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政治制度史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900014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政治制度史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古代政治制度史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古代政治制度史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古代政治制度史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古代政治制度史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政治制度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政治制度史(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代政治制度史篇一:浅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历史发展浅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历史发展:西江月上旬20XX年7期【摘 要】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史的多民族统一的国家,我国政治体制发展比较久远,有着一定的历史,制度比较健全,有着丰富的经验,有较为深刻的影响,都是世界其他民族以及国家不能相比较的。本文主要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历史发展进行探析。【关键词】古代政治体制;历史;发展过程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封建时期的产物,增加了古代君王的个人实权,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体制。君主专制体制还称为君主转正以及君王专制,是一种政府形式以及政治体制,君王统治者有着领导国家以及百姓的全部权力,但是却

2、缺少法定的顺序以及法律约束君王怎样支配权力,君王专制是古代一种政治体制。主要宝库袄以下几个方面:一、皇帝制度的确立基本特点是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为尊。取消了周朝时期分封制使得各诸侯存在着较多的自主权,皇位世袭制度是皇帝体制的一个重点问题,它关系到王朝的发展和安稳以及皇权的传递。君主专制体制是主旨,也就是君王是封建国家政治权利的中心以及主宰。君王指挥以及掌握着国家全部机器的运作。二、中央官僚体制的形成中央官僚体制开始于我国古代的春秋时期,在战国时期逐渐发展起来,秦统一全国后正式确立;汉初期丞相权力大地位高,在汉武帝时期削弱丞相的权力,频繁罢免丞相,选拔低职位的人才参加中枢决策组成的“外朝”、

3、“中朝”;唐朝时期发展成三省六部制;宋代建立“参知政事”用来削弱丞相权力; 隋唐时代的中央官僚体制有着大发展,然而到了明清时期,又有着重大的改革,这一切都和君君王加强自身的权利有着紧密的联系。中央官僚制度的建立主要是为了缓和改相权以及君权相互间的矛盾。三、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变总的来讲,地方行政体制的变化经过就是中央集权在逐渐增加的经过。早在西周时期就开始实行分封制,周王把一些的百姓以及土地,分别赏赐给功臣、先代贵族以及王室,成立了诸侯王国。到了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分封制解体。战国时期,实行“废除分封制度,实施县制”。统一全国后的秦,在地方普遍推行郡县制,彻底地废除了分封制,郡县制是我国古代地方行

4、体制的基础;西汉初期的地方行政体系是“郡国并行制”,汉武帝实施“推恩令”“附益之法”之后,“郡国并行”则变得有名无实了,地方行政体制又变回郡县制;东汉时期地方行政规划由郡县制度变成了州、郡、县三级体系。元朝在地方建立了行中书省,又称之为省和行省,由中央派送官员进行管理,后来演变成了地方行政区域的名字,基本上确立了明清以至于到今天省区的划分,对现代产生了深刻久远的影响。四、选官制度汉朝时期确定了一整套选拔人才的用人手段,当中,察举制也就是选举,是一个自下到上推荐人才当官的体制,是汉朝选拔官员的最重要的手段;察举制,最开始以“乡推里选”?为基本,重视乡里探讨对个别士人能力才华评论的权威性,后来家族

5、门第变成了选举的主要参照,地主世家由此而逐渐强大起来。?隋朝时期废了九品中正制,科举考试的手段选拔人才开始萌芽;隋后期,建立了进士科,形成了科举制度;唐朝完善以及继承了科举考试体制:贞观时期,增加了考试的项目,以明经、进士科目为主;武则天统治时,增加选拔人员的数量,第一建立了殿试以及武举;开元时期,利用职位高的人员进行考试,加大科举制度的地位,后来演变成定制。?北宋的科举制相对唐朝取得了更深层次的发展:考试分为殿试、省试、乡试三层次,严肃规范考试程序,举人通过礼部考试后还要经过殿试才可以通过,任用权由君王直接控制,殿试变成了定制;减少了考试的科目,其中最主要的科目是进士;糊名制开始实行,就是把

6、试卷上的籍贯、名字封闭,以防考官徇私;录取数量远超与唐朝。?明朝传承了元朝的科举考试体制。为严厉束缚士人的想法,科举科目只从儒家的五经、四书中选题,同时只允许用程、朱理学的想法来回答问题,不同意发挥自己的想法;答卷的题材,有明确的标准,包括八个内容,又称之为“八股文”。八股取士体制,严格地约束了人们的想法。科举制度的优点主要在于一部分程度上打破了人民和统治阶级之间的界限,让全国百姓都有机会进行参政议政,还可以让不同阶级的意志能够得到反馈,同时让皇帝找到了选拔人才的途径,把长期处于高位置的大臣们在中央的势力削弱,让他们没有办法束缚皇帝,消除了统治层次内部的相互让步,打破了平衡的君王权利,皇帝一人

