人。对新入院病员,根据各自管理范围及病情及时诊治,不得随意拖延,并按规定书写病历和各种记录。五、值班医师应坚守工作岗位,做好交接班,每日早晚各查房一次;主治医师每曰查房一次,住院医师上、下各查房一次,危重病员应随时查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六、坚持三级查房责任制、疑难病例讨论制,死亡病例讨论制,努力提高医疗质量,使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七、努力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开展新技术,不断提高科室的技术水平。八、努力做好科研、教学、带教工作,并以此促进临床医疗水平的篇二:在儿科护理中腕带识别的应用和管理龙源期刊网在儿科护理中腕带识别的应用和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