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古代公文的保密制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900236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窥古代公文的保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管窥古代公文的保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管窥古代公文的保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管窥古代公文的保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管窥古代公文的保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窥古代公文的保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窥古代公文的保密制度(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窥古代公文的保密制度篇一:我国古代保密制度我国古代保密制度(一)我国古代保密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 秦朝之前保密制度的雏形我国古代公文保密制度最早追溯到夏朝。在夏朝史官已经开始对公文进行收藏、保管,十分注意公文的保密。商朝更加注重文书档案的收藏与管理。设立守藏史一职,专门负责保管政府公务文书和典册,从这里可以看到古代公文保密制度的雏形。周朝则继承商朝传统,将文书正本收藏于天府一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中央档案机构,并派“守藏史”专门负责与守护。周朝为了公文的保密与辨别真伪,还创立了公文的封泥及用印制度。西周时,还创制了用金属封缄的匮子,称“金藤之匮”,用来收藏一些最重要、最机密的档案,这也成为以后历

2、代重要机密档案的收藏之所。春秋时期,各国国君和卿大夫在文书上用玺印封缄以示慎重,防止传递时泄密,已成为惯例。2) 秦汉的发展秦朝的保密制度以法律的形式予以规定,以刑法的手段强制执行和遵守。为了保证文书安全、迅速、及时地送达目的地,朝廷选派专门人员传递特别重要的或机密文书。到了汉代,公文注意保密,出现了公文密级 ,对于机密文书即封事、合檄、飞檄,都由专人另行封送。3) 唐代的完善保密制度发展到唐代,唐王朝在借鉴历代公文保密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公文保密制度。第一,表现在盗窃文书的处罚条律上。如“诸盗制书者,徒二年。官文书,杖一百;重害文书,加一等;纸券,又加一等。”第二,表现

3、在私拆公文的处罚条律上。如“诸私发官文书印封视书者,杖六十;制书杖八十;若密事,各依漏泄坐减二等。即误发,视者各减二等;不视者不坐。”严厉、细密繁多的刑法条律为唐代的公文保密制度提供了保障 ,它使公文在保密这个环节上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强制各 级各类秘书人员遵守,有助于提高秘书人员的责任心,避免差错,从而保证了公文的安全。唐朝的保密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宋元明清等朝代沿用并发展。4) 宋代的发展宋朝边关战事繁多,辽、金、元先后攻击,千方百计大量搜集宋朝情报,为此宋朝对公文保密制度作了更加严格的规定。首先,对失密、泄密行为的处罚规定。其次,实行印行制度。主要规定禁榜示和严雕印。宋朝还规定对

4、有关边防政治、军事及时事的公文要严加控制,禁止复印,以免外传泄漏情报,并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处罚条律,到了较好的保密作用。5) 元代的发展元代保密制度借鉴唐宋模式,基本沿袭宋代,也很严格。明代,产生了有内阁直达皇帝的机密 文书“揭贴”,而且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根据实际需要,不断增补保密条律,从而逐步实现了制度化。6) 清代的发展清代的公文保密制度集历代之大成,臻于完备,形成了适应封建制度特别是皇权高度集中需要的系统、详备的一套保密制度,创设了“实封进奏”、“廷寄”等文书保密方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雍正时建立的密折制度。清代公文保密制度还体现在清朝机要机构的严格的保密纪律上。军机处作为机要核心机关

5、,所办之事,多属朝廷的核心机密,对保密更为重视。此外,内阁也是机要之地,不许闲杂人员擅入。(二)我国古代不同时期保密制度的比较历代公文保密的制度涉及许多领域1)是在公文制作中采用公文用印制度。魏晋之前的简牍文书,它由多片竹简或木片组成,用绳系连,其封页称为“检”,在“检”之结绳处糊上一块粘泥 ,在粘泥上加盖印章,显出印文,粘泥干后很坚硬,这种用印法称为“封泥”,也称“泥封”。加盖封泥的文书就叫做“玺书”。若没有这种封泥印章,则公文不能生效。就保证了公文的有效性和机密性,可以防止公文被伪造、篡改或泄密。2)是在公文的传递中采取的必要的保密措施。春秋战国时期,为使机要文书传递安全保密,采取了一项重

