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文明小使者书信.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902558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做文明小使者书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我做文明小使者书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我做文明小使者书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我做文明小使者书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我做文明小使者书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做文明小使者书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做文明小使者书信.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做文明小使者书信篇一:创建文明城一封信小手牵大手 共创文明城致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创建文明城市,共建美好家园,是全体市民的责任,也是全校师生的共同心愿。为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树立文明新形象,实现战胜自我、推进文明、实现跨越的宏图伟业,我校积极开展“争做文明人,共创文明城”的主题活动。让我们携手构建家校合作平台,共同完成“创建”任务。一、我校以创建为契机,以“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单位做一个好职工,在学校做一个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好成员”为目标,以“争做文明人,共创文明城”为主题,立足于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塑造“诚信文明、博学善思、身心健康、勤奋创造”的康店一中学生新形象。二、全校

2、师生正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加创建活动。从8月份开始,根据教育系统创建工作的要求,我校积极部署,召开了“创城”动员大会,要求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不闯一次红灯,不丢一片纸屑,不说一句脏话,上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次作业等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自觉做到“三管七不”,即“管好自己的口,不随地吐痰,不说不文明的话;管好自己的手,不乱扔乱倒垃圾,不做不文明的事;管好自己的腿,不违反交通规则,不践踏花木草地,不走不文明的路”。我们将围绕“创建”开展系列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争做文明守纪的好学生。三、小手牵大手,共育文明花。“用礼仪沟通心灵,让文明构建和谐”是我们共同的心声。一

3、个和谐文明、友爱和睦、尊老爱幼、团结邻里、乐于助人、生活文明、健康卫生、勤俭节约的家庭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影响巨大。因为您及家人的努力,一定能够构建一个互相关心、和谐美好的社区环境。四、加强家校沟通,确保目标实现。为了加强学校与家长、学生及社会的沟通,更加广泛地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推进素质教育,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我校特制定了校长接待日制度。每月第一个星期五(节假日除外)下午2:305:30在行政楼二楼校长办公室,由学校主要领导接待家长、学生、老师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来访,也可以电话()、邮件(z)和QQ等形式进行沟通、交流和反馈。我们相信,有了您的理解、支持和帮

4、助,一定会加快我校“和谐校园、文明校园、书香校园”建设步伐,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和创建目标。各位家长,我市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工作在你我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争当文明的使者,争做创建活动的表率,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尽一份心、出一把力、增一份光、添一道彩!此致中学20XX年9月8日篇二:文明礼仪教育致家长的一封文信文明礼仪教育致家长的一封文信尊敬的家长朋友们:你们好!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教育的永恒主题,学生时期不仅是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更是塑造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能够促进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礼仪习惯有利于孩子增强与他人的合作,拥有更多

5、朋友,获得更多发展机会,从而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本学期,学校在全体师生中开展了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活动的开展是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切实推进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学生的文明修养和道德素质,全面推进文明校园、和谐社区和温馨家庭建设。文明礼仪教育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参与和配合,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就教育而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家庭生活中,经过耳濡目染,逐渐形成的各种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对他们以后的发展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家长的一言一行会

6、不知不觉地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当您向孩子介绍一则文明礼仪知识,讲述一个文明礼仪故事时,就已将文明礼仪印入了孩子的大脑;当您支持孩子的文明行动,为孩子做文明的表率时,孩子幼小的心田就植入了一颗文明礼仪的种子,日后定会开出绚丽的花朵。在这次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活动中,我们专门设计了“文明礼仪进家庭”系列教育活动,比如“小手牵大手,文明一起走”活动;学生和家长共同制定家庭文明礼仪规范;家庭成员之间开展文明礼仪竞赛;开展“我当一天小家长”、“我为父母做点事”活动等等。真诚的希望各位家长能配合学校的安排,根据您家庭的实际情况,积极的开展各种活动,为孩子提供一个和谐、文明的家庭教育

7、环境。家长朋友们,文明连着你、我、他,创建文明靠大家。让我们在“文明礼仪伴我行”的活动中赶快行动起来,“扬文明礼仪之风,做文明礼仪使者”,让我们的校园更加和谐,让我们的社会更加文明,让我们的家庭更加温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篇三:书信格式书信书信是相隔较远,暂时见不到面的人们相互交流情感与思想的工具。书信拥有悠久的历史且世界各国的人们都有使用。书信在人类的交流与沟通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手机,电话与电脑这些简单快捷的交流工具遍布全球的今天,仍有一部分人情愿使用书信来互通信息。基本介绍书信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书。书信由笺文和封文两部分构成。笺文即写在信笺上的文字,也

8、就是寄信人对收信人的招呼、问候、对话、祝颂等等。 书信在写法上也比较灵活,但书信还是应该遵循一定的要求:一是必须合乎规范;二是言之有物,通情达理。信文由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及时间四部分组成,要按照常用格式写。随着现代手机、电脑、e-mail等科技产品的出现,亲人、朋友间的书信联系变得越来越少。详细介绍 1. 指传送书札的使者。书指函札,信指使人。晋书陆机传:“我家绝无书信,汝能齎书取消息不?”南齐书鱼复侯子响传:“臣累遣书信唤法亮渡,乞白服相见。”宋陈鹄耆旧续闻卷六:“一日,公厅肃客,有急足声。喏云:某知州府有书信,今且往某州下书,回途却请回信。”2. 指信札。唐王驾古意诗:“一行书信千行泪

