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元朝的收继婚制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900001 上传时间:2019-06-2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述元朝的收继婚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简述元朝的收继婚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简述元朝的收继婚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简述元朝的收继婚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简述元朝的收继婚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述元朝的收继婚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述元朝的收继婚制度(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简述元朝的收继婚制度篇一:法律史作业法律史作业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客观题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1、法经的制作者是?A、子产 B、邓析 C、赵鞅 D、李悝2、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是?A、子产铸刑书 B、邓析作竹刑 C、赵鞅铸刑鼎 D、李悝制法经3、中国历史上首次改法为律的人是?A 、子产 B、邓析 C、商鞅D、李悝4、秦朝以髡、耐作为羞辱刑适用于犯人,以下刑罚中也含有羞辱刑在内的是?A、墨刑 B、劓刑

2、C、戮刑 D、宫刑5、唐律疏议对“六杀”所解释的“耳目所不及,思虑所不至”,是指?A、斗杀 B、戏杀 C、过失杀D、误杀6、清朝会审制度中被称为“国家大典”的是?A、九卿会审B、秋审 C、朝审 D、热审7、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称之为宪法的法文件是?A、钦定宪法大纲 B、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贿选宪法”8、美国宪法中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最初是在?A、独立宣言当中 B、联邦条例当中C、1787年宪法草案当中 D、宪法修正案当中9、衡平法最早出现在:A、法国法当中B、英国法当中 C、德国法当中 D、美国法当中D )C )C )A )C )B )A )C )B )( ( ( (

3、( ( ( (10、作为世界近代第一部宪法性文件的人权宣言出现在:( C )A、美国B、英国 C、法国 D、德国11、秦朝在罪名中规定有杀伤罪的是: ( B )A、盗 B、贼C、捕事 D、乏徭12、西周婚姻“六礼”程序中的男方送聘礼到女方家是指: ( C )A、“纳采”B、“纳吉” C、“纳征” D、“请期”13、历史上的“春秋决狱”发生在: ( C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朝时期C、汉朝时期D、魏晋时期14、唐朝的第一部法典是:( B )A、贞观律 B、武德律 C、永徽律 D、开元律15、唐律疏议的名称始自?( A )A、唐朝 B、五代 C、宋朝 D、元朝主观题部分:一、简答题(每题分,共

4、2题)1、。“收继婚”亦称“夫兄弟婚”、“妻兄弟婚”。即一个女子当其丈夫死后必须转嫁给亡夫的兄弟。而亡夫的兄弟也有娶她的权利和义务(此词源于拉丁语levir,意即“丈夫的兄弟”)。这种婚俗出现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后期,在古今许多民族中广为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的哈萨克、柯尔克孜、达斡尔、鄂温克、独龙、怒、景颇、佤、僳僳、彝、毛南、赫哲、哈尼、苗、壮、布依、黎等族行此俗。中国史籍中载有“收继婚”,又称“转房”。匈奴、乌孙、乌桓、鲜卑、突厥、西羌、契丹等古代民族中普遍存在这种婚俗。从历史发展来看,收继婚是原始社会群婚的残余形式。2、简述美国的双轨制法院机构。美国共有52个相互独立的法院系统

5、,包括联邦法院系统、首都哥伦比亚特区法院系统和50个州法院系统。虽然联邦最高法院是美国的最高法院,其决定对美国各级各类法院均有约束力,但是联邦法院系统并不高于州法院系统,二者之间没有管辖或隶属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讲,美国的法院系统为“双轨制”,即联邦法院和州法院,平行设置,直到联邦最高法院。二、论述题(每题5分,共2题)1、试论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产生的法文件及其实质。清政府于1908年8月宣布预备立宪以9年为限,同时颁布钦定宪法大纲23条,其中关于“君上大权”的14条,规定皇帝有权颁行法律、黜陟百司、设官制禄、宣战议和、解散议院、统帅海陆军、总揽司法权等。实质是借“预备立宪”欺骗国人,达到贵族

6、集权、镇压民主革命的目的,有着保守性和欺骗性,这场宪政改革涉及的内容极其庞杂,触动了社会的方方面面,预备立宪的措施加剧了中央与地方、满汉之间、阶级之间的矛盾,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混乱,加速了它的覆灭。预备立宪的直接后果:加速了清朝的灭亡,摧生了新的政治制度。2、试述国法大全及其构成。国法大全是由东罗马帝国时期,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期间及死后不久新编纂的,它是查士丁尼法典、钦定法学阶梯、学说汇编、新律四部法典汇编的统称,也是奴隶制时代历史上一部最完备的成文法典。国法大全的问世,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最发达、最完备阶段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典是罗马历代皇帝的敕令大全,从公元528年开始,法典编纂委员会对历

7、代皇帝敕令和元老院决议进行整理、审定和汇编,删除业已失效或同当时法规相抵触的内容,与次年颁布实施。后因发现一些新敕令尚未列入,又重新进行增补修正,于公元534年再度颁行。法典共12卷,每卷分章节,所载敕令一律按年月日顺序编排,并标出颁布各敕令的皇帝名字。第1卷是教会法和国家公职人员的权利和义务;第2卷至第8卷为私法;第9卷为刑法;第10卷至第12卷是行政法。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法学总论,又译为法学阶梯。以盖尤斯同名著作为蓝本,参照其他法学家的著作改编而成,于公元533年底完成。它是阐述罗马法原理的法律简明教本,也是官方指定的“私法”教科书,具有法律效力。此书共分4卷,各卷的主要内容有:第