6、要措施:上下官署传递公务文牍,均须用官印予以“封泥”而晋以后的纸质文书,则用专门的封皮折角密封,并于封皮两端加盖印章或署上姓名,以此来防止公文泄密。秦朝制定了具体、详细的公文传递制度,对特别重要或机密文书,在传递中选派专门人员传送,所经各县不得查问和阻拦,违者受罚。宋朝新创了军邮制度。有军邮局传递公文,既迅速又保密。3)是体现在公文的折叠、装封、编号上。宋朝创造了实封制度,即官员呈奏的文书如事关机密、灾异、狱案、军事等,皆须将其封皮折角重封,两端盖印,无印者书官名,封面不准贴黄。在外奏者,只贴“系机密”或“急速”字样。并规定,若发现依例应该实封而未实封的公文,其主管官员将被严惩。这就有效保证了

7、公文的机密性。4)是体现在公文的保管上。自商迄清,机密公文档案之搜索、秘藏,并定人专管,不让无关人窥视。另外,还有两小点。一是在公文的收文、发文的登记中也采取了保密手段。宋代的登记制度,公文收发不仅要登记 ,而且对重要的涉及机密的公文还要装入封皮折角密封以防止公文泄密。二是在元代首创的“照刷”制度中,这是监察官检查官府文卷的一种公文处理的制度,但对有关军事边关的公文是不照刷的,原因正是为了保密。总而言之,保密制度是我国古代公文处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对确保古代公文处理的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又对现代公文的保密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不少成功经验对我们今天的秘书工作有借鉴价值和启发作用。

8、篇二:密级文件保密管理制度密级文件保密管理制度保密法规 加入时间:20XX-4-16 12:20:34 点击:773一、密级文件的拟制1、密级文件的制作应在具有保密措施的地方拟制,拟稿人要准确标明该文件的密级和保密期限,依据国家秘密及其密级具体范围的规定和国家秘密保密期限的规定,采取对号入座的方法,对所拟制的公文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2、拟制人在提出具体意见后,交本部门主管领导核稿批准,再报本机关、单位的业务主管领导审核批准签发。工作量较大的机关单位可由业务主管领导授权或指定负责人办理批准签发前的审核工作。3、密级文件在印制前,有关主管领导和秘书部门负责人做好审查工作。除看是否划定密级和保密期限

9、外,还要确定发放范围(阅读级限),拟定发布方式,印制格式及编号,规定处理办法,包括可否翻印、复印,是否回收等。4、印制密级文件时应严格按照领导批准的发送范围和份数执行。秘书部门和有关人员不得擅自多印多留,自行处理。5、秘密文件一律由机关内部打字室或经保密部门审查批准的定点复制单位印制。印制中的蜡纸、校样、废页等应及时销毁。6、印刷、制作工作使用的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应当配备保密措施装置,防止因电磁辐射造成泄密。二、密级文件的收发1、收取密级文件时,必须认真检查信封上收文单位、密封标志,核对收信单位和收信人无误后,由收发室负责人在专用收文本上登记、收件人签收、启封,并核对文件的份数、目录、编号,加

10、盖收文章。2、密级文件拆封必须由专人负责。凡领导同志亲收件,要送交本人或领导指定的专人代收、代拆。3、分发密级文件时要认真检查、核对文件份数、发送单位及其地址,防止错发、漏发,不能擅自扩大分发范围。装封要严密,绝密文件要单独装封。4、当面将密级文件交收件人时,应履行签收手续,一般由收件人亲自签收。5、县内分发密级文件时,统一由秘书部门的专职机要员负责发送,不准个人随身携带。6、发送外地的密级文件,必须通过机要传送,不得使用普通邮政。发送的密级文件一律要包装密封,并在信封上标明秘密等级。绝密文件一般应当写上收件人。7、遇到特殊情况,需随身携带密级文件外出送达收件人的,必须经本部门、本单位主管领导

