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制度改革调查问卷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900548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6.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户籍制度改革调查问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户籍制度改革调查问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户籍制度改革调查问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户籍制度改革调查问卷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户籍制度改革调查问卷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户籍制度改革调查问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户籍制度改革调查问卷(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户籍制度改革调查问卷篇一:关于户籍制度改革情况的调查报告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社会调研报告 关于户籍制度改革情况 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11)班 孙 俊 婷 辅导老师:王 娜关于户籍制度改革情况的调查报告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11)班 孙俊婷 20XX4473 户籍制度改革是当前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户口,或许是烙在每人身上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最深印痕。改革户籍制度无疑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适应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人才资源配置市场化,确保中国经济长期保持稳定发展等都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全国各地正结合本地实际,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步伐。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户籍给个制度情

2、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户籍改革的几点建议。“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把城镇化发展战略放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位置上”。“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水平预计超过。但在新一轮城镇化进程中,我们也面临一系列挑战,诸如怎样摆脱对土地资源的过度依赖,如何有效维护征地农民利益,城镇化人口以何种方式获得同等社会权益等“三大难”。年月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在中央党校举行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讲话强调,要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

3、体系。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建立覆盖全国人口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 当前,户籍制度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障碍。因此户籍制度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迫切需要的。为此,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户籍制度改革情况,全面分析其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户籍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1.调查对象和方法本次调查以云南省大理市凤仪镇华营一社为研究对象, 以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研究。 在进行问卷调查时,采用无记名形式,随机发放问卷200 份,回收有效问卷192份,有效率为96% 。人员特征:在外务工人员90 人,占

4、 47% ;学生29人,占% ;在家务农人员72 人,占 % 。年龄特征:50岁及以上 %,4049岁 %,3039岁 %, 2029岁 %,1020岁5%。性别特征:女120人,占%; 男 72人, 占 %。 政治面貌: 团员 %,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户籍制度改革的内容,是由传统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过渡和改革为城乡统一的一元户籍制度,打破“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的户口界限,使公民获得统一的身份,充分体现公民有居住和迁移的自由权利,剥离、剔除粘附在户籍关系上的种种社会经济差别功能,真正做到城乡居民在发展机会面前地位平等。 笔者围绕村民对户籍制度改革的看法及情况分别

5、进行分析, 较客观的反应了户籍制度改革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户籍制度改革的认同度户籍制度改革是继20世纪80年代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又一次“解放”农民的革命。形象地比喻:在这次户籍改革中,进城农民将穿上城市就业、社保、住房、教育、医疗五件衣服,同时脱掉农村承包地、宅基地、林地三件衣服。脱掉的这三件衣服核心是土地,土地也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面对这一新政,不同情况的农民心态各异。1人们对户籍制度改革认同度较高,肯定户籍改革的影响力。调查结果显示,对“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城乡居民在发展机会面前地位平等”的看法,%的人认为“户籍改革对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极具影响力” 。对“必须坚持户籍

6、制度改革”的看法,%的人选择了“非常同意” ,%的人选择了“基本同意” 。对“户籍制度改革没有必要”的看法,%的人选择了“基本不同意” ,%的人选择了“很不同意” 。 2相当部分人不能正确理解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作用, 并不认为户籍制度改革与实际生活学习工作有密切联系。调查结果显示,对“户籍制度改革与实际生活学习工作有密切的联系” 的看法时, 认为 “一般”和“没有”的人合计为%。对我国户籍制度的了解程度和需求 户籍制度是一项基本的国家行政制度。传统户籍制度是与土地直接联系的,以家庭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现代户籍制度是国家依法收集、确认、登记公民出生、死亡、亲属关系、法定地址等公民人口基本信息的

7、法律制度,以保障公民在就业、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权益,以个人为本位的人口管理方式。当代中国的户籍制度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桎梏,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相当部分人对我国户籍制度认识存在一定的模糊。 调查结果显示,在“是否知道我国户籍制度的内容”这一问题中,仅有%的人表示“很清楚” , 而49%的人表示 “有些知道” 。 大多数人对传统户籍制度对生活学习带来极大不便表示认同。 在“您对传统户籍制度对生活学习带来极大不便是否认同”这一问题中,表示“非常认同”和“认同”的人共占79%。这说明了传统的户籍制度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人们对户籍制度改革的迫切需求,在“