8、1卷人法(自然人和家庭法);第2卷物和物权以及遗嘱;第3卷继承、债及契约;第4卷因侵权行为所生之债和诉讼。查士丁尼法学汇纂查士丁尼法学汇纂,又译为法学汇编。从公元530年开始,将历代罗马著名法学家的学说著作和法律解答分门别类地汇集、整理,进行摘录,凡收入的内容,均具有法律效力。全书共有50卷,于公元533年颁布实施。内容大体可分为三部分:有关市民法的著作摘录,以萨比努斯学派的学说为主;有关裁判官法的著作摘录,以乌尔比安的学说为主;有关各种实用性的法律问题及案件的著作摘录,以伯比尼安的学说为主。 查士丁尼新律在上述三部法律汇编之后,查士丁尼又先后颁布敕令168条。他死后,法学家将这些敕令汇编成册

9、,称查士丁尼新律,简称新律。其内容主要涉及公法和教会法范围,有些是对现行法的解释,也有一些是婚姻家庭和遗产继承方面的规范。篇二:元朝婚姻制度的特色没有。 A.法定婚书制度B.媒妁的管理和职业化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

10、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

11、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篇三:中法史练习题1. 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 学习中国法制史有何现实意义?3. 中国法制史的基本发展线索及基本特点是什么?1. 简述中国法的起源。2. 简述夏商法制中的神权法思想。 3. 何谓禹刑、汤刑? 4. 夏商时期刑法的原则主要有哪些? 5. 何谓奴隶制五刑?1. 试述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 2. 何谓周礼? 3. 何谓九刑? 4. 何谓吕刑?5. 何为“礼”和“五礼”?西周礼的实质是什么? 6. 简述西周刑法的主要原则。 7. 试述西周礼与刑的关系。 8. 简

12、述西周的契约制度。 9. 试述西周的婚姻制度。 10. 简述西周的家庭制度。 11. 简述西周的继承制度。 12. 何为“五听”?1. 举例说明春秋时期成文法的公布及其意义。 2. 试述春秋时期的“礼”、“法”之争。 3. 何谓法经?4. 法经的篇目及内容的逻辑关系怎样?它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地位如何? 5. 试述商鞅在秦国的法制改革。1. 简述秦朝立法指导思想。 2. 何谓云梦秦简? 3. 何谓法律答问? 4. 何谓封诊式? 5. 何谓廷行事。6. 秦朝定罪量刑的原则有哪些? 7. 何谓投书罪。 8. 何为“具五刑”?9. 何为“公室告”和“非公室告”?10. 秦朝对司法官吏规定了哪些责任制度?

13、 11. 试述秦朝法制中的创新内容。 12. 论述秦朝法制与秦灭亡的关系。1. 试述汉朝立法指导思想的演变。 2. 何为“约法三章”? 3. 何为汉律六十篇? 4. 汉朝的法律形式有哪些? 5. 何为“通行饮食法”? 6. 何为“上请制度”? 7. 何为“亲亲得相首匿”?8. 试述汉文、景帝刑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9. 何谓“左官律”? 10. 何谓“酎金律”? 11. 何为“读鞫” 、“乞鞫”? 12. 何为“录囚”? 13. 何为秋冬行刑? 14. 试述“春秋决狱”?15. 论述汉朝法制在中国法制史中的地位。1. 三国两晋南北朝有哪几部重要法典?成就如何? 2. 中国封建制法十二篇五

14、百条体例是如何形成的? 3. 何为“八议”?4. 何为“准五服以制罪”? 5. 何为“重罪十条”? 6. 何为“官当”?7. 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儒家化的表现。 8. 何为“律博士”?9. 何为“测囚法”、“立测法”? 10. 何为“死刑奏报制”?11. 试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司法制度有哪些创新。1. 简述隋朝的立法概况。2. 试述开皇律在体例上和内容上的特点。 3. 隋律与唐律有何关系? 4. 论述唐初的法律指导思想。5. 试述唐朝主要的法律形式及其相互关系。 6. 简述唐朝的立法概况。7. 简述贞观律的主要变化及成就。 8. 论述唐律的特点。 9. 简述唐律的影响。10. 简述唐律中关于五刑的规定。 11. 简述唐律中关于十恶的规定。12. 简述唐律中关于贵族官吏特权的规定。 13. 唐代是如何处理赃罪的?14. 简述唐律中关于共犯处理原则的规定。 15. 何为“同居相为隐”?16. 简述唐律中关于化外人犯罪的处理原则。 17. 简述唐律中的比附原则。18. 试述从奴隶制五刑到封建制五刑的发展过程。 19. 简述唐朝的婚姻制度。20. 简述唐朝的中央司法机关及其职能。 21. 何为“三司推事”、“小三司”? 22. 简述唐朝对诉讼的限制。 23. 简述唐律中的刑讯制度。 24. 何为“出入人罪”?1. 简述五代十国时期法律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