11、批准,明确责任,不得失控。携带密级文件须两人同行,专车接送,必要时派保卫干部押送。密级文件必须装在文件包或文件箱内,绝不容许在没有保密设施的情况下随便携带外出。外出时,同行人员要互相督促,共同负责,严格看守,时刻做到密级文件不离身,确保密级文件的安全。8、严禁携带秘密文件到公共场所参观、探亲、访友、浏览等;严禁骑车夹带或乘公共汽车携带密级文件。9、传递密级文件的专用机要车,严禁无关人员搭乘或办理无关事项。三、密级文件的传阅密级文件的传阅,包括批办、承办、催办和传递保管等几个环节。1、文件登记明确,包括收文时间、文件编号、发文单位、文件密级、标题主要内容及呈送的批办人等内容,手续必须清楚,切忌无

12、登记备案,横传文件。2、传阅文件一律采取直传方式,即领导批示后,应将文件退还经管文件的部门或人员,不得未经文件保管人在领导人之间横向传批文件,也不应将批文直接交承办单位或承办人员。3、经管文件的人员,应将领导批办的文件逐件登记送阅办人,对阅后退回的文件要清点份数。有关人员要严格按领导批示范围阅办,不得自行任意扩大阅读范围或交无关人员阅读。经管秘密文件的人员要抓紧催阅、催办、催传、催退。4、传阅文件应有时限,任何阅办人不得积压、延误或长期私存,并应在办公场所阅读,不得私自带回家中或公共场所。5、阅读文件时,非经允许不得摘录或公开引用密级文件内容。因工作需要摘录密级文件内容,必须使用由单位文秘部门

13、统一制作的保密本,编号发出,定期收回。四、密级文件的借阅密级文件借阅的前提必须是业务工作需要,由本人所在单位提出申请,经公文制发单位同意或文秘部门主管领导批准,方可借阅。1、对于本单位人员借阅的机密级的、秘密级的文件,由借阅人所属部门领导批准;绝密级的,由单位主管领导批准。2、外单位人员借阅协作范围以内的秘密文件,凭借阅人单位介绍信。秘密级、机密级文件,由单位主管领导审批;绝密级文件,由本单位保密部门审批。借阅密级文件应按期归还。借阅绝密级文件,应在指定地点阅办,必须当天归还。五、密级文件的复制1、复印密级文件,必须建立严格的审批、登记制度,并指定专人管理。2、绝密级文件和发文部门规定不准翻印

14、的密级文件,禁止复印。确因工作需要复制机密级、秘密级文件时,须经原发文单位批准并履行审批手续,并作相应的标识。3、上级机关制发的密级文件,需要复印时,须经上级机关批准后,方可复印。4、本单位制发的密级文件,需要复印时,可由本单位主管领导或其指定的部门负责人审批,但要严格控制复印数量。5、复制的密件不得取消或改变原定密级和保密期限。6、对复印的密级文件,采取与原件一样的保密措施进行管理。7、严禁将秘密文件拿到社会上营业复印场所复印。六、密级文件的保管与归档1、秘密文件应当存放在有保密设施的文件柜内。绝密级文件应单独存放管理。2、对集中管理秘密文件的部门,应采取技防、物防等保护措施。3、主管领导应

15、定期检查密级文件的分发、阅读、保管、清退等情况,及时研究和解决密级文件保管中存在的问题。4、密级文件管理人员因调动、退休等不能在原岗位工作时,应认真清理其使用或管理的文件,办清交接手续。5、各乡镇、单位要对自己所有的秘密文件实行定期清查,按时清退。6、公文应按档案部门要求,办理移交手续。归档后的密级文篇三:事业单位考试:公文写作与处理之公文的保密管理公职考试知名品牌事业单位考试:公文写作与处理之公文的保密管理作为一种特定体式的文体,公文在国家政治生活、经济建设和社会管理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不断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和公文处理工作的新变化。山东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专家结合多年考试经验,为大家汇总整理公文写作与处理的相关知识,助考生一臂之力!公文的保密管理公文的保密管理是公文管理的重点。办法第五条规定:“公文处理必须严格执行国家保密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规定,确保国家秘密的安全。”这里讲的文件的保密管理,着重指机要文件的管理。机要文件或称密件从拟搞、打印、复制、收发、传递、保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