7、独大。同时比较公平的选拔人才的体制,是一政治文明的一种体现。五、监察制度秦在中央设立御史大夫,郡设立郡监;汉朝时期成立十三刺史管理地方;汉朝之后监察体制逐渐完善。选官体制依然是与加强皇权为主,经过了世官体制、察举提体制、科举选拔体制,科举选拔制有着较为长久的影响,贵族层次随着科举制度的运行渐渐消失,使得贵族-封建体制被击溃,随着门阀被打破,政治不再为贵族所把持,政治逐渐向全民开放,于此同时,伴随贵族的消失,可以制衡皇帝的势力也相对减少,皇帝的权利逐渐增加,逐渐增强君主专制体制,最后改变成了皇帝独裁制度。六、礼乐制度为了保护君王的自尊,礼乐体系被逐渐强化运用。公元前210年,长乐宫基本建立完成,

8、诸侯等大臣恭贺的时候,朝贺行使大礼开始萌芽。君王大力推行礼的建立,让礼变成保护政治秩序以及社会,维护等级体制,整理人和人相互间的不同的权利义务和社会关系的准则以及规范,以礼入法、入政,倡导“礼本刑辅”,并逐渐加以改善;于此同时,他们还实施儒家思想的伦理,提倡“夫为妻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的“仁义礼智信的五常”以及“三纲”,树立君王无与伦比的位置以及上下级别尊卑的关系,使之变成引导司法、行政、立法的基本准则,使全部体制加以完善并且不断变革,维护了封建统治制度,加强了皇权,同时还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经济的平稳运行。最后全面了皇帝独裁体制,后来封建专制制度逐渐衰落。总结:政治组成部分中最资深的

9、因素是政治体制,它明确了政治体制具体内容。我国古代政治体制传承了千百年,传承时间久远,体系内容全面,独一无二的存在世界上。【参考文献】1 刘文瑞,周生玉.试论中国政治制度史的发展线索和基本规律中国政治制度史论纲之二J.西北大学学报,20XX.2 崔明德,吴存浩.一部特点鲜明的创新之作读中国政治制度论纲J. 烟台大学学报,20XX.3 曾育荣.政治社会学与中国研究J.湖北大学学报,20XX.4 曾小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独特类型及其特征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XX.5 姚伟钧.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起源、嬗变与特征J.高等函授学报,20XX.6 肖宁灿.从社会学的角度构建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新

10、范式J.社会科学研究,20XX.作者简介:王倩,现在中铁十八局工作。篇二:中国中国先秦时期1. 在西周时期,既赋予诸侯相关权利,又要求诸侯履行相关义务的制度是 A郡县制 B分封制 C礼乐制 D中央集权制 2. (济宁市20XX年)11齐桓公称霸,商鞅变法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D统一国家的建立3. (20XX山东泰安)观察春秋争霸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你会发现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该诸侯国是()A晋 B齐 C楚 D秦4. 历史地图可以直观地再现历史。下图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现象A春秋争霸B战国形势C秦

11、朝统一 D三国鼎立 5. (20XX年聊城)2某同学利用右边的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内容应是A西周分封B春秋五霸 C战国七雄D秦灭六国6.2春秋晚期的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他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以下选项,与这一观点不相符的是A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C体现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B主张人治和道德感化 D以民为本是儒学在当代中国的新运用 7. 泰安市20XX战国末期,有位思想家提倡法治、主张改革。秦王嬴政读了他的著作后,赞叹不已,说:“我得见此人,死也甘心了。”被嬴政仰慕的这位思想家是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 8. 3近代学者梁启超在中国六大政治家中,曾将商鞅列为中国

12、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下列有关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推动秦国向封建国家转变的是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C奖励耕战 B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 D建立县制9. 1.春秋战国乱悠悠。“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争霸局面的出现,源自哪一制度的衰落?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0. 9某校七年级一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排练了形象生动的历史课本剧:下面是四位同学模拟发布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A小明:出生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 B小丽: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C小红: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D小强:军工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秦汉时期 11. 20XX年

13、潍坊市1“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的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分封制 B推行郡县制 C实行科举制 D推行行省制12. 自秦朝历汉唐至明清(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840年)的两千年间,中国古代国家的主要特征是皇帝“家天下”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 封建官僚制度“多民族”与“大一统”A B CD 13. 20XX佛山秦统一后,将全国划分为36个区域,每一区域都配备一批官员。这些官员A拥有封地B负责地方政务 C对丞相负责 D官职世袭而来14. (菏泽市20XX年)3秦朝统一全国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其中对后世地方行政机构建设产生深远影响的是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车同轨,

14、书同文废分封,立郡县 焚书坑儒15. (20XX山东聊城)3某同学利用右边的行政系统简表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主题应该是()A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B西周推行分封制C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D西汉强化监察制度16. 秦统一后,为维护皇权,巩固统治,加强了对官员的监督管理:其中,中央分管监察百官的是A博士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17. 作为“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下列属于他的功绩的是()灭掉六国,实现统一 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采用科举制选官 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 修建灵渠A BC D18. (20XX山东泰安)5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二人共同的历史功绩是A修筑灵渠 B在长安设立太学C加强中央集权D统一文字 19. 汉武帝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并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其主要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B排斥异己 C平定叛乱D发展经济20. (济宁市20XX年)13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中央集权空前加强。下列属于汉武帝大一统措施的是 开创三省六部制实行“推恩令 ” 建立“十三州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设立军机处ABCD21. 1汉武帝颁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