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值报告制度有效性评估.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901604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急值报告制度有效性评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危急值报告制度有效性评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危急值报告制度有效性评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危急值报告制度有效性评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危急值报告制度有效性评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急值报告制度有效性评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急值报告制度有效性评估.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危急值报告制度有效性评估篇一:20XX年“危急值”有效性评估分析20XX年“危急值”报告制度有效性评估分析我院的“危急值”报告制度运行一年来,总体各科执行情况是良好的,危急值项目也能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对保障患者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诸多细节问题,为此医院及时召开危急值管理工作专题会议,对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估,以进一步完善和发挥这项制度的作用。一、“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的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实施,极大地降低了临床风险,保障了我院的医疗安全。今年我院未发生因危急值处理不当而产生的医疗不良事件。医技科室在检查中及时发现危急值且处置得当,避免了一些不良后果的发生。临床科室接

2、收“危急值”后,按照程序给予及时处理,从而有效地保障了病人的安全,提高了医疗质量。但也存在不少问题:1、个别临床科室工作人员接收危急值时,存在推诿现象。2、医技科室存在漏报现象。3、门诊与病房衔接不到位。4、信息化支持不到位。二、危急值项目方面:危急值报告制度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应该结合临床实际不断适时调整,密切联系临床,从实际出发,服务临床。通过讨论,对项目的调整建议如下:1、个别医技科室的危急值项目数量需及时调整。检验科增加D二聚体,放射科增加食道异物,超声室增加中央型性前置胎盘、精索扭转,CT室删除消化道穿孔、眶内异物,心电图删除急性心肌损伤、二度II型及二度II型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频

3、发室性早搏并Q-T间期延长、心室率小于40次/分的心动过缓,病理科删除等报告时间超过30分钟。2、个别医技科室的危急值项目的数值进行调整和界定。检验科的个别生化项目界限能否提高;脑出血复查的CT报告、液气胸的压缩比例应给与界定;透析病人的检验项目的界定。根据临床实际,灵活调整危急值项目和数值,危急值报告制度将会更加实用有效。三、进一步加强了临床科室与医技科室的沟通与协作,保障危急值制度与流程的通畅。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沟通顺畅是危急值报告制度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目前我院医技与临床在危急值报告方面虽然存在一些细节问题,但总体沟通是比较通畅的,下一步应加强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沟通协商工作,在危急值报告

4、流程、项目的调整方面定期沟通协商,不完善危急值报告制度,持续改进危急值管理工作,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门 诊 部二一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篇二:南石医院20XX年“危急值”报告制度有效性评估分析南石医院20XX年下半年“危急值”报告制度有效性评估分析本年度医务科加强了对危急值的监督、管理,把危急值制度列入临床和医技科室医疗质量考核的重要内容。急值报告制度也在不断实践中被广大医务人员广泛知晓和自觉执行。为了更好地落实危急值管理,对本年度危急值报告有效性进行评估,分析存在问题,临床反映的情况,医技与临床沟通的情况,结合各科反映的情况对目前管理的有效性进行评估总结如下:一、危急值报告制度极大的降低

5、临床风险、保障我院医疗安全。实行危急值报告制度后,我院未发生因未能预见危急值而产生的医疗不良事件。医技科室在检查中及时预见到危急值且处置得当,又避免了一些凶险现象的发生,避免了一些不良后果的发生。医技、检验、放射辅助科室在日常工作之中对于检查、检验发现的相关危急值都按相关制度程序进行上报和登记,也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理,尤其是对于我院内科、妇产科等危重病人较多的科室,病人发生危急值的情况非常多,辅助科室相关工作人员都及时给予准确检查和上报,医师在接到通知后根据结果给予及时的处理。二、补充了危急值报告项目和数值,完善了危急值报告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应该结合临床实际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

6、过程,密切联系临床,从实际出发服务临床。我院结合临床工作的实际情况,增加了病理科危急值项目设置及范围以及内窥镜检查项目设置及范围。在以后的实践中,我院还会根据临床实际灵活调整危急值项目和数值,让危急值报告制度更加实用有效。三、加强临床科室与医技科室的沟通与协作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沟通顺畅是危急值报告制度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目前我院医技与临床在危急值报告方面的沟通十分通畅,下一步应加强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定期协商工作,在危急值报告项目、数值、程序方面定期沟通协调,不断调整和完善危急值报告制度。四、本年度医务科对危急值制度检查情况总结如下:(一)较好的方面1、医护人员能按制度执行,工作流程较合理。2、

7、相关人员熟悉并遵循上述制度。3、能有效及时通知各临床科室,防范意外发生,及时救治病人。4、危急值数据较合理。(二)存在的问题:1、危急值记录本有漏报现象。2、危急值记录项目填写不全。3、部分科室医护人员危急值制度认识不到位,执行力度较差,对流程仍不熟悉。(三)根据存在的这些问题建议医院采取以下改进措施:1、加强科室对“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的学习,加强监督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一旦发现有临床有漏报现象,采取惩罚措施,每次扣相关责任人1分。2、需进一步加强与临床科室沟通,必要时追踪每一位患者的诊疗情况,为进一步改进管理,提高有效性大有益处。南石医院医务科 20XX年12月14日篇三:20X

8、X年“危急值”报告制度有效性评估分析20XX年“危急值”报告制度有效性评估分析今年是我院实行危急值报告制度的第三个年头,危急值报告制度也在不断实践中被广大医务人员广泛知晓和自觉执行。在此作,以进一步完善和发挥这项制度的作用。一、危急值报告制度极大的降低临床风险、保障我院医疗安全。 实行危急值报告制度后,我院未发生因未能预见危急值而产生的医疗不良事件。医技科室在检查中及时预见到危急值且处置得当,又避免了一些凶险现象的发生,避免了一些不良后果的发生。如超声科*医师在给一外科住院患者排除动脉瘤检查时,基于检查结果和患者病史,结合长期临床实践,*医师敏锐地意识到患者患急性心梗的可能性很大,即刻报告危急

9、值,接收医生按照程序给予处理,进一步的检查确认了患者患急性心梗。二、补充了危急值报告项目和数值,完善了危急值报告制度 危急值报告制度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应该结合临床实际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密切联系临床,从实际出发服务临床。我院结合临床工作的实际情况,增加了超声科心脏射血分数危急值项目并明确了数值。在以后的实践中,我院还会根据临床实际灵活调整危急值项目和数值,让危急值报告制度更加实用有效。三、加强临床科室与医技科室的沟通与协作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沟通顺畅是危急值报告制度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目前我院医技与临床在危急值报告方面的沟通十分通畅,下一步应加强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定期协商工作,在危急值报告项目、数值、程序方面定期沟通协调,不断调整和完善危急值报告制度。医务处二一一年十二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