9、,寒到君边衣到无?”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余镌?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图章二方;余执朱文,芸执白文,以为往来书信之用。”冰心晚晴集空巢:“虽然我在中部,他在西部,我们却是书信不断。”录音带、录像带、电子邮件等都具有这种含义。用语言文字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和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信。一是有运用文字述说事情原委和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能力;二是具备相应的书写工具;三是有人进行传递。亲笔给亲戚朋友写信,不仅可以传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能给受信人以“见字如面”的亲切感;科技不断进步,又相继出现了电话、电报、邮寄录音带、录像带、电子邮件等交流信息的手段,可以预见,未来电子邮件这一新兴的手段会被越来越多的人运用。随

10、着社会的发展,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在进行重新建构,书信的运用除传统用法,即公函私函之外,一个新的发展动向便是原先私函类中因为个人需要而向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知名学者等个人所发的事务性的信件,这一类信件的使用量逐渐增多,值得注意。我们将其称为个人公文。另外,在古代书信作为主要的通信,它不仅仅传达着国与国的文化交流,同时也传递着人们思想的情怀(对家乡父老、对爱人、对朋友.)。还起到了报平安的深层含义。格式介绍称呼:顶格,有的还可以加上一定的限定、修饰词,如亲爱的等。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独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否则,就会违反构段意义单一的要求,变成多义段了。正文:这是信的主

11、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此致”可以有两种正确的位置来进行书写,一是紧接着主体正文之后,不另起段,不加标点;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敬礼”写在“此致”的下一行,顶格书写。后应该加上一个惊叹号,以表示祝颂的诚意和强度。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是古代书信“抬头”传统的延续。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它的基本做法,为现代书信所吸收。署名和日期:写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写在祝颂语下方空一至二行的右侧。最好还要在写信人姓名之前写上与收

12、信人的关系,如儿、父、你的朋友等。再下一行写日期。如果忘了写某事,则可以在日期下空一行、再空两格写上“又附”,再另起行书写未尽事宜。书信历史悠久,其格式也几经变化。今天,按通行的习惯,书信格式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也称“起首语”,是对收信人的称呼。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起,后加“:”,冒号后不再写字。称呼和署名要对应,明确自己和收信人的关系。(具体可参见第四编应酬称谓)称呼可用姓名、称谓,还可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作称呼。这里简要说明几条细则:(1)给长辈的信。若是近亲,就只写称谓,不写名字,如“爸”、“妈”、“哥”、“嫂”等;亲戚关系的,就写关系的称谓,如“姨妈”

13、、“姑妈”等。对非近亲的长辈,可在称谓前加名或姓,如“赵阿姨”、“黄叔叔”等。(2)给平辈的信。夫妻或恋爱关系,可直接用对方名字,爱称加修饰语或直接用修饰语,如“丽”、“敏华”、“亲爱的”等;同学、同乡、同事、朋友的信,可直接用名字、昵称或加上“同学”、“同志”,如“瑞生”、“老纪”、“小邹”、“三毛”等。(3)给晚辈的信。一般直接写名字,如“乐毅”、“君平”、“阿明”等;也可在名字后加上辈分称谓,如“李花侄女”等;亦可直接用称谓作称呼,如“孙女”、“儿子”等。(4)给师长的信,通常只写其姓或其名,再加“老师”二字,如“段老师”、“周师傅”、“宏海老师”等。对于十分熟悉的师长,也可单称“老师”

14、、 “师傅”。假如连名带姓,在信首直称“孙松平老师”、“王达夫师傅”,就显得不大自然且欠恭敬。对于学有专长、德高望重的师长,往往在姓后加一“老”字,以示尊重,如“戴老”、“周老”,亦可在姓名后加“先生”二字。为郑重起见,也有以职务相称的,如“董教授”、“陈大夫”、“佟工程师”等。(5)给一个单位或几个人的信,又不指定姓名的,可写“同志们”、“诸位先生”、“XX等同志”等。给机关团体的信,可直接写机关团体名称。如 “XX委员会”、“XX公司”。致机关团体领导人的信,可直接用姓名,加上“同志”、“先生”或职务作称呼,亦可直接在机关团体称呼之后加上“领导同志”、“负责同志”、“总经理”、“厂长”等。

15、如果信是同时写给两个人的,两个称呼应上下并排在一起,也可一前一后,尊长者在前。上述五种场合,有时还可按特殊对象,视情况加上“尊敬的”、“敬爱的”、“亲爱的”等形容词,以表示敬重或亲密之情。当然,这要用得适宜,如对好友称“尊敬的”,反而显得见外。对无特殊关系的年轻女性贸然称呼“亲爱的”,那就有失检点了。正文通常以问候语开头。问候是一种文明礼貌行为,也是对收信人的一种礼节,体现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关心。问候语最常见的是“您好!”“近好!”依时令节气不同,也常有所变化,如“新年好!”“春节愉快!”问候语写在称呼下一行,前面空两格,常自成一段。问候语之后,常有几句启始语。如“久未见面,别来无恙。”“近来一切可好?”“久未通信,甚念!”之类。问候语要注意简洁、得体。接下来便是正文的主要部分主体文,即写信人要说的话。它可以是禀启、复答、劝谕、抒怀、辞谢、致贺、请托、慰唁,也可以是叙情说理、辩驳论证等。这一部分,动笔之前,就应该成竹在胸,明白写信的主旨,做到有条有理、层次分明。若是信中同时要谈几件事,更要注意主次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