8、您是否希望尽快完成户籍制度改革”这一问题中, 有%的人选择了 “迫切希望” 。这说明人们对户籍制度改革的期待,和他们希望在就业、教育、社会福利等方面的权益平等的愿望。对户籍制度改革的看法绝大多数人户籍制度改革的顺利完成极有信心,。在回答“如果 0 代表完全不可能完成户籍改革,10 代表极容易完成户籍改革,您觉得户籍改革的进程0 至 10 之间的哪个位置上”这一问题时,选择610的人分别为:%,%,%,%和 %,合为 %。在回答“您是否经常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或关注户籍制度改革”时,选择“经常”的人占%,有%的人选择“偶尔” 。户籍制度改革存在的难题是明显的。 在回答 “户籍制度改革存在的难题”时,

9、%的人表示“克服户籍制度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歧视会有不同程度的困难”,%的人表示“城乡户籍完全统一以后,国家如何操作支援农业和农民的政策?”,%的人表示“统一户籍带来的财政压力是巨大的”。这说明人们对户籍制度改革的难题有较深的认识。 对目前的户籍改革存在的弊端有各自的看法。前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两种主要模式:小城镇化的改革模式和各地方政府实施的各自为政的户籍制度改革模式。这说明大部分人认为改革需要更加整体化和具体化。但从侧面反映了户籍改革对人们的重要性。对户籍制度改革现阶段取得的成果的看法大部分人在对现目前户籍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在回答“您对户籍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果的态度” 时, 高达%的人表

10、示 “非常满意” , %的人是“比较满意” 。但是在回答“户籍制度改革是否会圆满完成时”时,%的人表示“不一定” ,%的人表示“不会” 。2.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与城镇化进程年月日,中国政府网全文刊载我国首个全国性国土空间开发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规划范围为全国陆地国土空间以及内水和领海(不包括港澳台地区)。规划按开发方式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规定“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要实施积极的人口迁入政策,加强人口集聚和吸纳能力建设,放宽户口迁移限制,鼓励外来人口迁入和定居,将在城市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流动人口逐步实现本地化。”;“改革户籍管理制度,逐步统一

11、城乡户口登记管理制度。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将公共服务领域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与现行户口性质相剥离。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鼓励城市化地区将流动人口纳入居住地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体系,切实保障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享有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和同等的权益。”规划推进实现主体功能区主要目标的时间是年。我国覆盖城乡的法律援助工作体系已基本形成。年月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城乡一体化蓝皮书: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报告()。蓝皮书表示,年以来,我国的城镇化进入高速发展期并具有起步晚、波动大、复苏慢、推进快等鲜明特点。大理市户籍制度改革办公室负责人介绍,我市户籍制度改革自7月28日全

12、市动员会后,市公安局率先启动农转城工作,自8月1日发出第一本家转城户口本后,已经有14111万人申请转户,其中整户转户2276户。各级户籍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相继成立,各项转户工作正按计划开展,尤其是宣传报道做到了有声有篇二: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情况调查报告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情况调查报告中国户籍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其公民实施的以户为单位的户籍人口管理政策,是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现象。它表明了居民在本地生活的合法性,中国人口管理方针的制定与实施都基于此项制度。这种做法在建国初期曾起到积极作用,而户籍管理制度经过多年的实践也发现它存在着许多缺陷,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所以国家进行

13、了户籍制度的改革。在现的条件下进行的户籍制度改革,就改革的成果,民众的满意度以及改革的实施情况如何?因此,我们小组成员通过网络的方式了解了中国户籍制度的改革历程并采取问卷的形式对重庆户籍改革存在的问题、面向的对象以及所产生的影响做了相应的调研,对户籍改革对重庆人民生活的影响,市民对重庆户籍改革持有的态度,以及中国户籍制度改革所存在的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一、中国户籍制度改革过程中的大事件:年,中国颁布了第一部户籍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确立了一套严格的户口管理制度。中国按照户口身份来执行科教、卫生、医疗、就业等一系列政策。这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户籍制度带有明显的“城乡二元分割”特征

14、,由此产生了与户籍相关的“居住”和“暂住”等概念,事实上造成城乡之间、流动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在教育、医疗、社保、卫生等诸多方面的不平等。年月日至日召开的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时明确提出:要把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在城镇就业和落户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放宽中小城市和城镇户籍限制。年月日,中国政府网全文公布了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全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共个领域。通知提出,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进一步完善暂住人口登记制度,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年月日,新华社播

15、发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该规划提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年月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在中央党校举行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讲话强调,要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建立覆盖全国人口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年月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专访,同海内外网友进行在线交流时指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要让老百姓活得更有尊严”,“要给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年月日,在我国人口工作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讲话,要求“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把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纳入流入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之中,为人口流动迁移创造良好政策和制度环境”、“完善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加大对孤儿监护人家庭、老年人家庭、残疾人家庭、留守人口家庭、流动人口家庭、受灾家庭以及其他特殊困难家庭的扶助力度”。年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